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社会迅速发展,教师的精神压力日益增大,这种压力需要被关注、被重视、被关怀。北京教科院教育研究所完成的一项调查,揭示了教师职业所面临的尴尬:93.1%的教师表示“当老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58.8%的老师表示有机会会考虑调换工作;只有17.5%的教师表示“喜欢”这一职业,愿意终身从事教师职业。也就是说,9成教师感觉“太累了”,“热爱教师职业”者不足2成。教师的精神压力源自哪里?专家认为主要有五点:一是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自身知识和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二是岗位优胜劣汰,竞争激烈;三是社会和学校对教师工作成效评价的主要标准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名次和升学率;四是现在的教育教学和教师管理制度对老师要求过多、检查过多、评比过多;五是长期以来,教师就被视为甘于奉献的群体,他们被赋予了太多的使命和责任。
无怪乎一些教师在报纸杂志上大声呼吁:“谁为教师减负!”“为师者,累到何时方是休!”这是很多教师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迸发出的心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常常把很多精力放在对学生的研究上,而忽视了对自身的研究。然而教师毕竟不是神而是人,教师也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也有普通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被爱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我们诚心希望参与教育管理的领导们、专家们能用人本主义的思想关注我们教师。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关注教师的生命质量,减轻教师心理负担,从而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有激情,更有活力,更富创造力和战斗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研究人的内在需要、动机、情感和兴趣,尤其重视人的潜能的发挥,强调培养人的个性。心理学家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本着肯定人的思想去管理,是合乎“人文思想”的。从管理发展史来看,学校管理经历了从传统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人文管理的不同阶段,进入21世纪,学校管理在理念和原则上已经进入一个综合时代,即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有机结合。所以,我们今天强调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和发展人,强调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和人文化,有效地实行 “三味”管理。
一、“民主味”
也就是说,学校要制定民主制度,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我们现今推行的学校管理体制是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不等同于独断专行的“家长制”。“家长制”的管理作风,其特点是权力过分集中,是封建管理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因袭和沉淀,两者不能画等号。校长负责制与民主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因为校长负责制的高度集中,需要坚实的群众基础。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校长的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中小学实施了多年的校长负责制需要改进,中小学普通教师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很大程度上是这一制度压制下的产物。不少校长在“负责制”这一旗帜下胡作非为,权力比胡主席大,民主比奴隶制少,什么都是校长一人说了算,动不动就以人事改革威胁教师。校长施加的压力要远远大于教育学生的压力,中国中小学普通教师中 99%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一个国家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施教者,可以试想会培养出怎样的受教者呢?所以应尽快实行校长选举制,实行重大问题交教师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决定的制度。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找到做主人的感觉,才有生机,才有活力,才能全身心地教书育人。
从人格意义上说,人与人是平等的。在学校,校长与教师、学生也是平等的。因此,校长要时刻叮嘱自己做一个与大家一样的普通人,这样才能具有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服务的公仆意识,才不会凌驾于教师、学生之上而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平等是民主的前提,而讲平等的标志是尊重人,不尊重人的人其潜意识就是承认人的不平等,或想在人格上超越别人。校长应以周总理为楷模,尊重教师的尊严,多些民主精神。如对教师应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不冷淡;多接近,不疏远;多激励,不高压;多一点人道,减轻一点负担,关心保护其身心健康,使教师有强壮的体力支撑传道、授业、解惑的艰辛工作,以健康心理来承担经师、人师、社会文明推动者的神圣使命。
二、“人情味”
也就是说,建立一支富有人情味的管理队伍,营造团结互助、温馨舒畅的人际氛围,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随着自我的形成,产生了希望得到他人关爱的需要,即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希望从有关系的人身上感受到温暖、关爱、同情、尊敬、认可等。而教师这个从早到晚把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同时又承受着来自学生、家长、学校、家庭各方面压力的群体,心理上其实也有脆弱的一面,也会像孩子一样渴望得到信任、理解、关心和对自己情感的尊重和优点的赏识。而聪明的管理者当然深知这一点,人非草木,怎能无情,感人心者,莫先施情。了解人,依靠人就是要讲人情味,感情是联系人与人之间,领导与教职工之间关系的润滑剂。美国的企业家是一群比较早就懂得用人本管理的思想去管理员工的群体。比如:在美国的RMT公司,有“微笑的面孔”的故事,在公司的厂房标志、信纸、信封、各种文具上都醒目地印着一张笑脸。在坦德姆电脑公司,创始人吉米·特雷比每周都开一个“啤酒联欢会”,请员工喝啤酒,一边谈业务,一边沟通感情。而华尔玛特公司的所有管理人员胸前都挂着刻有“公司必须关心自己的员工”字样的圆形小徽章,所有这些无不渗透着浓浓的人情味。学校的管理也是一样,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常看到这种现象,有的管理者让教师挑重担,而教师毫无怨言,反而心悦诚服地接受。而有的管理者只让员工做一点点事情,便导致抱怨和牢骚,原因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简单到可以只是一句富有人情味的话或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眼神和动作。“士为知己者死”,如果你在辛苦的劳动当中获得信任、理解和赏识,死亦不足惧,又何惧担子重?如果这种压力是你愿意承受的,压力又如何不能成为动力?所以管理者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把管理对象“人”的要素放在首位。有人情味的单位更能给人以安全感,更有助于营造团结互助 ,温馨舒畅的人际氛围,更能给予教职工愉快、幸福的情绪体验。而心情是第一生产力,愉快的心情可以缓解所有的心理压力。有句话说得好:“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生死尚可许,又有谁不愿在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团体中学习和工作呢?
三、“学术味”
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竞争、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增强教师队伍的战斗力。
如果说“民主味”能满足一个教师被尊重的需要,“人情味”能满足一个教师被关爱的需要,那“学术味”则能满足一个教师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
学校是培养人和完善人的地方。其培养的对象不单只有学生,还有教师。现在任何学校都有约束教师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适度的规章制度可以帮助教师自律,有助于教师的自我完善。然而,教育毕竟不是束缚而是解放,不是后退而是超越。学校除了建立一些以人为本管理思想为出发点的规章制度,以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行外,还需要营造自由竞争、百花齐放和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学术氛围。培养一支有现代教育思想,有独立人格魅力的学者型教师队伍。
在日本,人们称“学校即教师本身”,意思是说,在学校生活中,教职员工集体的面貌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本身就是一种环境。教师群体的人格感召力是校园文化环境中对学生影响最深的要素。而聪明的领导者深知要教育出一批优秀的学生需要一批怎样的教师群体。
大家都知道,要教育出有健康人格的学生,就需要有健康人格的教师;要教育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则需要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创新能力来自个性的张扬,而个性的张扬必须在民主的氛围中体现。不言而喻,在专制压抑的氛围中,教师没有自我意识,没有思维伸缩的空间,没有独立的教育教学思想,又谈何有个性化的教育教学风格,那么我们又怎能希望出现多一些像魏书生一样有鲜明个性的教育家呢?
常常会听到有的教师抱怨说:“我不希望学校给我太多的条条框框,这让我多少有点儿压抑与沉闷,我只希望领导给我指明方向,指出总体要求,然后让我以自己的方式去管理、教育我的学生 。”这是多么宝贵的思想。不知我们的领导们可否知道,只有让教师感到学校能为教师提供可以发挥自身才能,展现个人理念的平台,教师才有当家做主人的感觉,才会感觉到自己并不是一个卑微的教书匠,而是有独立教学思想和教育能力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教育要考虑现实,但不能因某些困难和现实问题而退缩甚至反对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脚踏实地,但不能因此而反对教师标新立异。人与人之间的个性有差异,不同的个性适合不同的教育方式、教学风格 。只要不误人子弟,求实与创新也是可以在矛盾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教师和有独特教育教学风格的教师都是学校的财富。
最后愿广大有识之士都来关注教师的管理生命质量,为教师减轻心理负担,让教师的生命焕发生机,让校园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和生活的乐园。
(责任编辑 黄 晓)
无怪乎一些教师在报纸杂志上大声呼吁:“谁为教师减负!”“为师者,累到何时方是休!”这是很多教师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迸发出的心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常常把很多精力放在对学生的研究上,而忽视了对自身的研究。然而教师毕竟不是神而是人,教师也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也有普通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被爱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我们诚心希望参与教育管理的领导们、专家们能用人本主义的思想关注我们教师。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关注教师的生命质量,减轻教师心理负担,从而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有激情,更有活力,更富创造力和战斗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研究人的内在需要、动机、情感和兴趣,尤其重视人的潜能的发挥,强调培养人的个性。心理学家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本着肯定人的思想去管理,是合乎“人文思想”的。从管理发展史来看,学校管理经历了从传统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人文管理的不同阶段,进入21世纪,学校管理在理念和原则上已经进入一个综合时代,即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有机结合。所以,我们今天强调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和发展人,强调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和人文化,有效地实行 “三味”管理。
一、“民主味”
也就是说,学校要制定民主制度,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我们现今推行的学校管理体制是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不等同于独断专行的“家长制”。“家长制”的管理作风,其特点是权力过分集中,是封建管理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因袭和沉淀,两者不能画等号。校长负责制与民主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因为校长负责制的高度集中,需要坚实的群众基础。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校长的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中小学实施了多年的校长负责制需要改进,中小学普通教师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很大程度上是这一制度压制下的产物。不少校长在“负责制”这一旗帜下胡作非为,权力比胡主席大,民主比奴隶制少,什么都是校长一人说了算,动不动就以人事改革威胁教师。校长施加的压力要远远大于教育学生的压力,中国中小学普通教师中 99%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一个国家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施教者,可以试想会培养出怎样的受教者呢?所以应尽快实行校长选举制,实行重大问题交教师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决定的制度。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找到做主人的感觉,才有生机,才有活力,才能全身心地教书育人。
从人格意义上说,人与人是平等的。在学校,校长与教师、学生也是平等的。因此,校长要时刻叮嘱自己做一个与大家一样的普通人,这样才能具有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服务的公仆意识,才不会凌驾于教师、学生之上而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平等是民主的前提,而讲平等的标志是尊重人,不尊重人的人其潜意识就是承认人的不平等,或想在人格上超越别人。校长应以周总理为楷模,尊重教师的尊严,多些民主精神。如对教师应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不冷淡;多接近,不疏远;多激励,不高压;多一点人道,减轻一点负担,关心保护其身心健康,使教师有强壮的体力支撑传道、授业、解惑的艰辛工作,以健康心理来承担经师、人师、社会文明推动者的神圣使命。
二、“人情味”
也就是说,建立一支富有人情味的管理队伍,营造团结互助、温馨舒畅的人际氛围,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随着自我的形成,产生了希望得到他人关爱的需要,即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希望从有关系的人身上感受到温暖、关爱、同情、尊敬、认可等。而教师这个从早到晚把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同时又承受着来自学生、家长、学校、家庭各方面压力的群体,心理上其实也有脆弱的一面,也会像孩子一样渴望得到信任、理解、关心和对自己情感的尊重和优点的赏识。而聪明的管理者当然深知这一点,人非草木,怎能无情,感人心者,莫先施情。了解人,依靠人就是要讲人情味,感情是联系人与人之间,领导与教职工之间关系的润滑剂。美国的企业家是一群比较早就懂得用人本管理的思想去管理员工的群体。比如:在美国的RMT公司,有“微笑的面孔”的故事,在公司的厂房标志、信纸、信封、各种文具上都醒目地印着一张笑脸。在坦德姆电脑公司,创始人吉米·特雷比每周都开一个“啤酒联欢会”,请员工喝啤酒,一边谈业务,一边沟通感情。而华尔玛特公司的所有管理人员胸前都挂着刻有“公司必须关心自己的员工”字样的圆形小徽章,所有这些无不渗透着浓浓的人情味。学校的管理也是一样,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常看到这种现象,有的管理者让教师挑重担,而教师毫无怨言,反而心悦诚服地接受。而有的管理者只让员工做一点点事情,便导致抱怨和牢骚,原因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简单到可以只是一句富有人情味的话或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眼神和动作。“士为知己者死”,如果你在辛苦的劳动当中获得信任、理解和赏识,死亦不足惧,又何惧担子重?如果这种压力是你愿意承受的,压力又如何不能成为动力?所以管理者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把管理对象“人”的要素放在首位。有人情味的单位更能给人以安全感,更有助于营造团结互助 ,温馨舒畅的人际氛围,更能给予教职工愉快、幸福的情绪体验。而心情是第一生产力,愉快的心情可以缓解所有的心理压力。有句话说得好:“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生死尚可许,又有谁不愿在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团体中学习和工作呢?
三、“学术味”
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竞争、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增强教师队伍的战斗力。
如果说“民主味”能满足一个教师被尊重的需要,“人情味”能满足一个教师被关爱的需要,那“学术味”则能满足一个教师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
学校是培养人和完善人的地方。其培养的对象不单只有学生,还有教师。现在任何学校都有约束教师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适度的规章制度可以帮助教师自律,有助于教师的自我完善。然而,教育毕竟不是束缚而是解放,不是后退而是超越。学校除了建立一些以人为本管理思想为出发点的规章制度,以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行外,还需要营造自由竞争、百花齐放和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学术氛围。培养一支有现代教育思想,有独立人格魅力的学者型教师队伍。
在日本,人们称“学校即教师本身”,意思是说,在学校生活中,教职员工集体的面貌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本身就是一种环境。教师群体的人格感召力是校园文化环境中对学生影响最深的要素。而聪明的领导者深知要教育出一批优秀的学生需要一批怎样的教师群体。
大家都知道,要教育出有健康人格的学生,就需要有健康人格的教师;要教育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则需要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创新能力来自个性的张扬,而个性的张扬必须在民主的氛围中体现。不言而喻,在专制压抑的氛围中,教师没有自我意识,没有思维伸缩的空间,没有独立的教育教学思想,又谈何有个性化的教育教学风格,那么我们又怎能希望出现多一些像魏书生一样有鲜明个性的教育家呢?
常常会听到有的教师抱怨说:“我不希望学校给我太多的条条框框,这让我多少有点儿压抑与沉闷,我只希望领导给我指明方向,指出总体要求,然后让我以自己的方式去管理、教育我的学生 。”这是多么宝贵的思想。不知我们的领导们可否知道,只有让教师感到学校能为教师提供可以发挥自身才能,展现个人理念的平台,教师才有当家做主人的感觉,才会感觉到自己并不是一个卑微的教书匠,而是有独立教学思想和教育能力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教育要考虑现实,但不能因某些困难和现实问题而退缩甚至反对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脚踏实地,但不能因此而反对教师标新立异。人与人之间的个性有差异,不同的个性适合不同的教育方式、教学风格 。只要不误人子弟,求实与创新也是可以在矛盾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教师和有独特教育教学风格的教师都是学校的财富。
最后愿广大有识之士都来关注教师的管理生命质量,为教师减轻心理负担,让教师的生命焕发生机,让校园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和生活的乐园。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