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Star”超仿真训练系统、ICT平台,助力5G复合型人才培养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mc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信技術课程需要仿真软件的配合,“5GStar”超仿真5G复合型人才培养软件就能很好的解决该问题。该软件体系基于5G基站同源开辟,应用软件支撑云上尝试,荒野行动透视辅助,将仿真5G实训,为进修者建立矫捷超仿真5G场景,提供复合型型人才培育平台。这次推出的“5GStar”超仿真5G基站系统,搭载5G基站技术,高度还原实地建网业务流程,有效降低人才培养投入成本和提高培训效率,实现“所学即所用”。模仿上线5G营业场景,软件体系操纵5G基站技术同源开发,基于主流行业应用使用,支持线上5G营业场景,还原上网5G营业全流程。通过仿线5G营业流程软件化,数据软调、单站验证、应用软件营业调测、运维保障等5G全营业务流程实训,助力实践人才培育。“5GStar”超仿真5G复合型人才的培育者更聚焦于实践,应用软件让进修者有更深切的操作和实践,将来将跟着5G商用使用历程的成长连续扩展迭代,全力支持学校、经营商与各垂直行业的5G复合型人才培育。
  关键词:5Gstar;复合型人才;仿真;场景
  "5gstar" super simulation training system and ICT platform help 5g compound talents training
  Yang kun
  Liuzhou first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GuangxiLiuzhou  54500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urse learning needs the cooperation of simulation software, "5gstar" super simulation 5g compound talent training software can well solve this problem. The software system is based on 5g base station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software support cloud try, wilderness action perspective assistance, will simulate 5g training, for learners to establish agile super simulation 5g scene, provide compound talent training platform.The "5gstar" super simulation 5g base station system launched this time, equipped with 5g base station technology, can highly restore the existing network business process, effectively reduce the equipment and maintenance investment of talent training, and realize "what you learn is what you use". It imitates the online 5g business scenario, and the software system manipulates the same source development of 5g base st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use of mainstream industry applications, it supports the online 5g business scenario and restores the whole process of online 5g business. Through 5g business process software, data soft adjustment, single station verification, application software business debugging,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upport and other 5g whole business process training, it helps to cultivate practical talents."5gstar" super simulation 5g compound talents are more focused on practice. Application software enables learners to have deeper oper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future, it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and iterate with the growth of 5g commercial use process, and fully support the cultivation of 5g compound talents in schools, operators and various vertical industries.   Keywords:5Gstar;Simulation;scenario of compound;talents
  “5GStar”超仿真训练系统,旨在培养5G复合型人才。该系统基于5G基站同源开发,支持云上实验,云上仿真,将仿真技术融入5G实训,为学习者构建灵活超仿真的实验环境, 助力5G复合型人才培养。ICT平台打造互联网模式教学,ICT综合实训平台基于鲲鹏生态开发,定位于从教学实训逻辑出发,提供信息通信基础实验、场景实训、知识点学习三大教学功能,用户类型分为学生和教师两种,平台可配合角色完成教学任务。
  一、 “5GStar”超仿真训练系统功能强大
  (一)5Gstar模拟建设场景,体贴到位
  通讯基站开站是一个非常繁琐且耗费体力的工作,甚至在一些特定的环境搭建开设基站还会有一定的危险,5Gstar模拟系统能很好的避免强体力工作和规避环境的风险。模拟仿真系统拥有先进的5G网络组网方案,最特别的是开发了5G同源开发基站,有当下5G主流的商用基站软件功能、硬件模块,它可以把5G端到端业务、网络、环境、终端都在软件中体现,从5G网络从无到有过程中,“规化—建设—运行—维护—优化”等环节中抽离出典型工作任务场景。很好的解决了快速培养专业5G复合型人才的问题。作为全球领先的5G供应商,致力于开发最佳的5G端到端解决方案,5Gstar模拟器提供业界最高性能的全场景5G实验操作实训。
  (二)室分开站,指数级培养专业人才
  室分建设是5G建设的必须环节和主要应用场景,小基站解决5G室内覆盖大难题,新型5G室内解决方案,独创多通道联合收发技术,实现5G室内覆盖的低成本、高效能部署。多通道联合收发测试在NR 60M组网配置下,双流传统室分实现四流网络覆盖,定点测试峰值速率725Mbps,相比传统双流效果提升65%。5Gstar模拟系统能模拟室内室分数字化是覆盖5G演进的最佳途径,模拟系统能模拟满足5G室内业务的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根据5G室分的应用场景因地制宜选择室内覆盖方案。仿真系统能建造、部署小基站,网络配置演进,这样能降低培训员工培训成本、提高学员学习效率。
  (三)VR虚拟仿真,以教促学
  VR的出现能弥补传统教学的先天不足,它可以实现可随身携带、可穿戴化,让学生提高学习神秘感,增强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一边玩一边学,在游戏中学到东西,突破线下教学场所的限制,真正实现随时随地、沉浸式、趣味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虚拟技术,让危险、抽象的工作场景变得操作性强,枯燥的编程变得栩栩如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临其境感受5G基站建站环境,VR让学生学习专注度得到提高,主动探索知识意愿增强,VR技术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条件,取代了传统的“以教促学”的学习方式,现在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改变教学理念,学生通过通信技術来得到知识、技能的新型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ICT平台打造“翻转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定义课堂与课外时间,由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课堂的时间,教师不再用来讲解知识和演示操作,而是给学生专注于主动的项目的学习,课堂的知识和技能点都需要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学生不仅可以观看事前老师准备的视频资料、语音资料、阅读相关的文字资料,还能在网络上与同学们相互讨论,遇到疑问可以做好笔记,向老师提问。总之能在任何学生想学习时候可以去查询材料。教师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辅导每个学生,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课后,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规划学习时间、内容、学习节奏、学习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在平台可以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和任务法来呈现,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通过学习理念的改变,让学生真正掌控学习的主动权,通过信息技术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学习和辅导。
  《5G移动通信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使学生很快学习新知识、掌握操作要点。课前:翻转课堂常用到任务驱动法,而任务驱动法的关键是设置“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的重点是问题的设计。是以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传统的知识、技能要点转化为任务来驱动完成项目,把传统的课外用在收集资料、预习上,传统的课堂时间用来教师的辅导、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上,这就是实现“翻转课堂”的精髓所在。其实质就是把课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点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呈现,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就是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通过课前的短视频预习,碰到的困难通过ICT平台向教师和同学求助,或带到课堂解决。通过课前的短视频学习,学生对新知识和操作步骤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学习,实现了知识传递,从而实现了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的过度。短视频的作用在预习的作用巨大,让学生告别传统的看书、做题式的浅层预习,预习效果更加显著。但课前任务的设计是教师一项崭新和繁重的工作,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精力和业余时间,翻转课堂的实施,对教师信息技术处理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课中: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上,由于学生课前有过预习,教师在学习平台进行认真示范讲解和答疑,此时已经把大部分学生提出共性的问题解决了。教师可以无限的投入帮助学生完成任务中,把预习的知识和技能固化,通过分组实践,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巡回检查和个别指导,尽可能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把本节课知识内化、技能夯实。另外学生在解决问题同时主动建构知识问题,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实现学习知识的创新与知识点的巩固。这阶段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来组织学生分层次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课后:在大多数课后时间都是被课后作业占据,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后进生觉得教师课堂讲得太快没时间理解以致于来不及做笔记,导致学习跟不上进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的通信技术能完美解决这个弊端,可以协助教师达成“一对一”的个性教学,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学生如因请假缺课,也不必担心落下课程。由于教学内容能长期保存在ICT平台,复习时,学生也只需点击之前教师的教学内容即可重现。在科技的帮助下,能轻松的把课前、课中、课后连成一整体,既保证优等生吃好、吃饱,又满足劣等生的个性化学习,达到培优补差的目的。   三、数字化教学,用5G教5G
  (1)ICT系统的运用,让5G教学充满了人性化,人性化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教”与“学”的双方都能够自由地进行互动;人性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时,学生已不是传统教学方式中那种完全被动的对象,学生占有很大主动性,这种使教学中的客体能积极发挥其主动性并表现出来,使教师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教学对象的学习情况,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 “用5G教5G”的理念,使用最新的5G技术来培养未来的5G+数字化人才。在這里,书本知识不再是一张张单薄的纸张,而是活跃于我们各种数字化终端上的一场知识大戏。学生可以随时拿起手机,扫一扫就可以开启生动的学习之旅,可以打开手机、平板电脑等线上MOOC以及教学动画及时在线,开启交互式的学习,从而打通“线上教”与“线下学”的壁垒,开创混合式的学习模式。还可以体验到5G+云XR的教学场景。学生带上XR眼镜就可以亲身体验远在千里之外的虚拟场景,通过融合视觉、听觉、触觉、姿态等多模态交互方式 ,实现人与设备的交互,人与信息世界的沟通也更加身临其境。坐在我们的智慧教室里,学员也可以通过AR互动,VR虚拟环境了解基站建设和配置。5G进一步拓展了教室边界,使得知识触手可得。
  结束语:当前中国5G进入规模建设阶段,5G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但5G复合型人才培养普遍缺乏设备环境、缺少实践操作机会。如何实现5G复合型人才培养与行业用人需求的高效衔接,成为业界共同的难题。模拟真实5G业务场景:系统利用 5G基站技术同源开发,基于主流行业应用,真实模拟5G业务场景。还原现网5G业务全流程:通过仿真技术实现5G业务流程软件化,并提供实训环境搭建和评价平台支撑,支持硬件安装、数据软调、单站验证、业务调测、运维保障等5G全业务流程实训,助力实践能力培养。VR沉浸式体验:系统可扩展使用VR技术,同步手部动作指令,让实训效果可视化。当前ICT平台可以进行资源快速重整及知识技能融合,知识点快速更新迭代,学习资源共享,模拟实战的培训环境,共享实训平台,教师团队集体备课,实现认证培训ICT课程体系,构建了新型ICT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尹达.对“翻转课堂”的再认识[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2):64-67.
  [2]张萍.翻转课堂的理念、演变与有效性研究[J].教育学报,2017(2):46-55.
  [3]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2).
  [4]张连波,喻武龙,程加斌.基于华为ICT通信设备技术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研究与探索,探讨与创新,2016,11.
  [5]徐珊珊.华为引领ICT数字化转型.通信产业报,2015.
  [6]李永芳.基于华为ICT学院的通信技术专业校企多维度合作的研究与实践.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LZZJS2020C042),项目名称(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5G移动通信》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堃(1983—  ),男,汉族,山东单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电子、通信技术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C语言是计算机专业最主要的课程之一,学好C语言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而且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也有重要的意义。目前C语言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以线下教学为主,关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仍然较少,本文将阐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并对实际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将有效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  《C语言程
摘要:职业教育旨在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高等技术型人才。随着社会人才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艺术领域专才,而高职院校则肩负着培养艺术技能人才的重任。钢琴课程是高职音乐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学好钢琴基础、练好钢琴技法,能够帮助音乐专业学生提高音乐综合应用水平,提高专业竞争和就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创新策略  钢琴教学作为高职院校音乐专业中的主要课程之一
摘要:对材料腐蚀与防护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进行转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材料腐蚀与防护;混合式;教改  Abstract:Themixedteachingreformofthematerialcorrosionandprotectioncoursecancultiva
摘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有助于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经济新常态下应用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本文探讨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基于虚拟技术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并且对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及效果评估体系开展说明。  关键词:虚拟仿真、旅游管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一、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
摘要:线上教育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传统教育形式的有效补充。本文分析了线上教育过程中,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和独特的技能特征,并调查研究了我国三所国家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和三所省教育厅所属的师范大学的课程学分占比情况,比较了目前各高校对化学师范生的培养侧重点,以期为化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关键词:线上教育;教学技能;课程设置;课程学分  OnlineSkillsCultivatio
摘要: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高校校园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已然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目标。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应用型高校必须贯彻落实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直接影响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未来趋势,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应用型高校实施体育课改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其通过探索全面提高学生体育教育文化素质的改革路径,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摘要:进店维修的客户流量是卡车维修店铺运营的关键,对客户身份的识别是统计客流量的前提。本文以某商用车维修服务站为研究对象,参考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职住空间识别思路,设计层次化数据清洗流程,最终从多类型人群中筛选出了进店维修目标群体(卡车司机)的手机信令数据,为下一步统计分析维修店铺客流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维修服务站;手机信令数据;数据清洗;卡车司机  2019年度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结
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教育过程,职业教育的结果应当以为相关专业领域输送高质量的专业型人才为导向,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应当要注重于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相互匹配,要能够促进学生适应就业、以及在就业过程中发挥出高水平的专业实践能力,而中等职业教育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促进中等职业学生就业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应当得到注重,本文以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为例,以就业为导
摘要:在工程教育背景下不仅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应注重问题分析、方案设计与创新研究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而达到对工程知识掌握更深刻的实际效果。在分析人才培养中学科竞赛重要性与当前高校土木类专业学科竞赛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核心理念,从竞赛内容融合课程教学体系、开放实验教学平台、设立创新创业工作室和健全学科竞赛激励机制等方面对土木类专业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实践结果表明,学风建设和竞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