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素质中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因此,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职业语文;课堂教学;传统文化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为语文教学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还可以提升学生语文思维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了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增强教学的内涵,拓展文本的外延,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在教学《归园田居》时,要让学生在理解诗文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品读与教师的讲解,感受陶渊明田园诗的素材来源及其既朴素又形象的风格特点;通过对诗歌的品味,感受田园风光之美,以及恬静舒适的田园生活情趣。此外,让学生通过反复品读,感受诗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品格,感受其回归自然本真的淡泊心境。学生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淡泊名利等文化思想的熏陶。所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由表及里,深挖内涵
教材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编排,其中的很多文章都蕴含着一定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传世之作中的精品。所以,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还要深入挖掘文章表面文字下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从教材中深入挖掘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处。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选入的都是一些经典的古诗文作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其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并切实强化对其内涵的讲解,才能更好地帮助和引导学生从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了解作者,深度解读
教师应带领学生充分了解作者的情况。我国古代文学曾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大量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去阅读与学习。不同时代往往具有其显著的特点,我国古代文学也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不同的作家在写作上具有不同的风格,而不同时代往往都有其代表作。所以在古诗文学习中,加强对作者生平事迹的了解,能更好地强化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深度解读。因此,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前,需要加强对作者的生活背景、经历等方面内容的了解。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往往会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性特征,并将自己的真情融入其中。例如,李清照的词所涉及的内容多是“闺中生活”,所表达的也就是相关的所见所思所感,主要聚焦在自然景观和离别愁绪上,以念旧怀乡之情为主。从中可以看出李清照后半生过得比较凄苦,给人一种惆怅和哀愁之感。故此,只有知人论世,人与文结合着去分析,才能更加准确、深度地解读作品。
(三)以文言文教学为载体,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言”与“文”的兼具性。所以在文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文言知识的内涵,在文化意蕴的熏陶下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所以在注重“言”的同时还要注重“文”,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新课改的要求和目标的实现注入强劲的动力。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大都是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名篇。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因而我们必须对文言文的深刻内涵进行深入的理解,并切实加强对其写作特点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促进学生在文学鉴赏方面的造诣,促进学生良好语文学习兴趣的提升,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而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学生文化底蕴的发展。
(四)注重汉语思维方式的突出和应用
汉语不仅是基础语言,还是中华文明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在我们的学习交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学习古诗文时,需要基于汉语思维强化对古诗文中所蕴含的情感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从中学习和领悟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提供更多的素材。例如,《六国论》这篇文章开门见山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即“弊在贿秦”,然后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得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结论,符合人们的思维方式。
(五)以古诗词为载体,强化中华优秀文化的渗透
加强对学生的古诗词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从中认识和感知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特别是教材中所选编的古诗词,更是百世流芳的经典佳作,对于增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升传统文化素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一是借助多媒体渗透。古诗词的字数较少,但离我们现在的时间非常久远,如果让学生直接去理解其意思和意境,有较大的难度。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體将诗歌所描述的场景再现出来。二是在诵读想象中渗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主要方法,加强对学生古诗词的诵读训练,是渗透传统文化和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就是要让学生从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深刻解读作者、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等方法,将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古人圣贤的思想智慧、高尚品德和文化魅力,将其融入教育教学中,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提升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朱敏.浅谈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9(5):30.
[2]李培莲.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语文天地,2019(18):83.
辽宁省凌源市职教中心 常新灵 122500
关键词:职业语文;课堂教学;传统文化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为语文教学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还可以提升学生语文思维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了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增强教学的内涵,拓展文本的外延,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在教学《归园田居》时,要让学生在理解诗文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品读与教师的讲解,感受陶渊明田园诗的素材来源及其既朴素又形象的风格特点;通过对诗歌的品味,感受田园风光之美,以及恬静舒适的田园生活情趣。此外,让学生通过反复品读,感受诗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品格,感受其回归自然本真的淡泊心境。学生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淡泊名利等文化思想的熏陶。所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由表及里,深挖内涵
教材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编排,其中的很多文章都蕴含着一定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传世之作中的精品。所以,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还要深入挖掘文章表面文字下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从教材中深入挖掘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处。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选入的都是一些经典的古诗文作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其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并切实强化对其内涵的讲解,才能更好地帮助和引导学生从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了解作者,深度解读
教师应带领学生充分了解作者的情况。我国古代文学曾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大量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去阅读与学习。不同时代往往具有其显著的特点,我国古代文学也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不同的作家在写作上具有不同的风格,而不同时代往往都有其代表作。所以在古诗文学习中,加强对作者生平事迹的了解,能更好地强化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深度解读。因此,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前,需要加强对作者的生活背景、经历等方面内容的了解。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往往会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性特征,并将自己的真情融入其中。例如,李清照的词所涉及的内容多是“闺中生活”,所表达的也就是相关的所见所思所感,主要聚焦在自然景观和离别愁绪上,以念旧怀乡之情为主。从中可以看出李清照后半生过得比较凄苦,给人一种惆怅和哀愁之感。故此,只有知人论世,人与文结合着去分析,才能更加准确、深度地解读作品。
(三)以文言文教学为载体,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言”与“文”的兼具性。所以在文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文言知识的内涵,在文化意蕴的熏陶下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所以在注重“言”的同时还要注重“文”,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新课改的要求和目标的实现注入强劲的动力。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大都是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名篇。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因而我们必须对文言文的深刻内涵进行深入的理解,并切实加强对其写作特点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促进学生在文学鉴赏方面的造诣,促进学生良好语文学习兴趣的提升,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而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学生文化底蕴的发展。
(四)注重汉语思维方式的突出和应用
汉语不仅是基础语言,还是中华文明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在我们的学习交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学习古诗文时,需要基于汉语思维强化对古诗文中所蕴含的情感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从中学习和领悟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提供更多的素材。例如,《六国论》这篇文章开门见山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即“弊在贿秦”,然后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得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结论,符合人们的思维方式。
(五)以古诗词为载体,强化中华优秀文化的渗透
加强对学生的古诗词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从中认识和感知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特别是教材中所选编的古诗词,更是百世流芳的经典佳作,对于增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升传统文化素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一是借助多媒体渗透。古诗词的字数较少,但离我们现在的时间非常久远,如果让学生直接去理解其意思和意境,有较大的难度。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體将诗歌所描述的场景再现出来。二是在诵读想象中渗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主要方法,加强对学生古诗词的诵读训练,是渗透传统文化和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就是要让学生从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深刻解读作者、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等方法,将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古人圣贤的思想智慧、高尚品德和文化魅力,将其融入教育教学中,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提升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朱敏.浅谈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9(5):30.
[2]李培莲.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语文天地,2019(18):83.
辽宁省凌源市职教中心 常新灵 12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