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传统音乐,有一些几乎消失的传统音乐,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重新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朝鲜民族的盘索里起源于朝鲜半岛全罗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韩国它的表演形式由单一的“倡优之戏,一人立,一人坐,而立者唱,坐者以节之,凡杂歌十二腔。” 逐渐出现了唱剧、歌剧、舞剧等多种形式,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形式,但对盘索里声音的要求和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没有改变。在我国,人们所认识的盘索里主要是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姜信子 老师传承的盘索里。在姜老师的艰辛的努力下,虽然也培养出了像卞英花 、朴晓燕 这样好的传承人,但是盘索里要在我国长期很好的传承下去还需要在传承环境、传承方式、传承人培养等各方面做出更多的改善和努力。本文通过笔者在韩国的盘索里田野调查,以及对崔贞熙个案的分析,正确理解和认识我国盘索里的演变。借鉴国外传统音乐传承的范例,尤其对传承人培养方式的借鉴,有利于探索和解决我国盘索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我国盘索里长久发展下去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盘索里 韩国传承现状 崔贞熙个案 姜信子“南道盘索里” 传承人
“盘索里”起源于朝鲜半岛全罗道,由于其独特的发声法、表演形式、艺术风格与审美标准而居于韩国传统音乐之首。在韩国,盘索里一直陪伴在广大观众身边,然而在我国,盘索里近几年才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延边大学艺术学院的姜信子老师通过自己多年的声乐学习,在盘索里的发声基础上借鉴了美声唱法的因素,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了钢琴、乐谱等新元素,使盘索里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目前由于我国关于“盘索里”研究的文献并不是很多,所以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人并不是很了解盘索里,不知道怎样去学习它、欣赏它和研究它。带着这些疑问,笔者于2010年7月至12月,前往韩国做了相关的田野调查,并且与西便制 传承人崔贞熙学习南道民谣和盘索里。通过看、听、学,对盘索里有了较深的认识,也对盘索里在韩国的传承模式有了切身的体验。
一、盘索里在韩国的传承现状
笔者在2010年7月至12月期间,在韩国进行了有关盘索里的田野调查。曾先后去了首尔、南原、全州、宝城等地方。期间,观看了许多盘索里演出、参观了各地的国乐院,并且收集了很多有关盘索里的文献资料。在这里对盘索里在韩国传承现状做一简要的概述。
(1)首尔是韩国的首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首尔国乐院,观看盘索里公演时座无虚席,在公演进行时观众会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喊“好”、“当然”等助兴的词。 首尔国立大学音乐学院的琴房分两种,一种是有钢琴的的琴房;另一种是专门为学习传统音乐的学生提供的琴房。琴房像炕一样,进门脱鞋。一整面墙是镜子,侧面有伽倻琴、长鼓、圆鼓等乐器。练习盘索里的学生,席地而坐,照着镜子练就可以了。2010年10月13日,笔者前往首尔国立大学音乐学院,在那里观看了传统盘索里的授课情况。老师的教室很大很干净,教室里面只有一个圆鼓。上课是一对一的形式,老师与学生对面坐着,伴奏就是圆鼓,学生的手里是只有说辞的《沈青传》。老师唱一句学生就跟着唱一句,完全是口传的传授形式。
(2)南原是春香和李梦龙的故乡,传统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的小城,很多大街小巷至今都还保留着从前的建筑。那里的居民朴实憨厚,而且他们的文化涵养都非常高,城市的居民几乎都懂得怎样欣赏国乐,而且都会唱一些民谣和盘索里,艺术鉴赏能力较高。在夏天的晚上,从小孩儿到老人都来观看免费的国乐公演,小城深深地笼罩着传统音乐的气息,不愧是国乐之城。前往国立民俗国乐院的途中,很远就能听见国乐院播放的盘索里音乐。
(3)州是盤索里的故乡,全北大学的盘索里享誉韩国国内。这里的国乐院每个星期都有免费学习盘索里的课程,爱好盘索里的人都可以来学。全州经常举办“世界索里庆典大会”,笔者有幸观看了2010年的“全州索里庆典大会”,欣赏了唱剧盘索里、舞剧盘索里、歌剧盘索里、创作盘索里等大型公演。 2010年10月1日17点,砚池堂上演了广脊舞蹈团编排的舞剧《燃烧后的赤壁》,舞者们用肢体语言表现了《三国志》中的人物们所追求的理想和现实。10月2日18点,在名人堂任振泽演唱了他的创作盘索里《五月光州》、《五贼》、《白凡-金九》、《粪海》。在演唱《五月光州》时,播放了当时“光州事件”中一些残烈的影像。他认为他有义务向不能理解“维新时代”和“光州事件”的年轻人,传达盘索里的时代性意义和让他们倍感艰辛和苦难的那段岁月。10月3日19点,全北大学三星文化会馆上演了湖南歌剧团的创作歌剧《兴甫和乐甫》,此作品被评为索里庆典10年间最受观众喜爱的作品。10月4日19点,母岳堂上演了全北国立国乐院演出的唱剧《水宫歌》。水宫歌是用寓言的方式对于上流阶层和人类势力的劣根性进行批判和讽刺的作品。
(4)宝城是韩国最南端的城市,茶叶产量最高的地方,也是盘索里西便制的发祥地。笔者在宝城参观了郑应珉 的故居,一路走过郑英珉曾练习盘索里的崎岖山路,站在他获得“得音” 的亭子,看着远处的“得音瀑布” ,深深的感受到盘索里这门艺术能够很好的传承下来与前辈名唱们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甘于寂寞的年复一年的在山里进行“独功”。就因为有无数的艺人执着的传承盘索里,让盘索里在韩国一路艰辛的走到今天,所以现在依然有那么多人学习盘索里、欣赏盘索里、研究盘索里。
二、崔贞熙传承个案研究
崔贞熙1944年出生于韩国京畿道,16开始师从于近代5名唱丁真烈 的学生金如兰学习盘索里。1983开始真正的“独工”生活,50岁时拿到了全国盘索里的最高奖项大统领奖(大奖)。2008年,崔贞熙在首尔国乐院进行了《春香传》的完场 公演,整场进行了8个小时,换了三个鼓手,她的公演非常成功。从此之后崔贞熙开始了自己真正的教学生涯,自己创办了学院,传授盘索里、民谣以及伽倻琴。崔贞熙老师总会说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就几十年,我既然做了这样的选择,那我就坚持到底,看看到底会不会成功。”
笔者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崔贞熙老师,听说为了写论文特意到韩国进行田野调查,而且想学习一段时间的盘索里,崔老师特别的高兴,在很多方面都给予了笔者很大的帮助。学习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10年10月至12月这两个月里。学习的曲目有南道民谣《珍岛阿里郎》、《南原山城》、《鸟打铃》、《六字百伊》、《短六字百伊》,以及盘索里《春香传》选段《狱中歌》。
上课地点是老师的学院。老师的学院在一个五层楼的顶层,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不影响下面居住的人。屋子不大,一室一厅,厅里的墙上挂着金如兰老师的照片和崔老师一些奖状。侧面立着几台伽倻琴,对面是一面很大的镜子, 学习盘索里是要学习动作的,学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边唱边做动作。上课的地方在里面小屋,后面是一个很大的画着山水图的屏风,屏风前面放着一个圆鼓,是学习盘索里的伴奏乐器。侧面窗户下摆着一个大扇子,上面写着“桂林山水甲天下”,笔者与老师面对面坐着上课。传统盘索里的学习,不像美声学习那样站着唱,都是坐在地上上课。
因为盘索里的演唱较为复杂且难度较大,所以刚开始学习盘索里的学生都要先学南道民谣,学习时间较长的学生则只唱盘索里或者先唱一段短歌 之后再唱盘索里。盘索里的学习不同于美声唱法,没有练声。老师说想练声的话,用元音“a”唱一个纯四度,唱上去再唱下来。
笔者按照崔老师的教学和口述,总结了在韩国盘索里传承的几点要素。
(1)气息与发声法。之所以把气息与发声结合在一起来写,因为气息与发声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记得第一次上课老师让笔者唱了一遍《阿里郎》,老师听了笑着说:“你现在要学的唱法和你以前学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老师要求每一个字都要“喊”出来,完全靠小腹的力量,要真正来自丹田的声音。在盘索里中有几种声音是被禁止使用的,像没有紧张感的声音、鼻音、在口腔中出不来的声音、因过分颤抖而变异的声音等。盘索里主要运用胸腔共鸣、咽腔共鸣,到了高音直接“喊”出来就可以了。当时一个小时下来嗓子哑了,老师说因为气息没有完全沉下去,所以声音会哑,如果气息完全沉下来,这样短短的一个小时绝对不会哑的。学习盘索里的人长期这样唱下去,嗓子会哑的发不出声音。老师说她在学习的时候,每天不停的练嗓子,哑了之后根本出不来声音,但是不能停,还得继续练习。有的时候在腰上系个白布,缠很多圈,缠的非常紧,这样唱的话力量都集中到腹部甚至更靠下。慢慢白布会松,就在腰的侧面插一根棍儿,白布会紧点儿,慢慢的白布又松了,把棍儿在原来的地方绕一圈,不停的反复练习,白布上会有血渍,是磨破的皮肤的血。还有一种练习方法就是将白布的一头绑在巨大的树上,另一头缠在腰上,向树的反方向拉,并且用这种力量拼命的练习嗓子。其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声音真正从丹田出来,甚至比丹田更低的位置出來。盘索里要求的粗糙、沙哑、沧桑的通声就是这样练成的。崔老师常常这样形容盘索里的声音:“盘索里的声音就像树上的果实经过风吹雨打才会更加甘甜一样,学习盘索里时声带经过无数次哑了、好了、哑了、好了之后,出来的就是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的味道,这就是盘索里的价值所在。”
(2)发音法。盘索里的发音要求语短声长,考虑到语短声长,尽可能将词汇连着发音,将尾音长长的唱出来。盘索里很注重发音的准确性,说辞表达不清盘索里的演出是失败的。一般在发音的时候会对口形有要求,按照朝鲜语的发音,发“u”音的时候嘴必须像鸭子一样撅出来的,发“e”音的时候嘴形必须是横着的等等。唱的时候舌头要放松,最好可以自然的放着。在盘索里中有几个音在唱的时候是要有变化的。“가슴”(gaseum)要唱成“가삼”(gasam)、“에”(e)要唱成“의”(ui)、“으”(eu)要唱成“어”(ɚ )。由此可以看出盘索里说辞的发音法与歌曲的发音法是有差异的。在学习的时候,由于有些朝鲜语发音不是很标准,老师经常停下来纠正发音。
(3)口传心授。在韩国学习传统音乐大部分都是没有乐谱的,学习伽倻琴也是老师弹一句学生就跟着弹一句。盘索里的学习只有说辞没有乐谱,老师说在以前没有录音工具的年代学习一部盘索里作品差不多花十年的时间,现在两三年就可以学下来一部。但她还是觉得以前那样完全的口传心授学的更扎实。老师的年龄快70了,嗓子还很好,唱一天都没有问题。因为盘索里的学习是用口传的形式,所以老师每一句都必须像演出那样很好的唱出来,学生才能把握好音高。而且有很多装饰音和技巧音,老师唱不好的话,学生很难模仿出来。老师在唱每一句的时候,无论是气息还是声音都很到位。一堂课只学几句歌词,虽然旋律不好掌握,但是歌词在课堂上差不多就记住了。以前一直认为口传心授方式传承,在音准方面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但是通过这次学习之后发现,音准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现在有录音设备,自己练的时候反复听录音,在课堂上老师还会不停的纠正。在以前没有录音设备的年代,一堂课学的内容就更少了,下课的时候差不多就记住了。盘索里按照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已经走过了400多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也没有改变,足以说明这样的传承方式没有本质性的问题,可以让盘索里继续很好的传承下去。
盘索里的传承与太多的因素相关,因为笔者学习盘索里的时间非常短,学的程度很浅,有很多更加深入的东西还没有涉及到。所以在这里根据自己上课的体验和老师的口述,将盘索里的传承要素简要的总结为以上三点。
三、当代社会中盘索里传承的重要因素——传承人
盘索里17世纪起源于物产丰富的全罗道地区,19世纪时原本以庶民为中心的盘索里逐渐传入享有阶层,盘索里的舞台也逐渐扩大到宫中。同时形成了西便制流派,着重哀怨的界面调,注重声音技巧的运用,擅长运用装饰音,内容多表现百姓的情感和生活,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由此盘索里达到了鼎盛时期。19世纪末西方思想传入朝鲜,封建制度解体,朝鲜王朝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导致社会极大的变动,最终日本帝国主义时期到来了。国家政权被掠夺,民族遭到悲惨的命运。盘索里的传承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交通的发达和唱片的推广与普及,大多数的剧场不仅演国内传统的音乐,也为西方的和日本的音乐文化保留了空间。根据当时的情况,符合沉重社会形态的界面调在大众中越来越有人气。这一时期西方音乐逐渐占据舞台的主角,因此传统音乐的公演空间逐渐减少。1945年解放后立刻成立了国乐建设机构,国剧社、朝鲜唱剧团等很多团体开始频繁活动。1950年6·25 时期社会不稳定,政府限制盘索里演出,这样的情况下,郑应珉、朴奉久、申永才等人还坚持着将盘索里传承。1964年盘索里被定为“国家重要无形文化财产”,金如兰、朴初月、朴东植、金素熙、朴宋熙等名唱成为这无形文化的重要保护者。1968年名唱朴东植(1916—2003)进行了盘索里“完唱”,在社会中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这标志着盘索里“完唱”的复兴,这以后名唱们可以通过“完唱”将盘索里更加完好的传承下去。2003年盘索里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盘索里的形成虽然与朝鲜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诸多联系,但作为民众艺术,它的内容主要还是表现了广大平民的生活、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它的产生、发展与整个朝鲜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那沙哑、沧桑、有些哀怨的声音与民族的遭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在这看似哀怨的声音中表现出来的却是朝鲜民族不屈不饶的精神。即使在濒临消亡的年代,盘索里艺人们坚持着将盘索里传承了下来。与此同时政府在各个方面帮助盘索里传承和发展,现在每年都会举办全国性的盘索里庆典大会,举行盘索里比赛,选拔盘索里人才。盘索里的欣赏层从年岁较大的人逐渐转向年轻人。林权泽导演的《春香传》可以很好的说明盘索里在韩国年轻人中的位置。电影以两条线为主,一条是电影的形式,另一条是由名唱赵尚贤现场表演的《春香传》,下面的观众很多都是年轻人,他们同名唱赵尚贤一起为剧中的情节感动,一起高兴、悲伤、愤怒、哭泣和手舞足蹈。
现在在韩国随处可见学习民谣、民乐、盘索里的学院。学习盘索里和传统音乐的人从小孩一直到老年人。崔老师学院的学生中有专业学盘索里的大学生、公司职员、公务员、演员、歌手、还有平时在家看孩子的姥姥、奶奶等等。有很多年轻人、中年人,为了缓解压力、释放情感、陶冶情操而去学习盘索里,因此在韩国人们称盘索里为“灵魂的声音”。
韩国在盘索里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方面的工作对我国盘索里今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启示。在我国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姜信子老师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努力,将盘索里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观众面前。卞英花那高亢中带有一丝野性的声音成为我国盘索里最好的诠释者。笔者认为在我国传承盘索里,传承人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传承人一切都是空谈。第十四届青歌赛中崔丽玲 表演了盘索里选段。崔丽玲在韩国学的是传统盘索里,要学习传统盘索里嗓子不破,没有10年的时间是唱不好的。而姜信子老师的盘索里借鉴了美声唱法的因素,和我们学习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有相似的地方,无论怎样唱,声带都是完好的。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很多学习民谣的学生同样可以学习盘索里。但无论是传统盘索里还是姜信子老师的盘索里,学习起来都很枯燥,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长期的努力,要达到痴迷的程度才能达到盘索里所要的达到的境界。所以说传承人的培养并不是很简单的,如果学生不愿意学习这样枯燥而耗时间的艺术,传承人是无法培养出来的。卞英花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停的研究声音、寻找更好的方式表现盘索里,与姜老师探讨盘索里唱法,刻苦钻研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姜老师的另一位学生朴晓燕,是姜老师非常得意的学生,声音好、悟性好、几乎每天都跑到老师家里练习,和老师一起研究声音,所以朴晓燕的盘索里也有很高的造诣。姜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音乐修养教学生唱盘索里选段,关键的是会出来几个卞英花和朴晓燕。毕竟我们学习盘索里的大环境是有限的,盘索里作品有着很深社会意义和极高的价值,看似简单的一段盘索里唱段,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功夫来细心的揣摩和研究,所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盘索里、重视盘索里,喜欢盘索里是提前要做好的功课,这样才会有学生愿意学习盘索里。解决好传承人的问题是盘索里在我国长久传承下去的一个基本要素。
四、结语
对像盘索里这样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能够得以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是全民族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本文从一个视角阐述了盘索里在韩国的传承情况,可以看到盘索里在韩国的传承方式几乎没有改变。唯一的不同点是,在以前传授盘索里的艺人或名唱有很高的盘索里曲调创作才能,因此同一部作品、同一个选段,会根据自己声音的特点创作后来传授。但是现在传授盘索里的人没有这样高的创作能力,在老师那里怎样学的,再怎样教给学生。盘索里那开放性、多样性、即兴性的艺术魅力,在现在体现的不是很明显,这是盘索里研究者们所担心的问题。但即使是这样,盘索里在韩国的传承还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在我国姜老师在盘索里的传统传承方式中加入了钢琴、乐谱等新元素,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这样的盘索里是符合我国观众审美要求的。加入新元素的盘索里音乐风格没有改变,在那高亢的声音中同样蕴含着朝鲜民族的历史和民族精神。盘索里的韩国传承现状,以及姜老师盘索里转型的成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保护有很多借鉴的地方,同时希望通过本文可以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有一些贡献。
作者简介:
金艺兰(1983— )女,朝鲜族,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关键词: 盘索里 韩国传承现状 崔贞熙个案 姜信子“南道盘索里” 传承人
“盘索里”起源于朝鲜半岛全罗道,由于其独特的发声法、表演形式、艺术风格与审美标准而居于韩国传统音乐之首。在韩国,盘索里一直陪伴在广大观众身边,然而在我国,盘索里近几年才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延边大学艺术学院的姜信子老师通过自己多年的声乐学习,在盘索里的发声基础上借鉴了美声唱法的因素,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了钢琴、乐谱等新元素,使盘索里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目前由于我国关于“盘索里”研究的文献并不是很多,所以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人并不是很了解盘索里,不知道怎样去学习它、欣赏它和研究它。带着这些疑问,笔者于2010年7月至12月,前往韩国做了相关的田野调查,并且与西便制 传承人崔贞熙学习南道民谣和盘索里。通过看、听、学,对盘索里有了较深的认识,也对盘索里在韩国的传承模式有了切身的体验。
一、盘索里在韩国的传承现状
笔者在2010年7月至12月期间,在韩国进行了有关盘索里的田野调查。曾先后去了首尔、南原、全州、宝城等地方。期间,观看了许多盘索里演出、参观了各地的国乐院,并且收集了很多有关盘索里的文献资料。在这里对盘索里在韩国传承现状做一简要的概述。
(1)首尔是韩国的首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首尔国乐院,观看盘索里公演时座无虚席,在公演进行时观众会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喊“好”、“当然”等助兴的词。 首尔国立大学音乐学院的琴房分两种,一种是有钢琴的的琴房;另一种是专门为学习传统音乐的学生提供的琴房。琴房像炕一样,进门脱鞋。一整面墙是镜子,侧面有伽倻琴、长鼓、圆鼓等乐器。练习盘索里的学生,席地而坐,照着镜子练就可以了。2010年10月13日,笔者前往首尔国立大学音乐学院,在那里观看了传统盘索里的授课情况。老师的教室很大很干净,教室里面只有一个圆鼓。上课是一对一的形式,老师与学生对面坐着,伴奏就是圆鼓,学生的手里是只有说辞的《沈青传》。老师唱一句学生就跟着唱一句,完全是口传的传授形式。
(2)南原是春香和李梦龙的故乡,传统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的小城,很多大街小巷至今都还保留着从前的建筑。那里的居民朴实憨厚,而且他们的文化涵养都非常高,城市的居民几乎都懂得怎样欣赏国乐,而且都会唱一些民谣和盘索里,艺术鉴赏能力较高。在夏天的晚上,从小孩儿到老人都来观看免费的国乐公演,小城深深地笼罩着传统音乐的气息,不愧是国乐之城。前往国立民俗国乐院的途中,很远就能听见国乐院播放的盘索里音乐。
(3)州是盤索里的故乡,全北大学的盘索里享誉韩国国内。这里的国乐院每个星期都有免费学习盘索里的课程,爱好盘索里的人都可以来学。全州经常举办“世界索里庆典大会”,笔者有幸观看了2010年的“全州索里庆典大会”,欣赏了唱剧盘索里、舞剧盘索里、歌剧盘索里、创作盘索里等大型公演。 2010年10月1日17点,砚池堂上演了广脊舞蹈团编排的舞剧《燃烧后的赤壁》,舞者们用肢体语言表现了《三国志》中的人物们所追求的理想和现实。10月2日18点,在名人堂任振泽演唱了他的创作盘索里《五月光州》、《五贼》、《白凡-金九》、《粪海》。在演唱《五月光州》时,播放了当时“光州事件”中一些残烈的影像。他认为他有义务向不能理解“维新时代”和“光州事件”的年轻人,传达盘索里的时代性意义和让他们倍感艰辛和苦难的那段岁月。10月3日19点,全北大学三星文化会馆上演了湖南歌剧团的创作歌剧《兴甫和乐甫》,此作品被评为索里庆典10年间最受观众喜爱的作品。10月4日19点,母岳堂上演了全北国立国乐院演出的唱剧《水宫歌》。水宫歌是用寓言的方式对于上流阶层和人类势力的劣根性进行批判和讽刺的作品。
(4)宝城是韩国最南端的城市,茶叶产量最高的地方,也是盘索里西便制的发祥地。笔者在宝城参观了郑应珉 的故居,一路走过郑英珉曾练习盘索里的崎岖山路,站在他获得“得音” 的亭子,看着远处的“得音瀑布” ,深深的感受到盘索里这门艺术能够很好的传承下来与前辈名唱们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甘于寂寞的年复一年的在山里进行“独功”。就因为有无数的艺人执着的传承盘索里,让盘索里在韩国一路艰辛的走到今天,所以现在依然有那么多人学习盘索里、欣赏盘索里、研究盘索里。
二、崔贞熙传承个案研究
崔贞熙1944年出生于韩国京畿道,16开始师从于近代5名唱丁真烈 的学生金如兰学习盘索里。1983开始真正的“独工”生活,50岁时拿到了全国盘索里的最高奖项大统领奖(大奖)。2008年,崔贞熙在首尔国乐院进行了《春香传》的完场 公演,整场进行了8个小时,换了三个鼓手,她的公演非常成功。从此之后崔贞熙开始了自己真正的教学生涯,自己创办了学院,传授盘索里、民谣以及伽倻琴。崔贞熙老师总会说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就几十年,我既然做了这样的选择,那我就坚持到底,看看到底会不会成功。”
笔者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崔贞熙老师,听说为了写论文特意到韩国进行田野调查,而且想学习一段时间的盘索里,崔老师特别的高兴,在很多方面都给予了笔者很大的帮助。学习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10年10月至12月这两个月里。学习的曲目有南道民谣《珍岛阿里郎》、《南原山城》、《鸟打铃》、《六字百伊》、《短六字百伊》,以及盘索里《春香传》选段《狱中歌》。
上课地点是老师的学院。老师的学院在一个五层楼的顶层,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不影响下面居住的人。屋子不大,一室一厅,厅里的墙上挂着金如兰老师的照片和崔老师一些奖状。侧面立着几台伽倻琴,对面是一面很大的镜子, 学习盘索里是要学习动作的,学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边唱边做动作。上课的地方在里面小屋,后面是一个很大的画着山水图的屏风,屏风前面放着一个圆鼓,是学习盘索里的伴奏乐器。侧面窗户下摆着一个大扇子,上面写着“桂林山水甲天下”,笔者与老师面对面坐着上课。传统盘索里的学习,不像美声学习那样站着唱,都是坐在地上上课。
因为盘索里的演唱较为复杂且难度较大,所以刚开始学习盘索里的学生都要先学南道民谣,学习时间较长的学生则只唱盘索里或者先唱一段短歌 之后再唱盘索里。盘索里的学习不同于美声唱法,没有练声。老师说想练声的话,用元音“a”唱一个纯四度,唱上去再唱下来。
笔者按照崔老师的教学和口述,总结了在韩国盘索里传承的几点要素。
(1)气息与发声法。之所以把气息与发声结合在一起来写,因为气息与发声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记得第一次上课老师让笔者唱了一遍《阿里郎》,老师听了笑着说:“你现在要学的唱法和你以前学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老师要求每一个字都要“喊”出来,完全靠小腹的力量,要真正来自丹田的声音。在盘索里中有几种声音是被禁止使用的,像没有紧张感的声音、鼻音、在口腔中出不来的声音、因过分颤抖而变异的声音等。盘索里主要运用胸腔共鸣、咽腔共鸣,到了高音直接“喊”出来就可以了。当时一个小时下来嗓子哑了,老师说因为气息没有完全沉下去,所以声音会哑,如果气息完全沉下来,这样短短的一个小时绝对不会哑的。学习盘索里的人长期这样唱下去,嗓子会哑的发不出声音。老师说她在学习的时候,每天不停的练嗓子,哑了之后根本出不来声音,但是不能停,还得继续练习。有的时候在腰上系个白布,缠很多圈,缠的非常紧,这样唱的话力量都集中到腹部甚至更靠下。慢慢白布会松,就在腰的侧面插一根棍儿,白布会紧点儿,慢慢的白布又松了,把棍儿在原来的地方绕一圈,不停的反复练习,白布上会有血渍,是磨破的皮肤的血。还有一种练习方法就是将白布的一头绑在巨大的树上,另一头缠在腰上,向树的反方向拉,并且用这种力量拼命的练习嗓子。其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声音真正从丹田出来,甚至比丹田更低的位置出來。盘索里要求的粗糙、沙哑、沧桑的通声就是这样练成的。崔老师常常这样形容盘索里的声音:“盘索里的声音就像树上的果实经过风吹雨打才会更加甘甜一样,学习盘索里时声带经过无数次哑了、好了、哑了、好了之后,出来的就是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的味道,这就是盘索里的价值所在。”
(2)发音法。盘索里的发音要求语短声长,考虑到语短声长,尽可能将词汇连着发音,将尾音长长的唱出来。盘索里很注重发音的准确性,说辞表达不清盘索里的演出是失败的。一般在发音的时候会对口形有要求,按照朝鲜语的发音,发“u”音的时候嘴必须像鸭子一样撅出来的,发“e”音的时候嘴形必须是横着的等等。唱的时候舌头要放松,最好可以自然的放着。在盘索里中有几个音在唱的时候是要有变化的。“가슴”(gaseum)要唱成“가삼”(gasam)、“에”(e)要唱成“의”(ui)、“으”(eu)要唱成“어”(ɚ )。由此可以看出盘索里说辞的发音法与歌曲的发音法是有差异的。在学习的时候,由于有些朝鲜语发音不是很标准,老师经常停下来纠正发音。
(3)口传心授。在韩国学习传统音乐大部分都是没有乐谱的,学习伽倻琴也是老师弹一句学生就跟着弹一句。盘索里的学习只有说辞没有乐谱,老师说在以前没有录音工具的年代学习一部盘索里作品差不多花十年的时间,现在两三年就可以学下来一部。但她还是觉得以前那样完全的口传心授学的更扎实。老师的年龄快70了,嗓子还很好,唱一天都没有问题。因为盘索里的学习是用口传的形式,所以老师每一句都必须像演出那样很好的唱出来,学生才能把握好音高。而且有很多装饰音和技巧音,老师唱不好的话,学生很难模仿出来。老师在唱每一句的时候,无论是气息还是声音都很到位。一堂课只学几句歌词,虽然旋律不好掌握,但是歌词在课堂上差不多就记住了。以前一直认为口传心授方式传承,在音准方面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但是通过这次学习之后发现,音准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现在有录音设备,自己练的时候反复听录音,在课堂上老师还会不停的纠正。在以前没有录音设备的年代,一堂课学的内容就更少了,下课的时候差不多就记住了。盘索里按照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已经走过了400多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也没有改变,足以说明这样的传承方式没有本质性的问题,可以让盘索里继续很好的传承下去。
盘索里的传承与太多的因素相关,因为笔者学习盘索里的时间非常短,学的程度很浅,有很多更加深入的东西还没有涉及到。所以在这里根据自己上课的体验和老师的口述,将盘索里的传承要素简要的总结为以上三点。
三、当代社会中盘索里传承的重要因素——传承人
盘索里17世纪起源于物产丰富的全罗道地区,19世纪时原本以庶民为中心的盘索里逐渐传入享有阶层,盘索里的舞台也逐渐扩大到宫中。同时形成了西便制流派,着重哀怨的界面调,注重声音技巧的运用,擅长运用装饰音,内容多表现百姓的情感和生活,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由此盘索里达到了鼎盛时期。19世纪末西方思想传入朝鲜,封建制度解体,朝鲜王朝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导致社会极大的变动,最终日本帝国主义时期到来了。国家政权被掠夺,民族遭到悲惨的命运。盘索里的传承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交通的发达和唱片的推广与普及,大多数的剧场不仅演国内传统的音乐,也为西方的和日本的音乐文化保留了空间。根据当时的情况,符合沉重社会形态的界面调在大众中越来越有人气。这一时期西方音乐逐渐占据舞台的主角,因此传统音乐的公演空间逐渐减少。1945年解放后立刻成立了国乐建设机构,国剧社、朝鲜唱剧团等很多团体开始频繁活动。1950年6·25 时期社会不稳定,政府限制盘索里演出,这样的情况下,郑应珉、朴奉久、申永才等人还坚持着将盘索里传承。1964年盘索里被定为“国家重要无形文化财产”,金如兰、朴初月、朴东植、金素熙、朴宋熙等名唱成为这无形文化的重要保护者。1968年名唱朴东植(1916—2003)进行了盘索里“完唱”,在社会中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这标志着盘索里“完唱”的复兴,这以后名唱们可以通过“完唱”将盘索里更加完好的传承下去。2003年盘索里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盘索里的形成虽然与朝鲜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诸多联系,但作为民众艺术,它的内容主要还是表现了广大平民的生活、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它的产生、发展与整个朝鲜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那沙哑、沧桑、有些哀怨的声音与民族的遭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在这看似哀怨的声音中表现出来的却是朝鲜民族不屈不饶的精神。即使在濒临消亡的年代,盘索里艺人们坚持着将盘索里传承了下来。与此同时政府在各个方面帮助盘索里传承和发展,现在每年都会举办全国性的盘索里庆典大会,举行盘索里比赛,选拔盘索里人才。盘索里的欣赏层从年岁较大的人逐渐转向年轻人。林权泽导演的《春香传》可以很好的说明盘索里在韩国年轻人中的位置。电影以两条线为主,一条是电影的形式,另一条是由名唱赵尚贤现场表演的《春香传》,下面的观众很多都是年轻人,他们同名唱赵尚贤一起为剧中的情节感动,一起高兴、悲伤、愤怒、哭泣和手舞足蹈。
现在在韩国随处可见学习民谣、民乐、盘索里的学院。学习盘索里和传统音乐的人从小孩一直到老年人。崔老师学院的学生中有专业学盘索里的大学生、公司职员、公务员、演员、歌手、还有平时在家看孩子的姥姥、奶奶等等。有很多年轻人、中年人,为了缓解压力、释放情感、陶冶情操而去学习盘索里,因此在韩国人们称盘索里为“灵魂的声音”。
韩国在盘索里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方面的工作对我国盘索里今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启示。在我国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姜信子老师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努力,将盘索里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观众面前。卞英花那高亢中带有一丝野性的声音成为我国盘索里最好的诠释者。笔者认为在我国传承盘索里,传承人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传承人一切都是空谈。第十四届青歌赛中崔丽玲 表演了盘索里选段。崔丽玲在韩国学的是传统盘索里,要学习传统盘索里嗓子不破,没有10年的时间是唱不好的。而姜信子老师的盘索里借鉴了美声唱法的因素,和我们学习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有相似的地方,无论怎样唱,声带都是完好的。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很多学习民谣的学生同样可以学习盘索里。但无论是传统盘索里还是姜信子老师的盘索里,学习起来都很枯燥,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长期的努力,要达到痴迷的程度才能达到盘索里所要的达到的境界。所以说传承人的培养并不是很简单的,如果学生不愿意学习这样枯燥而耗时间的艺术,传承人是无法培养出来的。卞英花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停的研究声音、寻找更好的方式表现盘索里,与姜老师探讨盘索里唱法,刻苦钻研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姜老师的另一位学生朴晓燕,是姜老师非常得意的学生,声音好、悟性好、几乎每天都跑到老师家里练习,和老师一起研究声音,所以朴晓燕的盘索里也有很高的造诣。姜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音乐修养教学生唱盘索里选段,关键的是会出来几个卞英花和朴晓燕。毕竟我们学习盘索里的大环境是有限的,盘索里作品有着很深社会意义和极高的价值,看似简单的一段盘索里唱段,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功夫来细心的揣摩和研究,所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盘索里、重视盘索里,喜欢盘索里是提前要做好的功课,这样才会有学生愿意学习盘索里。解决好传承人的问题是盘索里在我国长久传承下去的一个基本要素。
四、结语
对像盘索里这样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能够得以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是全民族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本文从一个视角阐述了盘索里在韩国的传承情况,可以看到盘索里在韩国的传承方式几乎没有改变。唯一的不同点是,在以前传授盘索里的艺人或名唱有很高的盘索里曲调创作才能,因此同一部作品、同一个选段,会根据自己声音的特点创作后来传授。但是现在传授盘索里的人没有这样高的创作能力,在老师那里怎样学的,再怎样教给学生。盘索里那开放性、多样性、即兴性的艺术魅力,在现在体现的不是很明显,这是盘索里研究者们所担心的问题。但即使是这样,盘索里在韩国的传承还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在我国姜老师在盘索里的传统传承方式中加入了钢琴、乐谱等新元素,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这样的盘索里是符合我国观众审美要求的。加入新元素的盘索里音乐风格没有改变,在那高亢的声音中同样蕴含着朝鲜民族的历史和民族精神。盘索里的韩国传承现状,以及姜老师盘索里转型的成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保护有很多借鉴的地方,同时希望通过本文可以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有一些贡献。
作者简介:
金艺兰(1983— )女,朝鲜族,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