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着对世界的渴望看出去,汤姆·汉密克用绘画向世人展现了他看到的世界。在汤姆·汉密克的画中,我们看不到对画面细节的刻画,简单的形式代替了逼真的形象,平涂的、带有主观感受的色彩总是带给人一种压抑的、孤独的情绪反映。
《边缘地带》只有大面积的暗红色和孔雀蓝两大色块,一对只有背影的母女的形象孤单而出,凸显于较大的画面空间,她们被大面积的深蓝色笼罩着,面向触不可及的远方。浓重的色彩,似乎暗喻着人深不可测的欲望,抑或人与人之间深不可测的疏离;《关闭的窗》,屋子的形象取代了母亲和孩子的形象,同样被置于一个较大的画面空间中,被浓浓的夜色包围着,无门的墙、无窗格的窗,仿佛暗示着一个梦,使人幻想着内在空间的形象……我们很难充分理解这种充满象征和隐喻的形象,但能感受到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与精神的深度。
20世纪80年代,当汤姆·汉密克还在英国坎贝威尔艺术与工艺学校攻读硕士学位时,绘画中的知性表达方式因其只是孤注在具象上和冷静无情、媒介单一,其黄金时代早已过去,艺术界已经把目光聚焦于大张旗鼓倡导情感的艺术家,德国艺术家乔治·巴塞利兹、安塞姆·基弗等热烈地宣泄情感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一种绘画的新精神,他们也深深地影响了汤姆·汉密克。同时,西方现代艺术的各种流派,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极简主义等都因在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等方面的独特手法同样影响着他。但是他并不像很多画家一样片面地走向抽象,相反,他抵制着学院敦促学生走向抽象的压力,他说他不想走到那儿去,对于他,正确的是要做到使作品承载着内在的情感,而象征的、比喻性的物体是必需的。
汤姆·汉密克的绘画除了具有象征性和比喻性,浪漫主义是其最大特色。20世纪90年代,英国绘画艺术走向衰落,被认为“死亡”或“行将就木”,画廊纷纷倒闭。汤姆·汉密克此时却在坎贝威尔的绘画阵营中脱颖而出,树起了浪漫主义的旗帜。他崇拜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欣赏弗里德里希“只画内心所见”的精神。1998年他以一幅《海滨之人》确立了他的发展方向并在艺术界引起轰动。这幅画显示了他受到弗里德里希《海边的修道士》的影响,但画面温暖的色调又远离了弗里德里希恐怖的凄冷。很多人认为他这种绘画方式太幼稚拙朴、太直接,怀疑与现代艺术是否有关联。然而汉密克却用这幅画宣告:艺术并非完全围绕描绘对象,除此之外它还应该反映背后的精神。《海滨之人》意味着一种旅行,是“一位孤独的行者走过人生”,“我想要的,是要把人们带上旅途”。2006年他又创作了《三艘船》,同样忠实地延续了他的这一想象,并且走得更远。画面中原生的粗朴保留下来了,而激起的情绪远未停止。
浪漫主义并不掩饰汤姆·汉密克对现实生活的关切和社会问题的思索,他的画总是流露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常常让人感受到浅浅的忧伤和淡淡的哀愁。《挖掘》描绘了在英国南部的沙滩上一群外来打工者挖掘沙虫以补充食物的形象,他們是属于社会边缘人物的移民,他们的命运令汉密克忧虑;在《浓烟1》和《浓烟2》中,火山威慑着画中穿着比基尼的人物;《篝火》中肆意燃烧的火焰象征着地球的生态系统正遭遇碳耗而摇摇欲坠;《雪中鹤》让人们看到了整个物种灭绝的前景;而更震撼人心的是巨幅的帆布画《辐射》,人们面对就要吞噬自己生命的核辐射,却只能静观!
汤姆·汉密克的画呈现了很多类似于《边缘地带》的画面,在这些边缘背后,终究而言,是关于心理的边缘而非社会等级或地域的边缘。这是一种真切的、值得重视的忧虑。
(作者单位:广西美术出版社)
《边缘地带》只有大面积的暗红色和孔雀蓝两大色块,一对只有背影的母女的形象孤单而出,凸显于较大的画面空间,她们被大面积的深蓝色笼罩着,面向触不可及的远方。浓重的色彩,似乎暗喻着人深不可测的欲望,抑或人与人之间深不可测的疏离;《关闭的窗》,屋子的形象取代了母亲和孩子的形象,同样被置于一个较大的画面空间中,被浓浓的夜色包围着,无门的墙、无窗格的窗,仿佛暗示着一个梦,使人幻想着内在空间的形象……我们很难充分理解这种充满象征和隐喻的形象,但能感受到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与精神的深度。
20世纪80年代,当汤姆·汉密克还在英国坎贝威尔艺术与工艺学校攻读硕士学位时,绘画中的知性表达方式因其只是孤注在具象上和冷静无情、媒介单一,其黄金时代早已过去,艺术界已经把目光聚焦于大张旗鼓倡导情感的艺术家,德国艺术家乔治·巴塞利兹、安塞姆·基弗等热烈地宣泄情感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一种绘画的新精神,他们也深深地影响了汤姆·汉密克。同时,西方现代艺术的各种流派,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极简主义等都因在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等方面的独特手法同样影响着他。但是他并不像很多画家一样片面地走向抽象,相反,他抵制着学院敦促学生走向抽象的压力,他说他不想走到那儿去,对于他,正确的是要做到使作品承载着内在的情感,而象征的、比喻性的物体是必需的。
汤姆·汉密克的绘画除了具有象征性和比喻性,浪漫主义是其最大特色。20世纪90年代,英国绘画艺术走向衰落,被认为“死亡”或“行将就木”,画廊纷纷倒闭。汤姆·汉密克此时却在坎贝威尔的绘画阵营中脱颖而出,树起了浪漫主义的旗帜。他崇拜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欣赏弗里德里希“只画内心所见”的精神。1998年他以一幅《海滨之人》确立了他的发展方向并在艺术界引起轰动。这幅画显示了他受到弗里德里希《海边的修道士》的影响,但画面温暖的色调又远离了弗里德里希恐怖的凄冷。很多人认为他这种绘画方式太幼稚拙朴、太直接,怀疑与现代艺术是否有关联。然而汉密克却用这幅画宣告:艺术并非完全围绕描绘对象,除此之外它还应该反映背后的精神。《海滨之人》意味着一种旅行,是“一位孤独的行者走过人生”,“我想要的,是要把人们带上旅途”。2006年他又创作了《三艘船》,同样忠实地延续了他的这一想象,并且走得更远。画面中原生的粗朴保留下来了,而激起的情绪远未停止。
浪漫主义并不掩饰汤姆·汉密克对现实生活的关切和社会问题的思索,他的画总是流露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常常让人感受到浅浅的忧伤和淡淡的哀愁。《挖掘》描绘了在英国南部的沙滩上一群外来打工者挖掘沙虫以补充食物的形象,他們是属于社会边缘人物的移民,他们的命运令汉密克忧虑;在《浓烟1》和《浓烟2》中,火山威慑着画中穿着比基尼的人物;《篝火》中肆意燃烧的火焰象征着地球的生态系统正遭遇碳耗而摇摇欲坠;《雪中鹤》让人们看到了整个物种灭绝的前景;而更震撼人心的是巨幅的帆布画《辐射》,人们面对就要吞噬自己生命的核辐射,却只能静观!
汤姆·汉密克的画呈现了很多类似于《边缘地带》的画面,在这些边缘背后,终究而言,是关于心理的边缘而非社会等级或地域的边缘。这是一种真切的、值得重视的忧虑。
(作者单位:广西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