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像是芦柴花织成的地毯,小兴子嗅到了一股没有味道的湿气。在这片白茫茫的山地间行走了大半个月,他到现在都还不敢相信,从没有离开吴兴老家半步的他,此时此刻正趴在朝鲜的山岭上,端着枪,时刻准备击毙从太平洋彼岸渡来的敌人。
“太平洋是什么洋?”
“大淖,很大很大的,大淖。”
距离上一次听到“太平洋”这个名词,仿佛已经过了半个世纪,然而事实上,才不过短短的两年时光。这两年,小兴子的一片天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剧变。先是学堂里的教书先生走了,带走了小兴子看世界的眼睛。紧接着,家里的水牛阿黄连同它吃喝拉撒睡的那个塘子都被归给了别人。小兴子曾去看过阿黄,然而阿黄就像是不认识他一样,无动于衷地扭过头去,不去理会新主人家的大狼狗把曾经的小主人扑倒在地,像对待阶级敌人般狠狠地咬了一口。那早已愈合的伤口,隔着薄薄的棉衣贴在雪地上,竟然微微有些发痒,这才让端枪的小兴子想起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再然后,小兴子的父亲去了台湾,从此以后,杳无音信。
“台湾在哪儿?离扬州远吗?”
面对小兴子的疑问,母亲只是含泪地摇摇头,把自己关在盒子一样的雕花门内,一关就是一整天。
从那以后,小兴子再也不问了,反正他也不在乎。从他记事起,父亲就只是一个缥缈的概念。还记得小兴子第一次见到他,大概是七八岁的年纪,竟以为那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是远房的某个叔叔,迟迟地不肯叫“爸爸”,最后还被第一次见面的父亲一顿好打。从此,小兴子一见到那个被称呼为“爸爸”的人,便像老鼠见了猫,所幸那个人总共也没来过几次。娘娘们闲聊的时候总说,那人有好几个家,好多个漂亮的妻子、伶俐的子女,那些妻子们打扮得如何花枝招展,子女们上着洋学堂如何逍遥自在。母亲听到这些,总是沉默着,一言不发。她不懂得打扮,不知道外面的花花世界,面对这些大户人家的小姐们,从外省逃难过来的母亲总是充满了自卑。她曾经尝试过融入她们的世界,学她们说的时髦的上海话,可当她学会了上海话的时候,她们又说起了洋文。母亲,永远跟她们隔着一片大淖的距离,远远地仰望着娘娘们的世界。
阵阵火光照亮远处的天际,冰冻的长津湖就像母亲梳妆用的铜镜,散发着别样的光芒。若不是身下那刺骨的阵痛,小兴子定要好好欣赏这从未见过的雪景。
父亲走了,娘娘们也跟着有钱有势的丈夫离开,仆人们走的走,散的散,偌大的一个院子,转眼间就只剩下了母亲和小兴子两个人。
“愿意拿就拿去吧。”
母亲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任由那些当官的占用了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的大宅,坐在供奉着祖宗的祠堂里,将那些属于小兴子祖祖辈辈的财产分给别人。
如果不是被阿黄新主人家的大狼狗一口咬掉了一块肉,小兴子直到现在也无法理解“打土豪分田地”的真正含义。那些属于你的东西不再属于你,那些东西承载的记忆终将一点点从你的生命中消失。
那天晚上,小兴子哭了整整一宿,不为腿上的伤,不为阿黄的背叛,只为心中剧烈的、无法言说的伤痛。
小兴子挪了挪渐渐失去知觉的双腿,却听到了连长的一声厉喝。
“不许动!就像冰雕一样!”
小兴子的动作瞬间停住了,这半挪不挪的动作十分别扭,就像是骨骼扭曲的病人一样。
远处的火光渐渐熄灭,整片雪原如死一般的沉寂。
母亲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她不用再装腔作势地模仿上海口音,不用担忧自己的打扮会不会被妯娌们嘲笑。她可以穿上粗布麻衣,吃上粗茶淡饭,可以回到她那没有任何仪式色彩的、最本真的生活模式,可她却突然发现,自己早已忘了该怎样将空荡荡的米缸填满。
母親慌了,那些分了地的人们,非但不愿帮她填米缸,反而对她怒目而视,似乎她才是那个吃得肥头大耳、跟着特务头子跑到台湾的大地主。而小兴子这个带了原罪的地主崽子,更是像瘟疫一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引来无数的唾骂。
母亲盼来的同类人,终究还是将她和她最爱的儿子远远地隔在了一片大淖的距离之外。
作为一个母亲,她绝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她的儿子……
小兴子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母亲从一个柔柔弱弱的小家碧玉,变成了一个受苦受难的革命女性。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绝不相信那个在戏台上厉声控诉旧时代黑暗的女人就是自己的母亲,就是那个听说父亲要回家便兴奋得彻夜难眠、伺候公婆十几年没有一句怨言的母亲!
那不是他的母亲,一定不是!
“那就是个畜生……我和水生哥相恋,我都怀了他的孩子,可他家的人还是上门逼债,逼死了我爹,偏要拿女儿抵债……我的孩子……我的小兴子……他的父亲是水生哥……水生哥在抗日的途中牺牲了……”母亲呼天抢地地嚎哭,就像是痛得撕心裂肺。两个女战士将母亲搀下来,她终于还是看到了站在人群中的小兴子,母亲就像是被空中的惊雷劈中,身子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我到底是谁的儿子!”
母亲幽幽转醒,对上了小兴子灼人的目光。
“你不是逃难过来的吗……”
“不是我爷爷好心收留了你……”
“不是你死乞白赖地要给我父亲做小……”
“不是你用计让父亲占有了你……”
“我到底是谁的儿子……”
母亲的眼底像是蕴了一片大淖,深不见底,看不出一丝波澜。
“你是我的儿子,我一个人的。”
小兴子摔门而出,冲进屋外的狂风暴雨中。
一声惊雷将小兴子的思绪重新拉回到战场之上。漫天的芦柴花伴随着远处的枪炮声翩翩起舞,在被火光映衬的夜幕中,远处那名叫长津湖的大淖像是一个巨大的箩筐,将来不及融化的芦柴花收集起来,看上去就像阿黄吃喝拉撒睡的那片开满芦柴花的大淖。
腿上发痒的伤口似是扩大了地盘,将小兴子的整条腿吞噬。身下的这片白原根本不是芦柴花织成的地毯,那是可怕的瘟疫,索命的水草。
小兴子感到自己的生命快要到达极限了。
“不能动,不能让敌人发现我们。”这是连长下的命令。
死鹰岭上的125名战士,没有一个人动弹,全都一动不动地身穿薄棉衣,趴在雪地上端着枪,瞄准随时可能出现的敌人。小兴子不知大家为何都能在这冰冷刺骨的雪原上坚持着,是否真的像志愿军宣传的那样,这些真正的贫下中农子弟兵都有着钢铁般的意志,还是和这个真正的地主崽子、假冒的烈士后代一样,因为母亲说的那句话。
“你一定要替妈体面地活着。”
这是小兴子第一次见到雪,也是最后一次。
第二天早上,当美国大兵长驱直入通过山谷的时候,他们惊奇地发现,在两侧的山岭上,伫立着125座冰雕,举着枪,凝视着他们。
“太平洋是什么洋?”
“大淖,很大很大的,大淖。”
距离上一次听到“太平洋”这个名词,仿佛已经过了半个世纪,然而事实上,才不过短短的两年时光。这两年,小兴子的一片天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剧变。先是学堂里的教书先生走了,带走了小兴子看世界的眼睛。紧接着,家里的水牛阿黄连同它吃喝拉撒睡的那个塘子都被归给了别人。小兴子曾去看过阿黄,然而阿黄就像是不认识他一样,无动于衷地扭过头去,不去理会新主人家的大狼狗把曾经的小主人扑倒在地,像对待阶级敌人般狠狠地咬了一口。那早已愈合的伤口,隔着薄薄的棉衣贴在雪地上,竟然微微有些发痒,这才让端枪的小兴子想起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再然后,小兴子的父亲去了台湾,从此以后,杳无音信。
“台湾在哪儿?离扬州远吗?”
面对小兴子的疑问,母亲只是含泪地摇摇头,把自己关在盒子一样的雕花门内,一关就是一整天。
从那以后,小兴子再也不问了,反正他也不在乎。从他记事起,父亲就只是一个缥缈的概念。还记得小兴子第一次见到他,大概是七八岁的年纪,竟以为那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是远房的某个叔叔,迟迟地不肯叫“爸爸”,最后还被第一次见面的父亲一顿好打。从此,小兴子一见到那个被称呼为“爸爸”的人,便像老鼠见了猫,所幸那个人总共也没来过几次。娘娘们闲聊的时候总说,那人有好几个家,好多个漂亮的妻子、伶俐的子女,那些妻子们打扮得如何花枝招展,子女们上着洋学堂如何逍遥自在。母亲听到这些,总是沉默着,一言不发。她不懂得打扮,不知道外面的花花世界,面对这些大户人家的小姐们,从外省逃难过来的母亲总是充满了自卑。她曾经尝试过融入她们的世界,学她们说的时髦的上海话,可当她学会了上海话的时候,她们又说起了洋文。母亲,永远跟她们隔着一片大淖的距离,远远地仰望着娘娘们的世界。
阵阵火光照亮远处的天际,冰冻的长津湖就像母亲梳妆用的铜镜,散发着别样的光芒。若不是身下那刺骨的阵痛,小兴子定要好好欣赏这从未见过的雪景。
父亲走了,娘娘们也跟着有钱有势的丈夫离开,仆人们走的走,散的散,偌大的一个院子,转眼间就只剩下了母亲和小兴子两个人。
“愿意拿就拿去吧。”
母亲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任由那些当官的占用了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的大宅,坐在供奉着祖宗的祠堂里,将那些属于小兴子祖祖辈辈的财产分给别人。
如果不是被阿黄新主人家的大狼狗一口咬掉了一块肉,小兴子直到现在也无法理解“打土豪分田地”的真正含义。那些属于你的东西不再属于你,那些东西承载的记忆终将一点点从你的生命中消失。
那天晚上,小兴子哭了整整一宿,不为腿上的伤,不为阿黄的背叛,只为心中剧烈的、无法言说的伤痛。
小兴子挪了挪渐渐失去知觉的双腿,却听到了连长的一声厉喝。
“不许动!就像冰雕一样!”
小兴子的动作瞬间停住了,这半挪不挪的动作十分别扭,就像是骨骼扭曲的病人一样。
远处的火光渐渐熄灭,整片雪原如死一般的沉寂。
母亲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她不用再装腔作势地模仿上海口音,不用担忧自己的打扮会不会被妯娌们嘲笑。她可以穿上粗布麻衣,吃上粗茶淡饭,可以回到她那没有任何仪式色彩的、最本真的生活模式,可她却突然发现,自己早已忘了该怎样将空荡荡的米缸填满。
母親慌了,那些分了地的人们,非但不愿帮她填米缸,反而对她怒目而视,似乎她才是那个吃得肥头大耳、跟着特务头子跑到台湾的大地主。而小兴子这个带了原罪的地主崽子,更是像瘟疫一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引来无数的唾骂。
母亲盼来的同类人,终究还是将她和她最爱的儿子远远地隔在了一片大淖的距离之外。
作为一个母亲,她绝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她的儿子……
小兴子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母亲从一个柔柔弱弱的小家碧玉,变成了一个受苦受难的革命女性。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绝不相信那个在戏台上厉声控诉旧时代黑暗的女人就是自己的母亲,就是那个听说父亲要回家便兴奋得彻夜难眠、伺候公婆十几年没有一句怨言的母亲!
那不是他的母亲,一定不是!
“那就是个畜生……我和水生哥相恋,我都怀了他的孩子,可他家的人还是上门逼债,逼死了我爹,偏要拿女儿抵债……我的孩子……我的小兴子……他的父亲是水生哥……水生哥在抗日的途中牺牲了……”母亲呼天抢地地嚎哭,就像是痛得撕心裂肺。两个女战士将母亲搀下来,她终于还是看到了站在人群中的小兴子,母亲就像是被空中的惊雷劈中,身子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我到底是谁的儿子!”
母亲幽幽转醒,对上了小兴子灼人的目光。
“你不是逃难过来的吗……”
“不是我爷爷好心收留了你……”
“不是你死乞白赖地要给我父亲做小……”
“不是你用计让父亲占有了你……”
“我到底是谁的儿子……”
母亲的眼底像是蕴了一片大淖,深不见底,看不出一丝波澜。
“你是我的儿子,我一个人的。”
小兴子摔门而出,冲进屋外的狂风暴雨中。
一声惊雷将小兴子的思绪重新拉回到战场之上。漫天的芦柴花伴随着远处的枪炮声翩翩起舞,在被火光映衬的夜幕中,远处那名叫长津湖的大淖像是一个巨大的箩筐,将来不及融化的芦柴花收集起来,看上去就像阿黄吃喝拉撒睡的那片开满芦柴花的大淖。
腿上发痒的伤口似是扩大了地盘,将小兴子的整条腿吞噬。身下的这片白原根本不是芦柴花织成的地毯,那是可怕的瘟疫,索命的水草。
小兴子感到自己的生命快要到达极限了。
“不能动,不能让敌人发现我们。”这是连长下的命令。
死鹰岭上的125名战士,没有一个人动弹,全都一动不动地身穿薄棉衣,趴在雪地上端着枪,瞄准随时可能出现的敌人。小兴子不知大家为何都能在这冰冷刺骨的雪原上坚持着,是否真的像志愿军宣传的那样,这些真正的贫下中农子弟兵都有着钢铁般的意志,还是和这个真正的地主崽子、假冒的烈士后代一样,因为母亲说的那句话。
“你一定要替妈体面地活着。”
这是小兴子第一次见到雪,也是最后一次。
第二天早上,当美国大兵长驱直入通过山谷的时候,他们惊奇地发现,在两侧的山岭上,伫立着125座冰雕,举着枪,凝视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