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化人类学探究下的乡土建筑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p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科技进步促进了全球一体化,不同地区之间的交互影响催生了文化趋同现象的产生。在此时代背景下,中国乡村正逐步被城市化所吞并。在大量的住宅实践中,乡土知识的运用十分匮乏,大部分仅停留于简单的形式符号,忽略了乡土本身的内涵。因此,如何保留乡土建筑,并继承和发展,需要由科学的方法进行指导。西方乡土建筑的研究方法大致分四种: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现象学。随着人类学在建筑领域的渗透,文化人类学为建筑的历史理论研究和创作提供了新的维度。建筑作为构成文化的重要一支,对它的研究应建立在文化整体观基础上,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习俗与建筑、文化模式与建筑模式、社会构成与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传统乡土聚落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一、乡土建筑


  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开始了对乡土建筑的研究。摩尔更在《古代社会》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人类文化的进化过程,探究原始社会聚落背后的观念、习俗体系;舒尔兹在《场所精神》一书中引入现象学的思考,认为“建筑性格”不是象征符号的拼叠,而是与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与环境的生态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这就是所谓的“场所精神”。陈志华教授首次在国内提出乡土建筑的概念,并以乡土环境中所有的种类和类型的建筑物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建筑文化圈内乡土建筑的系统性,以及乡土建筑和生活系统的对应关系,使乡土建筑的概念从民居里划分出来。吴良镛先生则从生态、文化、经济等方面研究人类聚落现象,引入“人类聚落学”概念。这些研究表明学者对于乡土建筑的研究已经从关注乡土建筑本身转向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近年来,学者不断反思新时期的乡土建筑的内涵,认为乡土建筑正在衰落和消失。把乡土当成现代的对立面,将乡土归入现代之前的某个特别的年代,不仅割断了乡土与现在的关联,也拒绝了历史、现在和未来的联系。这也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因此,在乡土建筑的研究中,应将乡土与现代融合形成的新乡土传统重新纳入研究视野中。目前,我国乡村建设的片面性、形式化和发展目标的部分失效,归根结底在于外力主导的乡村建造和内力自发产生的乡村建造之间缺乏沟通互动。文化人类学作为方法论的指导,是有效解决这种二元状态的研究工具。

二、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是对人类传统的观念、习俗、思维方式和文化产品的研究,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目的在于理解和梳理同文化的差异和变革,并且找寻这些文化表达自身的各种形式。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的学问。不仅要研究“人”本身,更要从整体的观点来研究“人”所创造的文化。建筑是人生产生活的产物,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造就建筑的形式的多种多样。建筑作为人类生活的物质载体,必然积淀了人类文化。

三、乡土建筑与文化人类学


  人类文化学的中心议题“文化”,是乡土建筑形式背后的意义所在。当代建筑思潮中的“寻根”意识,即是对集体无意识中某一传统建筑文化模式的认同。因此,把文化人类学运用到建筑中,诞生了建筑人类学。其内涵在于:要使外在的意义空间,转化为有意义的建筑空间,就必须把建筑看作社会交往中人的行为组织形态。可见,中国社会风俗体制对中国乡土建筑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以文化人类学作为方法论的指导研究乡土建筑,是将文化人类学的宏观理论建构应用于微观实际的重要环节。
  (一)建筑与习俗
  文化人类学,狭义上是指研究习俗的科学。习俗,是指流行于民间的风俗;是社会意识形态下形成的不易改变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每个人的意识形态总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人的思维还体现到了建筑当中。人类的习俗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建筑的样式,并成为建筑意义指向的目标。

图1客家土楼内部

(资料来源:百度图片)

图2客家土楼外部

(资料来源:百度图片)

  比如,四合院的建筑形式受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限定了不同等级的人的行为:主人居于内,仆人居于前,正房长辈居之,厢房晚辈居之。而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四合院也就成了大杂院,人们在院子里搭建小屋争取更多的生活空间,形成新的邻里关系。再如客家土楼,其独特的聚居形式,抵御外族的排外性,形成了客家独特的建筑形式,如图1和图2。由此可见,习俗对建筑的形式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建筑形式的变化,也蕴含着习俗的转变。
  (二)建筑模式与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中提到,文化模式是不同文化特质的表现,只有在特定社会的内在逻辑中才有意义,是不同民族、社会根据各自的价值取向、心理特征而对风俗、行为模式所做的不同的选择。如中西建筑的不同,归根结底是文化模式的不同。中国的建筑哲学,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融于自然。《春泉小隐图》(图3)描绘了融于环境的建筑形象,不强调建筑本身,仿佛建筑从这里长出来,藏于山凹之中。我国传统园林,用人工手法仿照自然,体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使建筑和自然融为一体。

图3 春泉小隐图

(資料来源:百度图片)

  而西方的建筑观,体现的是征服自然。如欧洲的古城堡(见图4),选址于山顶,突出自身的权利和地位。西方的园林(见图5)也十分理性,他们不相信感觉和经验,把理性作为绝对可靠的依据,认为几何构图的数的和谐是美的源泉,数的和谐高于自然,强调轴线和对称。

图4 欧洲城堡

(资料来源:百度图片)

  中国传统空间观念,呈由外而内的向心性,西方的空间观念呈现由内而外的心理过程;中国传统建筑侧重群体塑造出的空间美,西方传统建筑突出单体建筑的形体美。由此可见,不同的建筑模式总是对应不同文化模式。因此,对乡土建筑的研究必须置于地域间的文化背景中。

图5凡尔赛宫

(资料来源:百度图片)

  (三)深層结构支配表层形态
  一切社会现象均由表层之下的深层结来支配。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一部分,是人世世代代经验所演变的意识形态。集体无意识是由“原型”所组成,并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体现在建筑的形式之中。在中国,婚姻制度、家庭关系甚至房主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均通过建筑的形式展示出来。如徽州南部民居多为两层楼房,闺房设在二楼,闺房下面为待客的厅堂,不设男子的卧室,这一点印证了明间流传的女子不能站在男子头上,否则就会不吉利的说法。再比如,中国建筑形式等级划分和门的等级划分,分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和如意门,无一不反映着社会关系和地位。

四、乡土建筑的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


  探究乡土建筑和文化人类学的关系,可以采用以下研究方法,指导我们研究乡土建筑。①选择研究题目,形成假设:从地方文献了解建筑文化圈的特征和聚落整体特征后确定研究题目和假设。②制定考察计划:通过资料分析确定调研方法和内容。③收集资料:通过测绘和摄影、乡土文献的征集、抽样观察和访问等收集资料。④分析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法从数的关系中得出结论。⑤解释结果:从结论出发推导缘由。

五、结语


  乡土不是一种物质产品,也不是一种静态的文化遗产,它是一种动态的文化过程。通过传统与现代、稳定与变革、保留与创造相互作用生成新的模式,不仅是对历史和场所的保留,还是通过变革和创新与当代社会发生联系。只有把积累的乡土知识和经验运用到不断变革的环境和文脉中,乡土建筑才不会消亡。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其他文献
引言  交通对旅游具有重大意义,从旅游的产生到旅游的变革都伴随着交通革命。旅游交通作为旅游的通道,实现了游客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旅游交通与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构建了完整的旅游系统。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运营必然建立在交通的可达性基础上。高铁的出现为人们展示了大规模快速运输的效应,特别是中国高铁的发展,实现了游客一直期望的“旅快游慢”的理想状态。高铁快速、安全、舒适、运输量大,特别受人们欢迎
期刊
引言  随着智慧旅游的普及,大多数游客都选择以智慧旅游的方式出行,因此,在这种智慧旅游背景下,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具有丰富旅游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旅游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家旅游局注重智慧旅游的发展,明确提出要培养符合智慧旅游行业需求的优秀旅游人才。与此同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也遇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培养适应智慧旅游所需的复合型旅游人才,旅游管理专业急需优化发展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社会与智慧旅
期刊
引言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处在“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阶段,同时面临从一般的“农家乐”向“乡村文明”、向游客体验乡村文化的内涵发展转变。在国家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背景下,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未来方向的乡村生态旅游意义重大。乡村生态旅游是依托乡村社区为旅游目的地,以富有乡村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为核心旅游资源,以城镇居民为关键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休闲观光、求知学习、生态体验、亲近自然等需求为核
期刊
引言  在工业革命发展的背景下,以往的学徒制显然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要求。因此,高校有必要引进新型的现代学徒制,使高校教育和企业展开新型的合作模式,确保高校毕业生符合行业的职业技术需求。其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也不例外。高校将高职旅游管理要求和现代学徒制相结合,把教学培养方案界定在培养技术突出以及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并借助高职旅游教学和公司培训、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融
期刊
引言  休闲体育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营造现代健康生活的途径之一,不仅可以强健体魄、预防疾病与促进康复,也可以增进人际交往,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文化素养与精神文明建设。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此背景下,增进人民身心健康、推动雅安市休闲体育旅游的持续发展势在必行。一、雅安市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区域位置
期刊
一、中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职业技能大赛精神与中职学生的认知相契合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比赛,检验学生酒店管理专业的服务技能的熟练性与规范性,从而促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提升。中职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没太大有兴趣。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生在自我管理与控制能力方面相对不足,而动手能力较强,且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所以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需通过反
期刊
一、研究目的、意义及现状  (一)目的及意义  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民生产业,是正在培育的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我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为1 350万人左右,今后几年将每年需新增50万~60万人,而每年毕业生的数量却不足30万人,显然供不应求。同时,旅游类人才在培养过程中
期刊
引言  毋庸置疑,旅游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为我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且旅游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国内交通系统不断完善,人们出行时间缩短,出行效率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去不同的地区旅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加强和中国的交流,如对中国居民开放旅游市场。旅游行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人们消费,同时也为各个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
期刊
引言  成果导向教育指的是学生在经过学习之后所拥有的实际能力,即学习成果,通常是针对毕业生而言的。成果导向教育重视的不是学生的分数,而是重视教育的思维变革,是由传统的重视学科内容发展转向学生毕业后活动行为和能力增长课程发展的变革。可以说,成果导向教育其课程体系构建的重点在于当学生经过学习后真正可以掌握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利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从事相关的职业。对于实践性较强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而言,
期刊
引言  协同建设可以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最大限度整合资源,协同整体发展。作为拥有六大古镇的长沙湘江古镇群,如何发挥各旅游小城镇的资源优势,促进古镇群之间的协同旅游发展势在必行。一、协同理论在旅游小城镇建设中的适用性  协同论(Synergetic)也称“协同学”或“协和学”,由联邦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于1977年首创。它是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