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理能力,是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中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逐步养成良好习惯的阶段,而良好的习惯是在潜移默化的环境影响中形成的。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讲,不良习惯一旦养成,要再改就会比较困难。因此,幼儿一进入幼儿园,就要从培养幼儿整理能力抓起。
小班幼儿 整理能力 习惯培养
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因此,帮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应该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
整理能力,是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中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幼儿个体方面看,让幼儿学会整理,可以有助于他们形成爱整洁,生活有序等良好习惯,也能使幼儿在整理中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动作发展;从集体生活的需要看,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可以使环境保持整洁,同时能使教师减轻负担,不用将许多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整理上,由此可见,幼儿整理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幼儿逐渐接受并慢慢强化,整理能力有了显著发展。因此,可以认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培养对幼儿发展是有效的,并有积极意义的。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注意了环境和人的两大因素,并且利用多种发展要素的交互作用,去影响幼儿,使幼儿从内部到外在,从思想到行为都发展。
一、教师做良好榜样,幼儿潜移默化地模仿
《纲要》明确指出:“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这里,非常明确地强调了教师的榜样作用。我们坚决不因幼儿园教师因为教具、操作材料、搜集的废旧物品较多,又加上幼儿园工作杂,而养成的随手乱放教玩具的坏习惯。大家互相监督、督促,也使之内化。
因为幼儿此阶段的特点,要求老师们对班级里的物品都要固定位置摆放,让大家都知道物品摆放的固定位置,并且规定了“哪里拿,哪里放,用完了就放回去”的规则,老师们也逐渐都遵守了。教师有了良好的整理习惯,柜子上、钢琴上、活动室到处整洁了,没有看到多余的东西了,孩子们在不经意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只有自身正,才能正孩子。孩子好模仿的特点明显,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就起不到良好的示范意义了。
二、幼儿积极参与环境设置,记忆深刻
为了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也使之印象更深刻,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环境的创设。如在数学区里,引导幼儿分组把制定的教具有序地放进制定的盘子里,再把幼儿亲自整理好的教具按自己的意愿放在数学区教具橱里,最后教师帮助给整个教具橱照片,贴在教具橱上作为参照。这样,由于教具是自己亲手整理的,教具盘是自己亲自放进教具橱里的,又有照片参照,收拾起来就很容易归位。一次、两次……多次反反复复后,幼儿的收拾整理习惯就养成并内化了。环境也更加净化、美化了。看着我们自己动手塑造的清爽整洁的活动室,每个孩子天天都露出了快乐的笑容。
有了整洁有序的环境,就需要保持,而这是最困难的。教师如果经常说教,就会导致孩子反感或者盲从。新《纲要》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列在前位,处处渗透“尊重意愿,满足需要”,凸现“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所以我们提倡让幼儿自己建立规则,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如吃完饭,引导孩子讨论怎样保持整洁,孩子们讨论出吃完要把桌子扫干净,把碗放在固定的位置并叠整齐。把餐巾放在筐里。平时,发现有教育价值的机会,紧紧抓住教育契机,日常生活中的随口一句“你叠的衣服真整齐。” 整个寝室里的床上都整齐了;一句“你的桌面真干净。”饭后,就会有好多孩子把自己的桌面整理好,碗盘整理整齐。美术区的材料比较多、杂,就引导孩子们一起动手动脑,制作出了每个塑料筐贴上一种颜色的贴贴纸,摆放的橱子相应位置上也贴上相同颜色的贴贴纸。幼儿活动后,按颜色把玩具框放回橱子中相同颜色的位置里,就不再出现不知放哪里的现象了。尊重孩子,让孩子积极参与规则的建立,不断强化,才有利于好习惯的养成。而且,由幼儿自己参与整理的整洁有序的环境,也给了幼儿充分的自信和成功感。在习惯培养过程中,教师良好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充分发挥了作用。
三、信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陈鹤琴先生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孩子会做许多事情,但由于我们带的是小班的小朋友,刚开始时老师们总是愿意事事亲为,处处小心谨慎,把孩子庇护在自己的翅膀下。一会儿觉得叠衣服太难了,一会儿觉得整理活动场地会添乱,结果事事包办。实际上,小班下学期,幼儿已有了独立意识萌芽,他们什么都要来个“我自己”。随年龄增长,他们不仅要独立穿脱衣服、洗脸洗手,甚至还想整理玩具、物品,对于孩子正在萌发的独立意识,我们一定要予以重视、支持和鼓励。如果因为怕孩子不会做、整理不好、越弄越乱,经常包办代替,这样的孩子永远长不大,只会什么事都要等大人替他准备好。家长应让孩子树立“我会”“我能自己做”的自信心。“我行”这种自我感觉很重要,因为它是孩子得以发展的动力。
四、不断强化,使之内化
幼儿在幼儿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确保其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若能在幼儿期就得到及时的强化,那么,就会有助于这个孩子今后在这方面形成永久的好习惯。因为,此时幼儿的行为表现具有反复性、重复性的特点,任何行为习惯在幼儿期都处于萌芽阶段。既易于养成好习惯,一些不良习惯也易于得到纠正。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行为,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或改造儿童的行为。儿童之所以要做某一件事,“就是想得到成人的注意。”如果幼儿的一个行为发生后,成人立即予以注意,如加以赞扬、或加以呵斥,都会起到强化的作用。
对于幼儿来说,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和收拾玩具等,需要他们付出很大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让孩子去做事,不管孩子哭闹,不“心软”“妥协”,依顺孩子。若感情用事,不仅不能给孩子勇气,无助于孩子克服困难、经受磨炼、战胜痛苦,相反,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慌、软弱。要孩子坚持独立、不怕困难,家长应“心硬”些。其实,每个孩子刚开始学自理都会感到困难、力不从心,但要做个好孩子的愿望在鼓励着他们,他们会不断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直至成功,这就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幼儿克服困难的信心,幼儿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及成功的来之不易。可见,学会自理和劳动可让幼儿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增强责任感,促进其独立性的初步形成。
小班幼儿 整理能力 习惯培养
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因此,帮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应该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
整理能力,是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中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幼儿个体方面看,让幼儿学会整理,可以有助于他们形成爱整洁,生活有序等良好习惯,也能使幼儿在整理中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动作发展;从集体生活的需要看,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可以使环境保持整洁,同时能使教师减轻负担,不用将许多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整理上,由此可见,幼儿整理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幼儿逐渐接受并慢慢强化,整理能力有了显著发展。因此,可以认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培养对幼儿发展是有效的,并有积极意义的。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注意了环境和人的两大因素,并且利用多种发展要素的交互作用,去影响幼儿,使幼儿从内部到外在,从思想到行为都发展。
一、教师做良好榜样,幼儿潜移默化地模仿
《纲要》明确指出:“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这里,非常明确地强调了教师的榜样作用。我们坚决不因幼儿园教师因为教具、操作材料、搜集的废旧物品较多,又加上幼儿园工作杂,而养成的随手乱放教玩具的坏习惯。大家互相监督、督促,也使之内化。
因为幼儿此阶段的特点,要求老师们对班级里的物品都要固定位置摆放,让大家都知道物品摆放的固定位置,并且规定了“哪里拿,哪里放,用完了就放回去”的规则,老师们也逐渐都遵守了。教师有了良好的整理习惯,柜子上、钢琴上、活动室到处整洁了,没有看到多余的东西了,孩子们在不经意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只有自身正,才能正孩子。孩子好模仿的特点明显,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就起不到良好的示范意义了。
二、幼儿积极参与环境设置,记忆深刻
为了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也使之印象更深刻,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环境的创设。如在数学区里,引导幼儿分组把制定的教具有序地放进制定的盘子里,再把幼儿亲自整理好的教具按自己的意愿放在数学区教具橱里,最后教师帮助给整个教具橱照片,贴在教具橱上作为参照。这样,由于教具是自己亲手整理的,教具盘是自己亲自放进教具橱里的,又有照片参照,收拾起来就很容易归位。一次、两次……多次反反复复后,幼儿的收拾整理习惯就养成并内化了。环境也更加净化、美化了。看着我们自己动手塑造的清爽整洁的活动室,每个孩子天天都露出了快乐的笑容。
有了整洁有序的环境,就需要保持,而这是最困难的。教师如果经常说教,就会导致孩子反感或者盲从。新《纲要》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列在前位,处处渗透“尊重意愿,满足需要”,凸现“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所以我们提倡让幼儿自己建立规则,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如吃完饭,引导孩子讨论怎样保持整洁,孩子们讨论出吃完要把桌子扫干净,把碗放在固定的位置并叠整齐。把餐巾放在筐里。平时,发现有教育价值的机会,紧紧抓住教育契机,日常生活中的随口一句“你叠的衣服真整齐。” 整个寝室里的床上都整齐了;一句“你的桌面真干净。”饭后,就会有好多孩子把自己的桌面整理好,碗盘整理整齐。美术区的材料比较多、杂,就引导孩子们一起动手动脑,制作出了每个塑料筐贴上一种颜色的贴贴纸,摆放的橱子相应位置上也贴上相同颜色的贴贴纸。幼儿活动后,按颜色把玩具框放回橱子中相同颜色的位置里,就不再出现不知放哪里的现象了。尊重孩子,让孩子积极参与规则的建立,不断强化,才有利于好习惯的养成。而且,由幼儿自己参与整理的整洁有序的环境,也给了幼儿充分的自信和成功感。在习惯培养过程中,教师良好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充分发挥了作用。
三、信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陈鹤琴先生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孩子会做许多事情,但由于我们带的是小班的小朋友,刚开始时老师们总是愿意事事亲为,处处小心谨慎,把孩子庇护在自己的翅膀下。一会儿觉得叠衣服太难了,一会儿觉得整理活动场地会添乱,结果事事包办。实际上,小班下学期,幼儿已有了独立意识萌芽,他们什么都要来个“我自己”。随年龄增长,他们不仅要独立穿脱衣服、洗脸洗手,甚至还想整理玩具、物品,对于孩子正在萌发的独立意识,我们一定要予以重视、支持和鼓励。如果因为怕孩子不会做、整理不好、越弄越乱,经常包办代替,这样的孩子永远长不大,只会什么事都要等大人替他准备好。家长应让孩子树立“我会”“我能自己做”的自信心。“我行”这种自我感觉很重要,因为它是孩子得以发展的动力。
四、不断强化,使之内化
幼儿在幼儿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确保其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若能在幼儿期就得到及时的强化,那么,就会有助于这个孩子今后在这方面形成永久的好习惯。因为,此时幼儿的行为表现具有反复性、重复性的特点,任何行为习惯在幼儿期都处于萌芽阶段。既易于养成好习惯,一些不良习惯也易于得到纠正。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行为,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或改造儿童的行为。儿童之所以要做某一件事,“就是想得到成人的注意。”如果幼儿的一个行为发生后,成人立即予以注意,如加以赞扬、或加以呵斥,都会起到强化的作用。
对于幼儿来说,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和收拾玩具等,需要他们付出很大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让孩子去做事,不管孩子哭闹,不“心软”“妥协”,依顺孩子。若感情用事,不仅不能给孩子勇气,无助于孩子克服困难、经受磨炼、战胜痛苦,相反,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慌、软弱。要孩子坚持独立、不怕困难,家长应“心硬”些。其实,每个孩子刚开始学自理都会感到困难、力不从心,但要做个好孩子的愿望在鼓励着他们,他们会不断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直至成功,这就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幼儿克服困难的信心,幼儿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及成功的来之不易。可见,学会自理和劳动可让幼儿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增强责任感,促进其独立性的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