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不但是“解惑”,最重要的是把学生培养教育成一个“积极地、会学习”的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应发扬民主,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培养出有新思维、有创造性的学生。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启发式教学;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022-02
现代中国的教育模式正向素质教育转化,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效益的根本途径是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里掌握学习方法,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会学习”的人才,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更应体现教学的“主导者”和学习方法的“传授者”。
1 激发求知欲望,训练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想别人没有想到的,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并在寻找方法的同时进行比较,看哪种方法更简便,更直观。这个过程就是要培养学生富于联想,好于假设,敢于怀疑和幻想,追求尽可能与众不同的观点。在实际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尝试,培养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掌握教学的主动权,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在学生探究性讨论的同时,教师应起到“导演”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尤其是现行教材中的“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试一试”教学形式的出现,更要全面实现多元化教学。有时解题的思路并非唯一,那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都应给予肯定。例如在“物质原子结构”中有这么一道题:xn-和yn+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这两种离子的核内质子数哪个大?这时就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解1:有同学想出具体例子求解,如:O2-和Mg2+电子层结构相同,而O2-比Mg2+的核內质子数小,因此yn+离子的核内质子数大。解2:处于某一周期的阴离子和相邻下一周期的阳离子的电子排布相同,而周期数大的元素对应的质子数也大,因此yn+离子的核内质子数大。解3:设电子数为p,则xn-的质子数等于p-n,而yn+的质子数等于p+n,因此yn+离子的核内质子数大。这时的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教师应把握时机,鼓励他们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若有错误的解法,教师同样要抓住时机,及时分析错因,不要批评和责骂,要帮助学生回到正确的思路上来。这样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更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2 改善教师学生互动环节,积极投身教学研究
我们知道教师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有限的时间,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也确非易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把问题讲懂,让学生明白这些知识并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需要引导他们懂得这些理论是通过什么方法(思维、实验、观察总结)获得的,从而鼓励学生努力突破现有结论,获得新发现。
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是新型的教师,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育人观念、教学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教师应是终生学习的实践者、带头人。使学生保持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是“授之以渔”,最终目的不是“教内容”,而是“教方法”。这个过程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重心,树立一个全新的教学观念——课堂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实施:
2.1 由注入式转向启发式
传统教学,教师总是分秒不让的全盘占有课堂,学生没有反馈的机会,学生是否听懂,是否有新思想、新想法,教师全然不知。启发式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通过学生的情感、思维、动作、语言,直接反馈出来教学结果。充分利用互动交流的方式,展开学生想象之翼,尊重学生的突发奇想,甚至是不成熟的观点和思想火花。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课堂更加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把真诚的“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2.2 改变传统评价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僵硬,学生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想象力的空间,教学过程情感苍白,方法呆板,语言单调乏味。要真正实践和履行素质教育,就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多元化、发散式的看待学生的回答。我们不能再满足于“一桶水”的现状,而应身体力行地投入,无休止的吸纳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若仅仅满足自己的“一桶水”,而不去开掘“源头活水”,则将会迅速地落后于时代。“术业有专攻”,在很多新兴领域,教师未必都是熟悉的,但学生由于年龄阶段的特点,更易于接受新事物,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学到老师所不知道的知识。为此,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敢于承认自己知识的欠缺,敢于接受学生的不同观点,给学生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价。课堂应该是“问答无过错原则”,让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着遗憾坐下,让每一个积极参与的学生都画上圆满的句号。
3 建立以人为本的平等师生观念,发扬课堂民主
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参与的机会和条件,建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智力发育迟缓、成绩较差及品质不良的学生。学会用赞赏的眼光看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我们不能只看分数,而应把更多的眼光投向有“特长”的学生身上。不能把分数较低、基础较差的学生看成不可造就的“蠢才”,否则就压抑、打击、甚至扼杀了许多可造之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对教师这样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就是告诫我们绝对不能以自己的偏见看一个人。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老师要想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心心相通,就要对学生倾注更多的情感,放下老师的架子,平等的与学生交流,从内心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的亲人和挚友,使学生愿意也敢于讲真话。让学生畅所欲言,及时给学生一个“会意”的一笑,赞许的点头,积极肯定的发言,这些都会使课堂变得更民主。
4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
“上一堂课犹如演一出戏”,这出戏该怎么演,通过这堂课应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让学生得到什么启发,教师都应课前作出全盘设计。只有通过美的设计、艺术的影响,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积极探索,取得最佳教学效果。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情商,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从而达到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通过情感教学,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美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
总之,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给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学生提供充裕交流沟通的同时,又要注重方法,启发学生在人格心灵等各方面的提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这就要求教师跟着时代变,用全新的眼光看待这次教育改革,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我们要迎难而上,刻苦努力,相信必定会实现教育素质的飞跃,成为新形势下推动新课改的践行者。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启发式教学;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022-02
现代中国的教育模式正向素质教育转化,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效益的根本途径是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里掌握学习方法,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会学习”的人才,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更应体现教学的“主导者”和学习方法的“传授者”。
1 激发求知欲望,训练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想别人没有想到的,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并在寻找方法的同时进行比较,看哪种方法更简便,更直观。这个过程就是要培养学生富于联想,好于假设,敢于怀疑和幻想,追求尽可能与众不同的观点。在实际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尝试,培养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掌握教学的主动权,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在学生探究性讨论的同时,教师应起到“导演”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尤其是现行教材中的“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试一试”教学形式的出现,更要全面实现多元化教学。有时解题的思路并非唯一,那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都应给予肯定。例如在“物质原子结构”中有这么一道题:xn-和yn+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这两种离子的核内质子数哪个大?这时就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解1:有同学想出具体例子求解,如:O2-和Mg2+电子层结构相同,而O2-比Mg2+的核內质子数小,因此yn+离子的核内质子数大。解2:处于某一周期的阴离子和相邻下一周期的阳离子的电子排布相同,而周期数大的元素对应的质子数也大,因此yn+离子的核内质子数大。解3:设电子数为p,则xn-的质子数等于p-n,而yn+的质子数等于p+n,因此yn+离子的核内质子数大。这时的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教师应把握时机,鼓励他们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若有错误的解法,教师同样要抓住时机,及时分析错因,不要批评和责骂,要帮助学生回到正确的思路上来。这样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更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2 改善教师学生互动环节,积极投身教学研究
我们知道教师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有限的时间,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也确非易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把问题讲懂,让学生明白这些知识并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需要引导他们懂得这些理论是通过什么方法(思维、实验、观察总结)获得的,从而鼓励学生努力突破现有结论,获得新发现。
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是新型的教师,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育人观念、教学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教师应是终生学习的实践者、带头人。使学生保持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是“授之以渔”,最终目的不是“教内容”,而是“教方法”。这个过程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重心,树立一个全新的教学观念——课堂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实施:
2.1 由注入式转向启发式
传统教学,教师总是分秒不让的全盘占有课堂,学生没有反馈的机会,学生是否听懂,是否有新思想、新想法,教师全然不知。启发式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通过学生的情感、思维、动作、语言,直接反馈出来教学结果。充分利用互动交流的方式,展开学生想象之翼,尊重学生的突发奇想,甚至是不成熟的观点和思想火花。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课堂更加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把真诚的“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2.2 改变传统评价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僵硬,学生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想象力的空间,教学过程情感苍白,方法呆板,语言单调乏味。要真正实践和履行素质教育,就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多元化、发散式的看待学生的回答。我们不能再满足于“一桶水”的现状,而应身体力行地投入,无休止的吸纳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若仅仅满足自己的“一桶水”,而不去开掘“源头活水”,则将会迅速地落后于时代。“术业有专攻”,在很多新兴领域,教师未必都是熟悉的,但学生由于年龄阶段的特点,更易于接受新事物,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学到老师所不知道的知识。为此,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敢于承认自己知识的欠缺,敢于接受学生的不同观点,给学生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价。课堂应该是“问答无过错原则”,让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着遗憾坐下,让每一个积极参与的学生都画上圆满的句号。
3 建立以人为本的平等师生观念,发扬课堂民主
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参与的机会和条件,建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智力发育迟缓、成绩较差及品质不良的学生。学会用赞赏的眼光看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我们不能只看分数,而应把更多的眼光投向有“特长”的学生身上。不能把分数较低、基础较差的学生看成不可造就的“蠢才”,否则就压抑、打击、甚至扼杀了许多可造之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对教师这样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就是告诫我们绝对不能以自己的偏见看一个人。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老师要想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心心相通,就要对学生倾注更多的情感,放下老师的架子,平等的与学生交流,从内心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的亲人和挚友,使学生愿意也敢于讲真话。让学生畅所欲言,及时给学生一个“会意”的一笑,赞许的点头,积极肯定的发言,这些都会使课堂变得更民主。
4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
“上一堂课犹如演一出戏”,这出戏该怎么演,通过这堂课应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让学生得到什么启发,教师都应课前作出全盘设计。只有通过美的设计、艺术的影响,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积极探索,取得最佳教学效果。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情商,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从而达到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通过情感教学,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美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
总之,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给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学生提供充裕交流沟通的同时,又要注重方法,启发学生在人格心灵等各方面的提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这就要求教师跟着时代变,用全新的眼光看待这次教育改革,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我们要迎难而上,刻苦努力,相信必定会实现教育素质的飞跃,成为新形势下推动新课改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