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x199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比较法具有重要的地理教学价值,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加强记忆;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具体应用的主要有类别比较、概念比较、图表比较、专题比较、综合比较等方法。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比较法;学生
  中图分类号:DF052,D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1-0096-01
  地理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及应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很多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还是靠死记硬背,通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比较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水平,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一、比较法及其地理教学价值
  比较法是一种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即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比较法是课堂教学中经常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由于一些地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可能不太容易理解,而且有时一些偏理论的地理知识,比如自然地理要记住经纬度、海拔、时区等一些知识点,让学生觉得比较枯燥,感到没有兴趣。应用比较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寻找、对比、总结。然后教师再简单利用一些如分组比赛的形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有助于帮助学生加强记忆
  一事物通过与他事物的比较就容易加深印象。比如让学生记忆“南方和北方主要粮食作物的不同”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讨论总结,用表格的方式对比列出南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同时将原因也列出来,如气候差异、降水量等。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粮食作物,还能联系相关知识,加强记忆。
  (三)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
  通过比较可以将新旧知识融合在一起,新旧知识的融合可以使学生完整、连贯地掌握地理知识链条,从而使知识体系条理化、系统化。例如,学生学习了东亚季风气候以后,會对季风气候的概念、形成原因、典型地区及特点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当学生学习南亚季风气候时,可以将其和东亚季风气候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其异同点,有利于学生识记并系统地掌握有关季风气候的知识。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教学中,比较法的研究对象涉及较多的是不同地理事物的比较。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广开思路,善于将所学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通过比较综合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见解。例如,在讲述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时,可以将我国的位置与巴西、加拿大、俄罗斯、蒙古、日本等国进行比较,然后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比较方法很多,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具体应用的主要有以下比较方法。
  (一)类别比较
  我们可以将高中地理知识点按照同类和异类两种比较标准进行类别比较。比如,在“天象、天气以及气候”这一教学内容的课堂讲解中,我们可以举例我国同一经度的不同地域,例如长江三角地区和东北平原地区,这两者有着相同的经度条件,然后对其两者的地理条件、气候情况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掌握这两地区的异同,并更加直观地对其进行记忆、学习。
  (二)概念比较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大量的概念知识,这一教学内容也是地理学科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不仅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不容易理解记忆,而且还极易混淆。因此在讲解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意义相近的概念放在一起,让学生分析两者的不同,从而更深刻地记忆。比如,将“温带季风”和“热带季风”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教学,学生可通过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图表比较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图表是一个经常出现的教学元素,通过图表的使用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比如,在讲解农业区位的选择上,教材编写人就植入了长江三角洲以及青藏高原这两个地区的地理图片。根据图片,教师和学生可一起完成这两者的区位条件比较,总结出各地区合适耕种的农作物。
  (四)专题比较
  专题比较法使用时较为简单,可以将同一范围内的知识进行比较。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可以先将概念、现象等知识做出总结,让学生了解已学的知识,再把各种知识系统化,找出知识间的潜在联系。在对有共性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探究时,可以采用专题的方式展开,通过地理知识间的对比,加强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相关联的地理知识有更加系统、更加具体的了解。这样的比较可以深化学生在多种知识上的理解。
  (五)综合比较
  使用综合比较法,可以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结构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识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在应用综合比较法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梳理脉络,记忆不同的知识概念和知识内容。这种比较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地理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联想总结能力。
  三、结语
  和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相比,比较法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教师应在地理教学中不断完善比较法的应用,以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逻辑思维模式,推动学生自觉学习地理,提高地理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现在很多的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其主要是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没有搞清楚。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形成概念,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概念是极为重要的。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概念的教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概念数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1-0077-01  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小,知识不多,生活经验不足,抽象思维能力差,理解起来有一定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具有指导性意义,它用全新的理念改变着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授课形式的改变都形成了有效的促进。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建立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模型,确保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如何提高二次函数教学效率,使学生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相关题型的解答思路及方法,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理解也发生了改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目的就是规范学生的言行,让学生能够按照家长和教师的想法进行发展,长期接受这样的教育,学生的思想受到了束缚,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但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明确的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教师对学生应该做出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保留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
摘 要 近年来兴趣教育是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兴趣教育法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調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兴趣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开展语文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兴趣教学法;学生兴趣;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摘 要 数学思想的渗透已经成为当今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也应提起高度的重视。然而,如何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将数学思想加以有效的渗透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就结合数学思想渗透的途径展开相应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数学思想;渗透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1-00
摘 要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英语写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然而,通过对学生写作现状的分析,我們发现:一方面,在高中英语写作中,大部分学生都是根据句子直接翻译的,或者加上一些简单的语法来修改。另一方面,在目前的英语写作教学中,仍然存在一种现象,即教师将模板发送给学生背诵或应用模拟写作,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语写作中,老师要改变传统教学
摘 要 在小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是教师们应尽的教学义务。开展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其分析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就应该优化自身的教学理念,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