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是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从事强度高,节奏快,时间长,思想高度集中的生产、管理、服务和建设的一线工作,他们正处于由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承受着学习和工作双重压力,因此他们的身心健康更要引起人们的关注,掌握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总体发展趋势,找出他们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特点,以及阻碍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各种因素,深入研究不同体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性,为高职院校开展健康教育、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质;体育锻炼行为
1、学生体质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在身体形态方面,男生的身高和体重都有一定的增长,从大一到大三呈逐年增长趋势,女生的身高和体重均无明显变化,超重和肥胖的学生中男生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女生。在身体机能方面,大二男生肺活量水平显著高于大一男生,大二男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与大三男生有显著性差异。三个年级女生肺活量平均成绩均达到及格水平,年级间肺活量与肺活量体重指数差异无显著性。在身体素质方面,男生握力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立定跳远成绩无明显变化,1000米跑成绩呈现逐年下滑趋势;女生握力与立定跳远成绩均无明显变化,而800米跑成绩呈现逐年下滑趋势。在体质综合评定方面,年级之间,男女生之间差异性均具有显著性,其中大二年级学生的体质综合评定成绩显著优于其他两个年级,但是总体成绩略低于全国水平;这与株洲市高职院校体育课的开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体育锻炼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虽然多以自由活动的形式为主,但是强身健体、调剂身心,掌握技能,为终生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仍然成为他们的首选,由此可见他们锻炼身体的动机较为积极,但是在锻炼的时间和频率上远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这与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器材不足、学习压力大以及学校体育锻炼氛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株洲市七所高职院校中缺乏锻炼的场地器材成为阻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锻炼的时间、强度和频率上男女生之间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男生在参与锻炼的时间和频率上都高于女生,这与学校体育场馆和开展的运动项目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株洲市各高职院校体育运动场地多以篮球和足球等室外运动场地为主,有限的少数室内场地如乒乓球、羽毛球和形体训练房等一般不对外开放或不免费对外开放,因此课余时间学生们因地置宜,开展的活动自然以篮球和足球为主的对抗性运动项目,而女生喜爱的乒乓球、羽毛球和体育舞蹈等非对抗性运动项目,只能是少数人参加。
3、体质与体育锻炼行为关系
高职院校学生体质综合评价以及不同BMI类型的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频率和强度上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调查结果显示,BMI越趋向于正常类型的学生,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越长,频率越高,强度越大;体质综合评定成绩越趋向于良好成绩的学生,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就越长,频率越高,强度越大;即BMI越趋向于正常类型,学生的体质综合评价越趋向于良好
4、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高职院校不管是在体育课开设课时、学生人均体育活动经费、学生体育活动场地人均面积(室内室外)以及课外体育活动指导教师等方面大多都没有达到《条例》规定的合格水平,并且比普通高校低,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学生部分身体指标低于其他高校。由于不少学校取消大二、三年级的体育课,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体质水平,导致高职三年级学生体质状况较二年级时有一定程度的下滑。针对这些情况,各高校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条例》评估的要求,重视体育工作,成立二级部门,学院各行政部门应该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突出体育活动的评价作用,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建设能满足学生需求的运动场地,购买相应的运动器材,为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各高职院校不得以专业学习任务重为藉口,挤占大二大三年级学生的体育课时,确保体育课时达标。
5、建立《标准》成绩动态评价与反馈体系
根据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廳要求,所有学校要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标准》测试,并于12月以前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网。从指标的评价来看,高职院校及格率、良好和优秀率都低于全国水平。需要相关教育部门对《标准》测试引起重视,建立《标准》动态评价体系。高职学生之间的身体差异大,《标准》在对学生的体质成绩进行评价时,应把学生体质浮动变化考虑进去,《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定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进行的判断与等级评定,其评定标准应该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及提高的幅度进行评定。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可以给学生建立体质健康档案,从新生入学第一期到毕业,甚至可以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时时刻刻记录学生体质是否增强,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身的体质变化,改变以往大学生身体素质考核一线制的做法,打破所有大学生素质考核都必须达到固定标准线的局面,并把这些变化与成绩紧密联系,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从整体上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督促更多的学生向高一层次的健康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张翠琴.增强体质的手段—体育锻炼[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1996,12:53-56
[2]张玉秀.高校大学生身体机能与体育锻炼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科技信息,2009,1
[3]张建华等.1991—2000年甘肃省汉族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J].体育科学,2004(9):67-68
[4]王则珊.探讨解决学生部分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建议与方案[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7-88
[5]王荣.2004年江苏省大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的状况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质;体育锻炼行为
1、学生体质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在身体形态方面,男生的身高和体重都有一定的增长,从大一到大三呈逐年增长趋势,女生的身高和体重均无明显变化,超重和肥胖的学生中男生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女生。在身体机能方面,大二男生肺活量水平显著高于大一男生,大二男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与大三男生有显著性差异。三个年级女生肺活量平均成绩均达到及格水平,年级间肺活量与肺活量体重指数差异无显著性。在身体素质方面,男生握力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立定跳远成绩无明显变化,1000米跑成绩呈现逐年下滑趋势;女生握力与立定跳远成绩均无明显变化,而800米跑成绩呈现逐年下滑趋势。在体质综合评定方面,年级之间,男女生之间差异性均具有显著性,其中大二年级学生的体质综合评定成绩显著优于其他两个年级,但是总体成绩略低于全国水平;这与株洲市高职院校体育课的开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体育锻炼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虽然多以自由活动的形式为主,但是强身健体、调剂身心,掌握技能,为终生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仍然成为他们的首选,由此可见他们锻炼身体的动机较为积极,但是在锻炼的时间和频率上远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这与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器材不足、学习压力大以及学校体育锻炼氛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株洲市七所高职院校中缺乏锻炼的场地器材成为阻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锻炼的时间、强度和频率上男女生之间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男生在参与锻炼的时间和频率上都高于女生,这与学校体育场馆和开展的运动项目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株洲市各高职院校体育运动场地多以篮球和足球等室外运动场地为主,有限的少数室内场地如乒乓球、羽毛球和形体训练房等一般不对外开放或不免费对外开放,因此课余时间学生们因地置宜,开展的活动自然以篮球和足球为主的对抗性运动项目,而女生喜爱的乒乓球、羽毛球和体育舞蹈等非对抗性运动项目,只能是少数人参加。
3、体质与体育锻炼行为关系
高职院校学生体质综合评价以及不同BMI类型的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频率和强度上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调查结果显示,BMI越趋向于正常类型的学生,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越长,频率越高,强度越大;体质综合评定成绩越趋向于良好成绩的学生,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就越长,频率越高,强度越大;即BMI越趋向于正常类型,学生的体质综合评价越趋向于良好
4、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高职院校不管是在体育课开设课时、学生人均体育活动经费、学生体育活动场地人均面积(室内室外)以及课外体育活动指导教师等方面大多都没有达到《条例》规定的合格水平,并且比普通高校低,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学生部分身体指标低于其他高校。由于不少学校取消大二、三年级的体育课,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体质水平,导致高职三年级学生体质状况较二年级时有一定程度的下滑。针对这些情况,各高校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条例》评估的要求,重视体育工作,成立二级部门,学院各行政部门应该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突出体育活动的评价作用,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建设能满足学生需求的运动场地,购买相应的运动器材,为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各高职院校不得以专业学习任务重为藉口,挤占大二大三年级学生的体育课时,确保体育课时达标。
5、建立《标准》成绩动态评价与反馈体系
根据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廳要求,所有学校要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标准》测试,并于12月以前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网。从指标的评价来看,高职院校及格率、良好和优秀率都低于全国水平。需要相关教育部门对《标准》测试引起重视,建立《标准》动态评价体系。高职学生之间的身体差异大,《标准》在对学生的体质成绩进行评价时,应把学生体质浮动变化考虑进去,《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定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进行的判断与等级评定,其评定标准应该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及提高的幅度进行评定。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可以给学生建立体质健康档案,从新生入学第一期到毕业,甚至可以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时时刻刻记录学生体质是否增强,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身的体质变化,改变以往大学生身体素质考核一线制的做法,打破所有大学生素质考核都必须达到固定标准线的局面,并把这些变化与成绩紧密联系,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从整体上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督促更多的学生向高一层次的健康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张翠琴.增强体质的手段—体育锻炼[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1996,12:53-56
[2]张玉秀.高校大学生身体机能与体育锻炼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科技信息,2009,1
[3]张建华等.1991—2000年甘肃省汉族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J].体育科学,2004(9):67-68
[4]王则珊.探讨解决学生部分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建议与方案[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7-88
[5]王荣.2004年江苏省大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的状况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