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纽约曼哈顿为样本,从街区形成的历史出发,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将影响城市街区活力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城市街区的活力影响因素包含街区的开放度、包容度和适应度三个维度,分别包含相应的细化评价指标,借此可以对街区空间规划和评价进行指引。
【关键词】开放式街区;活力;开放;包容;适应
近年来,街区制又一次成为了热点话题,特别是城市规划圈子内,又迎来了一次关于开放式街区利弊的大讨论。开放式街区的好处是什么?对国内街区又有哪些借鉴之处?笔者带着这一问题对开放式街区的经典案例纽约曼哈顿岛进行了考察,发现曼啥顿的开放式街区除却交通层面的意义,更有价值的内容在于激发了城市的活力,而这种活力和街区空间本身特征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1、曼哈顿街区形成的历史与特征
纽约主要由五大区域构成,本文主要围绕曼哈顿区域展开。1609年,哈森带领荷兰人占领曼啥顿,荷兰人按照阿姆斯特丹的方式来规划曼啥顿岛。因此在岛的尖部规划了运河,整个岛由很多街坊构成,北边界做了城墙,就是现在的华尔街,后面建设了城堡。
纽约的空间扩张从美国建国后开始发展,最初扩张是在下城地区,慢慢延伸至整个曼哈顿都被网格填满,这只用了十年时间,并且这一路网格局至今无明显变化。此路网每个网格长100多米,宽60米,横向长边为住宅主朝向,这也是今天我们探讨的开放式街区的基本架构。
2、街区活力营造的三个维度
通过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笔者发现在街区形制的表象之下,街区本身的空间特征和城市功能、城市人群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从最早商业和工程角度划定街区到今天的城市繁荣活力,街区承载着城市的交通、交流的基本命题之外,本身叉对城市方方面面产生了反作用。这种反向影响可在开放度、包容度和适应度三个维度进行衡量。
2.1街区的开放度
顾名思义开放式街区的重要特征就是開放,开放是街道空间具有活力的本源,而这种开放是怎样形成的呢?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这种开放式街道空间的形成受三个方面的影响,分别是街区的尺度、开放空间的布局模式以及建筑底层空间的利用。
2.1.1街区的尺度
街区的尺度意义在于同样面积的小尺度的街区提供了更多的街道周长,即增加了街道空间的长度。以纽约中央公园以东60-65街和国内典型小区尺度作对比,同样面积和相似功能的情况下,曼哈顿提供的街道空间长度是国内街道空间的2-3倍。街区尺度的缩小会相应带来开放度的提升,这是街道和城市活力的基本面。
2.1.2开放空间布局模式
开放空间的位置和开放程度对街道空间活力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更多的向公众开放的街头绿地比街坊内部的小区中心绿地无疑更好的展示城市生活的面貌。以纽约东村为例,同样面积的公共绿地,街头绿地分散布局的模式和街道有着更多的接触面积,让开放空间融入了街道的公共生活。
2.1.3底层空间利用
建筑的底层空间的功能和街道生活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作为商业、文化功能还是围墙、停车场不光影响街道空间界面,更重要是影响城市活力。对比曼哈顿SOHO区和国内围墙界面小区,大街坊条件下的单一的围墙界面使街道只能作为单一的交通空间,小街区多元化的底层建筑功能使SOHO区真正的成为24小时活力街区。
2.1.4案例分析-曼哈顿巴特利公园城规划
巴特利公园城位于纽约下曼哈顿的西侧,该处原为码头区,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重新规划,经多次规划设计反复易稿,最终确定的规划方案由库铂及埃克斯塔设计事务所(Cooper,Eckstut Associates)完成,因其在城市开发建设中的操作灵活性、易于实施的小街坊和小地块划分的空间格局、有利于引入多方投资共同开发等方面的特点,最终成为实施之选。
规划将曼哈顿传统的方格网街道和长方形街区形式延伸到巴特利公园城来。方案强调了巴特利公园城应该成为下曼哈顿自身成长出来的一部分。同时将用地分成较小的地块,鼓励更多的开发商和建筑师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充分利用哈德逊河的景观条件,设置滨河步行道、港湾以及众多的绿地公园。这些开放空间形成了系统并向公众全天候开放,形成了24小时活力街区的基本保障。规划通过导则确定各地块建筑首层平面的功能布局及各部分出入口的位置,并在相应位置要求建筑物与街道之间设拱廊等过渡空间,而相邻地块的拱廊之间需互相衔接。
2.2街区的包容度
开放式街区的活力从根源上讲在于人在街区中的行为活动。不同年龄、身份、族群的人在街道生活中有自己的空间。这由街道背后的城市功能决定,而小街区更加灵活的空间模式无疑对城市功能的复杂性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这就是街区的包容性。小街区的活力的缘由表象上是因为空间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对人群多样性和功能复杂性的包容。
2.2.1对人口构成的包容
从整个曼哈顿岛层面看,城市人口构成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不均衡的格局,不同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的人群交织分布。这保证了城市街区的24小时的开放活力,不同时间段内,不同的人群活跃在街道空间。另外一方面,纽约号称是“种族的大熔炉”,纽约市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艺术工作者、理想主义者甚至工联分子,他们将自己国家的文化及独特的思想带到这个地方,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使得城市文化呈现多样的繁荣。
2.2.2对城市功能的包容
开放式街区同时形成了非常多样化的城市功能。一方面是城市服务设施的多样性,代表生活品质的周边设施,诸如重要的开敞空间、商业以及教育医疗设施等,都位于城市区域步行可达或者自行车可达的范围之内,从而保证城市区域发挥功能与活力。另外一方面,纽约市一直在倡导增加居住组群的多样性。如在布鲁克林的某居住街区建设中,政府要求混居比例调整为20:30:50(低收入:中等收入:中位收入),此外在更大区域内计划未来十年几乎所有新建住宅都将成为收入混合住区,并针对越发明显的家庭结构两极化现象调整可负担住房的房型配建比例。 2.3街区的适应度
城市是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过程,城市的功能不断演替。纽约建城至今的300年中,城市不断在变化和发展,而活力保持至今,期间开放式街区所形成的固定空间骨架起到了支持性作用。开放式街区由于街区尺度小、模块化的特征,使之对城市功能的演替具有惊人的适应性,保障了城市活力的持续性。具体而言,街区的适应性体现在独立街廓的适应性、整体街区的适应性两个方面。
2.3.1独立街廓的适应性
由于街廓的尺度较小,城市更新变得更加容易,单一地块的建筑功能变更,不致对周边街区的人群构成、功能、社会网络带来巨大的冲击,城市渐进性的更新维系了城市活力的持久性。
以世贸中心的重建为案例,911袭击事件后,原世贸中心大楼倒塌。在后续的规划方案中,原建筑的完整街廓和建筑基坑得以保留,形成了兩个巨型水池,周边建成了911纪念馆。如今这里虽然已经不是金融中心,但成为了城市非常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在周边街区重建的金融中心依然延续了原有功能,城市的活力却得到了增强。
2.3.2整体街区的适应性
对于整体街区而言,城市由于功能的更替,会产生局部地区的衰落,在复兴这些地区的过程中,开放式街区的模式也产生了较好的适应性。以曼哈顿西侧滨水区(高线公园所在地)的改造更新为例,整体街区的复兴并没有大幅的拆倒重建,也并没有合并地块和改变街廓,通过“高线”改造的带动去促进建筑功能的转换,而实现街区的整体更新。
“高线”原是一条铁路货运专用线,采用高架形式减轻地面交通压力,在1980年“高线”功成身退,一直废弃将近30年。在改造中,这条高架铁路并没有拆除,而是转化为一条空中的公园。这条“高线公园”带动了周边街区的重新开发,周边建筑保留工业建筑、社区特色、已有的艺术画廊。街区和公园的组合使这里成为纽约市增长最快、最有活力的社区。从2000年到2010年,这里的人口人口增长了60%。
3、主要结论
欧美“密路网小街区”和中国“宽马路大街区”的形成各有其历史原因。纽约的街区基本模式在两百多年前就已经形成,当时主要因为土地划分给小型的私人开发较为便利,因此街廓较小。而中国在建国后形成的大街区模式主要适应当时的大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要求,同时也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
本文并不聚焦于街区大小的优劣,仅从街区模式和城市活力的关系为着眼点,分析开放式街区对城市活力营造的三个方面,即包含了内在原因也包含了外在结果。开放式街区提供的更多的街道面诱发了更复杂的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更易更新的小街廓使这种复杂性变得更加持续。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对国内街道空间设计和街区改造能有些借鉴。
【关键词】开放式街区;活力;开放;包容;适应
近年来,街区制又一次成为了热点话题,特别是城市规划圈子内,又迎来了一次关于开放式街区利弊的大讨论。开放式街区的好处是什么?对国内街区又有哪些借鉴之处?笔者带着这一问题对开放式街区的经典案例纽约曼哈顿岛进行了考察,发现曼啥顿的开放式街区除却交通层面的意义,更有价值的内容在于激发了城市的活力,而这种活力和街区空间本身特征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1、曼哈顿街区形成的历史与特征
纽约主要由五大区域构成,本文主要围绕曼哈顿区域展开。1609年,哈森带领荷兰人占领曼啥顿,荷兰人按照阿姆斯特丹的方式来规划曼啥顿岛。因此在岛的尖部规划了运河,整个岛由很多街坊构成,北边界做了城墙,就是现在的华尔街,后面建设了城堡。
纽约的空间扩张从美国建国后开始发展,最初扩张是在下城地区,慢慢延伸至整个曼哈顿都被网格填满,这只用了十年时间,并且这一路网格局至今无明显变化。此路网每个网格长100多米,宽60米,横向长边为住宅主朝向,这也是今天我们探讨的开放式街区的基本架构。
2、街区活力营造的三个维度
通过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笔者发现在街区形制的表象之下,街区本身的空间特征和城市功能、城市人群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从最早商业和工程角度划定街区到今天的城市繁荣活力,街区承载着城市的交通、交流的基本命题之外,本身叉对城市方方面面产生了反作用。这种反向影响可在开放度、包容度和适应度三个维度进行衡量。
2.1街区的开放度
顾名思义开放式街区的重要特征就是開放,开放是街道空间具有活力的本源,而这种开放是怎样形成的呢?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这种开放式街道空间的形成受三个方面的影响,分别是街区的尺度、开放空间的布局模式以及建筑底层空间的利用。
2.1.1街区的尺度
街区的尺度意义在于同样面积的小尺度的街区提供了更多的街道周长,即增加了街道空间的长度。以纽约中央公园以东60-65街和国内典型小区尺度作对比,同样面积和相似功能的情况下,曼哈顿提供的街道空间长度是国内街道空间的2-3倍。街区尺度的缩小会相应带来开放度的提升,这是街道和城市活力的基本面。
2.1.2开放空间布局模式
开放空间的位置和开放程度对街道空间活力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更多的向公众开放的街头绿地比街坊内部的小区中心绿地无疑更好的展示城市生活的面貌。以纽约东村为例,同样面积的公共绿地,街头绿地分散布局的模式和街道有着更多的接触面积,让开放空间融入了街道的公共生活。
2.1.3底层空间利用
建筑的底层空间的功能和街道生活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作为商业、文化功能还是围墙、停车场不光影响街道空间界面,更重要是影响城市活力。对比曼哈顿SOHO区和国内围墙界面小区,大街坊条件下的单一的围墙界面使街道只能作为单一的交通空间,小街区多元化的底层建筑功能使SOHO区真正的成为24小时活力街区。
2.1.4案例分析-曼哈顿巴特利公园城规划
巴特利公园城位于纽约下曼哈顿的西侧,该处原为码头区,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重新规划,经多次规划设计反复易稿,最终确定的规划方案由库铂及埃克斯塔设计事务所(Cooper,Eckstut Associates)完成,因其在城市开发建设中的操作灵活性、易于实施的小街坊和小地块划分的空间格局、有利于引入多方投资共同开发等方面的特点,最终成为实施之选。
规划将曼哈顿传统的方格网街道和长方形街区形式延伸到巴特利公园城来。方案强调了巴特利公园城应该成为下曼哈顿自身成长出来的一部分。同时将用地分成较小的地块,鼓励更多的开发商和建筑师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充分利用哈德逊河的景观条件,设置滨河步行道、港湾以及众多的绿地公园。这些开放空间形成了系统并向公众全天候开放,形成了24小时活力街区的基本保障。规划通过导则确定各地块建筑首层平面的功能布局及各部分出入口的位置,并在相应位置要求建筑物与街道之间设拱廊等过渡空间,而相邻地块的拱廊之间需互相衔接。
2.2街区的包容度
开放式街区的活力从根源上讲在于人在街区中的行为活动。不同年龄、身份、族群的人在街道生活中有自己的空间。这由街道背后的城市功能决定,而小街区更加灵活的空间模式无疑对城市功能的复杂性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这就是街区的包容性。小街区的活力的缘由表象上是因为空间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对人群多样性和功能复杂性的包容。
2.2.1对人口构成的包容
从整个曼哈顿岛层面看,城市人口构成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不均衡的格局,不同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的人群交织分布。这保证了城市街区的24小时的开放活力,不同时间段内,不同的人群活跃在街道空间。另外一方面,纽约号称是“种族的大熔炉”,纽约市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艺术工作者、理想主义者甚至工联分子,他们将自己国家的文化及独特的思想带到这个地方,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使得城市文化呈现多样的繁荣。
2.2.2对城市功能的包容
开放式街区同时形成了非常多样化的城市功能。一方面是城市服务设施的多样性,代表生活品质的周边设施,诸如重要的开敞空间、商业以及教育医疗设施等,都位于城市区域步行可达或者自行车可达的范围之内,从而保证城市区域发挥功能与活力。另外一方面,纽约市一直在倡导增加居住组群的多样性。如在布鲁克林的某居住街区建设中,政府要求混居比例调整为20:30:50(低收入:中等收入:中位收入),此外在更大区域内计划未来十年几乎所有新建住宅都将成为收入混合住区,并针对越发明显的家庭结构两极化现象调整可负担住房的房型配建比例。 2.3街区的适应度
城市是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过程,城市的功能不断演替。纽约建城至今的300年中,城市不断在变化和发展,而活力保持至今,期间开放式街区所形成的固定空间骨架起到了支持性作用。开放式街区由于街区尺度小、模块化的特征,使之对城市功能的演替具有惊人的适应性,保障了城市活力的持续性。具体而言,街区的适应性体现在独立街廓的适应性、整体街区的适应性两个方面。
2.3.1独立街廓的适应性
由于街廓的尺度较小,城市更新变得更加容易,单一地块的建筑功能变更,不致对周边街区的人群构成、功能、社会网络带来巨大的冲击,城市渐进性的更新维系了城市活力的持久性。
以世贸中心的重建为案例,911袭击事件后,原世贸中心大楼倒塌。在后续的规划方案中,原建筑的完整街廓和建筑基坑得以保留,形成了兩个巨型水池,周边建成了911纪念馆。如今这里虽然已经不是金融中心,但成为了城市非常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在周边街区重建的金融中心依然延续了原有功能,城市的活力却得到了增强。
2.3.2整体街区的适应性
对于整体街区而言,城市由于功能的更替,会产生局部地区的衰落,在复兴这些地区的过程中,开放式街区的模式也产生了较好的适应性。以曼哈顿西侧滨水区(高线公园所在地)的改造更新为例,整体街区的复兴并没有大幅的拆倒重建,也并没有合并地块和改变街廓,通过“高线”改造的带动去促进建筑功能的转换,而实现街区的整体更新。
“高线”原是一条铁路货运专用线,采用高架形式减轻地面交通压力,在1980年“高线”功成身退,一直废弃将近30年。在改造中,这条高架铁路并没有拆除,而是转化为一条空中的公园。这条“高线公园”带动了周边街区的重新开发,周边建筑保留工业建筑、社区特色、已有的艺术画廊。街区和公园的组合使这里成为纽约市增长最快、最有活力的社区。从2000年到2010年,这里的人口人口增长了60%。
3、主要结论
欧美“密路网小街区”和中国“宽马路大街区”的形成各有其历史原因。纽约的街区基本模式在两百多年前就已经形成,当时主要因为土地划分给小型的私人开发较为便利,因此街廓较小。而中国在建国后形成的大街区模式主要适应当时的大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要求,同时也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
本文并不聚焦于街区大小的优劣,仅从街区模式和城市活力的关系为着眼点,分析开放式街区对城市活力营造的三个方面,即包含了内在原因也包含了外在结果。开放式街区提供的更多的街道面诱发了更复杂的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更易更新的小街廓使这种复杂性变得更加持续。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对国内街道空间设计和街区改造能有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