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室外给排水设计对于人们的正常的生活保障是非常的必要的,在管线室外给排水的设计中有诸多的方面需要考虑,那样才能使工程的设计更加的完美无损。因此,本文就市政管线综合室外给排水的设计进行探讨解析,分析现今的市政管線综合室外给排水设计中的设计要点,同时对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市政,管线综合,室外给排水设计,设计要点,问题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设计是一个工程的前提和基础,设计是工程如期并保质保量完成的保障,没有预先进行设计的工程就一定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更无法堪称为工程建设。因此,设计对整个工程是非常的重要的,需要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市政管线综合室外给排水设计对居民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应该加强对其设计的探讨解析。
二.综合管线室外给排水设计的背景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城市地下综合市政管线也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为了避免道路进行第二次开膛破肚,在给排水系统进行施工前,就应该根据市政管线做出专业的管线设计,从而避免二次地面开膛破肚所浪费的人力和物力。除此之外,减少二次地面开膛破肚现象,可以还给居民一个正常的生活。因此,做出专业的管线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国内外的很多城市常常采用综合管沟的管线设计方案,就是将各种各样的管线集合在一起,并且设有专门的检修口供检修人员进行检修工作。采用综合管沟有很多好处:可以充分地利用地下空间;避免道路开膛破肚,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成本相对较低等。虽然采用综合管沟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也有很多的缺点。采用综合管沟需要一次性投资,由于各管线的所属管辖的单位不同,所以有时出现问题会很难沟通等。根据南北方城市的特有特征,衡量综合管沟的优缺点发现,一般的道路可以不设置管沟,直接控制管位和管线的高度做成小管沟,也可以避免市政管线变得更复杂。
三. 给排水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1. 给排水系统的组成
给水系统组成、雨水系统组成、污水系统组成
2.给排水系统的特点
从给排水系统的现状来看,枢纽范围内的给排水管线因临近主要干道、商业中心,其管径较大,规格较多,并且管网系统错综复杂;管线勘察资料不全或不准确;与其他专业管线位置关系过于紧密,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特点都直接影响到改迁方案及施工措施,设计人员必须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规划细致、统筹的考虑。
四.管线的综合布置设计要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道路下的市政管线也日益复杂。为减少道路二次开挖现象,维持人们的正常日常生活,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在专业管线设计前要宏观控制好市政管线。
某些城市利用综合管沟来解决这一难题。这种做法对交通特别繁忙、不允许随时开挖及地下空间特别狭小路段尤其有利,但是综合管沟也有弊端:一次性投资大,各管线的 主管单位不同而很难协调,管沟内部的通风、防火、排水等问题很难妥善处理且其断面尺寸也很难预测。鉴于以上问题及结合南方城市的特点,作者认为在一般道路下可不设管沟,而是通过合理安排管位、合理控制管线标高、性质类同管线做成小管沟等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1.道路上管位布置
由于雨、污水管管径较大且埋深较深,故将其布置于车行道下。给水管管径小、埋深浅且是压力管道,检修频率高,一般设于人行道下,因此在两边人行道上分别设置两条给水管且靠近道路中心线一侧。电力、电信管分设在两侧人行道远离道路中心线一侧。
2.管线高程控制
合理安排好各管线平面位置后还应合理控制各管线高程。一般来说,从上至下管线顺序依次为电力管(沟)、电讯管(沟)、煤气管、给水管、热力管、雨水管、污水管。
3.管线间距控制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规定,一般市政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为0.15m,个别管线如电力管沟与其他管线最小垂直净距为0.50m,这在实际工程操作时很难做到。一般管线净距>0时即可施工,在排水管道之间净距大于零且小于管道基础厚度的情况下采用管道混凝土方包加固,因此在市政管线综合规划时,除电力管线同热力及燃气管交叉时最小垂直净距争取控制在0.5m外,其他管线综合规划时的管线最小垂直净距>0即可。此次设计中有部分管线很难避开则做成交叉井形式,将污水管线直接穿过交叉井,而雨水管线在井中断开。
4.管线设置
一般排水管线先与其他管线设计,但是排水管线设计时一定要先考虑好管位,电力、通信、给水、排水(雨水、污水)、燃气等管线相对位置,为后续的设计做准备,以免冲突。
五.管线综合布置原则
1.各种管道的平面排列不得重叠,并尽量减少和避免相互交叉。
2.各种管道应尽量和道路中心线或主要建筑线平行敷设。
3.管道与铁路、道路和管沟交叉时,应尽量垂直于铁路、道路和管沟中心线。
4.给水管和污水管交叉时,给水管应敷设在污水管的上面。
5.管道排列时,应注意其用途、相互联系及彼此间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污水管应远离生活饮用水管;直流电力电缆不应与其他金属管靠近,以免增加后者的腐蚀等。
6.干管应靠近主要使用单位以及连接支管最多的一侧。
7.给水管道、循环水管道允许与热力管道沟同沟敷设。
8.架空管道不得影响运输、人行交通及建筑物的自然采光。
9.给水管道的埋设深度应满足下面的要求:管道不被震动及行车力损坏;管道内水流不被冰冻或增高温度。
六.市政给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
1.住宅给排水的设计不合理
住宅给排水的设计是给排水系统的前提。但是一些施工单位对给排水的设计不明确,存在明显的缺陷:
(一)管道问题
由于小区的居民很多,相对的用水量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如果小区的供水管网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实际的用水量和管道的分布,就会造成每个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均的现象。也就是说,在水压大的地方会出现水流量过大,四处飞溅,浪费严重;在水压小的地方水量很少,有的居民家还会出现断流的现象,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二)给水问题
在前面我们曾经提过,管道设置的不合理会导致水压的分配不均匀。
(三)排水问题
排水管发生堵塞现象,严重影响居民生活。
(四)消防问题
消防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关系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消防栓的位置既不能影响到居民生活,同时要发挥它的作用。
2.住宅给排水设备的材料不合理
居民住宅给排水系统是一个很重要的工程,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开支,以次充好,对于材料的选择是越便宜越好。这样就导致了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缩短,达不到居民正常的的需求。
3.在居民给排水系统安装过程中不按要求操作
居民住宅给排水系统安装工作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然而一些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在安装的过程中不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序,依据自己的意愿,使得最好的给排水系统不能正常的工作。
4.缺少管理, 不注意维护
再好的材料也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在给排水系统正常运转的过程中,给排水管道会有消耗,在一定时期内还可以满足工作需求,长时间的使用就会导致系统瘫痪。所以定期的检查维护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居民和管理单位都忽略了这一点,再造成损失后才认识到这点。
七.结束语
总之,我们知道在目前我国的市政管线综合室外给排水设计中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的,需要我们的相关人员去应用新的科学技术并结合以往的设计世界经验来对其进行完善。对给排水技术的解析,不仅仅是对我国工艺技术的剖析,更是对现有技术的完善优化,所以,在此方面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邓防震.室外给水排水设计中常见的问题[J].山西建筑,2007(03).
[2]郑达谦.给排水工程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艺出版社,2002.
[3]陈其灯.小康住宅生活给排水设计中若干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福建建 筑,2003,84(4):24-26.
[4]付少明.室外给排水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给水排水, 2010(01).
[5]金鑫.小议室外给排水的设计与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5).
【关键词】市政,管线综合,室外给排水设计,设计要点,问题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设计是一个工程的前提和基础,设计是工程如期并保质保量完成的保障,没有预先进行设计的工程就一定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更无法堪称为工程建设。因此,设计对整个工程是非常的重要的,需要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市政管线综合室外给排水设计对居民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应该加强对其设计的探讨解析。
二.综合管线室外给排水设计的背景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城市地下综合市政管线也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为了避免道路进行第二次开膛破肚,在给排水系统进行施工前,就应该根据市政管线做出专业的管线设计,从而避免二次地面开膛破肚所浪费的人力和物力。除此之外,减少二次地面开膛破肚现象,可以还给居民一个正常的生活。因此,做出专业的管线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国内外的很多城市常常采用综合管沟的管线设计方案,就是将各种各样的管线集合在一起,并且设有专门的检修口供检修人员进行检修工作。采用综合管沟有很多好处:可以充分地利用地下空间;避免道路开膛破肚,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成本相对较低等。虽然采用综合管沟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也有很多的缺点。采用综合管沟需要一次性投资,由于各管线的所属管辖的单位不同,所以有时出现问题会很难沟通等。根据南北方城市的特有特征,衡量综合管沟的优缺点发现,一般的道路可以不设置管沟,直接控制管位和管线的高度做成小管沟,也可以避免市政管线变得更复杂。
三. 给排水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1. 给排水系统的组成
给水系统组成、雨水系统组成、污水系统组成
2.给排水系统的特点
从给排水系统的现状来看,枢纽范围内的给排水管线因临近主要干道、商业中心,其管径较大,规格较多,并且管网系统错综复杂;管线勘察资料不全或不准确;与其他专业管线位置关系过于紧密,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特点都直接影响到改迁方案及施工措施,设计人员必须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规划细致、统筹的考虑。
四.管线的综合布置设计要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道路下的市政管线也日益复杂。为减少道路二次开挖现象,维持人们的正常日常生活,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在专业管线设计前要宏观控制好市政管线。
某些城市利用综合管沟来解决这一难题。这种做法对交通特别繁忙、不允许随时开挖及地下空间特别狭小路段尤其有利,但是综合管沟也有弊端:一次性投资大,各管线的 主管单位不同而很难协调,管沟内部的通风、防火、排水等问题很难妥善处理且其断面尺寸也很难预测。鉴于以上问题及结合南方城市的特点,作者认为在一般道路下可不设管沟,而是通过合理安排管位、合理控制管线标高、性质类同管线做成小管沟等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1.道路上管位布置
由于雨、污水管管径较大且埋深较深,故将其布置于车行道下。给水管管径小、埋深浅且是压力管道,检修频率高,一般设于人行道下,因此在两边人行道上分别设置两条给水管且靠近道路中心线一侧。电力、电信管分设在两侧人行道远离道路中心线一侧。
2.管线高程控制
合理安排好各管线平面位置后还应合理控制各管线高程。一般来说,从上至下管线顺序依次为电力管(沟)、电讯管(沟)、煤气管、给水管、热力管、雨水管、污水管。
3.管线间距控制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规定,一般市政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为0.15m,个别管线如电力管沟与其他管线最小垂直净距为0.50m,这在实际工程操作时很难做到。一般管线净距>0时即可施工,在排水管道之间净距大于零且小于管道基础厚度的情况下采用管道混凝土方包加固,因此在市政管线综合规划时,除电力管线同热力及燃气管交叉时最小垂直净距争取控制在0.5m外,其他管线综合规划时的管线最小垂直净距>0即可。此次设计中有部分管线很难避开则做成交叉井形式,将污水管线直接穿过交叉井,而雨水管线在井中断开。
4.管线设置
一般排水管线先与其他管线设计,但是排水管线设计时一定要先考虑好管位,电力、通信、给水、排水(雨水、污水)、燃气等管线相对位置,为后续的设计做准备,以免冲突。
五.管线综合布置原则
1.各种管道的平面排列不得重叠,并尽量减少和避免相互交叉。
2.各种管道应尽量和道路中心线或主要建筑线平行敷设。
3.管道与铁路、道路和管沟交叉时,应尽量垂直于铁路、道路和管沟中心线。
4.给水管和污水管交叉时,给水管应敷设在污水管的上面。
5.管道排列时,应注意其用途、相互联系及彼此间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污水管应远离生活饮用水管;直流电力电缆不应与其他金属管靠近,以免增加后者的腐蚀等。
6.干管应靠近主要使用单位以及连接支管最多的一侧。
7.给水管道、循环水管道允许与热力管道沟同沟敷设。
8.架空管道不得影响运输、人行交通及建筑物的自然采光。
9.给水管道的埋设深度应满足下面的要求:管道不被震动及行车力损坏;管道内水流不被冰冻或增高温度。
六.市政给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
1.住宅给排水的设计不合理
住宅给排水的设计是给排水系统的前提。但是一些施工单位对给排水的设计不明确,存在明显的缺陷:
(一)管道问题
由于小区的居民很多,相对的用水量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如果小区的供水管网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实际的用水量和管道的分布,就会造成每个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均的现象。也就是说,在水压大的地方会出现水流量过大,四处飞溅,浪费严重;在水压小的地方水量很少,有的居民家还会出现断流的现象,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二)给水问题
在前面我们曾经提过,管道设置的不合理会导致水压的分配不均匀。
(三)排水问题
排水管发生堵塞现象,严重影响居民生活。
(四)消防问题
消防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关系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消防栓的位置既不能影响到居民生活,同时要发挥它的作用。
2.住宅给排水设备的材料不合理
居民住宅给排水系统是一个很重要的工程,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开支,以次充好,对于材料的选择是越便宜越好。这样就导致了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缩短,达不到居民正常的的需求。
3.在居民给排水系统安装过程中不按要求操作
居民住宅给排水系统安装工作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然而一些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在安装的过程中不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序,依据自己的意愿,使得最好的给排水系统不能正常的工作。
4.缺少管理, 不注意维护
再好的材料也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在给排水系统正常运转的过程中,给排水管道会有消耗,在一定时期内还可以满足工作需求,长时间的使用就会导致系统瘫痪。所以定期的检查维护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居民和管理单位都忽略了这一点,再造成损失后才认识到这点。
七.结束语
总之,我们知道在目前我国的市政管线综合室外给排水设计中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的,需要我们的相关人员去应用新的科学技术并结合以往的设计世界经验来对其进行完善。对给排水技术的解析,不仅仅是对我国工艺技术的剖析,更是对现有技术的完善优化,所以,在此方面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邓防震.室外给水排水设计中常见的问题[J].山西建筑,2007(03).
[2]郑达谦.给排水工程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艺出版社,2002.
[3]陈其灯.小康住宅生活给排水设计中若干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福建建 筑,2003,84(4):24-26.
[4]付少明.室外给排水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给水排水, 2010(01).
[5]金鑫.小议室外给排水的设计与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