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中国的地方戏而言,地方是它的母体,需要是它的前提,差异是它的本质。本文对当下地方戏所处境遇颇为忧虑:一是需求弱化,个性丢失,中心地位不复存在;二是时过境迁,载体丧失,生存空间日益萎缩;三是先天不足,后天罹患,发展道路愈见迷茫。
关键词:戏曲艺术;地方戏;地方性;需求;个性;载体;生存空间;发展道路
地方戏作为剧种来看有两类,一类是跨省区或剧团多的剧种,另一类是剧团不多或一个剧种只有一个剧团甚至一个专业剧团也没有的剧种。两类剧种里都有古老剧种、不很古老的剧种或新兴剧种。不论哪类剧种,都有一些共性的问题,首先是保护问题。保护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都无从说起。古老剧种好比老槐树,虽然躯干老态龙钟,但枝叶仍然苍翠。新兴剧种好比春天的小树花草,鲜嫩好看。但无论老树还是花草,到了冬天都干枯叶落。但春风一吹又生态盎然了,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们所以能春风吹又生,关键是尽管冬天干枯叶落,但根并没有死。只要根子活着,只要人们不刨根,不翻地,并且设置护栏,积雪养护,春天来了就能欣欣向榮。春天、不刨根、不翻地是政策,设置护栏、积雪养护等措施便是具体的对策。对策不可能在政策里都规定,需要树木花草的所有者、监护者自己想,自己拿。
一、需求弱化,个性丢失,中心地位不复存在
到1949年,中国成熟戏剧已经走过了近千年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前的约200年间,可以说是地方戏风起云涌的时代。那时,由于交通、通讯及语言甚至趣味的限制,“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言”,中国大地几乎所有的民众聚集区都有自己的“地方戏”。人们在相对固定封闭的狭小区域里依据自己的喜好和可能,用戏剧的方式娱乐着自己。正所谓“乡里狮子乡里舞”,“自己唱曲自己听”。尽管旧制度对戏曲打压,战乱又使之雪上加霜,但到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地方戏曲剧种依然多达360多个(有的版本统计为374个)。这既说明民众空前的创造力,也说明民众对戏曲的需要。然而随着新中国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如今公路、民航、高铁已密如蛛网,四通八达,真正是“千里江陵一日还”;电话、手机、互联网无处不在,几乎人人都有了“千里眼”、“顺风耳”,所有地域的信息均可实时传递,无缝对接;广播电视和网络可以把任何演出直接展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由于教育的普及和普通话的推广,人们可以无障碍地欣赏非本域娱乐形式。于是,本地“狮子”便不再是戏剧审美生活中的唯一。需求度减弱,中心地位便不复存在。随着视野的打开,本域“狮子”也在一夜之间难人法眼了。如此,地方戏在生它养它、赖以发生发展的“自家领地”中也一朝失宠,饱受冷遇,其生存情状自然也就岌岌可危。
新中国成立时,由于京剧“一统天下”的地位已经形成,在人们的意识里普遍认为京剧是“大剧种”,是“国粹”,是中国戏曲集大成者。各地方戏剧种对其顶礼膜拜,纷纷效而法之,以期克服自身的“小”而“土”。尤其是到了“移植样板戏”的年代,更是连声腔、板式也要做得与京剧一般无二。那些本以“两小戏”、“三小戏”为主的地方戏剧种,本不讲究什么“四功五法”,却硬要“翻墙”、“开打”。结果不是请京剧或杂技演员帮忙,就是自己刻苦训练,“创造条件也要上”,致使剧种形象模糊,面貌扭曲,个性荡然无存。再加上一度盲目学习西方表演体系,如“心理体验”、“最高任务”等等。表演话剧化、舞台实景化,使地方戏特有原生形态的鲜活本色被消解。心事沉重,自我迷失,疏离根本,生命力退化。面对衣食父母、乡亲故旧、玩伴发小,也只能是“相逢不相识”了。丢失了个性就丢失了存在的理由。
二、生存与市场
地方戏特别是濒危剧种,只有在保护的前提下,才可能谈论生存。如果没有保护住剧目、人才,已经没有生存的起码条件,只留下一些历史资料了,还谈什么生存,更不用说是适应市场了。因此地方戏一定要千方百计努力保护住剧目、人才,尤其是人才,千万不要把进博物馆当成唯一的生存希望。地方戏的生存,有几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政府的扶持和政策,二是必要的物质条件,三是相对稳定的观众,而最主要的条件是演出。演出就是面向市场。
不论国有还是民办,不论改革与否,演出总是剧团生存的重要条件。不演出、演出少、没人看、等扶持,地方戏曲再珍贵,再受重视,也难逃被市场抛弃的结局。
三、改革与调整
三十年来艺术院团一直在改革,提出过不少口号,进行过不少摸索、试验。总的看是围绕着这几个问题做文章,即队伍整顿、体制转变、布局调整、市场运作、经费筹措。看效果,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市场虽然是两种情况不同,但总是有了市场观念,沿海、江南、岭南演出市场发育得好。对外演出也改变了单一的政府派团交流,有了不同渠道不同层次的经营演出。在市场竞争中,有的剧团由于不适应,落伍了,但有一些剧团发展了,民间职业剧团诞生了,而且气势不凡。经费筹措,也突破了单一由政府拨款或仅仅靠剧团那点辛苦钱活命的局面。有文化涵养的企业家介入文化艺术,拿一点免税的钱支持文艺,是三十年中的新鲜事。原先单一由政府拨款或靠微薄的收入活命的剧团一旦断奶,又得不到赞助,有的就危险了。可惜的是,有的古老剧种由此而濒临消亡,是文化艺术的悲情。因此不是一片大好,而是有得有失。
总之地方戏作为剧种来看有两类,一类是跨省区或剧团多的剧种,另一类是剧团不多或一个剧种只有一个剧团甚至一个专业剧团也没有的剧种。地方戏的改革、建设,不能照本宣科,而应实事求是,遵循艺术规律办事,应有自己的思路、措施。文章试从地方戏的生存与市场、改革与调整、创作与服务、人才与前途几方面,来对地方戏进行保护、继承、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贻白<湘剧漫谈>,《中国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年版,第260-261页.
[2]《中国地方戏曲集成·江西省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第636页.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赣剧团)
关键词:戏曲艺术;地方戏;地方性;需求;个性;载体;生存空间;发展道路
地方戏作为剧种来看有两类,一类是跨省区或剧团多的剧种,另一类是剧团不多或一个剧种只有一个剧团甚至一个专业剧团也没有的剧种。两类剧种里都有古老剧种、不很古老的剧种或新兴剧种。不论哪类剧种,都有一些共性的问题,首先是保护问题。保护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都无从说起。古老剧种好比老槐树,虽然躯干老态龙钟,但枝叶仍然苍翠。新兴剧种好比春天的小树花草,鲜嫩好看。但无论老树还是花草,到了冬天都干枯叶落。但春风一吹又生态盎然了,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们所以能春风吹又生,关键是尽管冬天干枯叶落,但根并没有死。只要根子活着,只要人们不刨根,不翻地,并且设置护栏,积雪养护,春天来了就能欣欣向榮。春天、不刨根、不翻地是政策,设置护栏、积雪养护等措施便是具体的对策。对策不可能在政策里都规定,需要树木花草的所有者、监护者自己想,自己拿。
一、需求弱化,个性丢失,中心地位不复存在
到1949年,中国成熟戏剧已经走过了近千年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前的约200年间,可以说是地方戏风起云涌的时代。那时,由于交通、通讯及语言甚至趣味的限制,“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言”,中国大地几乎所有的民众聚集区都有自己的“地方戏”。人们在相对固定封闭的狭小区域里依据自己的喜好和可能,用戏剧的方式娱乐着自己。正所谓“乡里狮子乡里舞”,“自己唱曲自己听”。尽管旧制度对戏曲打压,战乱又使之雪上加霜,但到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地方戏曲剧种依然多达360多个(有的版本统计为374个)。这既说明民众空前的创造力,也说明民众对戏曲的需要。然而随着新中国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如今公路、民航、高铁已密如蛛网,四通八达,真正是“千里江陵一日还”;电话、手机、互联网无处不在,几乎人人都有了“千里眼”、“顺风耳”,所有地域的信息均可实时传递,无缝对接;广播电视和网络可以把任何演出直接展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由于教育的普及和普通话的推广,人们可以无障碍地欣赏非本域娱乐形式。于是,本地“狮子”便不再是戏剧审美生活中的唯一。需求度减弱,中心地位便不复存在。随着视野的打开,本域“狮子”也在一夜之间难人法眼了。如此,地方戏在生它养它、赖以发生发展的“自家领地”中也一朝失宠,饱受冷遇,其生存情状自然也就岌岌可危。
新中国成立时,由于京剧“一统天下”的地位已经形成,在人们的意识里普遍认为京剧是“大剧种”,是“国粹”,是中国戏曲集大成者。各地方戏剧种对其顶礼膜拜,纷纷效而法之,以期克服自身的“小”而“土”。尤其是到了“移植样板戏”的年代,更是连声腔、板式也要做得与京剧一般无二。那些本以“两小戏”、“三小戏”为主的地方戏剧种,本不讲究什么“四功五法”,却硬要“翻墙”、“开打”。结果不是请京剧或杂技演员帮忙,就是自己刻苦训练,“创造条件也要上”,致使剧种形象模糊,面貌扭曲,个性荡然无存。再加上一度盲目学习西方表演体系,如“心理体验”、“最高任务”等等。表演话剧化、舞台实景化,使地方戏特有原生形态的鲜活本色被消解。心事沉重,自我迷失,疏离根本,生命力退化。面对衣食父母、乡亲故旧、玩伴发小,也只能是“相逢不相识”了。丢失了个性就丢失了存在的理由。
二、生存与市场
地方戏特别是濒危剧种,只有在保护的前提下,才可能谈论生存。如果没有保护住剧目、人才,已经没有生存的起码条件,只留下一些历史资料了,还谈什么生存,更不用说是适应市场了。因此地方戏一定要千方百计努力保护住剧目、人才,尤其是人才,千万不要把进博物馆当成唯一的生存希望。地方戏的生存,有几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政府的扶持和政策,二是必要的物质条件,三是相对稳定的观众,而最主要的条件是演出。演出就是面向市场。
不论国有还是民办,不论改革与否,演出总是剧团生存的重要条件。不演出、演出少、没人看、等扶持,地方戏曲再珍贵,再受重视,也难逃被市场抛弃的结局。
三、改革与调整
三十年来艺术院团一直在改革,提出过不少口号,进行过不少摸索、试验。总的看是围绕着这几个问题做文章,即队伍整顿、体制转变、布局调整、市场运作、经费筹措。看效果,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市场虽然是两种情况不同,但总是有了市场观念,沿海、江南、岭南演出市场发育得好。对外演出也改变了单一的政府派团交流,有了不同渠道不同层次的经营演出。在市场竞争中,有的剧团由于不适应,落伍了,但有一些剧团发展了,民间职业剧团诞生了,而且气势不凡。经费筹措,也突破了单一由政府拨款或仅仅靠剧团那点辛苦钱活命的局面。有文化涵养的企业家介入文化艺术,拿一点免税的钱支持文艺,是三十年中的新鲜事。原先单一由政府拨款或靠微薄的收入活命的剧团一旦断奶,又得不到赞助,有的就危险了。可惜的是,有的古老剧种由此而濒临消亡,是文化艺术的悲情。因此不是一片大好,而是有得有失。
总之地方戏作为剧种来看有两类,一类是跨省区或剧团多的剧种,另一类是剧团不多或一个剧种只有一个剧团甚至一个专业剧团也没有的剧种。地方戏的改革、建设,不能照本宣科,而应实事求是,遵循艺术规律办事,应有自己的思路、措施。文章试从地方戏的生存与市场、改革与调整、创作与服务、人才与前途几方面,来对地方戏进行保护、继承、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贻白<湘剧漫谈>,《中国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年版,第260-261页.
[2]《中国地方戏曲集成·江西省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第636页.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赣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