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种文化载体到一种艺术生态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9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以来,儿童绘本通过纸张和印刷的形式,生动演绎了现代绘画艺术的激变和发展,成为现代艺术观念传播的平台,其影v向广泛而有效。虽然儿童绘本继续保留了书籍的形式和故事讲述的功能,但其本身更是独立的现代艺术作品,具备现代艺术形式的一般特征,在造型语言和图文关系等方面的探索更是拔新领异。
  [关键词]艺术生态;文化载体;儿童绘本;现代性特征
  一、儿童绘本的繁荣是图像时代的必然现象
  人类的发展在欣喜和镇痛中一路向前。现在看来,尽管人类在进入现代之后,生存环境、国际关系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显露出种种危机,但无疑这个伟大时代为我们带来的惊喜远远大于哀伤。现代工业革命的诸多成果不仅改变了生活本身,更改变了我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孩子们愿意相信童话书里的世界是真实的,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激增,他们对一切最新的发明和技术深信不疑,他们相信这些在未来只会越来越好。而由此我们的教育观念和途径也更加多元化,现代艺术对儿童教育和生活的参与程度大大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方式,图形图像的意义逐渐等同甚至超越文字,成为引导儿童成长的重要途径。
  儿童绘本是在儿童文学书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20世纪以后绘本中的图形逐渐占据了更重要的比重,这一现象表明:现代儿童绘本已经从一种大众的文化产品转向为一种专门的艺术创作;儿童绘本创作不仅受到现代美术的影响,还是连接现代美术与儿童认知的有效形式;儿童绘本创作对现代美术观念和风格有选择性接受,择而从之;儿童绘本的画面风格与现代美学精神一脉相承,与现代生活和思维方式息息相关,既体现了孩子们乐于接受的绘画风格,也对他们的艺术修养产生积极的引导;“走入日常”成为严肃艺术的一种发展趋势,而“日常”也是艺术流通性的重要检验标准,随着全社会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将更加密切。可见儿童绘本不仅是儿童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工业革命对生产环节细分的要求,是现代艺术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现代人类精神生活的必然现象。
  1902年英国女作家阿特丽克丝·波特出版了《彼得兔的故事》,这部作品常常被认为是欧洲现代绘本之始,由此开创了儿童文学的新纪元。它第一次让文字和图画共同参与了对故事的讲述,美术领域的现代主义运动发展到后期,一些画家开始探索绘画参与到哲学思潮、社会改造、文化现象和日常生活之中,伴随着现代印刷和书刊发行业的迅速发展,许多画家有了另一个身份——插图作者。马蒂斯、毕加索、博纳尔、达利等伟大的画家都曾从事过这种工作,美术与书籍密切结合,专业的画家参与到插图绘制的工作中来,绘本逐渐脱离传统的文学类别而成为一种新的形式便顺理成章了,从此儿童绘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中国台湾学者叶咏刑女士认为20世纪也是美术真正走进儿童文学领域的时代,它与文字平分秋色,共同承担起了丰富小小心灵的重任。并且凡是美术史上的画派,都可以在儿童读物中找到它们的踪迹。
  二、儿童绘本的现代性特征
  现代儿童绘本是一种图文交互的艺术形式,它集中体现了现代科技、儿童教育、文化事业和美术观念发展的知识成果,反映出艺术家的独立个性和时代的美学精神,并且相对于一般的艺术作品,更具有轻松愉悦的视觉感受和国际流通的现代品质。
  (一)现代儿童绘本的创作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机器不仅改变了创作的方式,也激发出新的美学原则。传统儿童绘本的创作以手绘为主,一般会先作线描草图,然后拷贝到正稿上,正稿需要进行修正和誊清,逐渐形成完整的图形。接下来是做色彩的分类与配制工作,以确保连续的画面具备统一的色彩关系,最后是着色和校正。这样的创作往往效率较低,而且因为过于严谨使画面看起来生硬呆板。除此以外一些画家更喜欢即兴创作,他们使用水墨、水彩、彩铅等材料一张一张来完成,这使画面具有极强的绘画感和艺术性。还有一些画家运用版画的形式来制作儿童绘本,基于印制技术的版画能使绘本画面保持稳定的性质,同时也能兼顾到画家在风格上的探索。
  进入20世纪,数字技术的发明惠及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它对图形图像艺术的贡献也悄然改变了绘画艺术创作的观念和方式,时至今日,有关图形图像的软件和硬件产品日新月异。在儿童绘本的创作实践中,鼠标、键盘和手绘板逐渐取代了画家的双手,而各种菜单、命令和模拟真实的程序则取代了传统的材料和工具。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儿童绘本的创作成为一种趋势,它在表现意图、绘制程序和输出结果等诸多方面与传统手绘形式之间的差异日益缩小。
  (二)工业革命改造了生产的方式,不仅是在工业生产中,包括文化产品的生产也从规模化走向集约化。分工更细、制作更专业、市场的地位更突出、效率更高,同时也使极具个性的艺术家的创作更加独立和自由,一个方面的专家只需专注其一,其他部分则由另一个方面的专家去完成,工业化的高效与现代艺术的自由精神默契配合,这样的合作往往超出国界,使得儿童绘本的创作优质而高效。
  大多数传统绘本的图画部分是画家独立的作品,后来发展为以画家为主导的工作室创作模式,都能体现出鲜明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这样的创作方式很好地保留了画面制作的艺术性,但是如果一套绘本需要被连续生产几十本甚至上百本的时候,则显得力不从心了。连续性绘本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相同或类似的角色、道具与场景多次出现,如果我们把画面中的各个造型元素进行拆解,而后再重新构成,则可以制作出变化丰富的画面关系,这一点符合现代工业生产的规则。于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将传统绘本创作进行产业化改造而发展出的新模式得以迅猛发展,这类绘本适合讲述连续的故事,其制作程序如同工厂的流水线,各个环节分工明确,制作严谨有序,画面则显得整体而夺目。
  (三)新媒体改变了绘本流通的渠道,它挑战了传统书籍的权威,却迎合了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生活的节奏。今天无疑是一个被新媒体引领的时代,大量的资讯来源于网络,通过手机、电脑、电子书等信息平台进行传播,没有人能抗拒,而更新的媒体形式还在层出不穷地开发之中。与传统的书籍、报纸和杂志等媒介形式比起来,我们从新媒体上获取信息的方式要快捷、廉价、自由得多,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新媒体不仅改变了儿童绘本的流通渠道,而且正在改变它们传播的方式——从静态走向动态,从纯粹走向多元。越来越成熟的动画技术将改变绘本页面的静止状态,使画面关系呈现许多新的可能。而成功的儿童绘本也将进一步衍生到文具、玩具、游戏或电影之中,进一步体现绘本创作的“产业”特性。而读者的境遇也将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参与,绘本读者不仅可以参与作者之间的讨论,分享各自的创作和阅读体验,甚至能参与到绘本的创作之中。这一切皆可依赖新媒体技术得以实现。
  (四)现代主义以来,“个性化”“多元化”和“国际化”成为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图形与文字呈现出新的关系,图形的艺术性和话语权显著提升,而文字的解释功能则表现出更大的弹性。儿童绘本作为发行量最大、受众最特殊的绘本形式,图形和文字得以在此退居各自最本质的属性,它们保持独立,同时又彼此影响,相得益彰。
  事实上绘本画面具有独立表述的能力,而不需要依赖文字。绘本画面不是试图给儿童讲一个故事,而是引导儿童来看出一个故事。有时候儿童会从一个画面里看出多个故事,当他们尝试讲出来的时候已经超出了画家们创作的预期。
  我们很难介入孩子的大脑去判断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关注图像还是文字,但时至今日,相比文字来说,图像的确在绘本中具有更大的意义。首先图像的认知度大于文字,即使是还不识字的孩子也能从图像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这源于独特的生活经验和约定俗成的概念。其次图像的信息量大于文字,相对来说文字显得封闭和直白,有限的文字比较容易被解读为狭隘的含义。而图像则开放得多,对一幅画面的解读,跟我们观看的角度、顺序有关,与观看者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和情绪有关,与画面本身的各种关系也有关,因此对一幅画面的认知往往存在多种可能性,不是单一思维模式可以概括的。不仅如此,一般的画面都具备思维拓展的空间,它能引导我们联想和思考。最后,图像能准确呈现出画家们创作的痕迹,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用了怎样的线条和色彩,怎样控制水和色,等等。相比文字的讲述功能,绘画的痕迹更容易抓取孩子的心,因为这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他们可以在图画本上轻松地实现自我认知。
  (五)儿童绘本同时传递道德与美,并超越种族和国界。儿童绘本的创造和发展一定是离不开教育和感化的功能。即使在今天,儿童绘本被赋予这样一种责任仍然无可厚非。无论是大卫·香农的《大卫,不可以》,还是丰子恺的《护生画集》,都是通过描绘日常的细节来讲述一定的道理。除此以外,我们不难发现,出于纯粹审美需要的儿童绘本正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这样的绘本强调精神的愉悦、情绪的释放、纯粹的绘画语言表述,它们十分吸引眼球,即使是大人也往往爱不释手。这一点与现代主义美学精神十分吻合——出于一种独立的感同身受的审美需要。比如李欧·李奥尼的《小蓝和小黄》、艾瑞·卡尔的《好饿的毛毛虫》、佐野洋子的《活了100万次的猫》等,其画面的造型语言具备更纯粹的艺术特征。
  文化是人类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相对于物质,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们更容易在文化领域达成一致,至少是保持独立、彼此尊重,而不是取而代之。儿童绘本作为一种艺术生态,同时具有文化传播的特质。现代儿童绘本植根于现代美术的诸多流派,吸收其中的营养,并同时具有国际性的特征。
  (六)现代主义的一大功绩是恢复了绘本的艺术属性,使绘本图画的绘制成为一种独立的美术创作,一切画种、媒介和语言均可为绘本创作所用,为读者呈现了温馨而绚丽的人文艺术景观。
  现代艺术是综合的艺术,既是材料的综合,也是技术和观念的综合。同时艺术家的身份也是综合的,尤其是绘本画家,可以是专业的画家,也可以完全没有科班的背景。现代儿童绘本没有学院标准,也不以任何一种经典的美术风格作为评价的准则,而是直接以现代主义的造型观念为指导,即造型是否体现了视觉与思维的独特感受,或者说是否能打动人心、是否具有审美趣味。绘本的画面不再是文字的说明,相反,文字只是画面的补充,这使得绘本画家的创作更加自由而独立。
  现代儿童绘本更像是配以极少文字解说的独立的绘画作品,它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展露了新的生机,它是儿童的精神食粮,不分国界,它最大限度地拉近了高雅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距离。
  结语
  绘本无疑是离我们最近的现代艺术形式,儿童通过绘本画面认识现代艺术的样貌,并体味其本质。选择现代艺术中适当的内容和形式,演绎现代造型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传递现代美学的精神和积极的世界观,则是绘本画家的责任和担当。
  [童坤,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1994年生于無锡,无锡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生于艺术世家,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对绘画心有灵犀,情有独钟。擅长山水画。他用自己的视角诠释着家乡江南山水的优美意境,自然随性,别有童趣。作品曾发表于《中国文化报》《神州诗书画报》《美术报》《无锡日报》《美术时空》等报刊。
期刊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卷山河”,它关乎一个人生命的状态与气息,也关乎一个艺术家艺术创作出发的根基与归宿。陈小奇正是抱着他的这“一卷山河”,获取了一个他人不能取代的视野——画下种在他心田里的风景。这些线条与笔墨完成的烙印般的诗篇,一再向我们证明,小奇的艺术创作是有对应物的,这种对应物本身一旦被画家关注,就变得意义非凡——至少它们在确立了诗意的同时,也获得了潜在的人文价值。  作为一个忠实于心中万象的
期刊
转眼间求艺已近30年,但其中却有不下20年的时间一直都在混沌泥泞之中前行。曾经以为只要咬定青山废纸三千就可拨云见日,常常在三伏酷暑解衣般礴汗如雨下,然结果却收效甚微。经过了许多挫折之后才渐渐发现,画画这件事情并非只是靠出苦力而已。那是一种心灵与智慧的交汇,是一种心智的锤炼与岁月的积累。  习画日久,愈发现关于绘画所要说明白的东西实在太多,视觉与知觉、情感与形式、现实与想象、主观与客观、创造性与精神
期刊
【摘 要】本文将平面设计中“通感”的形成划分为三个阶段,阐述了三个阶段在平面设计中如何表现及应用。从“通感”在平面设计中呈现出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具体案例分析如何引导和激发设计者的设计潜能,经过一些专项训练,巧妙地运用“通感”的形式在平面设计中能够有效地增强作品的亲和力,提高作品的记忆度,获得受众更多的认可。  【关键词】思维;通感;平面设计  一 、“通感”在平面设计中产生的阶段  在日常经验里视
期刊
丙戊三月,因观周路先生《画家眼中的黄土高原》有感及在方老师的鼓励下,我乘上了驶往西安的列车,开始了我的寻梦之旅。  说也奇怪,早在2001年我在北京的王府井新华书店第一次看到关于黄土高坡的图片时,我就异常的兴奋,有一种莫名的感觉,觉得我的艺术之路会和它有不解之缘。我从每一张既陌生又似曾熟悉的图片中闻到了儿时家乡泥土和浇灌它的黄河水的芳香。我迷恋上了那里的土地,无时无刻我都有踏上这片圣土的冲动,但都
期刊
【摘 要】雕塑作为一种艺术语言,通过立体的雕塑内容和塑造形式,展现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理念。现实主义是雕塑艺术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它表现的不仅仅是体现雕塑作品本身的内容,还与时代背景和社会主题相融合,通过现实表现当代人的精神诉求,有其深刻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雕塑作品《一路向家》,探讨雕塑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对于现实主义雕塑的创作理解有更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现实主义;雕塑;一路向家  一、现实
期刊
【摘 要】女性主义艺术以女性的声音和立场表达她们自己的艺术,对于男性话语建构的社会是个冲击和思考,旨在消除女性被建构的局面和状态,而追求平等对话,表达多元的声音。苗族民间刺绣在默默无闻中展示着苗族的历史与风俗,与传统的主流美术共同构成华夏文明。作为二者在传统艺术的位置相似性,在边缘的声音、隐形的声音和多元的声音等方面诉说着二者共通的心声,丰富艺术的多元表达。  【关键词】女性主义艺术; 苗族民间艺
期刊
【摘 要】空间,是艺术领域内一个古老的话题。西方传统雕塑的传统材料:石头、木料在艺术家们手中的反复演绎,造就了艺术发展史中雕塑作品就应该是“可触、可感”的绝对主流。然而,随着时代思想与环境的变化,加之“少即是多”理念之影响,现当代语境中的雕塑艺术似乎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迫切需要一种“破局”。这个“破局”,更多地体现在对虚无空间感的创造上。轻盈的线条替代了厚重的天然材料,随之而来的是一片有着强烈生命
期刊
【摘 要】莫迪利阿尼用生命书写的意境是一个纯净的美丽世界,他描绘的是他理想中的真实世界,在有限的空间里,超脱无时不在的时间,纪录着一种不可思议的永恒的感受。他通过图表的形态以及图形的组合关系,形成富有表现意味的图形组织形式,创造新的意境,以期通过作者精神内涵的解读建立起与自我情感对话的可能。  【关键词】莫迪利阿尼;意境;造型结构;虚幻;真实线条  1884年,莫迪利阿尼在意大利出生,22岁时在巴
期刊
【摘 要】在厚葬盛行的汉代,陪葬品不仅在数量和规模上空前繁荣,而且在种类上也丰富多彩,堪称空前绝后。在汉代,个人财富的多寡和地位的高低往往是通过拥有禽畜的多少来代表的。现实生活如此,墓葬中的陪葬品也会体现这一现象,从而动物俑在墓葬中开始普遍流行。然而,在汉代众多动物俑中,出土的陶狗数量不仅丰富,而且生动传神、别出心裁,它反映的不单单是现实生活中狗的形象,更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辉煌的美学光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