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体学角度分析William Blake的The Tyger中隐喻意义的体现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shix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隐喻是诗歌的基本特征,而且其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是解读诗歌的一个难点。本文将采用文体学的视角,从节奏韵律、文字书写和词汇语义特征等方面分析英国著名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老虎》 (The Tyger)一诗的隐喻意义。
  关键词:隐喻;节奏韵律;文字书写;词汇语义;威廉·布莱克
  
  1. 引言
  
  我们在读英文诗歌时,几乎都会碰到隐喻,诗的美,诗的涵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隐喻表现出来的。但同时,隐喻也是我们解读英文诗歌的一个难点。因此,我们必须对什么是隐喻及其与诗歌的关系等有所了解。
  隐喻,简言之,就是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本体是通过喻体的形象来表达的。隐喻的实现要求本体和喻体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是隐喻产生的根据。而诗歌正是诗人通过隐喻表现他对世界的体验,因此可以说,隐喻就是诗歌的生命,对一首诗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隐喻的解释。隐喻在诗歌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说它是显性的,因为它通过文字符号来表征;说它是隐性的,因为诗歌可以通过文字符号来表征潜在的、语音的、意象的隐喻(曹丽英,2004)〔1〕。隐喻在诗歌中的表现也受语体的影响,因而对诗歌进行文体学的分析,可以将诗歌的形式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深刻内涵即其隐喻意义。
  那么,如何正确理解诗歌的隐喻意义进而体会诗歌的美及其深刻内涵呢?本文就英国著名诗人William Blake的《老虎》(The Tyger)一诗,从文体学的角度探讨该诗隐喻意义的体现,以期为诗歌隐喻的理解提供一点借鉴。
  
  2.隐喻意义分析
  
  文体学对文本的分析,一般是从音系、字系、词汇和语句层面入手的,具体到诗歌,是从节奏韵律、文字书写和词汇语义特征等方面来进行分析。为了便于分析,将原诗及其译文摘录如下:
  The Tyger
  Tyger! Tyger! burning bright
  In the forest of the night
  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
  Could frame thy fearful symmetry?
  
  In what distant deeps or skies
  Burnt the fire of thine eyes?
  On what wings dare he aspire?
  What the hand dare seize the fire?
  
  And what shoulder, and what art,
  Could twist the sinews of thy heart?
  And when thy heart began to beat,
  What dread hand? and what dread feet?
  
  What the hammer? what the chain?
  In what furnace was thy brain?
  What the anvil? what dread grasp
  Dare its deadly terrors clasp?
  
  When the stars threw down their spears,
  And watered heaven with their tears,
  Did he smile his work to see?
  Did he who made the Lamb make thee?
  
  Tyger! Tyger! burning bright
  In the forests of the night,
  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
  Dare frame thy fearful symmetry?
  
  老虎
  
  老虎!老虎!黑夜的森林中
  燃燒着的煌煌的火光,
  是怎样的神手或天眼
  造出了你这样的威武堂堂?
  
  你炯炯的两眼中的火
  燃烧在多远的天空或深渊?
  他乘着怎样的翅膀搏击?
  用怎样的手夺来火焰?
  
  又是怎样的臂力,怎样的技巧,
  把你的心脏的筋肉捏成?
  当你的心脏开始搏动时,
  使用怎样猛的手腕和脚胫?
  
  是怎样的槌?怎样的链子?
  在怎样的熔炉中炼成你的脑筋?
  是怎样的铁砧?怎样的铁臂
  敢于捉着这可怖的凶神?
  
  群星投下了他们的投枪。
  用它们的眼泪润湿了穹苍,
  他是否微笑着欣赏他的作品?
  他创造了你,也创造了羔羊?
  
  老虎!老虎!黑夜的森林中
  燃烧着的煌煌的火光,
  是怎样的神手或天眼
  造出了你这样的威武堂堂?
  (郭沫若译)〔2〕
  2.1 节奏韵律特征
  蒲柏(Pope)有句名言:“音听起来必须是意的回声(The sound must seem an echo to the sense)”〔3〕。下面具体就该诗的节奏韵律特征来探讨该诗的隐喻涵义。
  这首诗工整、押韵,以四行诗的模式展开,每行四个重音自然地落在重要的字词上,读起来极富震撼力,而郭沫若先生的译文也将这种震撼力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使用“顿呼”手法开头,以一种惊奇、敬畏的笔调直呼“老虎”其名,使之活生生地跃入读者眼前。
  从格律形式上看,这首诗基本上采用的是扬抑格,即一个重读音节跟一个轻读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这种格律形式给人以庄严、凝重的节奏感,给人以震撼,给全诗定下了肃穆威严的基调。
  押韵作为一种语音突出形式,通常可在诗歌及某些韵律较强的散文中被前景化,用以取得特殊的文体效果〔4〕。这篇诗歌采取了aabb ccdd eeff gghh iijj aabb次序押韵的形式,第一节与最后一节押韵完全相同。这种形式恰与造虎过程的一步一步相对应从而被前景化:整体形象——眼睛——心脏——头脑——最后的完成。这突出了只有超自然的神力才能创造出的这一凶猛怪兽。该诗从整体布局上就形成了压倒的气势,加深了读者对老虎形象的认识。
  诗中尾韵大多是阳韵,这种韵式强劲有力,雄壮高亢,如: bright--night, skies--eyes, art--heart, beat--feet, chain--brain, grasp--clasp, spears--tears, see--thee等。阳韵的运用加强了老虎豪放威猛的形象与它王者的气概。其中,双元音/ai/出现于12行的尾韵中,语音上和整首诗的关键词Tyger相呼应,读来朗朗上口,洪亮饱满,为全诗增加了力度和强度。
  诗中还运用了头韵,如第一行的“Tyger! Tyger!”和“burning bright”;第五行的“distant deeps”;第十一行的“began to beat”等。/b/ /d/ /t/都是爆破音,急促有力,都是锤打声音的模仿,令人联想到诗中的hammer, chain, furnace和anvil,火焰熊熊,火星四溅的铸造场面,而且能够体会到老虎的超强破坏力。
  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诗人通过这样的节奏韵律想表达的是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这就是诗歌语音的隐喻。读者从听觉上就能够直接感受到“老虎”的凶猛强悍、咄咄逼人,令人不寒而栗,感受到黑暗势力的压倒性。
  2.2 文字书写特征
  在文字书写方面,作者采用了一系列不符合常规的表现,即使用了偏离手段,以达到突出前景化的文体效果,同时也加强了隐喻意义的体现。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标题中“老虎”一词的旧体拼写法,即“Tyger”而非“Tiger”。这两种拼写法在当时均可接受,但诗人有意采用前者以表示“老虎”的神秘而令人敬畏。
  另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诗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全诗一共使用了15个问号,提出了一连串难以回答的问题。这种问号的高频率出现是一种失衡突出方式,表现了诗人对这一创造过程和结果的无法理解,显示出无尽的惊诧和疑惑。“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 could frame thy symmetry?”中的问号表现出作者寻求答案的渴望。但接下来一系列问号的使用又使这种疑惑随着造虎的进程不断升级。最后一句“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 dare frame thy symmetry?”的问号与第四行诗遥相呼应,说明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未解决。
  作者还在第五节“Lamb”一词的处理上用了大写字母,这是全篇唯一不在词首却大写的词,采用了字音偏离手段(graphlogical deviation) (Leech,1969)〔5〕,达到了突出的效果。“Lamb” 的突然出现出乎意料,造成了心理反差,使得 “Tyger”和“Lamb”对比显得格外强烈:老虎是如此的凶猛强悍而绵羊是这般的弱小无力。其隐喻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 1)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犹如羔羊与老虎,力量相差悬殊,社会可以对个体的人强加各种无形的暴力。2) 人与人的关系。由诗人所处的历史时代看来,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着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人道现象,人与人之间力量悬殊。下层劳苦大众因受压迫而倍遭磨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任人宰割。诗人通过渲染老虎的威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抗议,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解。
  2.3 词汇语义特征
  以下将分析该诗在词汇语义方面的特征并讨论诗人如何运用这些特征来加强隐喻意义:
  1)用frame, aspire, seize, twist, clasp, make等表示力量和速度的词来描述造虎的过程,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不仅表现了老虎的难以驾驭,更体现了造虎者有着更神奇的力量将其牢牢控制。
  2)burn, bright, fire等关于火的词汇也格外突出,诗人把老虎比作熊熊燃烧的火焰,与黑暗的森林形成强烈对比,让读者看到一幅黑暗中燃烧熊熊烈火的画面,不仅渲染了恐怖气氛也增强了老虎的雄浑气势,显示了社会黑暗面压倒一切之势。
  3)用hammer, chain, furnace, anvil等词将造虎过程与铸铁联系起来。一幅打铁的情景展现在眼前,从而更加强化了造虎需要的力量及技艺,这既显示了造虎者的力量之强大,又使人联想到经过如此千锤百炼造出来的老虎是多么的神秘与可怕。
  4)诗的最后一节几乎和第一节完全相同,只是在最后一句中将第一节中的“could”改成了“dare”。形式上的变化突出了意义的变化。“could”和“dare”都是情态动词,在疑问句中都有对动作者能力提出疑问的意思,但二者潜在意义大不相同。“could”表示发问者对动作者能力的不确定;“dare”也含此义但发问者偏向于相信动作者没有这个能力。这表明前面所提的一系列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答而且更加令人费解。
  2.4 该诗隐喻意义总结
  该诗中“Tyger”一词不仅是标题,在正文中更频频出现,通过文体学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该诗象征的是当时社会的黑暗势力,而这种势力之强大,势必激起一股更加锐不可当的正义力量。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抗议,对剥削阶级的深恶痛绝,以及对劳苦大众的无限同情。
  
  3.结语
  
  隱喻和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表现手法亦多种多样。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讨论了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老虎》(The Tyger)一诗隐喻意义的体现,对该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诗人用简单的语言,通过隐喻表达出了自己复杂而深邃的思想。
  通过分析可见,文体学在诗歌分析领域中的运用,即从诗歌的形式入手,分析其节奏韵律、文字书写和词汇语义等,能够使人们充分体会到诗歌主题思想与文字形式的和谐统一性,有着很强的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曹丽英,诗歌的生命原则——论隐喻在诗歌中的运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Vo1.14.No.1,Mar. 2004.
  [2] 布莱克 (William Blake) 诗选[OL],
  http://www.cnpoet.com/waiguo/uk/blake.htm
  [3] 刘富丽,音韵铿锵 神威赫赫 ——谈布莱克《老虎》的音义同构[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
  [4] 董韵, 诗歌《The Tyger》在情景语境中的前景化[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4).
  [5] 李学宁 陈皎,Leech偏离类型述评[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
  [6] 胡壮麟,隐喻与文体,文体学在中国的进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要: 洛克在继承先辈们分权理论和权利制衡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政治的变化和需要,创立了资产阶级的分权学说。洛克的分权学说,突出了权利的分立和制衡,特别是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分立和相互制约。它对英国的政治制度的建设、孟德斯鸠对“三权分立”学说的完善以及对当今的政治建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启示作用。本文通过对洛克分权学说的阐述,论述了洛克提出的三权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洛克分权学说的历史进步性和它的
期刊
摘要:从古至今,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对个体具有教导、规范、约束、平衡的作用,影响和造化了一代代的中国人,促使社会协调、稳定、有序的向前发展,起着准法律的作用。尤其在今天倡导和谐的社会里,礼仪文化特有的功能,给予自身更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其作用不容忽视。  关键词:礼仪; 教导; 约束; 平衡; 个体    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起源与主旨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中,中国人以其彬彬
期刊
摘要:在《白鹿原》中,作者陈忠实塑造了众多的悲剧女性形象,其中具有强烈反抗意识的田小娥则是从肉体到灵魂的悲剧形象的典范。作为一个美丽的女人,在父权制的社会里,她无可避免地成为被出卖的牺牲品。田小娥的悲剧,是由男人统治的父权制社会一手造成的。作为一个执着追求幸福和自由的女人,她的一生都在遭遇坎坷和伤痛。她像白鹿原上的一朵美丽鲜妍却为世所不容的罂粟花,同时又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仁义”世界里男人们的灵魂
期刊
摘要: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今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面貌,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分析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入手,就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 思想道德; 现状; 对策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转型时期,一方面
期刊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作为人生普遍而必然的阶段,成长具有很强的文化隐喻,成为各时期作家的创作主题。《百舌鸟之死》通过一个小女孩的回忆性叙述,展示了美国南方20世纪30年代的风土人情,同时揭示了主人公思想,心理和道德趋向成熟的主题,是一部反映青少年心路历程的成长小说。依据成长小说的重要特征,本文从主题、人物、结构、叙事和结局五方面阐释作品成长小说的性质。  关键词:成
期刊
摘要: 何申长期生活工作在塞北山乡,因此他的小说创作多以塞北山乡为题材。他以严肃的现实主义态度叙写发生在那片土地上的故事,热切关注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农民的生活和命运。对农民深厚的爱是他作品最基本的思想倾向。  关键词:何申; 乡镇干部;农民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小说创作,有人划分为这样两个派别:一是以苏童、莫言等为代表的先锋派小说,其特点是走向往事和语言,逃避现实生活;一是以池莉、方方等为代表
期刊
摘要:电影《再见爱丽丝》是 20世纪70年代新女性主义流行时期的作品。影片中,女主人公爱丽丝的三次婚恋以及成长着的女性意识引人深思。本文主要从女性成长的角度出发,揭示出女性由自发的依赖、顺从到自觉的自1我意识的觉醒,自我价值肯定的成长过程,并试图分析了在男权社会里阻碍女性自我意识成长的诸方面原因。  关键词:《再见爱丽丝》;女性成长;自我意识    《再见爱丽丝》从题材上讲是一部女性电影,影片反映
期刊
摘要: 郁达夫,五四时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性作家,在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同时,更表现出与东方文化不可割舍的联系。他面对现实世界采用儒道互补的形式,建构审美的艺术世界。本文试从其作品中渗透的儒道思想分析之。  关键词:郁达夫;道家思想;儒家思想     雨果曾经说过:“未来仅仅属于有风格的人!”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能长留人们的记忆的只有那些卓而不群、风格别致的佳作,郁达夫的创作就属于这种情况。在20世
期刊
摘要:男性和女性在语言使用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差异早在17世纪就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注意。本文着重从语音、语调、词汇、言语行为、语言学习等方面就男性与女性使用语言的不同表现进行了描述。而这些由于性别原因而形成的差异与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不同,她的成因十分复杂,不同的学者对其成因也持不同的看法。本文也从生物、语言本身、社会角色以及社会价值取向等方面就其成因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性别差异;表现;原因;社
期刊
摘要:新批评,主张作品本体论,摒弃历史和传记的传统方法,转向文本内部寻找意义,对文本进行语言学的解读,这种将文学从“外在研究”转向“内在研究”的方法风靡欧美长达半个世纪,其文本分析的原则和方法业已成为诗学解读的基础和常规。本文对北岛的《太阳城札记》做了新批评式细读,尝试进一步开拓本文的分析空间,加强读者对作品细节的理解。  关键词:《太阳城札记》;新批评;细读    英美新批评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