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们对于课程标准理念的理解逐渐深入,能创造性地将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课程改革蓬勃发展的今天,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一个新的亮点。许多老师在课堂中运用了起了合作学习这种形式,于是,在课堂中出现形形色色的合作学习。听课中发现,不少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准确把握,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合作学习品质的提升,更主要的是影响了教学效果。
一、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现状
1、形式化的合作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看,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普遍状况。课堂上,有的教师不管有无合作的必要,几乎每节课都要安排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设置不是真正从课堂教学的需要出发往往是教师设置问题,宣布讨论,于是学生立即分组。前后左右便进入七嘴八舌的讨论中。要么自己埋头单干,要么若无其事地做与之无关的事,这样的课堂,即使完全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也很难说是落实了新课程合作学习的理念。这样的合作,并没有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讨论与合作中来。合作流于形成,成为了一个标签。
2、热闹式的合作化学习
当前公开课有一种普遍现象是:教师一声令下。四人迅速开始讨论,投入热烈的讨论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的是个别学生在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有的成员只顾表达自己意见。谁也不听谁;有的小组高谈阔论,讨论内容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偏离主题……在此环节中,课堂气氛看上去很活跃,在这热闹之中,没有思维撞击,只是表层的热闹。学生并没有按照老师设定的目标进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没有体现指导、点拨的作用,对一些问题泛泛而过,不了了之。
3、没有“读书”的合作探讨
语文课是要读书的。而现在不少的语文课堂,教师却没有安排能够读完全文甚至读完一个完整段落的时间。整个课都在频繁的“四人小组”活动中。进行无休止的合作探讨!许多教师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简单化地异化为形式上的所谓l的“小组活动”。语文课堂的“小组活动”。在于更能营造读书氛围、更能激发读书情绪、更能交流读书感悟。如果只在乎形式上学生前后左右掺和的热闹,“小组活动”就失去了价值。
二、合作学习实施的对略及方法
1、制定明确的语文合作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合作学习的课堂中心指向,设计全面而不偏颇,个性化而不流于一般化的教学目标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所确定的课堂目标是程式化的。所以,我们在实践中着意将自主学习融入教学目标,重新确定课时的学习目标。把教材思路,学习思路与教师教学思路协调融合在一起确定的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目标,缩短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降低了学习要求,同时使课堂教学指向明确,中心突出。
2、构建科学优化的合作小组
语文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就是小组活动。确立适宜的合作学习小组是语文合作学习得以有效开展活动的前提,是合作学习获得成功的组织保证。
常见的语文合作分组有:
固定组合:这种组合方式是根据班级学生座位比较固定的特点,前后邻座的几个学生组成一组。比如,同桌前后四人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这一形式是课堂最常用的形式,有一定的稳定性。它的特点是随机进行、便于操作。因此,教师在安排座位时,要统筹考虑学生的学习层次的水平。
自由组合:在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时,语文教师不了解班内情况,可以暂时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这时的分组可采取4—6位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自由组合还出现在根据教学内容的改变而自由组合,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让学生的合作潜能充分发挥,能够使教学过程盛满生气和新意。
3、合理设计合作学习内容
虽说如今提倡合作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课,所有的内容都需要合作。我们在选择合作内容时应多考虑:内容有探究性并便于合作的内容。内容有探究性,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学生才能在没有明确答案的探究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取得共识和共同提高的目标。问题是学习的载体,学生只有学会发现、选择和确定感兴趣的研究专题,才能去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将学生学习的内容巧女少的转化为问题情境,根据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要把握语言材料的“形”和“意”,进而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情感态度等发生矛盾,产生困惑,不协调的认知冲突,将这些认知冲突加以提炼概括,从中确定有一定难度的疑问,教师就要创设引领学生的途径和方法。
4、时间的安排要合理
控制时间是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一个要素。合作学习是由教师控制教学进程的,因此,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时。必须保证学生充分的小组合作时间。只有时间充裕。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才会深入,才能抓住问题要点,精心组织语言。这样在进行反馈时,才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的学习就等于落到实处了,自主学习的价值也得以体现。再者,讨论的时间也要充分。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的讨论交流活动,有利于学生之间在合作时互相补充、提示。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在小组交流中互相倾听,互相交流,表达水平才能逐步提高。
结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整体上看来,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方面、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真正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惊尘.对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
[2]宁鸿彬.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裴娣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学科教育,2000.
[4]丁莉娟,赵志升.有效教学-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一、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现状
1、形式化的合作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看,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普遍状况。课堂上,有的教师不管有无合作的必要,几乎每节课都要安排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设置不是真正从课堂教学的需要出发往往是教师设置问题,宣布讨论,于是学生立即分组。前后左右便进入七嘴八舌的讨论中。要么自己埋头单干,要么若无其事地做与之无关的事,这样的课堂,即使完全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也很难说是落实了新课程合作学习的理念。这样的合作,并没有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讨论与合作中来。合作流于形成,成为了一个标签。
2、热闹式的合作化学习
当前公开课有一种普遍现象是:教师一声令下。四人迅速开始讨论,投入热烈的讨论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的是个别学生在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有的成员只顾表达自己意见。谁也不听谁;有的小组高谈阔论,讨论内容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偏离主题……在此环节中,课堂气氛看上去很活跃,在这热闹之中,没有思维撞击,只是表层的热闹。学生并没有按照老师设定的目标进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没有体现指导、点拨的作用,对一些问题泛泛而过,不了了之。
3、没有“读书”的合作探讨
语文课是要读书的。而现在不少的语文课堂,教师却没有安排能够读完全文甚至读完一个完整段落的时间。整个课都在频繁的“四人小组”活动中。进行无休止的合作探讨!许多教师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简单化地异化为形式上的所谓l的“小组活动”。语文课堂的“小组活动”。在于更能营造读书氛围、更能激发读书情绪、更能交流读书感悟。如果只在乎形式上学生前后左右掺和的热闹,“小组活动”就失去了价值。
二、合作学习实施的对略及方法
1、制定明确的语文合作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合作学习的课堂中心指向,设计全面而不偏颇,个性化而不流于一般化的教学目标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所确定的课堂目标是程式化的。所以,我们在实践中着意将自主学习融入教学目标,重新确定课时的学习目标。把教材思路,学习思路与教师教学思路协调融合在一起确定的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目标,缩短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降低了学习要求,同时使课堂教学指向明确,中心突出。
2、构建科学优化的合作小组
语文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就是小组活动。确立适宜的合作学习小组是语文合作学习得以有效开展活动的前提,是合作学习获得成功的组织保证。
常见的语文合作分组有:
固定组合:这种组合方式是根据班级学生座位比较固定的特点,前后邻座的几个学生组成一组。比如,同桌前后四人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这一形式是课堂最常用的形式,有一定的稳定性。它的特点是随机进行、便于操作。因此,教师在安排座位时,要统筹考虑学生的学习层次的水平。
自由组合:在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时,语文教师不了解班内情况,可以暂时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这时的分组可采取4—6位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自由组合还出现在根据教学内容的改变而自由组合,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让学生的合作潜能充分发挥,能够使教学过程盛满生气和新意。
3、合理设计合作学习内容
虽说如今提倡合作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课,所有的内容都需要合作。我们在选择合作内容时应多考虑:内容有探究性并便于合作的内容。内容有探究性,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学生才能在没有明确答案的探究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取得共识和共同提高的目标。问题是学习的载体,学生只有学会发现、选择和确定感兴趣的研究专题,才能去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将学生学习的内容巧女少的转化为问题情境,根据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要把握语言材料的“形”和“意”,进而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情感态度等发生矛盾,产生困惑,不协调的认知冲突,将这些认知冲突加以提炼概括,从中确定有一定难度的疑问,教师就要创设引领学生的途径和方法。
4、时间的安排要合理
控制时间是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一个要素。合作学习是由教师控制教学进程的,因此,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时。必须保证学生充分的小组合作时间。只有时间充裕。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才会深入,才能抓住问题要点,精心组织语言。这样在进行反馈时,才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的学习就等于落到实处了,自主学习的价值也得以体现。再者,讨论的时间也要充分。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的讨论交流活动,有利于学生之间在合作时互相补充、提示。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在小组交流中互相倾听,互相交流,表达水平才能逐步提高。
结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整体上看来,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方面、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真正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惊尘.对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
[2]宁鸿彬.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裴娣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学科教育,2000.
[4]丁莉娟,赵志升.有效教学-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