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
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塞芦子》里的诗句,早在师范时,我就背诵过。也知道《塞芦子》所写的芦子关,就在我的家乡靖边白于山深处。可惜只在县志里看到记载芦子关的几行文字,一直无缘寻访。
今年盛夏的一个周末,县委书记刘维平邀约寻访芦子关,我欣然随行。其实,在我心里,与其说寻访芦子关,不如说是寻访杜甫留在陕北高原那一行艰辛而光辉的足迹。在历史的天空,如星光一样璀璨的诗人无数,可于我而言,越来越情衷于诗圣杜甫。也许是年龄的原因,对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我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现实主义的诗作更像是一帧帧历史的照片,透过时间漫漶的烟云,让我从中看到了那些朝代更迭年轮里真实的细节。以至为最早读杜甫时不求甚解而深感遗憾。安史之乱后,豪气干云的老杜,不仅写下了《三吏》《三别》《北征》等心系苍生、胸怀国事的传世名篇,而且《春望》《彭衙行》《羌村三首》等充满家国情怀的诗篇,在《杜工部集》里也最为耀眼。《塞芦子》是诗人在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于安史叛军中所写。正如清雍正时进士浦起龙在《读杜心解》里评《塞芦子》诗:此杜氏筹边策也。灼形势,切事情,以韵语为奏议,成一家之言矣。“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多少年来,《塞芦子》也像一盏明灯似的,照在我人生的一个个路口,让我踏实,让我醒悟,让我不畏任何艰难地走下去。
车出了县城,上了高速路。维平书记如数家珍地说起了县域内的古迹,他想在任上,将这些古寺、古堡、古道查找清楚,哪怕简单地立一块碑刻,以便于保护和开发,而芦子关早就进入他的视野了。一下想到,曾陪维平书记几次到清凉寺调研,以及寻访清平堡、阳周城和疑似黄帝原冢的事情来了,原来他心里早就有这样一个宏大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小河毛主席旧居前的清凉寺——一处被毁多年的北魏石窟,现在已成为集摩崖石刻、书法长廊、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景区,很好地带动了靖边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下了高速,天赐湾乡的师俊豹和向导老王过来带路。拐进乡村土路,车如浪尖上的一叶扁舟,颠簸得让人有些发晕。路旁曲折蜿蜒的延河,有气无力挣扎着流淌的样子,似乎只能用几座小小的石拱桥来证明,这是延河,是遥远的军号声里战士欢歌、战马饮水的延河。绿树荫中,三五只麻雀飞起,滑着一道半圆形的弧线,又落进草丛。石壁上的崖窑,仿佛消失了的记忆,一下又惊恐地呈现在眼前,一路相伴而行。沿着延河,行约十多里,车终于停了下来,芦子关到了!
老王带着我们爬到半山坡上,指着开满山花的草丛说起了故事:听老辈人讲,这里曾经是一条大路,驼队来来去去,驼铃声声。老王又像安徒生《皇帝的新装》里的骗子,半空里比划着说,芦子关就在这儿!又说他记得五六十年前,这里还留有土城台,好像是农业社时期种地毁了的。维平书记似有疑惑:“芦子关因状如葫芦故名,可这里并没有葫芦的地貌啊?”老王指向后沟:“哪儿不就像是一个吊葫芦吗?”循着老王手指的方向望过去,两山相夹处,壁立如门,还真有一个巨形葫芦嵌入大山之中,延河隐隐约约从中间流过,一侧红岩陡立数丈,可见河水冲刷过的印痕;一侧的山坡上,生长着茂密的白剑草,与红岩比高对峙。几棵老白杨树耸立在葫芦口,像从时间深处走出的披甲武士,依然守护着烽火的关隘。老王打开了话匣,他们村也因芦子关而名城河村;村小组过去叫芦关寨,但老人们说寨子不吉利,像是占山为王的土匪或囚禁犯人的地方,就改叫芦关梁了。现在,村子里已没多少人住,多数土地开始撂荒——要不,到了这个季节,沟沟岔岔庄稼长得黑洞洞的,哪还有闲田!
天阴沉沉的,风好像一不留神吹落下云中的几粒雨滴,又小心翼翼地砸在我满头汗水的额上,浑身顿感凉爽起来。空气里弥漫着地椒椒的清香,红色的花朵是山丹丹,黄色的花朵是艳英菜,紫色的花朵是狼胖胖,还有那些不知名的花草,真担心踩疼了它们迎接雨滴的快乐枝叶儿。一行人继续跟着老王爬到几百米高的山顶上,一座大致长方形的土城赫然出现在眼前。心里不由慨叹,这才是真正的“城内空荆杞”啊!空荡荡的城内,只南城墙边一棵虬曲龙盘的老树,守护着荒山孤城。北城墙上两孔窑洞前,一圈半人高的土墙,是谁家新近废弃的一个院落吧?青荒相间的草丛里,到处是瓦砾。环顾城墙,残高处两米多,南北约三四百米,东西千八百米,随山就势,东高西低,跨沟而过;西边山上,城墙则西高东低。我忽然明白了,一城夹狭谷,从中通道,两座山上东边大、西边小的“两城”,不正形成一个硕大的葫芦!再看城墙走向,东西两边在通道的地方,明显有一个向内的收缩。因此芦子关也正如一把巨锁,紧锁在通道之上,也紧锁着北方大漠。而这一南北大通道,据考就是我国地理史上著名的秦直道,直到清代还在通行。陕北民间流传着:“芦子关、芦子关,风萧萧兮延水寒,安得壮士控北番?”这是多少辈人心中的感叹!是啊,行人车马,除非长翅,必须扣关才能通行,难怪芦子关历史上有“铁门寨”之称。“延水猶传檄,芦关未撤烽。”想起宋代文学家司马光游览芦子关后题留的诗句,却不知芦子关上的烽烟,哪朝哪代才彻底熄灭了?想着老杜那些泪水浸湿的诗句,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的盛世,是多么地幸福……
不知谁在城墙上一边扎势摆唐朝的将军,一边用手机拍照,惹来一片笑声。维平书记拾起一块瓷片,下面竟留有一个完整的白釉瓷的碗底,一看便知属于典型的唐代瓷器“烧饼底”——这是那位将军还是普通士兵手中的饭碗?不得而知,也无从考证,只能任凭过往的风诉说了。维平书记问我们,“五城”是指哪五座城?一时哪里能想起来,我在手机百度:唐长庆四年(公元825年),朔方节度使李佑,在芦子关一带筑塞门、保安、金明、丰林、定远五城,成为抵御外敌的重镇——想必一定是这五座城了!但看到关于“迢迢隔河水”的解释,是说五城都在黄河以北,似有不妥。因芦子关远在黄河之南,距离黄河有五百里路程啊!
看看时间,已近下午两点,大家肚子也饿得咕咕叫唤起来,一行人才像是从历史里穿越回来,上车返程。天赐湾是毛主席转战陕北居住过的地方,也是转战之路西边的终点。在天赐湾,毛主席灵活地运用“蘑菇战术”,彻底甩开了刘戡几万之众的尾随。“戍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这首《张冠道中》,就是毛主席从小河到天赐湾的征途中写下的。前段时间,维平书记还叮嘱我,要在《靖边文库》中收录毛主席的这首五律。车上,维平书记又嘱咐俊豹,要以天赐湾毛主席旧居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讲话精神,做好天赐湾乡的旅游发展规划;山青宜居,业兴留人,要将天赐湾乡的红色文化品牌与历史文化资源结合起来整体打造……
此时,饥饿感已远去,内心有一种难得的释然。老杜的《塞芦子》又在耳边响起: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
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
霍竹山,陕西靖边人,中国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协理事,《延河诗歌特刊》执行主编。作品见《诗刊》《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中国作家》等刊物。著有散文集、诗集、长篇小说多部。
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塞芦子》里的诗句,早在师范时,我就背诵过。也知道《塞芦子》所写的芦子关,就在我的家乡靖边白于山深处。可惜只在县志里看到记载芦子关的几行文字,一直无缘寻访。
今年盛夏的一个周末,县委书记刘维平邀约寻访芦子关,我欣然随行。其实,在我心里,与其说寻访芦子关,不如说是寻访杜甫留在陕北高原那一行艰辛而光辉的足迹。在历史的天空,如星光一样璀璨的诗人无数,可于我而言,越来越情衷于诗圣杜甫。也许是年龄的原因,对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我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现实主义的诗作更像是一帧帧历史的照片,透过时间漫漶的烟云,让我从中看到了那些朝代更迭年轮里真实的细节。以至为最早读杜甫时不求甚解而深感遗憾。安史之乱后,豪气干云的老杜,不仅写下了《三吏》《三别》《北征》等心系苍生、胸怀国事的传世名篇,而且《春望》《彭衙行》《羌村三首》等充满家国情怀的诗篇,在《杜工部集》里也最为耀眼。《塞芦子》是诗人在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于安史叛军中所写。正如清雍正时进士浦起龙在《读杜心解》里评《塞芦子》诗:此杜氏筹边策也。灼形势,切事情,以韵语为奏议,成一家之言矣。“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多少年来,《塞芦子》也像一盏明灯似的,照在我人生的一个个路口,让我踏实,让我醒悟,让我不畏任何艰难地走下去。
车出了县城,上了高速路。维平书记如数家珍地说起了县域内的古迹,他想在任上,将这些古寺、古堡、古道查找清楚,哪怕简单地立一块碑刻,以便于保护和开发,而芦子关早就进入他的视野了。一下想到,曾陪维平书记几次到清凉寺调研,以及寻访清平堡、阳周城和疑似黄帝原冢的事情来了,原来他心里早就有这样一个宏大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小河毛主席旧居前的清凉寺——一处被毁多年的北魏石窟,现在已成为集摩崖石刻、书法长廊、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景区,很好地带动了靖边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下了高速,天赐湾乡的师俊豹和向导老王过来带路。拐进乡村土路,车如浪尖上的一叶扁舟,颠簸得让人有些发晕。路旁曲折蜿蜒的延河,有气无力挣扎着流淌的样子,似乎只能用几座小小的石拱桥来证明,这是延河,是遥远的军号声里战士欢歌、战马饮水的延河。绿树荫中,三五只麻雀飞起,滑着一道半圆形的弧线,又落进草丛。石壁上的崖窑,仿佛消失了的记忆,一下又惊恐地呈现在眼前,一路相伴而行。沿着延河,行约十多里,车终于停了下来,芦子关到了!
老王带着我们爬到半山坡上,指着开满山花的草丛说起了故事:听老辈人讲,这里曾经是一条大路,驼队来来去去,驼铃声声。老王又像安徒生《皇帝的新装》里的骗子,半空里比划着说,芦子关就在这儿!又说他记得五六十年前,这里还留有土城台,好像是农业社时期种地毁了的。维平书记似有疑惑:“芦子关因状如葫芦故名,可这里并没有葫芦的地貌啊?”老王指向后沟:“哪儿不就像是一个吊葫芦吗?”循着老王手指的方向望过去,两山相夹处,壁立如门,还真有一个巨形葫芦嵌入大山之中,延河隐隐约约从中间流过,一侧红岩陡立数丈,可见河水冲刷过的印痕;一侧的山坡上,生长着茂密的白剑草,与红岩比高对峙。几棵老白杨树耸立在葫芦口,像从时间深处走出的披甲武士,依然守护着烽火的关隘。老王打开了话匣,他们村也因芦子关而名城河村;村小组过去叫芦关寨,但老人们说寨子不吉利,像是占山为王的土匪或囚禁犯人的地方,就改叫芦关梁了。现在,村子里已没多少人住,多数土地开始撂荒——要不,到了这个季节,沟沟岔岔庄稼长得黑洞洞的,哪还有闲田!
天阴沉沉的,风好像一不留神吹落下云中的几粒雨滴,又小心翼翼地砸在我满头汗水的额上,浑身顿感凉爽起来。空气里弥漫着地椒椒的清香,红色的花朵是山丹丹,黄色的花朵是艳英菜,紫色的花朵是狼胖胖,还有那些不知名的花草,真担心踩疼了它们迎接雨滴的快乐枝叶儿。一行人继续跟着老王爬到几百米高的山顶上,一座大致长方形的土城赫然出现在眼前。心里不由慨叹,这才是真正的“城内空荆杞”啊!空荡荡的城内,只南城墙边一棵虬曲龙盘的老树,守护着荒山孤城。北城墙上两孔窑洞前,一圈半人高的土墙,是谁家新近废弃的一个院落吧?青荒相间的草丛里,到处是瓦砾。环顾城墙,残高处两米多,南北约三四百米,东西千八百米,随山就势,东高西低,跨沟而过;西边山上,城墙则西高东低。我忽然明白了,一城夹狭谷,从中通道,两座山上东边大、西边小的“两城”,不正形成一个硕大的葫芦!再看城墙走向,东西两边在通道的地方,明显有一个向内的收缩。因此芦子关也正如一把巨锁,紧锁在通道之上,也紧锁着北方大漠。而这一南北大通道,据考就是我国地理史上著名的秦直道,直到清代还在通行。陕北民间流传着:“芦子关、芦子关,风萧萧兮延水寒,安得壮士控北番?”这是多少辈人心中的感叹!是啊,行人车马,除非长翅,必须扣关才能通行,难怪芦子关历史上有“铁门寨”之称。“延水猶传檄,芦关未撤烽。”想起宋代文学家司马光游览芦子关后题留的诗句,却不知芦子关上的烽烟,哪朝哪代才彻底熄灭了?想着老杜那些泪水浸湿的诗句,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的盛世,是多么地幸福……
不知谁在城墙上一边扎势摆唐朝的将军,一边用手机拍照,惹来一片笑声。维平书记拾起一块瓷片,下面竟留有一个完整的白釉瓷的碗底,一看便知属于典型的唐代瓷器“烧饼底”——这是那位将军还是普通士兵手中的饭碗?不得而知,也无从考证,只能任凭过往的风诉说了。维平书记问我们,“五城”是指哪五座城?一时哪里能想起来,我在手机百度:唐长庆四年(公元825年),朔方节度使李佑,在芦子关一带筑塞门、保安、金明、丰林、定远五城,成为抵御外敌的重镇——想必一定是这五座城了!但看到关于“迢迢隔河水”的解释,是说五城都在黄河以北,似有不妥。因芦子关远在黄河之南,距离黄河有五百里路程啊!
看看时间,已近下午两点,大家肚子也饿得咕咕叫唤起来,一行人才像是从历史里穿越回来,上车返程。天赐湾是毛主席转战陕北居住过的地方,也是转战之路西边的终点。在天赐湾,毛主席灵活地运用“蘑菇战术”,彻底甩开了刘戡几万之众的尾随。“戍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这首《张冠道中》,就是毛主席从小河到天赐湾的征途中写下的。前段时间,维平书记还叮嘱我,要在《靖边文库》中收录毛主席的这首五律。车上,维平书记又嘱咐俊豹,要以天赐湾毛主席旧居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讲话精神,做好天赐湾乡的旅游发展规划;山青宜居,业兴留人,要将天赐湾乡的红色文化品牌与历史文化资源结合起来整体打造……
此时,饥饿感已远去,内心有一种难得的释然。老杜的《塞芦子》又在耳边响起: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
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
霍竹山,陕西靖边人,中国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协理事,《延河诗歌特刊》执行主编。作品见《诗刊》《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中国作家》等刊物。著有散文集、诗集、长篇小说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