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M课程的初中化学深度学习研究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bieq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的缩写,运用STEM开展初中化学教学,将学科进行整合,引导学生跳出学科界限,进行深度学习,对学生学习质量与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积极影响。教师应当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STEM构建初中化学深度学习的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STEM 初中化学 深度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基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素质教育的普及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目前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素养,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更强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初中化学教学中也需要符合时代教育主题,教师可以尝试应用STEM教育进行学科内容整合,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 对于STEM教育和深度学习的基本认识与理解
  STEM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等单词的首字母缩写组合。STEM教育便是将上述四中领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融合,这种教育突破了学科领域的局限性,包括学科内容、学科 教与学方法、学科的学习理念等,都突破了学科之间的便捷,被融合在一起,将其应用到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更科学更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工作,有利于促使學生形成跨学科的多元思维能力,拥有更完整的学科素养。
  1976年美国学者最先提出深度学习这一概念,后来者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究,并且将其应用到不同学科的教学中。信息化社会中,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要求学生掌握对知识信息的加工能力,能够学以致用,形成高阶思维意识。化学深度学习是围绕主题进行的学习,在学习中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激活、活动和体验、内化和变式、迁移和应用、反思和评价,从而进行化学知识的内化,逐步形成完整的化学知识架构,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
  2 TEM课程的初中化学深度学习策略
  2.1 整合技术内容,开展化学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学生才能掌握化学技术,在实验中,才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STEM进行化学教学,教师要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具体而言,教师要应用分离技术、配置溶液和其它相关仪器等,设置化学实验,带领学生展开实验。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进行STEM教学,是促进学生技术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提升的可行途径。比如在“氧气的制取与性质”这一实验活动中,实验之前教师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实验课之前,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指导氧气制取实验的过程以及每个环节的作用、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并且让学生思考加热高锰酸钾的原因以及高锰酸钾的化学表达式的结构,不仅可以让学生为实验课做好准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采集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中要求分配好实验任务,共同展开实验,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记录,包括具体的操作和之后的结果,并且进行实验原理推测和检验,让每个学生都在完成实验任务的过程中,提升其动手操作能力。实验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应用Excel软件,清晰明了的展示实验内容、过程和结果,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化。
  2.2 整合工程内容,结合实际开展教学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当下,化学逐渐形成了工程思想,包括化工产品生产线的建设、产品的制作、化学实验中化学物质的提取等,都包含不同的工程思想。通过STEM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深入了解和不断内化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化学工程思想的融合,并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规律和日常生活,让学生形成对化学工程思想的整体认知,指导学生将化学工程思想和现实中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水平。比如在“金属的性质和利用”这节课堂上,教师先带领学生了解生活中最常见的各种金属,了解金属的性质和使用方式,并且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图片内容可以是油罐车后方的铁链、铝制作的铝箔等,然后提问:这些图片中的金属具备何种性质?然后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家的情况设置窗户,材料有木材、钢铁、铝合金、塑钢,让学生分析何种材料最适用,指导学生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化学工程思想结合在一起,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整合数学内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初中化学教学中,部分知识属于数学内容,比如教师设置化学实验的时候,所有化学物质都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数量配置,溶液的配置,需要确保溶质质量与水质量的精准性,这些设计都需要采用数学计算方法。教师设置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要带领学生认识到数学计算对于化学实验有效进行的重要性,严谨的对待实验,由此提升化学实验质量。教师通过STEM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可以将部分化学问题处置成数学问题,然后指引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以数学思维解决化学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比如在“溶液组成的表示”这节课上,需要学生进行各种核算,明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算出溶液中溶质质量的比重,或者核算溶液体积,通过溶液密度,得出溶液质量。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设置类似这样的问题“现在要配置1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OH溶液,应该准备多少的水与NaOH?”然后指导学生应用数学思维,进行独立思考、核算、验证等,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3 结束语
  运用STEM构建初中化学课堂,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化学知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积极意义,教师应尽量做好对各学科的整合,打破化学学科的界限,让学生通过学习化学知识对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陆庭銮.促进化学深度学习的STEM项目设计[J].化学教与学,2018(7).
  [2] 习李扬.STEM教育视野下的科学课程构建[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6.
  青岛西海岸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出现,它对于老师在教学方面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理念都秉承着儒家思想,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过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今天,所以就需要老师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课程 翻转课堂 应用  本文主要对高职计算机课程中翻转课堂的应用进行探索,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都知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数学知识较为枯燥,并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基于这样的学科特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造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常常产生思维障碍。而情境的构建不仅能够为学生的思维与抽象知识建立沟通的桥梁,还能够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因此,本文对情境教学的具体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教学 生活 问题 操作  在传统的教学
摘 要:皮亚杰认为:儿童从自我中心解放出来的重要途径是与同伴发生交互作用。同伴间积极、向上的交互就是他们之间快乐的交往。作为幼儿教师应教给幼儿交往的技能,培养幼儿交往的能力。当前作为独生子女的幼儿,受其成长环境的影响,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和行为。而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呢?本文主要针对大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展开论述,探讨了大班幼儿交往能力实现的有效
1 问题的提出  早晨入园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一幕:“老师,我忘了带……”“老师,我妈妈忘给我带了……”“老师,爸爸妈妈没和我说”……显然,这是幼儿任务意识淡薄的表现,容易忘记任务,也常常将责任推卸到家长身上。  培养大班幼儿的任务意识是幼小衔接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很多家长急于在智力上投资,而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养成。其实,入学问题不只是知识和技能问题,更是习惯养成和心理准备问题,培养大班幼儿的任
知人善用之鲍叔,治国良才之管仲,春秋五霸之桓公,三人孰优孰劣?以笔者之见,诚然,管仲鲍叔皆为人才,但要论治国平天下者,当属桓公更胜一筹。  桓公之才,在剛柔并济、能屈能伸、保全大局。贵为一国之太子,是否理应高高在上、不染尘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为争夺帝位,廷上廷下皆一片血雨腥风。公子小白遭人阻击,命悬一线,然而,他能放下身段,装死逃脱,选择万事以大局为重。因为他明白,一时的屈辱算不了什么,眼前的一
游戏对于幼儿来说,不仅是他们实践社会生活的桥梁,也是他们全面发展的需要。幼儿除了满足生理需要外,还要通过游戏来满足精神需要。游戏是幼儿的权利。近几年,国内幼儿园逐渐关注到游戏的重要性,进行了一批批的游戏改革。自主性游戏、区域游戏、安吉游戏……这些热门词汇频频出现,对于一个一线工作者来说是理念的革新、思维的突破,但我们能真正静下心来看游戏吗?能站在幼儿的角度,倾听他们对游戏的看法和认识吗?作为一名青
摘 要:从20世纪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孩子成长环境普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初中时期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人文的塑成至关重要,在这个关键时期,各行各业都应该为学生着想,采取适当的育人方式,改进有缺陷的方式方法,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三位一体 教育 策略  1 引言  教师是学校教育最直接的执行者,他的责任重大,有时老师对孩子的影响远远大于父母对孩子的
摘 要:面对偶像文化的深透,偶像的言行支配着青少年的思想与行为,同时偶像走红的方式、偶像的价值选择也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要做好积极的引导,让学习的真正意义展现出本色,抵御文化冲击下对学习作用的忽视。同时指引学生追寻正面积极的榜样,让榜样的力量成为教育之舟前进的号角,并且启发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扬起胜利的风帆。  关键词:偶像文化 榜样 非正式群体  1 案例背景  在中小学生中,“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