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贺州作家文丛”共九部作品,包括散文集莫清荣的《回望故园》、如衣的《贺州时光》,诗集罗晓玲的《月光照在黛瓦上》、余洁玉的《云上的沼泽》、林虹的《十万朵桂花》、诗雨的《流经铺门的无名河》,莫伊的长篇小说《回到来处》,以及冯昱的《火又笑了》、王忠民的《大路无边》两部小说集。文丛的出版,为贺州的文学版图增加了浓重的一笔,也为广西文坛打开了一张向东的文学地图。这套丛书适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细读,仿佛能感受到从潇贺古道吹来的一缕清风,从久远的历史中散发出的时光味道。
阅读这套丛书,我不得不先打开贺州地图,了解贺州的山川地理,再一点一点标记作家所呈现的文学地景。贺州市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辖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和昭平县三县,及八步区、平桂管理区二区。著名的潇贺古道就位于湖南永州市与广西贺州市交界的南岭山脉间,北联潇水、湘江,南结贺江和西江。对此,作家冯艺先生曾有详细的记述:“萌渚岭、都庞岭山脉是桂东一片雄伟的群山。贺州是山中一座古城,两千多年来,贺州在广西大地上举足轻重,马队络绎不绝,穿行在古代蜿蜒的山道上,由贺州,到湖南长沙,抵南京,入拥河。再北上,直达京城。由北由东而下的士兵和商人,也纷纷拥入,在贺州落户安家,繁衍子孙。会馆,大、小庙宇,陆续在贺州县拔地而起………”①贺州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滋养着贺州文学创作。贺州作家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展现了贺州的历史人文,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贺州文学景观,将贺州的当下和历史在地方书写中呈现出来。
尽管这九位作家的创作呈现出迥然有别的风貌,他们也没有共同的族别背景,甚至如诗雨(重庆合川人,现居贺州)亦不是土生土长的贺州人,在乡音、记忆和生命体验中也有差别。然而,不可否认,他们有着共同的在地经验,通过个体的思考建构了贺州的文学世界。从“丛书”作品本身看,其共同的特征是对贺州地方景观的书写。通过地景书写或呈现现实的隐秘故事,或表达对时间的哲思,或表现对历史的追忆。像伦敦之于狄更斯,巴黎之于雨果和波德莱尔,都柏林之于乔伊斯,布拉格之于卡夫卡,都是文学中的地方书写。在国内,像北京之于张恨水和老舍,绍兴之于鲁迅,这些地方在文学中都已成为一种标志性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贺州的地景书写,值得探讨的研究空间同样非常深广。
一、有故事的地方
从自然地貌的变化和行政区划图的测绘可追溯一个地方的形成,然而在每一个有人居住的地方,如果少了故事,便不足以呈现一个地方的身世。在小说创作方面,王忠民、冯昱、莫伊注重对乡村生活的深入挖掘,通过隐秘而冷静的叙述,不动声色地把生活的底色呈现出来。小说的叙事功能确实能够为任何地方讲述它的故事,即便文学虚构的地方故事,也离不开个体在地生活的经验累积。而具有地景意义的建筑,经由作家的创作,成为一种文学的标志,转化成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从逻辑上来看,一个地方特定的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孕育了地方作家群,他们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创造地方叙事。
王忠民的小说集《大路无边》中故事发生地从县市到村镇,如临河市、桂城、杨梅岭村、冷水冲等,这些地方承载着真实的生活。他用自己独特的笔调写着他所熟悉的地方生活的点点滴滴。王忠民小说的叙述风格,多少有些诗人的气质,有诗的影子,在不紧不慢的叙述中,把人性中的淳朴与晦暗揭示得淋漓尽致。王忠民善于冷静客观地观察生活,把身边的故事移植到纸上,将人心深处的微瀾和尘世的芜杂娓娓道来。在《际遇山水间》中,为了不连累爱人,柳婵一个人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和相思之苦,悄然离逝。这是对人性之美的歌颂,也是对人生无奈的感叹,是姑婆山云海里回荡着的一曲忧伤的调子。王忠民还塑造了更多美好的人物形象,《大路无边》中的“老简”、《疯太阳》中的“曾风”、《欲罢不休》中的“马峦凡”等,彰显了人性中美好善良的底色。同样写爱情,在《云深不知处》中则通过一场错位的爱情,指向人性的暗角。故事发生在临河市边远小山村冷水冲,“这个山高林密袅袅炊烟的地方,白云深处是湿漉漉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燃烧松枝柏叶的芳香”②。这样一个美好自然的山村与一桩蓄意杀人事件联系在一起。小说充满叙事的张力,以令人深思的结局写出人性的丑陋的一面。作家光盘在小说集序中说:“文学之路在脚下,不在远方,不在虚空。当然,脚下是指有文学灵魂和故乡的脚下。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保持在一定高度和距离最为理想,既要避免生活的传声筒,又要避免没有大地和人气的书写。”③这就是王忠民,基于一种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以接近大地的姿态,一手张扬着世间的美好,一手鞭挞着人性的丑恶。
冯昱出生于贺州八步区步头镇的“崩冲”瑶寨。瑶族人口多居住在高山河谷之中,冯昱从小就熟悉这样的地理景观,这也成为他创作的源泉。如《栖息在树梢上的女娃》对山林的描写:“雨后的林子弥漫着一种浓浓的气息,这是腐烂的落叶的气息。腐叶和青苔一同交叉覆盖着的林间山地真滑。”④小说故事展开的背景就是这样具有亚热带特色的山林景观。从分田到户搞承包开始,邻近几个村都把一部分松林分到户,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松林。“我们”村没有分松林,要割松油,每年只能向村委请批,村委把能割松油的树分成几十份,每份一千多棵。村里批给“我”家的可以割油的松树有两千多棵。故事就从割松油开始。然而,三年之后“我们”村所有能卖的树全被砍光了。有老板包山种速生桉,种下去三年就长成了森林,凡是速生桉生长的地方,树下几乎连那些羊吃的草都不生长,这样的地景构成一种艰难的生存环境,寓示着生命终将滑入悲剧的深渊。“我”被黄镇诱奸怀孕,为了不想让娃被打掉,每天晚上只能栖息在树梢上,结果从树上掉下来摔死了。那个充满腐烂落叶气息的林子,滋生着乡村的罪恶和死亡。《生长在古树上的亚先》开头写了患有性病的妓女的死亡,《想看看城市的灯火》写了作为妓女的母亲的惨死,《拔草的女孩》写得了白血病的女孩的死亡。冯昱的小说经由一种乡村地景构建了对立分裂的两极世界,展现了弱者与权力阶层的对立冲突。乡村的主宰者黄镇、刘胜富们将作为弱者的女孩、女娃推向死亡的深渊。在逼仄的生存环境中,她们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冯昱的小说对乡村精神困境的拷问,力透纸背。 莫伊的长篇小说《回到来处》讲述的是乡村乐手鑫子对音乐的执着追求,以及曲折的人生经历。小说由引子“音乐的困惑”开启全篇,莫伊借主人公鑫子追问“音乐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叙述人进一步对民族音乐产生追问,那曾经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二胡“究竟到哪里去了?”小说故事正式开始,首先呈现这样一幅地景:“在湘、桂、粤三省(区)交界的南岭深处,有一个山环水绕的村庄,村庄背后有一座形状似碧螺的石山,石山东南方的脚下有一块巨石,巨石两边各有一个泉眼,往外汩汩不停地冒着清泉,下暴雨的时候,那两个石眼就会喷出山洪,数百米之外,都可以听到那‘轰隆轰隆’的喷水声。这就是古贺江的源头。”⑤鑫子对音乐的痴迷也源自这条小河形成的一个湖泊,湖里的芦苇荡发出音乐一般的声音,鑫子永远也听不够。这个“源头”地景,正暗合了“来处”的设定,也应和了民族文化“到哪里去了”的追问。关于音乐、关于文化,其实一切的追问都指向“源头”,指向“来处”。如此一来,故事便有了厚度。小说的结尾充满了寓言性,鑫子用梦幻般的唢呐声把仙逝的师傅从天国拉回人间,从此鑫子不再吹唢呐,决定耕种,脑海里唯一保存的是小时候在荒坡野岭里放牛时唱的歌谣。人生的旅途就像一个圆,出发与抵达有时候是同一个点,终其一生追寻的,其实都在来处。
二、自然地景中的时间之河
对于林虹、余洁玉、罗晓玲、诗雨四位诗人来说,难能可贵的是,对地方的感知,不是简单寄情于景,而是将地景置于时间之上,将对时间的关注与思考熔铸在诗作中。品味她们的诗歌,仿佛打开一个新的世界,在时间意识之下,我们看到了一种具有时空意味的文学版图,丰富的时间形态交融于贺州地景书写中。在这个世界里,时间被抛掷,诗人用有限的个体生命丈量无限的时间长河。时间在她们的诗中存在几种可能,有苍茫阔远的时间,有缓缓流淌的时间,有空间感悟中的时间,有安谧静止的时间。这几种时间意识缠绕在她们诗歌的地景中。
余洁玉的诗集《云上的沼泽》在永恒和超越性的时间意识中写出对生命的感悟。如《夜空辽阔,我所有的命运都将转瞬遗忘》一诗,“今天,我要背对着白西岭/不看落日,沿着/荒草的痕迹/坠入深涧”“夜空辽阔,众星摆出旷古的棋盘/而我所有的命运,都将转瞬遗忘”在充满张力的语言中演绎着深邃的生命体验。“白西岭”与“落日”是旷远的自然景观,构成“我”所在的辽阔的空間,但相对于更辽阔的“夜空”和“众星”,“我”所在空间微不足道,“我”的命运也变得“转瞬遗忘”。这样的语言充满对生命和时间的无限洞察力,时间的轴线与空间的地方交错建构成一幅苍茫的时空意象。在《黑暗如此辽阔,我像江水一样退隐》《在岭南》《萌渚岭》《秋野》等诗中,诗人将“田野”“岭”“夕阳”“落日”“黄昏”“夜幕”等富有地方色彩的空间景象凝练成永恒的时空意象,甚至将地理景观与时间相叠加,呈现出玄幻的时间镜像。余洁玉将哲性思维中的时间抽象性,自然转换为诗性思维中的感性直觉,写出了“时间”的诗意。
罗晓玲的诗集《月光照在黛瓦上》对于地景书写更关注的是河流、湖泊、小溪等与水有关的景象。水是流动的,流动的水与时间构成悠远的时间之河的意象。如“古老的时光/随流水走远/未来的时光/正从三里外的深潭/汩汩地冒出”(《水过村庄》),“水”“村庄”“时光”三位一体营造出过去与未来对望的时间观。“书生们昼耕夜诵 手不释卷/河从琅琅的书声中 淌出/浣洗刀耕火种的时光”(《秀水的第四条河》)“河”“书声”“时光”写出了人类历史创造的文化,经由时间之河流到今天,通过书生夜诵完成文化传承的意义。类似的意象类型还有“隔一泓春水/就隔了一页历史/青青的苇/经历过太多岁月洗礼”(《内心的湖泊》)“河蜿蜒成索/我等流水串顽石/等风递来禅悟/糅进根茎”(《春日偶成》)“古老的故事如溪水叮咚流过”(《月色无边》)“溪水走远了,古道走远了/歌声绕着庙宇,不愿离去//谁在这里的时光最久远”(《福溪小调》)等,时间不是孤立的,诗人把对时间的敬畏,皈依到“春水”“河”“流水”“溪水”这些常见的自然景物中。还有《一条河在流淌》《碧溪湖》《三月》《四月》《五月》等这些直接显示水和时间的题目,更能说明诗人的时间性思考融合在自然之中,上升为一种深层次的哲性之思。在时间的描述中,罗晓玲更愿意用“时光”和季节性词汇,如“春天”“秋天”“冬日”“夏”等。这种四季更迭的主观体验塑造了诗人循环往复和时光定格并置的时间观,同时将距离性词汇“久远”“走远”等置于“时光”的抒写中,更强调了流逝的时间长河之中,永存的某个时间点,这个点就是刻在贺州的古祠堂、古驿站、小巷、庙宇等人文地景中的记忆。
林虹的时间意识较为独特,从组诗《时光的痕迹》中便可窥见其独特的创造力:“日子慢得看不见黑夜/鸽子在瓦背上打着盹”,在《时光慢》中,“时光慢/慢至停止/这是我想的/那样/白发的生长慢下来”,还有《此刻》《缓慢的时光》等。相对于罗晓玲的水一样流动的时间,林虹诗里的时间是静止的。林虹说:“我一直习惯于沉默,习惯于在静处。推崇隐和无痕的生活,是个边缘人,我享受这种心无旁骛,去留无意的生活。写作,不过是心灵的一种修行。”⑥诗集《十万朵桂花》执着于对花的抒情,这种静止的时间通过“花”与“树”的意象表现出来。在《十万朵桂花》中,通过“人闲桂花落”体味那一种“山河静”的深远绵长。在《春天的花开了十二年》中,“夜里的寂静/和山里一样漫长”写了寂静的夜和时间的漫长。林虹能在“大气的冷静和超然中,体悟个体生命和个体经验对‘时间’的认识”⑦。“向日葵 那金色的光/透着安静的暖”(《向日葵》)“爱上暖暖的油茶/和夜里长长的寂静/爱上回家的路”(《在花山(组诗)》)“所有的树那么安静”(《林子》)“松林安静极了/……悄无声息的还有我们”(《松林》)等。时间的静止,万物静长,一个安详的贺州就在林虹的生命里变成一幅静止的风景画。此外还有大量直接以花命名的诗,如《槐花是否落了》《像晚祷,像一朵莲盛开》《和你说起桃花》《鸢尾花开》《说说一朵槐花的理想》《百合人生》《雨夜玫瑰》《一柱伤茎的青荷》《在一片繁花中歌唱》《青荷》《花伤》《桃花醉》《我不敢像一朵花一样爱你》等,酢浆草、桃花、三角梅、石榴花、野菊花、金银花、紫云英……这些花的意象频繁出现在她的诗歌中,这是解读林虹诗歌绕不开的密码,我想这与她童年的记忆是分不开的。林虹出生在昭平仙回瑶乡,家就在山脚下,门前有一条古书河,屋前是稻田菜地,屋后种着各样的花草植物,这田园生活的安静和美好给了林虹创作的灵感和资源。 作为移居贺州的诗人诗雨来说,对贺州的地景的抒写与另三位诗人明显不同。贺州不是她出生成长之地,这里没有留下她童年的生活印记,因而对于贺州地景的感悟,多来自移居后的日常经验。她的诗集《流经铺门的无名河》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诗意,在时间的缝隙中探寻现实的感悟。“她从窗口/向外看/知了长短不一的/唱腔/让她觉得/时间有时深/有时浅”(《无题》),“落日猛然出现在我的窗口/我突然有了悲伤/我的手指仿佛摸到了暮年/我需要停下来”(《时间驱赶着我们》),“这间屋子/我会逐渐衰败/从我的头发开始/直到有一天,你看见一朵野棉花/你想起我/但再也看不见我”(《有一天》),“为什么生命短暂/死去的时间却无穷无尽”“一滴雨落在玻璃上,站立不稳/月光落在窗台上,我翻了个身”(《随笔三两行》)“穿过楼门,像经过时间的齿痕/一只鸟从眼前飞过/它们不是过去,也不是现在/仿佛空无一物”(《黄姚古镇(组诗)》)诗雨的诗直接将“时间”一词置于诗句中,且与“窗口”“窗台”“楼门”“屋子”等物象联结在一起,将时间置于一种空间的容器中。与余洁玉的在无限的空间地景中写时间的苍茫感完全不同,她是在有限的空间中,感受时间的无限和生命的无常,更近乎一种直观的时间体验。仿佛能触摸到时间在诗人的指尖滑过,体现了自我与时间真切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的载体则是贺州的村庄古镇、一景一物,仿佛在时间的窄门中看见无穷的风景。
人类作为一种空间性的存在者,在想象和虚构中创造出我们的地缘景观,地缘景观的历史性又构成个体的空间意识或空间性。作家往往通过文学作品,构造一种城市或乡村的地景,个体主体被包裹在一种复杂的历史和现实交织的空间网络中。“同时考虑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否则无法形成地景观念。地景是连续的发展过程,是分解与取代的过程。”⑧这四位女诗人的诗无关爱情,无关欲望,而是对贺州地景承载的时间进程更为敏感。她们用广阔的视野关注着贺州这座古城的昨天和今天,将自我与贺州的文化气质相融。她们不约而同地抒写着潇贺古道和黄姚古镇这具有贺州标志意义的地景,如林虹的《在潇贺古道等一匹马》《在黄姚想象爱情》《黄姚(组诗)》,余洁玉的《潇贺古道》,诗雨的《黄姚古镇(组诗)》,罗晓玲的《潇贺古道》《我在黄姚等你》等。她们脚踩大地,仰望星空,展现出一种生命的厚度和一座城的深度。贺州在她们的诗里是山的庄严、水的缠绵,也是时光的缓缓流逝、生命的静静绽放。
三、怀旧与追忆:故乡即是来处
在广西散文创作中,对于贺州的书写,曾有冯艺在《桂海苍茫——广西人文地理笔记》写的《潇贺古道,拾捡桂东文明的碎片》,张燕玲的《流过潇贺古道的记忆》《家在贺州》,汤松波的《漫话封阳》《荷韵三叠》等,沿着这些优秀作家的散文创作之路,如衣的散文集《贺州时光》和莫清荣的散文集《回望故园》再将贺州移置纸端。对于作家来说,文学是心灵的原乡,文学中的地景总是与其生命相链接。在贺州作家的散文创作中,可以感受到作家对家乡和故园的深切体认,故乡的每一片土地、每一个地方都刻有作家的真实感受,即一种地方感。同样写散文,虽然如衣与莫清荣都以女性的细腻温婉的笔质写贺州的地理景观,但她们笔下的贺州地理是不同的。如衣笔下的贺州,是历史文化与现实际遇中的贺州,莫清荣的贺州则是自己生命成长的故园。如衣以更鲜明的历史意识切入贺州的地景书写,莫清荣则将个体生命意识融入对故园的书写中。
如衣的散文集《贺州时光》分为“古韵”和“今曲”上下两篇,完成对贺州的历史和文化的追溯。在“古韵”中,如衣以历史学家的姿态对贺州文化遗存和历史遗迹进行考古性抒写。在“今曲”中,又以植物学家的精神呈现贺州古树的文化内涵。如衣将诗性的语言熔铸在对贺州的历史和文化的探究中。展开贺州三县二区的地图,完全可以把如衣散文中的地理标示出来。在钟山县,有清塘镇龙潭角古人类洞穴遗址、清塘镇英家街的粤东会馆;在富川瑶族自治县,有秀水村、福溪村、深坡村;在昭平县,有森林、茶园、桂江、黄姚古镇;在贺州市,有贺街镇的临贺古城、沙田龙中村的战国麒麟尊、黄田湖南会馆、黄田一景桥、姑婆山等,涉及文化遗址、古樟树、风雨桥、森林、茶园、江河、古道、村镇等。如衣将贺州文化串珠成链,在地理层面上铺展开来,构建出完整的贺州镜像。如果仅仅这样标记,不足以完成对如衣散文的阅读,在更深层次的审视上,可以看到如衣散文创作中,文化意识的建立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地景书写样态,与她散文中着力追求的原乡情结有着密切的联系。“太阳照在家乡的大地,像温暖的吻,风中传来暗流般热烈的花香。日光西照,江水东流,原始森林茫茫无际,尽情延伸的山谷,充溢着辽远与深邃。这是我的家乡贺州。”⑨如衣在散文集中多次强调,贺州是“我的家乡”,于是,对贺州风土人情、文化历史的描写,对自然景观的观照,都投射出一种浓浓的情感关系,将自我情感深深地汇入她的文字之河中。
莫清荣的散文集《回望故园》以一种清新细腻的笔质,既讲述着自己故乡村镇的人与事,回望着古村镇的传统文化,展现了一种“地方”认同的经验,字里行间溢满对故园的恋地情结。莫清荣在对故園的场景风物的回忆与叙述中,寄寓了对这片土地的爱与恋。“露天电影院”“老屋”“晒谷坪”“古井”“戏台”“乡村代销店”等这些地方的存在,承载着作家对故乡的心灵记忆,反映到作品里则呈现出真实与诗意交织的地方色彩。如衣散文中的“家乡”是以贺州为整体的意义上的“家乡”,莫清荣散文中更关注的是自己出生成长的“老家”龙塘,在《回不去的老家》中写道:“龙塘,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那是我梦中的故乡。有多久没有回去了呢?故乡离我到底有多远?我无法用时间来丈量。”⑩离开故园以后,知识和阅历不断增长,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逐渐拉开,这些都有助于作家形成凝重成熟的文化审视视角。对故乡的“恋地”而生发出对故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思考,通过回望的方式表达了对故园的爱与忧思。《那些远去的乡村匠人》《回不去的老家》等更像一曲美丽的乡村挽歌,对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渐消逝的“弹棉花”“补锅”等民间手工技艺充满无限的怀念,对在打工潮推动下形成的乡村留守老人、空置老屋等现象写出了自己的忧思。
经由“贺州作家文丛”,我们认识了贺州的人文地理,作家们构建了一个关于贺州的精神地图,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由地方看世界与世相的路径。贺州作家的内心里都有一种深厚的地方情结,他们不由自主地选择了贺州这个正在向现代化掘进的地方为抒写对象,既写乡村精神困境,也写岁月安好、时光宁静,既写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写深厚的人文底蕴。地理版图上的贺州作为一种叙述中心,是贺州文学的出发地,也是广西文学的一个观察视角。
【注释】
①冯艺:《桂海苍茫——广西人文地理笔记》,25页,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王忠民:《大路无边》,109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③光盘:《期待一个年少出道者》,见冯昱:《火又笑了》,2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④冯昱:《火又笑了》,41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⑤莫伊:《回到来处》,4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⑥钟世华:《林虹:诗歌是自己的安静发声》,见林虹:《十万朵桂花》,191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⑦黄晓娟主编:《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174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⑧[法]舒尔:《文化地理学》,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译,145页,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版。
⑨如衣:《贺州时光》,205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⑩莫清荣:《回望故园》,150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张淑云,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教育学院教务处)
阅读这套丛书,我不得不先打开贺州地图,了解贺州的山川地理,再一点一点标记作家所呈现的文学地景。贺州市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辖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和昭平县三县,及八步区、平桂管理区二区。著名的潇贺古道就位于湖南永州市与广西贺州市交界的南岭山脉间,北联潇水、湘江,南结贺江和西江。对此,作家冯艺先生曾有详细的记述:“萌渚岭、都庞岭山脉是桂东一片雄伟的群山。贺州是山中一座古城,两千多年来,贺州在广西大地上举足轻重,马队络绎不绝,穿行在古代蜿蜒的山道上,由贺州,到湖南长沙,抵南京,入拥河。再北上,直达京城。由北由东而下的士兵和商人,也纷纷拥入,在贺州落户安家,繁衍子孙。会馆,大、小庙宇,陆续在贺州县拔地而起………”①贺州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滋养着贺州文学创作。贺州作家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展现了贺州的历史人文,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贺州文学景观,将贺州的当下和历史在地方书写中呈现出来。
尽管这九位作家的创作呈现出迥然有别的风貌,他们也没有共同的族别背景,甚至如诗雨(重庆合川人,现居贺州)亦不是土生土长的贺州人,在乡音、记忆和生命体验中也有差别。然而,不可否认,他们有着共同的在地经验,通过个体的思考建构了贺州的文学世界。从“丛书”作品本身看,其共同的特征是对贺州地方景观的书写。通过地景书写或呈现现实的隐秘故事,或表达对时间的哲思,或表现对历史的追忆。像伦敦之于狄更斯,巴黎之于雨果和波德莱尔,都柏林之于乔伊斯,布拉格之于卡夫卡,都是文学中的地方书写。在国内,像北京之于张恨水和老舍,绍兴之于鲁迅,这些地方在文学中都已成为一种标志性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贺州的地景书写,值得探讨的研究空间同样非常深广。
一、有故事的地方
从自然地貌的变化和行政区划图的测绘可追溯一个地方的形成,然而在每一个有人居住的地方,如果少了故事,便不足以呈现一个地方的身世。在小说创作方面,王忠民、冯昱、莫伊注重对乡村生活的深入挖掘,通过隐秘而冷静的叙述,不动声色地把生活的底色呈现出来。小说的叙事功能确实能够为任何地方讲述它的故事,即便文学虚构的地方故事,也离不开个体在地生活的经验累积。而具有地景意义的建筑,经由作家的创作,成为一种文学的标志,转化成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从逻辑上来看,一个地方特定的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孕育了地方作家群,他们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创造地方叙事。
王忠民的小说集《大路无边》中故事发生地从县市到村镇,如临河市、桂城、杨梅岭村、冷水冲等,这些地方承载着真实的生活。他用自己独特的笔调写着他所熟悉的地方生活的点点滴滴。王忠民小说的叙述风格,多少有些诗人的气质,有诗的影子,在不紧不慢的叙述中,把人性中的淳朴与晦暗揭示得淋漓尽致。王忠民善于冷静客观地观察生活,把身边的故事移植到纸上,将人心深处的微瀾和尘世的芜杂娓娓道来。在《际遇山水间》中,为了不连累爱人,柳婵一个人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和相思之苦,悄然离逝。这是对人性之美的歌颂,也是对人生无奈的感叹,是姑婆山云海里回荡着的一曲忧伤的调子。王忠民还塑造了更多美好的人物形象,《大路无边》中的“老简”、《疯太阳》中的“曾风”、《欲罢不休》中的“马峦凡”等,彰显了人性中美好善良的底色。同样写爱情,在《云深不知处》中则通过一场错位的爱情,指向人性的暗角。故事发生在临河市边远小山村冷水冲,“这个山高林密袅袅炊烟的地方,白云深处是湿漉漉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燃烧松枝柏叶的芳香”②。这样一个美好自然的山村与一桩蓄意杀人事件联系在一起。小说充满叙事的张力,以令人深思的结局写出人性的丑陋的一面。作家光盘在小说集序中说:“文学之路在脚下,不在远方,不在虚空。当然,脚下是指有文学灵魂和故乡的脚下。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保持在一定高度和距离最为理想,既要避免生活的传声筒,又要避免没有大地和人气的书写。”③这就是王忠民,基于一种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以接近大地的姿态,一手张扬着世间的美好,一手鞭挞着人性的丑恶。
冯昱出生于贺州八步区步头镇的“崩冲”瑶寨。瑶族人口多居住在高山河谷之中,冯昱从小就熟悉这样的地理景观,这也成为他创作的源泉。如《栖息在树梢上的女娃》对山林的描写:“雨后的林子弥漫着一种浓浓的气息,这是腐烂的落叶的气息。腐叶和青苔一同交叉覆盖着的林间山地真滑。”④小说故事展开的背景就是这样具有亚热带特色的山林景观。从分田到户搞承包开始,邻近几个村都把一部分松林分到户,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松林。“我们”村没有分松林,要割松油,每年只能向村委请批,村委把能割松油的树分成几十份,每份一千多棵。村里批给“我”家的可以割油的松树有两千多棵。故事就从割松油开始。然而,三年之后“我们”村所有能卖的树全被砍光了。有老板包山种速生桉,种下去三年就长成了森林,凡是速生桉生长的地方,树下几乎连那些羊吃的草都不生长,这样的地景构成一种艰难的生存环境,寓示着生命终将滑入悲剧的深渊。“我”被黄镇诱奸怀孕,为了不想让娃被打掉,每天晚上只能栖息在树梢上,结果从树上掉下来摔死了。那个充满腐烂落叶气息的林子,滋生着乡村的罪恶和死亡。《生长在古树上的亚先》开头写了患有性病的妓女的死亡,《想看看城市的灯火》写了作为妓女的母亲的惨死,《拔草的女孩》写得了白血病的女孩的死亡。冯昱的小说经由一种乡村地景构建了对立分裂的两极世界,展现了弱者与权力阶层的对立冲突。乡村的主宰者黄镇、刘胜富们将作为弱者的女孩、女娃推向死亡的深渊。在逼仄的生存环境中,她们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冯昱的小说对乡村精神困境的拷问,力透纸背。 莫伊的长篇小说《回到来处》讲述的是乡村乐手鑫子对音乐的执着追求,以及曲折的人生经历。小说由引子“音乐的困惑”开启全篇,莫伊借主人公鑫子追问“音乐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叙述人进一步对民族音乐产生追问,那曾经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二胡“究竟到哪里去了?”小说故事正式开始,首先呈现这样一幅地景:“在湘、桂、粤三省(区)交界的南岭深处,有一个山环水绕的村庄,村庄背后有一座形状似碧螺的石山,石山东南方的脚下有一块巨石,巨石两边各有一个泉眼,往外汩汩不停地冒着清泉,下暴雨的时候,那两个石眼就会喷出山洪,数百米之外,都可以听到那‘轰隆轰隆’的喷水声。这就是古贺江的源头。”⑤鑫子对音乐的痴迷也源自这条小河形成的一个湖泊,湖里的芦苇荡发出音乐一般的声音,鑫子永远也听不够。这个“源头”地景,正暗合了“来处”的设定,也应和了民族文化“到哪里去了”的追问。关于音乐、关于文化,其实一切的追问都指向“源头”,指向“来处”。如此一来,故事便有了厚度。小说的结尾充满了寓言性,鑫子用梦幻般的唢呐声把仙逝的师傅从天国拉回人间,从此鑫子不再吹唢呐,决定耕种,脑海里唯一保存的是小时候在荒坡野岭里放牛时唱的歌谣。人生的旅途就像一个圆,出发与抵达有时候是同一个点,终其一生追寻的,其实都在来处。
二、自然地景中的时间之河
对于林虹、余洁玉、罗晓玲、诗雨四位诗人来说,难能可贵的是,对地方的感知,不是简单寄情于景,而是将地景置于时间之上,将对时间的关注与思考熔铸在诗作中。品味她们的诗歌,仿佛打开一个新的世界,在时间意识之下,我们看到了一种具有时空意味的文学版图,丰富的时间形态交融于贺州地景书写中。在这个世界里,时间被抛掷,诗人用有限的个体生命丈量无限的时间长河。时间在她们的诗中存在几种可能,有苍茫阔远的时间,有缓缓流淌的时间,有空间感悟中的时间,有安谧静止的时间。这几种时间意识缠绕在她们诗歌的地景中。
余洁玉的诗集《云上的沼泽》在永恒和超越性的时间意识中写出对生命的感悟。如《夜空辽阔,我所有的命运都将转瞬遗忘》一诗,“今天,我要背对着白西岭/不看落日,沿着/荒草的痕迹/坠入深涧”“夜空辽阔,众星摆出旷古的棋盘/而我所有的命运,都将转瞬遗忘”在充满张力的语言中演绎着深邃的生命体验。“白西岭”与“落日”是旷远的自然景观,构成“我”所在的辽阔的空間,但相对于更辽阔的“夜空”和“众星”,“我”所在空间微不足道,“我”的命运也变得“转瞬遗忘”。这样的语言充满对生命和时间的无限洞察力,时间的轴线与空间的地方交错建构成一幅苍茫的时空意象。在《黑暗如此辽阔,我像江水一样退隐》《在岭南》《萌渚岭》《秋野》等诗中,诗人将“田野”“岭”“夕阳”“落日”“黄昏”“夜幕”等富有地方色彩的空间景象凝练成永恒的时空意象,甚至将地理景观与时间相叠加,呈现出玄幻的时间镜像。余洁玉将哲性思维中的时间抽象性,自然转换为诗性思维中的感性直觉,写出了“时间”的诗意。
罗晓玲的诗集《月光照在黛瓦上》对于地景书写更关注的是河流、湖泊、小溪等与水有关的景象。水是流动的,流动的水与时间构成悠远的时间之河的意象。如“古老的时光/随流水走远/未来的时光/正从三里外的深潭/汩汩地冒出”(《水过村庄》),“水”“村庄”“时光”三位一体营造出过去与未来对望的时间观。“书生们昼耕夜诵 手不释卷/河从琅琅的书声中 淌出/浣洗刀耕火种的时光”(《秀水的第四条河》)“河”“书声”“时光”写出了人类历史创造的文化,经由时间之河流到今天,通过书生夜诵完成文化传承的意义。类似的意象类型还有“隔一泓春水/就隔了一页历史/青青的苇/经历过太多岁月洗礼”(《内心的湖泊》)“河蜿蜒成索/我等流水串顽石/等风递来禅悟/糅进根茎”(《春日偶成》)“古老的故事如溪水叮咚流过”(《月色无边》)“溪水走远了,古道走远了/歌声绕着庙宇,不愿离去//谁在这里的时光最久远”(《福溪小调》)等,时间不是孤立的,诗人把对时间的敬畏,皈依到“春水”“河”“流水”“溪水”这些常见的自然景物中。还有《一条河在流淌》《碧溪湖》《三月》《四月》《五月》等这些直接显示水和时间的题目,更能说明诗人的时间性思考融合在自然之中,上升为一种深层次的哲性之思。在时间的描述中,罗晓玲更愿意用“时光”和季节性词汇,如“春天”“秋天”“冬日”“夏”等。这种四季更迭的主观体验塑造了诗人循环往复和时光定格并置的时间观,同时将距离性词汇“久远”“走远”等置于“时光”的抒写中,更强调了流逝的时间长河之中,永存的某个时间点,这个点就是刻在贺州的古祠堂、古驿站、小巷、庙宇等人文地景中的记忆。
林虹的时间意识较为独特,从组诗《时光的痕迹》中便可窥见其独特的创造力:“日子慢得看不见黑夜/鸽子在瓦背上打着盹”,在《时光慢》中,“时光慢/慢至停止/这是我想的/那样/白发的生长慢下来”,还有《此刻》《缓慢的时光》等。相对于罗晓玲的水一样流动的时间,林虹诗里的时间是静止的。林虹说:“我一直习惯于沉默,习惯于在静处。推崇隐和无痕的生活,是个边缘人,我享受这种心无旁骛,去留无意的生活。写作,不过是心灵的一种修行。”⑥诗集《十万朵桂花》执着于对花的抒情,这种静止的时间通过“花”与“树”的意象表现出来。在《十万朵桂花》中,通过“人闲桂花落”体味那一种“山河静”的深远绵长。在《春天的花开了十二年》中,“夜里的寂静/和山里一样漫长”写了寂静的夜和时间的漫长。林虹能在“大气的冷静和超然中,体悟个体生命和个体经验对‘时间’的认识”⑦。“向日葵 那金色的光/透着安静的暖”(《向日葵》)“爱上暖暖的油茶/和夜里长长的寂静/爱上回家的路”(《在花山(组诗)》)“所有的树那么安静”(《林子》)“松林安静极了/……悄无声息的还有我们”(《松林》)等。时间的静止,万物静长,一个安详的贺州就在林虹的生命里变成一幅静止的风景画。此外还有大量直接以花命名的诗,如《槐花是否落了》《像晚祷,像一朵莲盛开》《和你说起桃花》《鸢尾花开》《说说一朵槐花的理想》《百合人生》《雨夜玫瑰》《一柱伤茎的青荷》《在一片繁花中歌唱》《青荷》《花伤》《桃花醉》《我不敢像一朵花一样爱你》等,酢浆草、桃花、三角梅、石榴花、野菊花、金银花、紫云英……这些花的意象频繁出现在她的诗歌中,这是解读林虹诗歌绕不开的密码,我想这与她童年的记忆是分不开的。林虹出生在昭平仙回瑶乡,家就在山脚下,门前有一条古书河,屋前是稻田菜地,屋后种着各样的花草植物,这田园生活的安静和美好给了林虹创作的灵感和资源。 作为移居贺州的诗人诗雨来说,对贺州的地景的抒写与另三位诗人明显不同。贺州不是她出生成长之地,这里没有留下她童年的生活印记,因而对于贺州地景的感悟,多来自移居后的日常经验。她的诗集《流经铺门的无名河》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诗意,在时间的缝隙中探寻现实的感悟。“她从窗口/向外看/知了长短不一的/唱腔/让她觉得/时间有时深/有时浅”(《无题》),“落日猛然出现在我的窗口/我突然有了悲伤/我的手指仿佛摸到了暮年/我需要停下来”(《时间驱赶着我们》),“这间屋子/我会逐渐衰败/从我的头发开始/直到有一天,你看见一朵野棉花/你想起我/但再也看不见我”(《有一天》),“为什么生命短暂/死去的时间却无穷无尽”“一滴雨落在玻璃上,站立不稳/月光落在窗台上,我翻了个身”(《随笔三两行》)“穿过楼门,像经过时间的齿痕/一只鸟从眼前飞过/它们不是过去,也不是现在/仿佛空无一物”(《黄姚古镇(组诗)》)诗雨的诗直接将“时间”一词置于诗句中,且与“窗口”“窗台”“楼门”“屋子”等物象联结在一起,将时间置于一种空间的容器中。与余洁玉的在无限的空间地景中写时间的苍茫感完全不同,她是在有限的空间中,感受时间的无限和生命的无常,更近乎一种直观的时间体验。仿佛能触摸到时间在诗人的指尖滑过,体现了自我与时间真切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的载体则是贺州的村庄古镇、一景一物,仿佛在时间的窄门中看见无穷的风景。
人类作为一种空间性的存在者,在想象和虚构中创造出我们的地缘景观,地缘景观的历史性又构成个体的空间意识或空间性。作家往往通过文学作品,构造一种城市或乡村的地景,个体主体被包裹在一种复杂的历史和现实交织的空间网络中。“同时考虑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否则无法形成地景观念。地景是连续的发展过程,是分解与取代的过程。”⑧这四位女诗人的诗无关爱情,无关欲望,而是对贺州地景承载的时间进程更为敏感。她们用广阔的视野关注着贺州这座古城的昨天和今天,将自我与贺州的文化气质相融。她们不约而同地抒写着潇贺古道和黄姚古镇这具有贺州标志意义的地景,如林虹的《在潇贺古道等一匹马》《在黄姚想象爱情》《黄姚(组诗)》,余洁玉的《潇贺古道》,诗雨的《黄姚古镇(组诗)》,罗晓玲的《潇贺古道》《我在黄姚等你》等。她们脚踩大地,仰望星空,展现出一种生命的厚度和一座城的深度。贺州在她们的诗里是山的庄严、水的缠绵,也是时光的缓缓流逝、生命的静静绽放。
三、怀旧与追忆:故乡即是来处
在广西散文创作中,对于贺州的书写,曾有冯艺在《桂海苍茫——广西人文地理笔记》写的《潇贺古道,拾捡桂东文明的碎片》,张燕玲的《流过潇贺古道的记忆》《家在贺州》,汤松波的《漫话封阳》《荷韵三叠》等,沿着这些优秀作家的散文创作之路,如衣的散文集《贺州时光》和莫清荣的散文集《回望故园》再将贺州移置纸端。对于作家来说,文学是心灵的原乡,文学中的地景总是与其生命相链接。在贺州作家的散文创作中,可以感受到作家对家乡和故园的深切体认,故乡的每一片土地、每一个地方都刻有作家的真实感受,即一种地方感。同样写散文,虽然如衣与莫清荣都以女性的细腻温婉的笔质写贺州的地理景观,但她们笔下的贺州地理是不同的。如衣笔下的贺州,是历史文化与现实际遇中的贺州,莫清荣的贺州则是自己生命成长的故园。如衣以更鲜明的历史意识切入贺州的地景书写,莫清荣则将个体生命意识融入对故园的书写中。
如衣的散文集《贺州时光》分为“古韵”和“今曲”上下两篇,完成对贺州的历史和文化的追溯。在“古韵”中,如衣以历史学家的姿态对贺州文化遗存和历史遗迹进行考古性抒写。在“今曲”中,又以植物学家的精神呈现贺州古树的文化内涵。如衣将诗性的语言熔铸在对贺州的历史和文化的探究中。展开贺州三县二区的地图,完全可以把如衣散文中的地理标示出来。在钟山县,有清塘镇龙潭角古人类洞穴遗址、清塘镇英家街的粤东会馆;在富川瑶族自治县,有秀水村、福溪村、深坡村;在昭平县,有森林、茶园、桂江、黄姚古镇;在贺州市,有贺街镇的临贺古城、沙田龙中村的战国麒麟尊、黄田湖南会馆、黄田一景桥、姑婆山等,涉及文化遗址、古樟树、风雨桥、森林、茶园、江河、古道、村镇等。如衣将贺州文化串珠成链,在地理层面上铺展开来,构建出完整的贺州镜像。如果仅仅这样标记,不足以完成对如衣散文的阅读,在更深层次的审视上,可以看到如衣散文创作中,文化意识的建立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地景书写样态,与她散文中着力追求的原乡情结有着密切的联系。“太阳照在家乡的大地,像温暖的吻,风中传来暗流般热烈的花香。日光西照,江水东流,原始森林茫茫无际,尽情延伸的山谷,充溢着辽远与深邃。这是我的家乡贺州。”⑨如衣在散文集中多次强调,贺州是“我的家乡”,于是,对贺州风土人情、文化历史的描写,对自然景观的观照,都投射出一种浓浓的情感关系,将自我情感深深地汇入她的文字之河中。
莫清荣的散文集《回望故园》以一种清新细腻的笔质,既讲述着自己故乡村镇的人与事,回望着古村镇的传统文化,展现了一种“地方”认同的经验,字里行间溢满对故园的恋地情结。莫清荣在对故園的场景风物的回忆与叙述中,寄寓了对这片土地的爱与恋。“露天电影院”“老屋”“晒谷坪”“古井”“戏台”“乡村代销店”等这些地方的存在,承载着作家对故乡的心灵记忆,反映到作品里则呈现出真实与诗意交织的地方色彩。如衣散文中的“家乡”是以贺州为整体的意义上的“家乡”,莫清荣散文中更关注的是自己出生成长的“老家”龙塘,在《回不去的老家》中写道:“龙塘,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那是我梦中的故乡。有多久没有回去了呢?故乡离我到底有多远?我无法用时间来丈量。”⑩离开故园以后,知识和阅历不断增长,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逐渐拉开,这些都有助于作家形成凝重成熟的文化审视视角。对故乡的“恋地”而生发出对故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思考,通过回望的方式表达了对故园的爱与忧思。《那些远去的乡村匠人》《回不去的老家》等更像一曲美丽的乡村挽歌,对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渐消逝的“弹棉花”“补锅”等民间手工技艺充满无限的怀念,对在打工潮推动下形成的乡村留守老人、空置老屋等现象写出了自己的忧思。
经由“贺州作家文丛”,我们认识了贺州的人文地理,作家们构建了一个关于贺州的精神地图,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由地方看世界与世相的路径。贺州作家的内心里都有一种深厚的地方情结,他们不由自主地选择了贺州这个正在向现代化掘进的地方为抒写对象,既写乡村精神困境,也写岁月安好、时光宁静,既写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写深厚的人文底蕴。地理版图上的贺州作为一种叙述中心,是贺州文学的出发地,也是广西文学的一个观察视角。
【注释】
①冯艺:《桂海苍茫——广西人文地理笔记》,25页,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王忠民:《大路无边》,109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③光盘:《期待一个年少出道者》,见冯昱:《火又笑了》,2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④冯昱:《火又笑了》,41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⑤莫伊:《回到来处》,4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⑥钟世华:《林虹:诗歌是自己的安静发声》,见林虹:《十万朵桂花》,191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⑦黄晓娟主编:《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174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⑧[法]舒尔:《文化地理学》,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译,145页,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版。
⑨如衣:《贺州时光》,205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⑩莫清荣:《回望故园》,150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张淑云,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教育学院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