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山米与白鹤》 教学设计 读思结合 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A-
0063-02
《山米与白鹤》是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小说。这篇小说情感真挚而深沉,因此,在知识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上,教师应深掘“爱”的主题,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时,笔者采用学生自主阅读的教学方法,辅以教师的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汲取文章精髓,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2)梳理人物情感的变化,把握山米与外祖父的性格特征。
2.能力目标:(1)体会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效果;(2)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情感目标:(1)理解“爱”这一主题内涵;(2)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人物感情和体会外祖父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分析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描写。
2.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深度挖掘爱的内涵,引导学生学会爱。
二、学情分析与教学方法
(一)学情分析。课前预习时,学生能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了解人物的性格,但是对体现山米感情发生变化的语句体会还不够。因此,教学应尽可能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进一步理解人物情感。
(二)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通过品味小说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解读文本。在解读中,提示学生如何圈点、批注,教给学生感悟小说丰富内涵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本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自主弄清作者简介、文中的生字词、故事情节等。第二课时:师生交流探讨。在课堂中,将课文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及课文的重难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设置“歌曲导入,创设情境”“自读课文,说情节”“理清思路,感知变化”“品味语言,体会变化”“走进人物内心”“主题探究,体会爱”“体悟爱的哲理”“齐声朗读,升华情感”“联系生活,拓展迁移”九个教学环节,分别从情节、结构、语言、主题等方面给予分析,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及陶冶学生的情操。
下面笔者就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进行重点说明。
第一步:歌曲导入,创设情境。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请学生欣赏,齐读歌词:“爱是生活,活在爱中,爱需要被爱。”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读了这些歌词,深刻体会到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很多的爱,如父母的关爱、同学的友爱等。那么,爱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山米与白鹤》,看看文中两位人物的感情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想想对我们有何启示。”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较快地走进文本,参与教学。
第二步:自读课文,互说情节。
1.请逐段阅读全文,理清小说的情节,然后根据“出逃—捕鹤—喂鹤”这三个关键词,简述课文内容。
2.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在文中圈出时间、地点、人物。(课件展示:时间:一天早上—第二天早上;地点:出逃途中—回家途中—家里;人物:关系的发展变化)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采用圈点勾画法找出文中答案的教学方法,激起了学生迫切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表达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步:理清思路,感知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故事情节,用四字词语概括中心事件,初步感知山米的情感变化过程:
1. 1—3段为故事的开始,写山米出逃,展示了山米与外祖父矛盾冲突的产生过程。
2. 4—11段为故事的发展,写祖孙捕鹤。在本部分,山米与外祖父的对立情绪缓和了,山米的情感开始发生变化。
3. 12—23段为故事的高潮、结局,写祖孙喂鹤。在本部分,山米真正理解和爱上了外祖父。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置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既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又提高了他们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把握文中的情感线索,体会山米的情感变化。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相关的句子描写进行归纳。
(1)山米厉声问道……断定这一切都是他(外祖父)捣的鬼。——敌视
(2)山米真恨自己……这种感觉使他对外祖父的怨恨又一次扫过全身。——怨恨
(3)山米说完捡起一块石头朝鹤扔去……那鹤已吓得四处转头想逃开。——挑衅
(4)山米被这凶暴的反应给吓得不由退了几步——害怕
(5)山米觉得自己和外祖父想的一样……那将是多么美好啊。——理解
(6)山米呆呆地站着……你却发觉你已经深深爱上那个人。——敬爱
【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以上句子进行研读,一是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为熟悉文本奠定基础;三是为体会山米情感变化做准备。
第四步:品味语言,体会变化。
1.组织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外祖父和山米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的语句。
2.提示:紧扣关键词句来研读,结合语言环境读出文中主人公当时的情感。
3.让学生对关键词句进行圈点、批注。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关键词句,解读外祖父和山米的个性特征,达到让学生理解外祖父对白鹤,对山米一如既往的爱和山米情感世界的变化这一目的。为下面的环节,即理解本文爱的主题做铺垫。 第五步:走进人物内心。
找出文中能表明山米由恨外祖父到理解并深爱外祖父的相关语句,再次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更好地把握山米情感世界的变化,走进人物内心。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山米情感世界的变化,为挖掘本文爱的内涵蓄势。
第六步:主题探究,体会“爱”。
思考问题:外祖父对动物的挚爱之情为什么能使山米对他的感情由恨转爱呢?
因为爱是相通的,爱的力量是神奇的,爱是沟通的桥梁,爱能拉近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距离,使人与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设计意图】“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通过提问,教师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到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第七步:体悟“爱”的哲理。
组织学生围绕“什么是爱?怎么爱?”这一主题进行语句接龙。
【设计意图】通过“语句接龙”的方式,把“爱”的主题与语言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以致用,把爱延伸到生活中。符合大语文教学观(生活化)的要求。
第八步:齐声朗读,升华情感。
引导学生齐声朗读重点段落。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既是思维和情感的实践活动,也是语言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读,再次感受文中真挚的情感,激起感情的共鸣,达到了陶冶学生情操的教学目的。
第九步:联系生活,拓展迁移。
1.展出一组“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
2.让学生观看图片后思考讨论:
(1)在此之前,你对“爱”是如何理解的?
(2)学完本课,你对“爱”是否有了新的认识?
(3)在以后的日子里,你会如何做?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引导他们对生活这个大课堂进行思考,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大爱”的思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重难点突破探究:深度挖掘爱的内涵。
(1)问题一:外祖父更爱山米还是白鹤?(此题不一定要有明确答案,关键在于探究过程。探究时要落实到词句,深入揣摩人物内心情感。)
(2)问题二:如果说外祖父爱鸟是对生命的珍视与虔诚,那么这里的祖孙之爱又该如何看待呢?
【设计意图】“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突破了本文重点,加深了学生对“爱”的理解。
4.选取一个自己熟悉的人,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写一篇小作文,叙述一个发生在他身上的关于“爱”的故事。
【设计意图】紧扣文本,让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爱,用笔去书写生活中的爱,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陶冶了他们高尚的情操。
四、板书设计
山米与白鹤
品语言:滚、吼——激怒
读内心:同感——共鸣
悟哲理:救鹤——爱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教学方式,把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让学生的活动占领课堂,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资源进行选择和整合,着重抓住“爱”的主题,通过“品语言—读内心—悟哲理”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挖掘“爱”的内涵。
注:本文在2014年桂林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应用观摩展示活动中荣获说课比赛二等奖。
(责编 秦越霞)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A-
0063-02
《山米与白鹤》是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小说。这篇小说情感真挚而深沉,因此,在知识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上,教师应深掘“爱”的主题,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时,笔者采用学生自主阅读的教学方法,辅以教师的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汲取文章精髓,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2)梳理人物情感的变化,把握山米与外祖父的性格特征。
2.能力目标:(1)体会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效果;(2)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情感目标:(1)理解“爱”这一主题内涵;(2)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人物感情和体会外祖父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分析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描写。
2.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深度挖掘爱的内涵,引导学生学会爱。
二、学情分析与教学方法
(一)学情分析。课前预习时,学生能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了解人物的性格,但是对体现山米感情发生变化的语句体会还不够。因此,教学应尽可能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进一步理解人物情感。
(二)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通过品味小说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解读文本。在解读中,提示学生如何圈点、批注,教给学生感悟小说丰富内涵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本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自主弄清作者简介、文中的生字词、故事情节等。第二课时:师生交流探讨。在课堂中,将课文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及课文的重难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设置“歌曲导入,创设情境”“自读课文,说情节”“理清思路,感知变化”“品味语言,体会变化”“走进人物内心”“主题探究,体会爱”“体悟爱的哲理”“齐声朗读,升华情感”“联系生活,拓展迁移”九个教学环节,分别从情节、结构、语言、主题等方面给予分析,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及陶冶学生的情操。
下面笔者就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进行重点说明。
第一步:歌曲导入,创设情境。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请学生欣赏,齐读歌词:“爱是生活,活在爱中,爱需要被爱。”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读了这些歌词,深刻体会到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很多的爱,如父母的关爱、同学的友爱等。那么,爱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山米与白鹤》,看看文中两位人物的感情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想想对我们有何启示。”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较快地走进文本,参与教学。
第二步:自读课文,互说情节。
1.请逐段阅读全文,理清小说的情节,然后根据“出逃—捕鹤—喂鹤”这三个关键词,简述课文内容。
2.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在文中圈出时间、地点、人物。(课件展示:时间:一天早上—第二天早上;地点:出逃途中—回家途中—家里;人物:关系的发展变化)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采用圈点勾画法找出文中答案的教学方法,激起了学生迫切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表达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步:理清思路,感知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故事情节,用四字词语概括中心事件,初步感知山米的情感变化过程:
1. 1—3段为故事的开始,写山米出逃,展示了山米与外祖父矛盾冲突的产生过程。
2. 4—11段为故事的发展,写祖孙捕鹤。在本部分,山米与外祖父的对立情绪缓和了,山米的情感开始发生变化。
3. 12—23段为故事的高潮、结局,写祖孙喂鹤。在本部分,山米真正理解和爱上了外祖父。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置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既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又提高了他们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把握文中的情感线索,体会山米的情感变化。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相关的句子描写进行归纳。
(1)山米厉声问道……断定这一切都是他(外祖父)捣的鬼。——敌视
(2)山米真恨自己……这种感觉使他对外祖父的怨恨又一次扫过全身。——怨恨
(3)山米说完捡起一块石头朝鹤扔去……那鹤已吓得四处转头想逃开。——挑衅
(4)山米被这凶暴的反应给吓得不由退了几步——害怕
(5)山米觉得自己和外祖父想的一样……那将是多么美好啊。——理解
(6)山米呆呆地站着……你却发觉你已经深深爱上那个人。——敬爱
【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以上句子进行研读,一是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为熟悉文本奠定基础;三是为体会山米情感变化做准备。
第四步:品味语言,体会变化。
1.组织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外祖父和山米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的语句。
2.提示:紧扣关键词句来研读,结合语言环境读出文中主人公当时的情感。
3.让学生对关键词句进行圈点、批注。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关键词句,解读外祖父和山米的个性特征,达到让学生理解外祖父对白鹤,对山米一如既往的爱和山米情感世界的变化这一目的。为下面的环节,即理解本文爱的主题做铺垫。 第五步:走进人物内心。
找出文中能表明山米由恨外祖父到理解并深爱外祖父的相关语句,再次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更好地把握山米情感世界的变化,走进人物内心。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山米情感世界的变化,为挖掘本文爱的内涵蓄势。
第六步:主题探究,体会“爱”。
思考问题:外祖父对动物的挚爱之情为什么能使山米对他的感情由恨转爱呢?
因为爱是相通的,爱的力量是神奇的,爱是沟通的桥梁,爱能拉近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距离,使人与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设计意图】“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通过提问,教师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到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第七步:体悟“爱”的哲理。
组织学生围绕“什么是爱?怎么爱?”这一主题进行语句接龙。
【设计意图】通过“语句接龙”的方式,把“爱”的主题与语言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以致用,把爱延伸到生活中。符合大语文教学观(生活化)的要求。
第八步:齐声朗读,升华情感。
引导学生齐声朗读重点段落。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既是思维和情感的实践活动,也是语言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读,再次感受文中真挚的情感,激起感情的共鸣,达到了陶冶学生情操的教学目的。
第九步:联系生活,拓展迁移。
1.展出一组“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
2.让学生观看图片后思考讨论:
(1)在此之前,你对“爱”是如何理解的?
(2)学完本课,你对“爱”是否有了新的认识?
(3)在以后的日子里,你会如何做?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引导他们对生活这个大课堂进行思考,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大爱”的思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重难点突破探究:深度挖掘爱的内涵。
(1)问题一:外祖父更爱山米还是白鹤?(此题不一定要有明确答案,关键在于探究过程。探究时要落实到词句,深入揣摩人物内心情感。)
(2)问题二:如果说外祖父爱鸟是对生命的珍视与虔诚,那么这里的祖孙之爱又该如何看待呢?
【设计意图】“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突破了本文重点,加深了学生对“爱”的理解。
4.选取一个自己熟悉的人,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写一篇小作文,叙述一个发生在他身上的关于“爱”的故事。
【设计意图】紧扣文本,让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爱,用笔去书写生活中的爱,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陶冶了他们高尚的情操。
四、板书设计
山米与白鹤
品语言:滚、吼——激怒
读内心:同感——共鸣
悟哲理:救鹤——爱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教学方式,把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让学生的活动占领课堂,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资源进行选择和整合,着重抓住“爱”的主题,通过“品语言—读内心—悟哲理”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挖掘“爱”的内涵。
注:本文在2014年桂林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应用观摩展示活动中荣获说课比赛二等奖。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