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思考和认识。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课堂提问;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学生取得多少进步或发展是衡量语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标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是指学生在中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到多少知识或取得多大进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尽可能大的进步和发展。那么,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怎么才能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忽视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探讨
“教什么”和“怎样教”是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但在平时的各类语文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中,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是偏重于讨论教育方法,侧重于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而忽视对教学内容的探索和研究。事实上,在语文教学中,忽视教学内容而热衷于探讨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时,是很难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方法层面上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难以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当加强对语文教学“教什么”的研究和探讨,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提高。
(二)创设不适宜的教学情境,忽视语文学科的特点
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在语文教学中,没有抓住语言来展开教学的语文课算不上真正的语文课,也很难取得良好的语文教学实际效果。在多媒体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运用的现代教育教学中,很多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也热衷于运用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声音、图像等呈现相关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追求所谓的“图文并茂”的效果。
例如在读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时,教师就给学生展示出一幅山水画,在指导学生阅读《飞红摘翠记黄山》一文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山上各种景物的各种图片……有的教师表面上似乎费尽心思地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而实际上呈现的只是表面的浮华和喧闹,对能够提纲挈领的重要问题却没有足够重视,这样使得学生在热热闹闹的课堂学习之后,几乎没有收获。
(三)教学方法单一,不重视学法指导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让学生多做语文练习而少读课文,甚至出现只让学生做语文练习而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这样的语文学习学生没有能够真正走进文本,没有能够很好地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形象,更难以做到真正的感悟文章的内涵。还有的教师要求学生阅读了,但对学生的阅读听之任之,放任不管,不对学生加以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素养。
二、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措施和策略
(一)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学习方法指导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各方面去。”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研究教材,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与编者、作者进行对话,与教师、同学交流,带领学生去发现、感悟文本的内涵。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学情,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整合优秀的教材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努力做到“用教材教”,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寻找和总结语文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
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用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调动学生创造、表现的欲望,让课堂成为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乐园,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乐趣,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参与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三)重视课堂提问研究,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
首先,问题要具有典型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深度,要能够集中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出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很多的“琐碎的问题”,努力起到“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例如在教学《故乡》一文时,由于文章较长,教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故乡》中写了润土、杨二嫂和“我”三个人物,你眼里这三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大家可以自由畅谈并充分说明理由。然后鼓励学生思考、交流,这样让学生品读人物,注意人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并很好地剖析人物的精神世界。
其次,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出适合学生水平的难易深度不同的问题,让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和参与回答。
第三,计的问题要具有创造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能够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鼓励学生想象、联想,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思考和看法,训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故乡》一文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水生和宏儿在几十年之后会变得怎么样呢?同学们的想象一定比老师的更丰富,更有创意,请大家写一写,说一说”,这样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三、结语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课堂提问;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学生取得多少进步或发展是衡量语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标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是指学生在中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到多少知识或取得多大进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尽可能大的进步和发展。那么,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怎么才能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忽视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探讨
“教什么”和“怎样教”是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但在平时的各类语文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中,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是偏重于讨论教育方法,侧重于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而忽视对教学内容的探索和研究。事实上,在语文教学中,忽视教学内容而热衷于探讨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时,是很难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方法层面上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难以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当加强对语文教学“教什么”的研究和探讨,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提高。
(二)创设不适宜的教学情境,忽视语文学科的特点
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在语文教学中,没有抓住语言来展开教学的语文课算不上真正的语文课,也很难取得良好的语文教学实际效果。在多媒体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运用的现代教育教学中,很多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也热衷于运用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声音、图像等呈现相关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追求所谓的“图文并茂”的效果。
例如在读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时,教师就给学生展示出一幅山水画,在指导学生阅读《飞红摘翠记黄山》一文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山上各种景物的各种图片……有的教师表面上似乎费尽心思地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而实际上呈现的只是表面的浮华和喧闹,对能够提纲挈领的重要问题却没有足够重视,这样使得学生在热热闹闹的课堂学习之后,几乎没有收获。
(三)教学方法单一,不重视学法指导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让学生多做语文练习而少读课文,甚至出现只让学生做语文练习而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这样的语文学习学生没有能够真正走进文本,没有能够很好地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形象,更难以做到真正的感悟文章的内涵。还有的教师要求学生阅读了,但对学生的阅读听之任之,放任不管,不对学生加以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素养。
二、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措施和策略
(一)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学习方法指导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各方面去。”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研究教材,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与编者、作者进行对话,与教师、同学交流,带领学生去发现、感悟文本的内涵。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学情,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整合优秀的教材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努力做到“用教材教”,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寻找和总结语文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
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用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调动学生创造、表现的欲望,让课堂成为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乐园,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乐趣,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参与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三)重视课堂提问研究,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
首先,问题要具有典型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深度,要能够集中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出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很多的“琐碎的问题”,努力起到“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例如在教学《故乡》一文时,由于文章较长,教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故乡》中写了润土、杨二嫂和“我”三个人物,你眼里这三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大家可以自由畅谈并充分说明理由。然后鼓励学生思考、交流,这样让学生品读人物,注意人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并很好地剖析人物的精神世界。
其次,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出适合学生水平的难易深度不同的问题,让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和参与回答。
第三,计的问题要具有创造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能够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鼓励学生想象、联想,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思考和看法,训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故乡》一文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水生和宏儿在几十年之后会变得怎么样呢?同学们的想象一定比老师的更丰富,更有创意,请大家写一写,说一说”,这样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三、结语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