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应该正确把握的几种关系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新的理念、新的追求、新的方法、新的手段都不同程度地走进了语文课堂。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都在认真地学习、实践和反思,他们个性化的操作,创造性的劳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在操作层面上诠释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但是,细细想来,当前的语文课堂在吐故纳新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正确把握以下三种关系:
  
  一、正确把握“整体感悟和重点突出”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知识在只有成为整体状态的时候,才会有生命力,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又必须突出重点深入研读,抓住重点词句充分挖掘文本所蕴涵的人文精神。那么,如何辨证地处理整体把握和重点突出之间的矛盾呢?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再见了,亲人》一文中的“雪中送炭”一词时,和学生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对话:
  师:谁能说说“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
  生:“雪中送炭”是指在别人寒冷的时候送去温暖。
  生:“雪中送炭”是指在他人最困难的时候送去援助。
  师:你们不仅说出了这个成语的本义,还理解了它的喻意。让我们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志愿军战士遇到的困难有哪些?朝鲜妈妈送去的又是什么呢?
  (学生边读边想,纷纷举手发言。)
  师:朝鲜妈妈送去的仅仅是打糕吗?
  生:妈妈不仅送去了打糕,还送去了慈母般的温暖。
  生:朝鲜妈妈还送去了鼓励,送去了力量,送去了打胜仗的希望。
  生:朝鲜妈妈送去的还有“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
  师:这就是咱们的朝鲜妈妈,这就是“雪中送炭”!那么,怎样才能把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读出来呢?
  在这位教师的眼里,“雪中送炭”不是一个孤立的词,而是课文整体的一个缩影,它折射着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联系整体来朗读和思考,这是“由小窥大”的教学视野;让学生带着体悟了的情感再读课文,充分表现出“以小观大”的教学效果。
  
  二、正确把握“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深入领会并挖掘蕴涵在课文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作出多元反应是积极的教学行为。但是,我们不能回避的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偏低,他们的生活寓不开社会大环境,与文本往往存在较大的视野差距,对文本作出的多元反应并不都是正确的、合理的。
  例如:有位老师执教《景阳冈》一课,当学生读到武松打死了老虎时教师问:“你们有什么感受?”有学生说:“我是店家,武松打死老虎立了功,他所得到的奖赏应该分给我一半,因为我的十八碗老酒功不可没。”面对这样的“独特体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细读文本有关店家的描写,正确感受文本的意义。“店家筛酒,只筛三碗,怕客官喝醉。”“武松喝了十八碗酒之后出了店门,店家叫他回来看景阳冈上有虎伤人的官司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些描写中感受店家对顾客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语文教学主要是凭借课文,凭借课丈的字里行间蕴涵的深刻的人文内涵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因此,我们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创新和求异的同时,切不可忘记,“求真”永远是“求异”的基础。
  
  三、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多向交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人人参与、个个提高。有的老师由于没有全面、辨证地认识新课程理念,错误地认为,课堂上不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就不是自主学习,就不是新课堂,如此一来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浅层化、庸俗化。有一位教师在执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这篇课文讲了小兴安岭的哪些景色?
  生:讲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
  师:请喜欢春季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夏季的同学坐在一起……(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找到了各自的集体,大多数同学坐到春季、夏季小组中,而秋季那一组只有4位同学。接着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小组汇报学习结果,多数小组选派一名最能说话的同学发言,发言往往只代表他个人的观点)。
  这个案例中,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文本、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只能是为个别优等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显而易见,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自主学习是虚化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手段很多,但这些方法和手段都是为教学而存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来进行合作学习,即使是合作学习,也应该以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基础。有了充分的读书和思考,才灰产生独特的、个性化的感悟和见解,合作中的交流和沟通才有了内容。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教师就必须严密组织好合作的过程,要保证有充分的合作时间,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明确,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为完成共同的任务面有序活动.积极交流,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只有这样,合作学习的开展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
  (责任编辑:张华伟)
其他文献
在一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老师们分别以“我爱小动物”、“交通安全很重要”、“爱护公共设施”为主题匕了三节课。结果,第一节课我们被动物
摘要:阅读活动本身被简单化为知识和意义的接受,阅读主体“我”渐已淡弱,生命关怀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被虚化,是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师不断解构、挖掘、创新文本,开设一种主题式阅读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一个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的富有生命气息的精神世界,引导他们熟读精思、切己体察、对比内化、整合升华,最终达到“立人”、“厚德”的目的。  关键词:生命关怀意识;内化;阅读体验;立人为本 
怎样在日常的英语课堂进行人文情愫的渗透与培养以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英语研讨会上一堂写作课给了我们极好的启示:从教师和学生自身的生活出发撷取材料,并与教材进行适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解决问题,就是解决矛盾。而矛盾的双方是辩证的统一,是关键。物理中处处渗透着辩证法,若能运用辩证法,采用换位思考,思维的顺畅性、灵活性、发散性会有较大的提高。下面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静与动    静与动,是运动矛盾统一体,运动是复杂的,解题中若能以静制动,往往会收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效果。  例1、某人在河中划船逆流航行,经过A地时落下一漂浮物于水中,半小时后
即时评价是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下,对于学生某一行为表现,给以适时鼓励和价值判断。它往往与教育活动过程融为一体,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评价方案和评价结论,强调对具体行为的评判和指导。它与行为观察、日记、情境测验、成长记录袋等质性评价方法相比,具有更直接、明确、简易、激励性、广泛性等特点。因而,即时评价是课堂学习评价的重要方式。合理、灵活使用即时评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助跑器”,反之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