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观念也在发生改变,信息技术也被引入中小学教学。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可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也能增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字功底,学好语文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小学语文一直以来都始终是我国小学教学的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国加强了人才培养力度,表现在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理念,促进人才的全面成长。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信息技术应运而生,被有效应用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间与地点的限制,通过生动的画面、优美的声音,将语文知识动态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教学信息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學生的观察与学习能力,还能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实现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课本为载体,内容和形式单一、保守、缺乏生气。如果能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可以很大程度上丰富教学手段,还可以在原有的知识之上延展新的知识内容,可适当扩充课外知识点,能让学生在充分学习原有知识的前提下拓宽自身的知识面,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习兴趣能使学生的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增强和巩固所学知识。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想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就要充分引导,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声音、画面和影像展示为学生展现出生动精彩、别具一格的教学内容。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来说,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喜欢探索但注意力无法长久集中,运用多媒体的声光效果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此产生兴趣,自然能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思考能力。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笔者把文本内容制成了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展示小壁虎向老牛、小鱼、小燕子借尾巴。多媒体课件里的声音、图像等极地大满足了学生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调动课堂气氛,增加课堂趣味性
信息技术能将教学内容所要表达的知识点,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生动性的画面影像表达出来。如此一来,小学语文课堂就不仅是教师的照本宣科和口传身教,丰富了教学形式,充分增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也会因此对小学语文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更加愿意主动学习,学习效率就能得到有效提高,教学目的也能达到。
二、如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
(一)利用信息技术规范汉语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板块。针对儿童学习汉语拼音的心理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插图,这些插图除了有表形功能,更具表音作用,对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拼音发音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而纸质教材中的图画是静止、无声的,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这些图画,可以起到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的效果。对于某些地方性方言造成的发音难题,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计动画,帮助学生纠正发音。把抽象的表音符号以小学生喜欢的形式具体地表现出来,容易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不仅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课文教学难点
单纯地利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对文章进行讲解只能相对死板地照本宣科,并且需要顺应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认知能力,需要寻找小学生能够理解的词语,效率相对较低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在这样的现状下,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替换原有的文字内容输出给学生,化抽象为具体,教学中的重难点能被及时解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时,由于小学生经验、想象力的局限性,无法准确理解这一意境。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将图片展现给学生,使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了诗词内容,并利用音乐渲染气氛,为学生开拓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创造出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和谐美妙的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潜力,阅读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讲解知识,还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检测软件和系统,及时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及时了解学生对哪一部分知识掌握得不准确,或理解存在偏差。这样教师就能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案,把控教学进度,确保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全面掌握。
三、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希望能够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使人才得到全面培养,从而为社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不可否认,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展开主动探究,能够实现学生由苦学到乐学,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构建的转变。基于这一点,部分教师无论是新知讲授、旧知的复习或优质课的准备,清一色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甚至认为,不用现代信息技术而采用传统教学手段的教学与优质课与新课改没有任何联系。正是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下,将传统教学手段推向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对立面。教学手段关键在于运用,正如赞科夫所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也就是说,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平等的,都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如果只是盲目地排斥与肯定,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只有理性认识,科学运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比翼双飞”,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的强大联盟,才能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活力与魅力的课堂,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动力,进而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邹春玉.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运用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9):24
[2]徐云.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9):50-52
[3]邵泽先.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及方式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7):123-124
(甘肃省甘谷县大石镇王川九年制学校 甘肃 天水 741200)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字功底,学好语文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小学语文一直以来都始终是我国小学教学的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国加强了人才培养力度,表现在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理念,促进人才的全面成长。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信息技术应运而生,被有效应用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间与地点的限制,通过生动的画面、优美的声音,将语文知识动态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教学信息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學生的观察与学习能力,还能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实现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课本为载体,内容和形式单一、保守、缺乏生气。如果能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可以很大程度上丰富教学手段,还可以在原有的知识之上延展新的知识内容,可适当扩充课外知识点,能让学生在充分学习原有知识的前提下拓宽自身的知识面,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习兴趣能使学生的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增强和巩固所学知识。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想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就要充分引导,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声音、画面和影像展示为学生展现出生动精彩、别具一格的教学内容。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来说,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喜欢探索但注意力无法长久集中,运用多媒体的声光效果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此产生兴趣,自然能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思考能力。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笔者把文本内容制成了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展示小壁虎向老牛、小鱼、小燕子借尾巴。多媒体课件里的声音、图像等极地大满足了学生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调动课堂气氛,增加课堂趣味性
信息技术能将教学内容所要表达的知识点,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生动性的画面影像表达出来。如此一来,小学语文课堂就不仅是教师的照本宣科和口传身教,丰富了教学形式,充分增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也会因此对小学语文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更加愿意主动学习,学习效率就能得到有效提高,教学目的也能达到。
二、如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
(一)利用信息技术规范汉语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板块。针对儿童学习汉语拼音的心理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插图,这些插图除了有表形功能,更具表音作用,对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拼音发音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而纸质教材中的图画是静止、无声的,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这些图画,可以起到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的效果。对于某些地方性方言造成的发音难题,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计动画,帮助学生纠正发音。把抽象的表音符号以小学生喜欢的形式具体地表现出来,容易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不仅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课文教学难点
单纯地利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对文章进行讲解只能相对死板地照本宣科,并且需要顺应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认知能力,需要寻找小学生能够理解的词语,效率相对较低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在这样的现状下,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替换原有的文字内容输出给学生,化抽象为具体,教学中的重难点能被及时解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时,由于小学生经验、想象力的局限性,无法准确理解这一意境。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将图片展现给学生,使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了诗词内容,并利用音乐渲染气氛,为学生开拓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创造出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和谐美妙的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潜力,阅读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讲解知识,还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检测软件和系统,及时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及时了解学生对哪一部分知识掌握得不准确,或理解存在偏差。这样教师就能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案,把控教学进度,确保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全面掌握。
三、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希望能够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使人才得到全面培养,从而为社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不可否认,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展开主动探究,能够实现学生由苦学到乐学,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构建的转变。基于这一点,部分教师无论是新知讲授、旧知的复习或优质课的准备,清一色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甚至认为,不用现代信息技术而采用传统教学手段的教学与优质课与新课改没有任何联系。正是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下,将传统教学手段推向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对立面。教学手段关键在于运用,正如赞科夫所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也就是说,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平等的,都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如果只是盲目地排斥与肯定,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只有理性认识,科学运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比翼双飞”,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的强大联盟,才能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活力与魅力的课堂,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动力,进而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邹春玉.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运用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9):24
[2]徐云.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9):50-52
[3]邵泽先.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及方式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7):123-124
(甘肃省甘谷县大石镇王川九年制学校 甘肃 天水 74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