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iao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更加重视探究式的学习。这一学习方式不仅提高学生探索求知的意识,还能在物理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探索主动性,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物理课堂的魅力,不断地学会自主学习。同时,探究性学习模式非常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因此,文章对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探究性学习模式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探究性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1-0077-02
  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是非常有用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这一方法,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很好地把课本上的知识掌握起来。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真正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应用知识。
  一、应用“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好处
  其一,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小学、初中深受欢迎,还很受高中师生的欢迎。这一学习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高中物理课堂运用这一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同样也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高级中学非常重视学生怎么去应用理论知识,而这一学习方法就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如何做。同时,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大脑变得灵活起来,使高中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提高。
  其二,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的很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之前,学生缺乏思考,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而现在却变成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从整体来看,学生在课堂上开始主动地去接受和自己思考。这同时也要求教师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创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依据每个学生的个性来采取和改进教学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要真正做到以生为友,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真实想法,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这一学习模式的方法
  (一)通过提问,勾起学生好奇心
  物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引导至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使用多种多样的提问方式,制造悬念,让学生渴望去深挖知识点,同时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本上的某一个知识点。当物理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从物理课本的知识点出发,从学生出发,启发学生去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高中物理教师运用这种方式教学时,要保证所提的问题对这堂课是有用的。在课堂中提问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好时机,对学生进行提问,同时,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对一些物理底子好的学生,问题可以难一些,这样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对于那些物理底子一般或者差的学生,设计的问题要简单,这样在他们回答问题时,不容易失去学习的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开始前提问,让学生在上课时带着这个问题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长时间下去,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拓展,这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科目。
  例如,在学习“时间与位移”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视频内容为:在北京的街道上,一辆小汽车在行驶。播放完视频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问题为:如何描述小汽车的位置?思考对时间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制造悬念,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充满好奇。之后,教师组织班内的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什么是时间、什么是位置,从而归纳出位移的含义。这会使物理课堂的学习气氛非常好。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会课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二)课堂组织物理实验,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实验是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应用于实践,物理知识是从数以万计的试验中总结而来的。因此,在学习物理这门学科时,教师要多组织学生做实验。特别是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点,实验可以更好地将难理解的知识点变得直观、容易理解,而且这一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之间互相合作,探究知识,从而进一步理解知识点。在物理课堂上组织学生做实验,能够更好地应用探究性的学习模式,使学生爱上物理。
  例如,在学习有关“光的折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去设计实验的具体内容,自己准备实验所需要的器材,物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需要提供帮助和指导。第一,物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验前明确实验的目的——意图是找光折射的条件和原因。第二,教师让学生通过平日生活中所见到的现象来推测光折射的原因和条件,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大胆按照自己的猜想去做实验,仔细观察筷子在水中的现象,并将现象总结记录下来。这个过程提高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使学生不再认为物理知识枯燥、无趣,反而更加感兴趣。
  (三)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促进学生共同探究
  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都需要相关的人员互相合作。合作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使用合作这一方式,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受到教育,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与他人互帮互助,這将能给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但是,合作的成员必须是各有所长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要按照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以及性格特点对学生合理地分组,每组既要有思维敏捷、好动的,又要有沉着冷静、喜欢思考的。除此之外,小组的人数也要合适,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教师还要告诉学生合作的作用,从而让学生积极地去互助互学。同时,教师应要求小组成员分工明确,积极合作。合作学习如果分工不明确,就会出现有的学生偷懒,不积极参与的现象。因此,在使用这一方式时,教师既要给学生布置共同的学习目标,又要对小组每个成员进行分工,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所必须实现的目标,使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对小组成员进行分配时,教师要对小组每个成员做到了解,知道每个成员的长处和不足,这样在分配的时候就让目标更照顾这个成员,同时,分配时要做到平等公正,从而使小组成员在合作中能将自己最大的潜力激发出来,让学习效果最大化。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要善于使用这一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去学习,考虑问题能够更加全面和合理。   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对班级学生分组时,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等,根据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合理地分组,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够互补,同时,教师还要为班级里的每个小组都制定一个合理的共同目标,之后,让每个小组进行商讨,选出他们心目中可以担任组长的人,然后,教师引导每个小组根据成员的优势进行合理的分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学生在合作中可以学会与其他同学互帮互助,给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
  (四)物理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
  物理学科属于理科,因此十分注重学生在实际中的操作和使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思想的锻炼,使得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要将所讲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讲相关内容的时候,拿生活中的现象来举例,可以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去学习,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在找生活中的例子时,要做到熟悉课本,所找的例子要和书本知识有很大的关系。
  例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先要熟悉物理课本内容,根据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自己班级中学生的特点,通过互联网或者书籍寻找一些与课本知识联系紧密的实际案例,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将这些实际例子播放出来,帮助学生去深入理解课本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某一知识举一些相关的生活中的例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将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并明白:物理知识来自生活,也为生活服务,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在课堂的地位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求知,真正作为课堂的主人将一节课的内容学好学透。首先,物理教师要把班级的每个学生都看成独立的个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去探究未知,从而感受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教师是课程开发和探究的引路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加有信心和动力。其次,物理教师要相信学生能自主挖掘课程知识,提高自身探索能力,只做学生的引导者,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去探究,教師深入地挖掘知识。最后,物理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如果学生在课堂做出错误的举动或者对知识理解错误,教师要包容他们,并耐心地指导他们,让他们保持对知识探究的自信心。
  结 语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的头脑变得非常灵活,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物理课堂上来,使他们很好地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同时,这种学习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高 超.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0(2):214.
  [2]郭苏斌.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21):102.
  [3]孙立恒.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9):111.
  作者简介:周建良(1977— ),男,湖南宁乡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教务副主任,物理教师,研究方向:物理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发展学生的英语品质,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拼读教学。教师通过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不断开发自然拼读法,从而在找寻学生学习英语切入点的同时,培养学生音素、语感等能力,促进学生找寻学习英语的优质路径。文章就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教学方式及优化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对英语教师教学有所启迪。  关键词:自然拼读;英语能力;英语单词  中图分类
摘 要:信息技术不仅为日常生活带去了极大的便利,也为学生的学习带去了极大的便利。传统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在当下社会的英语课堂中已经失去了活力,英语教师纷纷对在英语课堂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将信息技术与具体的英语教学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融合,使传统的、枯燥的英语课堂转化成了生动、直观、鲜活的英语课堂,努力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以激发。在初中英语学科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将英语教材的具体内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校已开始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小学教学中,音乐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项,音乐作为传达
摘 要:从物理学科的教学现状来看,不少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涉及四个部分,即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简单来说就是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能够将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予以熟练应用,确保学生的关键能力有大幅提高。在展开课堂教学时,若想使学生真正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对教学予以革新。文章对初中物理教师如何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深入探析,以
兴趣历来都是公认的最高明的教师,它能让学习变得妙趣横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也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特别是对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其学习兴趣,才能让学习变成一件轻松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