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初中语文实践教学中,怎样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是教学理论和实践需要长期研究的一个主题。本文对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建议:关注学生学习兴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反思
那么,新课标下怎样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呢?
一、关注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兴趣,指的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姆曾专门研究过兴趣与学习的关系,并最终证明满怀兴趣的学习,可以明显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之不足;持久的兴趣,能促成发明创造。就中学生的个性倾向来看,兴趣是重要的意向心理因素,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有发展能力,才不至于对所学内容产生厌倦。
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由于应试教育机械教法的流弊,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的“花样多、负担重、效率低”的教学现象。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采用“填鸭式”和“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并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为了让学生成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语文教师有义务向学生展示语文的魅力,对学生进行价值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拥有一定的语文能力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集中表现,而不是把语文仅仅当成高考要考的一个科目。
三、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语文教学,就是使学生掌握字、词、句篇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识别语法,修辞、逻辑、标点的用法,并达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之目的。读,就是引导学生有重点,有针对性读。从读中认识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掌握语文双基知识;从读中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读中达到思想教育之效果。有些字、词、比较难读,要掌握,只有认真读,才能熟悉。此时,教师必须花些时间,利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此问题。培养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要求他们每篇课文都要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这样首先要正确地读,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其次,是流利地读,在正确读的基础上重点要求读得连贯自然,不读破词句,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字句,不唱读。有必要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的口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在小组中交流自学情况,在小组开展讨论,在班上进行小组汇报、组与组进行交流,并互相评议。这样使口语交际训练面广,增大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活动时间,也增补了以学生个体活动为基础的群体的口语训练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别人的读书、答问进行评议、补充,这不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评议活动,也是师与生、生与生的学习交流,是口语交际训练最常见的形式和良好的机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评议”环节,要把这一环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评议”时,首先要求学生留心听别人的朗读、发言、答问,然后要积极思考、判断,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和补充意见,敢于争论,互相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另外要提倡学生多读文学性强的书刊。“一篇文章应如何读,才能读懂?”——阅读时要思考三个问题: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是怎么写的?把这三个问题弄清楚了,才算读懂一篇文章。此外,还要多读与课文主题、风格相似的文章,如《读者》、《美文》、《中国青年》等杂志上刊登的美文,以及余秋雨、毕淑敏等散文大家的作品。
四、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一提作文便愁眉苦老师怕改作文,改作文犹如“移山”,费时费力,效果却并不明显的现象,所以作文教学中写作文花费时间多,写作次数少和质量不高这些问题也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能读懂文章,在生活中会艺术地说话,能写出有文采和思想的作文。
学生要注重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要提高写作能力。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阅读方法得当,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技巧上,都会给写作上带来极大的帮助。“作文讲究文意和文法。”我认为,讲究文意,是指作文的思想要积极健康,尽量少写不被社会认可或者离经叛道的东西;章法是指作文不要一味地追求新奇,其开头、结尾、结构、条理、语言,按合理的结构、布局去写。建议中学生学会用随笔记下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个学期就可以写下近万字。只要坚持这种“万字游戏”,写作能力就能得到提高。作文不强调成篇,从内容上说,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思想上的片刻闪光,都可以形成文字;对于某一现象、某一事件的看法,也可以通过三言两语做个记录。而一强调“成篇”,就会过多地去考虑结构问题,考虑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等,这不但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而且在表达上,往往会限制了畅所欲言,而更多地留下的是“作”的痕迹。作文不强调成篇,从形式上说,多做一些分解的训练,有利于基本功的扎实加强,这好比一名跳高运动员,为了跳得高一些,能老在横杆面前跳吗?总要在身体的耐久力、柔韧性、速度、灵敏性等各个方面有计划地去训练。作文,同样有许多“要素”。如何观察,如何积累,如何进行联想、想像,如何进行分析、综合,如何选材、组材,如何使用语言等等,也是要有计划地进行训练才可能落实。如果老是要求成篇,那就等于要求跳高运动员老是去跳一样,成绩恐怕难以提高。
新课标下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关键在于落实学习的主体地位,勇于突破旧的教学模式,创造新方法,利用科学技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在课程的目标、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与评价方式等方面实行系统的改革,尽可能满足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多样化需求。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反思
那么,新课标下怎样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呢?
一、关注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兴趣,指的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姆曾专门研究过兴趣与学习的关系,并最终证明满怀兴趣的学习,可以明显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之不足;持久的兴趣,能促成发明创造。就中学生的个性倾向来看,兴趣是重要的意向心理因素,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有发展能力,才不至于对所学内容产生厌倦。
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由于应试教育机械教法的流弊,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的“花样多、负担重、效率低”的教学现象。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采用“填鸭式”和“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并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为了让学生成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语文教师有义务向学生展示语文的魅力,对学生进行价值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拥有一定的语文能力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集中表现,而不是把语文仅仅当成高考要考的一个科目。
三、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语文教学,就是使学生掌握字、词、句篇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识别语法,修辞、逻辑、标点的用法,并达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之目的。读,就是引导学生有重点,有针对性读。从读中认识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掌握语文双基知识;从读中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读中达到思想教育之效果。有些字、词、比较难读,要掌握,只有认真读,才能熟悉。此时,教师必须花些时间,利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此问题。培养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要求他们每篇课文都要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这样首先要正确地读,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其次,是流利地读,在正确读的基础上重点要求读得连贯自然,不读破词句,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字句,不唱读。有必要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的口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在小组中交流自学情况,在小组开展讨论,在班上进行小组汇报、组与组进行交流,并互相评议。这样使口语交际训练面广,增大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活动时间,也增补了以学生个体活动为基础的群体的口语训练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别人的读书、答问进行评议、补充,这不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评议活动,也是师与生、生与生的学习交流,是口语交际训练最常见的形式和良好的机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评议”环节,要把这一环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评议”时,首先要求学生留心听别人的朗读、发言、答问,然后要积极思考、判断,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和补充意见,敢于争论,互相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另外要提倡学生多读文学性强的书刊。“一篇文章应如何读,才能读懂?”——阅读时要思考三个问题: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是怎么写的?把这三个问题弄清楚了,才算读懂一篇文章。此外,还要多读与课文主题、风格相似的文章,如《读者》、《美文》、《中国青年》等杂志上刊登的美文,以及余秋雨、毕淑敏等散文大家的作品。
四、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一提作文便愁眉苦老师怕改作文,改作文犹如“移山”,费时费力,效果却并不明显的现象,所以作文教学中写作文花费时间多,写作次数少和质量不高这些问题也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能读懂文章,在生活中会艺术地说话,能写出有文采和思想的作文。
学生要注重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要提高写作能力。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阅读方法得当,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技巧上,都会给写作上带来极大的帮助。“作文讲究文意和文法。”我认为,讲究文意,是指作文的思想要积极健康,尽量少写不被社会认可或者离经叛道的东西;章法是指作文不要一味地追求新奇,其开头、结尾、结构、条理、语言,按合理的结构、布局去写。建议中学生学会用随笔记下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个学期就可以写下近万字。只要坚持这种“万字游戏”,写作能力就能得到提高。作文不强调成篇,从内容上说,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思想上的片刻闪光,都可以形成文字;对于某一现象、某一事件的看法,也可以通过三言两语做个记录。而一强调“成篇”,就会过多地去考虑结构问题,考虑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等,这不但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而且在表达上,往往会限制了畅所欲言,而更多地留下的是“作”的痕迹。作文不强调成篇,从形式上说,多做一些分解的训练,有利于基本功的扎实加强,这好比一名跳高运动员,为了跳得高一些,能老在横杆面前跳吗?总要在身体的耐久力、柔韧性、速度、灵敏性等各个方面有计划地去训练。作文,同样有许多“要素”。如何观察,如何积累,如何进行联想、想像,如何进行分析、综合,如何选材、组材,如何使用语言等等,也是要有计划地进行训练才可能落实。如果老是要求成篇,那就等于要求跳高运动员老是去跳一样,成绩恐怕难以提高。
新课标下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关键在于落实学习的主体地位,勇于突破旧的教学模式,创造新方法,利用科学技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在课程的目标、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与评价方式等方面实行系统的改革,尽可能满足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