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祥云,1964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教授,高级工程师,为正局(副厅)级巡视员,2001年退休。现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副理事长,园林植物、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园艺学会理事,山东园艺学会副理事长,山东花卉协会副会长,山东园林专家组组长,山东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北京人文大学赏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观赏石协会科学顾问,山东观赏石协会名誉会长,1999年昆明世博会国际赏石馆副主任。
贾祥云与石的情缘已近五十年。石是他的专业之一,也是他的爱好,他的生活,甚至融进了他的思维。他喜欢清代赵尔丰对石的赞誉:“石体坚贞,不以柔媚悦人,孤高介节,君子也,吾将以为师。石性沉静,不随波逐流,然叩之温润纯粹,良士也,吾乐与为友。”贾先生说,在他眼中,石头是有灵性的,而且有情有意,堪为师友。而这,又何尝不是贾先生与石的真实写照呢。
一初涉石门
贾祥云先生的赏石活动,早在他到北京读大学时就已开始。他读的是园林专业,在研读中国园林艺术的过程中,逐渐领略到中国石文化的意趣。中国园林是传统文化中的奇葩,是代表东方文化的自然山水园,自秦汉以来就奠定了“一池三山”的山水格局。受海上仙山文化的影响,古人在园中堆山叠石、置石,可以说,中国的赏石文化首先是在园林中得以运用、发展、提高的。园林是赏石文化的重要载体。园林的规划设计、园林工程、绘画、园林发展历史,都对赏石文化有深入的论述。
1963年,贾先生完成了毕业论文《探讨圆明园的造园艺术》。当时研究这个课题的仅有两人,由中国园林泰斗汪菊渊院士担任导师。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1840年遭八国联军焚烧浩劫。贾先生至今仍记得汪老在断壁残垣的西洋楼景区的深情教导:园林是历史,是文化,国家兴则园林兴,国家败则园林败。同时老师指出,山、水、植物、建筑是园林的重要元素,但中国园林主要是体现文化、体现意境。只有植入诗情画意,园林才能有丰富的内涵,才能有灵魂。园林要师法自然,浓缩自然,又要高于自然。中国先民崇尚自然,故在造园时以写意的手法、拟人的手法、小中见大的手法,人为再现自然山水。中国园林对自然之美的表现是升华和提高,而绝不是生搬硬套。正所谓“一勺代水,一卷代山”。
也正是在那时,想象着曾经的美轮美奂,抚叹而今的残破萧条,贾先生意识到,寻找和研究圆明园的历史名石,不仅是自己的爱好,更是历史的责任。由此,他结识了青莲朵、青云片、搴芝、青芝岫、绘月、独乐峰、撷翠、云起峰等古代名石。
二访石、悟石
1964年,贾祥云先生被分配到济南市工作,参与规划设计、建设趵突泉公园、黑虎泉公园、东流水泉群等。在进行池岸处理、堆山叠石时,他惊喜地发现,号称北太湖石的仲宫石既有太湖石的皱透,又有北方山石的粗犷大度,宜于作大块文章,且极具地方特色。因此他在自己的设计中大胆地全面启用了这一当时并未被人完全认知的石种。这是一次独具慧眼和胆识的发掘和利用。此后,包括费县、莱芜、临朐在内的分布广泛的北太湖石基地被相继开发,为新时期的园林建造提供了大量资源,并形成了巨大的市场价值。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空前浩劫中,大批文物和名石惨遭破坏。文革后期自1972年开始,借西哈努克访问的时机,贾祥云开始了全面抢救文物的工作。除大批字画、陶瓷、红木家具外,贾祥云先生更着力在省内外查访、抢救遗留下的名石。他从县城用一辆自行车换回了清代的寿石,从街道垃圾堆中扒出了明代的夔石,从运河边抢救出宋代的待月峰,从葫芦架、火炉下救出了宋代艮岳遗石——龟石。另外对青州偶园的明代假山和古石福、寿、康、宁提出保护方案,对桓台王渔洋的名石,十笏园的镂云峰、挂云峰,蒲松龄纪念馆的古石山、明、水、秀、海岳石、蛙鸣石、三星石,曲阜孔府的万仞峰,泰安岱庙的扶桑石等,进行现场调查,并向当地政府提出保护方案。在贾先生不辞辛劳的奔波下,一大批古石得到发掘和保护,成为今天研究古代园林艺术和奇石文化的宝贵财富。
这其中,对于醉道士石的寻找,最为曲折复杂,前后竟历经十几年。醉道士石是北宋扬州太守杨康功出使高丽回国途中得到的一块奇石。杨爱不释手。一天苏东坡由常州赶登州(今蓬莱市)任太守,过扬州拜会杨康功。杨求配诗,苏翁巧妙构思五言诗,以戏虐语言、独特寓意,说是云山猿猴偷饮了仙人茅君的酒,变成了瑰丽美石。留下一段佳话。该石原藏益都法华寺,后寺院败落。经文革之乱,醉道士石下落不明。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贾先生便与青州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夏名采先生一起,开始了漫长的寻石之路。他们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走访各方人士,历经十几年艰辛,终于于1986年从一堆建筑垃圾中,挖掘出这块珍贵的历史名石。更为可贵的是,贾先生查阅历史文献,从1933年出版的《山东名胜古迹大观》中,找到了益都法华寺醉道士石的珍贵照片,经认真比对鉴定,验证从垃圾堆中寻到的奇石,确系历史上的醉道士石,从此醉道士石重见天日。醉道士石的发现纠正了石谱的错误,证明了《云林石谱》所载醉道士石的图片有误,不少人以讹传讹。贾先生与夏先生研究决定,将醉道士石在青州博物馆择址存放。该石石体厚实中见剔透,并有皱、凹空洞。石体表面风化严重,原有刻字已经剥落不清。但经仔细鉴别,此石系山东产的北太湖石,非海外来石。
三供石、写石
贾祥云先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完成论文《赏石在园林中的运用》、《宋代名石——龙、凤、龟、麟考证》开始,撰写并出版了一系列深入研究石文化的理论专著,其中很多内容填补了石界的理论空白。
1992年,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吕济民先生主编的《中国收藏与鉴赏》中,收录了贾先生与上海俞莹先生合著的《中国观赏石的收藏》,列为该书第十三篇。以前有关收藏的书籍,多将赏石列入杂项。此次的独立成篇,奠定了赏石在收藏界的地位。
1999年,贾祥云先生主编的《中国赏石大典》出版。这是当时最全面、最权威的赏石理论著作,也是一部在中国当代赏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该书筹备、编撰工作历时十年,贾先生组织了全国三四百人的作者阵容,完成了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史的第一次全面断代工作。该书首次理清了中国石文化的发展脉络,阐述了人类对石从运用、歌颂到模仿、欣赏的过程,清晰地总结了石从劳动工具到成为人类审美对象的演变,全面进行赏石文化的断代。贾先生认为,人们对石的审美认知,始于对自然景物的崇尚:从泰山拱北石,到黄山飞来峰、猴子观太平,从丹霞地貌,到避暑山庄棒槌石,古人从欣赏自然界中的奇峰异石,发展为在园林中的应用。无论是阿房宫、圆明园还是苏州园林,古人置石于园中,其实是将自然山川置于庭园,体现中国人热爱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所谓“大者为山,小者为石”,邹云峰、玉玲珑、青芝岫等园中名石,其实代表的就是自然山川。堆山叠石的造园之法,实际上就是中国人仿效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理念在园林艺术中的体现。因此可以说,中国赏石文化的最早应用也正是在园林中。在这一理论基础上,贾先生在赏石大典中将石文化作了系统分类。他指出,我们通常理解的置于厅堂、书斋等处的奇石(或古人说的供石),只是中华石文化的一个支脉,它与自然界的奇峰怪石、园林石、纪念石和矿物化石等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华赏石这棵参天大树。而在奇石鉴赏方面,贾先生指出,古人所谓“瘦、皱、漏、透”以及后来的“丑”,是对太湖石等少数古代名石种的欣赏要素的概括,不能完全适应今天的需要。他在前人理论基础上,提出“形态、质地、色彩、纹理、声音、意境、几架、命名”的赏石八要诀,形成了完整的赏石文化理论体系。
可以说,《中国赏石大典》作为当代石界理论研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开创性、系统性和深入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它奠定了当代赏石的理论框架,也对广大奇石爱好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后他主编《中国赏石丛书》(已出版5册),又与人合编《中国赏石文化研究》、《中国赏石》等专著,对奇石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
从1992年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开始举办大型全国石展。这是国内最早、最具规模的全国性奇石展会,每两年一届,每届由不同城市主办,为推动国内赏石热潮起到了积极作用。而贾先生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历任各界全国大展及亚太地区盆景赏石展、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等多个国内、国际赏石大展的评委及评委会主任,并在主持鉴评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加以运用。
在数十年的赏石理论研究与实践中,贾祥云先生一直有一个心愿:把中国的石文化全面、系统地介绍出去。他认为,东西方赏石文化内容、风格迥异。而西方文化始终认为人工美高于自然美,这正是他们审美的特点和狭隘性。中国人则崇尚自然,讲求“天人合一”、“天人谐调”,把赏石理论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突出了文化、突出了意境,将石头人格化,托物寄情,赋予了石头深厚情思。而由于种种原因,过去世界上对日本、韩国等赏石文化了解较多,甚至认为日本才是东方石文化的代表。贾先生要做的,就是正本清源,让世界知道中国是赏石文化的发源地,是赏石文化的鼻祖,给世界一个完整、科学的中国石文化发展史。
为此他一直在努力。2009年,贾祥云先生主编的又一部研究赏石史的力作——《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史》,编撰工作已接近尾声。
贾祥云与石的情缘已近五十年。石是他的专业之一,也是他的爱好,他的生活,甚至融进了他的思维。他喜欢清代赵尔丰对石的赞誉:“石体坚贞,不以柔媚悦人,孤高介节,君子也,吾将以为师。石性沉静,不随波逐流,然叩之温润纯粹,良士也,吾乐与为友。”贾先生说,在他眼中,石头是有灵性的,而且有情有意,堪为师友。而这,又何尝不是贾先生与石的真实写照呢。
一初涉石门
贾祥云先生的赏石活动,早在他到北京读大学时就已开始。他读的是园林专业,在研读中国园林艺术的过程中,逐渐领略到中国石文化的意趣。中国园林是传统文化中的奇葩,是代表东方文化的自然山水园,自秦汉以来就奠定了“一池三山”的山水格局。受海上仙山文化的影响,古人在园中堆山叠石、置石,可以说,中国的赏石文化首先是在园林中得以运用、发展、提高的。园林是赏石文化的重要载体。园林的规划设计、园林工程、绘画、园林发展历史,都对赏石文化有深入的论述。
1963年,贾先生完成了毕业论文《探讨圆明园的造园艺术》。当时研究这个课题的仅有两人,由中国园林泰斗汪菊渊院士担任导师。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1840年遭八国联军焚烧浩劫。贾先生至今仍记得汪老在断壁残垣的西洋楼景区的深情教导:园林是历史,是文化,国家兴则园林兴,国家败则园林败。同时老师指出,山、水、植物、建筑是园林的重要元素,但中国园林主要是体现文化、体现意境。只有植入诗情画意,园林才能有丰富的内涵,才能有灵魂。园林要师法自然,浓缩自然,又要高于自然。中国先民崇尚自然,故在造园时以写意的手法、拟人的手法、小中见大的手法,人为再现自然山水。中国园林对自然之美的表现是升华和提高,而绝不是生搬硬套。正所谓“一勺代水,一卷代山”。
也正是在那时,想象着曾经的美轮美奂,抚叹而今的残破萧条,贾先生意识到,寻找和研究圆明园的历史名石,不仅是自己的爱好,更是历史的责任。由此,他结识了青莲朵、青云片、搴芝、青芝岫、绘月、独乐峰、撷翠、云起峰等古代名石。
二访石、悟石
1964年,贾祥云先生被分配到济南市工作,参与规划设计、建设趵突泉公园、黑虎泉公园、东流水泉群等。在进行池岸处理、堆山叠石时,他惊喜地发现,号称北太湖石的仲宫石既有太湖石的皱透,又有北方山石的粗犷大度,宜于作大块文章,且极具地方特色。因此他在自己的设计中大胆地全面启用了这一当时并未被人完全认知的石种。这是一次独具慧眼和胆识的发掘和利用。此后,包括费县、莱芜、临朐在内的分布广泛的北太湖石基地被相继开发,为新时期的园林建造提供了大量资源,并形成了巨大的市场价值。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空前浩劫中,大批文物和名石惨遭破坏。文革后期自1972年开始,借西哈努克访问的时机,贾祥云开始了全面抢救文物的工作。除大批字画、陶瓷、红木家具外,贾祥云先生更着力在省内外查访、抢救遗留下的名石。他从县城用一辆自行车换回了清代的寿石,从街道垃圾堆中扒出了明代的夔石,从运河边抢救出宋代的待月峰,从葫芦架、火炉下救出了宋代艮岳遗石——龟石。另外对青州偶园的明代假山和古石福、寿、康、宁提出保护方案,对桓台王渔洋的名石,十笏园的镂云峰、挂云峰,蒲松龄纪念馆的古石山、明、水、秀、海岳石、蛙鸣石、三星石,曲阜孔府的万仞峰,泰安岱庙的扶桑石等,进行现场调查,并向当地政府提出保护方案。在贾先生不辞辛劳的奔波下,一大批古石得到发掘和保护,成为今天研究古代园林艺术和奇石文化的宝贵财富。
这其中,对于醉道士石的寻找,最为曲折复杂,前后竟历经十几年。醉道士石是北宋扬州太守杨康功出使高丽回国途中得到的一块奇石。杨爱不释手。一天苏东坡由常州赶登州(今蓬莱市)任太守,过扬州拜会杨康功。杨求配诗,苏翁巧妙构思五言诗,以戏虐语言、独特寓意,说是云山猿猴偷饮了仙人茅君的酒,变成了瑰丽美石。留下一段佳话。该石原藏益都法华寺,后寺院败落。经文革之乱,醉道士石下落不明。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贾先生便与青州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夏名采先生一起,开始了漫长的寻石之路。他们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走访各方人士,历经十几年艰辛,终于于1986年从一堆建筑垃圾中,挖掘出这块珍贵的历史名石。更为可贵的是,贾先生查阅历史文献,从1933年出版的《山东名胜古迹大观》中,找到了益都法华寺醉道士石的珍贵照片,经认真比对鉴定,验证从垃圾堆中寻到的奇石,确系历史上的醉道士石,从此醉道士石重见天日。醉道士石的发现纠正了石谱的错误,证明了《云林石谱》所载醉道士石的图片有误,不少人以讹传讹。贾先生与夏先生研究决定,将醉道士石在青州博物馆择址存放。该石石体厚实中见剔透,并有皱、凹空洞。石体表面风化严重,原有刻字已经剥落不清。但经仔细鉴别,此石系山东产的北太湖石,非海外来石。
三供石、写石
贾祥云先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完成论文《赏石在园林中的运用》、《宋代名石——龙、凤、龟、麟考证》开始,撰写并出版了一系列深入研究石文化的理论专著,其中很多内容填补了石界的理论空白。
1992年,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吕济民先生主编的《中国收藏与鉴赏》中,收录了贾先生与上海俞莹先生合著的《中国观赏石的收藏》,列为该书第十三篇。以前有关收藏的书籍,多将赏石列入杂项。此次的独立成篇,奠定了赏石在收藏界的地位。
1999年,贾祥云先生主编的《中国赏石大典》出版。这是当时最全面、最权威的赏石理论著作,也是一部在中国当代赏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该书筹备、编撰工作历时十年,贾先生组织了全国三四百人的作者阵容,完成了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史的第一次全面断代工作。该书首次理清了中国石文化的发展脉络,阐述了人类对石从运用、歌颂到模仿、欣赏的过程,清晰地总结了石从劳动工具到成为人类审美对象的演变,全面进行赏石文化的断代。贾先生认为,人们对石的审美认知,始于对自然景物的崇尚:从泰山拱北石,到黄山飞来峰、猴子观太平,从丹霞地貌,到避暑山庄棒槌石,古人从欣赏自然界中的奇峰异石,发展为在园林中的应用。无论是阿房宫、圆明园还是苏州园林,古人置石于园中,其实是将自然山川置于庭园,体现中国人热爱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所谓“大者为山,小者为石”,邹云峰、玉玲珑、青芝岫等园中名石,其实代表的就是自然山川。堆山叠石的造园之法,实际上就是中国人仿效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理念在园林艺术中的体现。因此可以说,中国赏石文化的最早应用也正是在园林中。在这一理论基础上,贾先生在赏石大典中将石文化作了系统分类。他指出,我们通常理解的置于厅堂、书斋等处的奇石(或古人说的供石),只是中华石文化的一个支脉,它与自然界的奇峰怪石、园林石、纪念石和矿物化石等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华赏石这棵参天大树。而在奇石鉴赏方面,贾先生指出,古人所谓“瘦、皱、漏、透”以及后来的“丑”,是对太湖石等少数古代名石种的欣赏要素的概括,不能完全适应今天的需要。他在前人理论基础上,提出“形态、质地、色彩、纹理、声音、意境、几架、命名”的赏石八要诀,形成了完整的赏石文化理论体系。
可以说,《中国赏石大典》作为当代石界理论研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开创性、系统性和深入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它奠定了当代赏石的理论框架,也对广大奇石爱好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后他主编《中国赏石丛书》(已出版5册),又与人合编《中国赏石文化研究》、《中国赏石》等专著,对奇石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
从1992年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开始举办大型全国石展。这是国内最早、最具规模的全国性奇石展会,每两年一届,每届由不同城市主办,为推动国内赏石热潮起到了积极作用。而贾先生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历任各界全国大展及亚太地区盆景赏石展、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等多个国内、国际赏石大展的评委及评委会主任,并在主持鉴评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加以运用。
在数十年的赏石理论研究与实践中,贾祥云先生一直有一个心愿:把中国的石文化全面、系统地介绍出去。他认为,东西方赏石文化内容、风格迥异。而西方文化始终认为人工美高于自然美,这正是他们审美的特点和狭隘性。中国人则崇尚自然,讲求“天人合一”、“天人谐调”,把赏石理论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突出了文化、突出了意境,将石头人格化,托物寄情,赋予了石头深厚情思。而由于种种原因,过去世界上对日本、韩国等赏石文化了解较多,甚至认为日本才是东方石文化的代表。贾先生要做的,就是正本清源,让世界知道中国是赏石文化的发源地,是赏石文化的鼻祖,给世界一个完整、科学的中国石文化发展史。
为此他一直在努力。2009年,贾祥云先生主编的又一部研究赏石史的力作——《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史》,编撰工作已接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