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幽香人文气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lya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走进石屏的人,心中的感知都是不一样的。这是一座被浓郁香气包裹着的古城,你能闻到的,是大街小巷中飘荡的豆腐香。你闻不到却能感觉到的,是古宅深巷里的文墨幽香和书卷气息。
  
  文墨飘香的古城
  
  至少在云南,像石屏这样文墨飘香的古城,已经很少了。即便是大理和丽江,你都无法像在石屏古城一般,感觉到那些在古宅深巷里飘荡的文墨幽香和书卷气息。
  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部的石屏县,历史至少可以远溯到西汉,当时这里被称作“旧欣”。该地名实际上来自于一个古彝族的族名,意思是“居住在山麓林水边的民族”。据传当时旧欣族人穿过莽莽大森林,来到“大海”边,也就是如今位于异龙湖畔的石屏县城定居了下来。至唐天宝十一年(752年),始称“石坪邑”。元至元七年(1270年),置石坪州,隶属云南行省临安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三月,改石坪州为石平州,后改称石屏州,清朝时期沿用明朝建制仍为石屏州,“石屏”作为一个地名由此确定下来。
  虽说石屏是个“九分山有余,一分坝不足”的高原山区县,但两千多年漫长历史的浸淫,还是为石屏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石屏素来重教兴文,特别是明洪武年间的军屯制度,极大促进了石屏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得这块神龟托起的风水宝地人才辈出。仅明清两朝,石屏就先后涌现出翰林15人、文武进士77人,至于文武举人、贡生就不胜枚举了。“五步三进士,对门两翰林,举人满街走,秀才家家有”,就是当时对石屏文教兴盛的描述。而石屏人在科举考试中最辉煌的就是出了个被尊称为“国朝第三人”的袁嘉谷,弥补了“云南不点状元”的空白。
  袁嘉谷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的经济特科状元,为云南自元朝设置行省以来600余年间独一无二的状元,至今仍是云南人的骄傲。袁嘉谷青少年时代醉心于功名,壮年之后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醉心于佛学,以“屏山居士”自居。他在史学上“写国史要真”,不要“虚饰妄托”“怪诞不经”“淆乱是非”的主张,被认为是当时针对千百年来编纂学上的弊端提出的最尖锐的见解。
  南正街156号,一座清代典型的木结构中式四合院瓦楼建筑,就是袁嘉谷故居。故居不大,但很幽静。院子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柚子树,满树的碧翠给小院带来了无限生机。整座建筑在组合、形体变化等方面,巧妙得体,廊道相互衔接,结构严谨,细部装饰非常细腻。
  坐北朝南的文庙,就在离袁嘉谷故居不远的北正街上,在古城的街巷里悠然地散散步就到了。这座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的古建筑群,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后,占地面积达4257平方米。现存有棂星门、泮池、大成殿、先师殿、尊经阁等建筑,泮池石雕凭栏雕刻尤为细致。透过先师殿紧锁的大门缝隙,还可以看到精美的木龛中供奉着一尊孔子的木雕像。
  文教在民国时期的石屏依然兴盛,最重要的见证就是石屏一中。在夕阳的余晖中,石屏一中高耸的门楼映入眼帘。西式风格的门楼,在古老而略显败落的街巷中显得极为醒目。
  学校始建于1923年,是在著名乡贤陈鹤亭的倡导下创建的。校内的企鹤楼、准堤阁古建筑群,风格典雅,人文气息浓郁。企鹤楼为四重檐歇山顶建筑,高21米。檐柱从第一层直通第二层檐檩,柱础为方形素面的青石。第二层有走廊。第三层八面开窗,窗为圆棂窗,屋顶八角飞翘,青瓦铺顶,顶部有三台宝瓶。其建筑规模独特,雄伟壮观,结构严谨,工艺精湛。它同时具有中国传统古典建筑艺术和西式建筑艺术的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历史文化风貌,在滇南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石屏一中还是一所有着悠久革命历史的学校,曾孕育了不少革命志士。著名的爱国学者李公朴、作家李乔及许多进步学者,或曾到学校讲学,或曾在学校工作。解放前夕,这里还曾是石屏地下党的交通站。1948年冬,二百余名学子投笔从戎参加边纵,为云南的解放作出了贡献。校内的每一栋楼、每一面墙、每一个局部都被精雕细琢。巍峨的建筑,整齐宽敞的校舍和风景如画的环境,续写着文墨飘香的传奇。
  至明朝,在元明清时期一直被称为“州城”的石屏古城,始筑城墙和城门。当时周长748丈,高2丈、厚2丈的砖城,是石屏古城曾经的辉煌。但岁月、战争,以及城市建设已将这些古城墙和古城门几乎损毁殆尽,只留下一座现在被称为“云台”的南城门。即便如此,漫步在石屏古城区内的幽深小巷,古民居、古建筑仍随处可见。明清时期,石屏城内有书院10所,私塾、义学上百处,更不要说那些深宅大院的太史第、进士第、将军第、观察第、宗人府和私家花园了。虽然岁月侵蚀了这些古民居建筑的容颜,但触摸着斑驳的墙壁,我们依然能够想像到当年繁盛一时的景象。
  
  泉上石城
  
  “清泉石上流”,石屏人喜欢用这么一句充满诗意的话语,向外人介绍石屏古城“水流龟壳”的自然特点。据说石屏古城是建在一只浮在水面的大神龟背上的,一条条街巷,恰似龟背上的大小裂片,凿穿龟壳即是漫漫水层。所以,石屏是一座浮在水面上的石城,古城的东、西、南、北、中各有五口深水古井,相传就是锁住神龟奔海的五条基柱。神龟壳下的泉水,还成就了誉满全滇的“石屏豆腐”。
  都说豆腐有健脑的作用,难怪石屏历史上能涌现出那么多的才俊!走进县城北门的古街老巷,一股股豆腐的清香迎面而来,因为这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豆腐作坊。石屏豆腐是门奇特的传统工艺,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用古城区内特有的天然井水作凝固剂,营养丰富而不含任何有害物质。令人叫绝的是,这种天然井水一旦离开石屏,无论如何也点制不出豆腐,所以有人戏称石屏豆腐是带不走的石屏专利。占着这种便利,石屏人也将豆腐的吃法发挥到了极致,创造出了上百道豆腐佳肴的制作方法。当然最简单的吃法还是烧豆腐,这也是石屏的一道奇特景观。街头巷尾,不时看见当地人手拿蒲扇,不急不慢地扇着一堆木炭火,精心地烤制豆腐,而对面的食客则咬一口豆腐,品一口茶,其中滋味,妙不可言。
  在古城幽深街巷里漫步,老宅大门口拣菜的老奶奶,斑驳墙影中下棋的老大爷,或是守候在幽暗店铺中的掌柜,宛若老电影中的慢镜头般挨个摇过。一些曲曲弯弯的小巷深处,不少雕梁画柱、极具特色的院落,总是以一种内敛的姿态诱惑着我的眼睛,李恒升故居就是最令人眼热的一处。一到门口,大门门楣上“提高警惕保卫祖国”8个黄色大字异常突兀,原来这里曾是石屏县公安局的办公场所。
  青砖垒砌的大门很窄,只容两人并肩而入,让人丝毫看不出“豪宅”的样子。但进了门,再沿着静静的小胡同走上十来米,眼前的一切就令人惊叹了。 里面空间阔大、木构精美,楼阁涂金绘彩,明丽壮观。李恒升是民国时石屏的一大富豪,但虽为富商,却与许多石屏人一样,对文化教育颇为重视。在这座院落里,不仅处处可见趣味风雅的对联,而且“孟母三迁”等二十四孝故事也跃于每一个门槅扇心上,镂空的精美木雕,组合起来完全就是一组栩栩如生的画屏。
  与富豪家的雅致相比,古州衙的气势就轩昂多了。这座非同凡响的古典建筑,是目前云南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州衙建筑群。走进洞开的大门,意境为之一变,里面进深层层,一座大院套着一座大院,可充分领略一番古时衙门的气势。
  一条条小巷,一座座古建筑,无不闪烁着石屏的人文精神。然而还有一条蜿蜒在古城背后的个碧石铁路却常常被人忽略。如今老旧的“石屏车站”,还有当年的寸轨铁路,记载着影响中国乃至世界锡运百年的传奇故事。
  与滇越铁路沿线众多的火车站一样,作为个碧石铁路上的一个重要站点, “石屏车站”也是一座简朴而带有浓郁法国风格的小火车站。连接起个旧、碧色寨、石屏的个碧石铁路,是解放前中国唯一的民营铁路。这条与法国人修建的滇越铁路相衔接而又不兼容的铁路,于1915年开始动工兴建,1936年10月10日全线通车,历时21年,耗资2070万银元。因轨距只有60厘米,行驶在上面的是世界上最小的蒸汽机车,所以又被称为寸轨铁路。它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抵御法国殖民者入侵的产物,是个旧锡业交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锡都个旧崛起的光辉历程。
  如今,在个碧石铁路上,我们几乎看不到寸轨的痕迹了。1970年,为了与滇越铁路兼容、接轨,个碧石铁路上的寸轨改建成了同滇越铁路一样的米轨。2005年,客运的小火车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只剩下陈旧斑驳的火车站。大多数时候,这里是寂静的。偶尔,会有一列小火车满载着货物,慢腾腾地远远而来,又慢腾腾地远远而去……
  
  历史文化名村——郑营
  
  郑营坐落在景色秀丽的赤瑞湖畔,是石屏县宝秀镇所辖的一个村子。青白的屋瓦,黄色的土墙,坐南朝北的四合院,祠堂中古老而高耸的檐角,似乎在告诉每个初来乍到的人,这里就是郑营。
  郑营村的整个布局很有特点,以“三街九巷”的建筑来进行布局。“三街”是上街、中行街、下街,唯有中街是青石板。“九巷”是以当地的姓氏来命名,如王家巷、陈家巷、武家巷……郑营人的先祖来自杏花烟雨的江南,他们把那里浓郁的文化气息播撒在赤瑞湖畔,延续着对遥远故乡的记忆。祠堂、私塾、庭院、街巷,处处透着江南的婉约与细腻。在郑营人的精神世界里,铭记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训。郑营村左右两侧和后面是秀山、宝山、郑家山,按村里几位老人的说法,郑营的风水几乎是全县最好的。这里出过多名进士,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清末进士陈鹤亭,他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主权完整的民营铁路——个碧石铁路。这条铁路的终点,就掩映在村庄对面的绿荫中。
  至少在明洪武年间早期,当时郑营还叫“普胜村”,聚居着能歌善舞的傣族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副将,统率30多万大军平滇后,沐英奉朱元璋之命就地驻屯以巩固边防,军户便纷纷落籍云南各地。在入滇的大军中有一个叫郑太武,原是浙江金华府浦江县人氏,因随军驻扎蒙自。后来郑太武的儿子郑从顺从蒙自迁移到石屏,见赤瑞湖南岸的普胜村依山傍水,地势不高不低,既可得湖水之利,又不会受湖水之害,且土壤肥沃,便举家定居普胜村。
  不久,人丁兴旺的郑从顺将普胜村改名为“郑家营”,意为安营扎寨的地方。而生产力低下的“普胜村”原住民们,则不得离开他们世代居住的村庄迁往他乡。明洪武中后期,朱元璋“移中土大姓以实云南”,于是又有数百万江南、中原的汉人迁移到云南。这一时期,郑氏一族定居的郑营又有陈姓、武姓、李姓、张姓等汉族人迁入,郑营也就变成了一个多姓汉人聚居的大村落。此时云南早已平定,曾经叱咤风云的郑营人的先祖们逐渐远离金戈铁马,手中的刀剑被镰锄取代,开始过上了一种安定的农耕生活。他们在这里建设自己世代居住的家园,并把村庄的格局规划成军营的样子,把先祖们的军人气质完全传承了下来。极富军营味的“郑家营”,也在岁月的变迁中慢慢成为了现如今的“郑营”。
  许多年以前的郑营,几乎就是座完整的“城池”,四周筑有围墙,四方各建有一道栅子门,西南向还建有两层楼的炮台。“城”中主要街道上则建有郑、陈、武等姓氏的宗祠。如今围墙不在,炮台不在,但宗祠犹在,遍布于村子里的古旧民居建筑犹在,纵横交错的古街道犹在。
  很多人来到郑营,就是为了看这里的古建筑,最著名的有陈氏宗祠、郑氏宗祠、陈氏民居、郑营小学、司马第等。规模恢弘的陈氏宗祠,是云南现存规模最宏伟的宗祠。它建于1925年,占地面积2577平方米,也是石屏郑营古建筑中最为壮观的。祠门为牌坊式,砖石结构。进入祠门沿中轴线往南,依次有石桥、中殿、正殿。中殿和正殿前各有一个十分宽敞的庭院,两侧均有对称的偏殿楼阁。中殿前为三孔石拱桥,桥上有栏板望柱,望柱头为石雕十二生肖。正殿分上下两层,建造在1.2米高的石台基上,更有两座高大的石狮柱础抬高,显得高大雄壮、庄严肃穆。
  陈氏宗祠东面不远就是郑氏宗祠。这座三进大院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规模虽不能与陈氏宗祠媲美,但那大门檐枋、正殿屋檐的雕刻彩绘之繁复、细腻、精美,却极尽华丽,更胜于陈氏宗祠。
  郑营村现存完好的古民居,据称有数十幢之多,其中尤以陈氏民居最为显眼。其房屋皆为木石结构,走马转角楼式四合院,坐南朝北。建筑样式中还带有中西合璧的形式。走进一处占地达千余平方米的三进四合院,从后门进入院内,感觉是在探寻一种无尽的幽深。各个天井之间曲折回环,高大粗壮的房柱沿着回环的走廊,将人一步步带入门户深处。门窗上的雕刻图案精美细腻,使得整座大院显得豪华、典雅。二楼的走廊间常向外伸出宽大的一段,上面有长条木镶榫成的美人靠,供人休息和看风景,但目光所及之处,不外乎青墙白瓦和院子上四角的天空。
  就在陈氏宗祠附近,还有略显斑驳的司马第。司马第始建于明初,后毁于火灾,现为民国年间建造的土木结构楼房。门额上悬挂着“司马第”木匾,是其后人为纪念祖先而悬挂的。不远处的是进士第,门上虽荒草丛生,里面却是笔直黝黑的砖铺路面。在这乡野的山村中,一幢幢华屋美厦和古朴民居静静伫立,展示着这乡土间的人文景象。
其他文献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其文化内涵渗透到传统文化的各个角落,在中国古建筑的三大部分——台基的须弥束腰、梁柱结构的雕刻彩画和屋面脊饰吻兽中,其文化表现形式异彩纷呈。柱是传统建筑构架中垂直承受上部重量的构件,建筑构架中屋顶部分的重量通过立柱传递到地面,在传统建筑中曾有“房倒屋不塌”之美誉,聪慧的先民们将龙作为一种重要的装饰题材,对柱给予了丰富的装饰内容,不同的材质及工艺,塑造出风格迥异的龙柱形象。  以
期刊
一个故宫,两个故宫博物院    85年前,一块写着“故宫博物院”五个大字的牌匾悬挂在了紫禁城的神武门上。自此,一座守卫森严的明清皇宫成了百姓可以随便参观的开放之所,作为君主法统象征和仅供皇家观赏享用的珍贵文物,变为全民族的共同财富。在明清皇宫(紫禁城)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故宫博物院,是紫禁城与皇宫珍藏的结合,并由此构筑了其无与伦比的价值其崇高地位。  故宫博物院在其创立之初,由于北洋军阀政府
期刊
保护故宫古建筑是故宫博物院的一项基本的和重要的职责。自故宫博物院成立至今,这项工作基本没有停止过,只是保护维修的规模和重点不同。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骨架,决定了中国建筑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区别于其他建筑体系的审美特点。但是这个体系的弱点也首先来自木结构,木材本身不耐久,容易受到外界恶劣条件的影响,比如受潮而发生腐朽,受外力而变形扭曲,甚至是虫蚁饵料而被蛀蚀等等,都足以造成建筑的破坏。中国古代对此有准
期刊
“嵩高维岳,峻极于天。……四国于蕃,四方于宣”,周朝尹吉甫《嵩高八章》首章,即道出了中岳嵩山地位的至尊; “飘渺神人宅,穹窿帝者宫。……杰阁翔威凤,修梁架彩虹”,明代傅梅之《恭谒中岳庙礼成赋十六韵》,更道出了中岳神祠——中岳庙的壮美。嵩岳,位九州之中,抚临四岳,自古为中国神圣之山岳;中岳庙,雄踞嵩岳主峰太室山南麓,规模宏大,建制庄严,古来繁盛之至,为诸岳庙之冠。    中岳神祠统领华夏文明发源核
期刊
乌菲齐博物馆(The UffiziGallery)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乌菲齐宫内,是世界三大美术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博物馆,无论在西方艺术史还是世界博物馆史上,乌菲齐博物馆都是无法绕过的一章。美第奇家族  谈到乌菲齐博物馆和其丰富的藏品就不能不提到美第奇家族(Medicj Family)。美第奇家族在13世纪到17世纪基本上统治了佛罗伦萨。该家族里产生了三位教皇、七位托斯卡纳大公、二位法国
期刊
阙是我国古代一种礼制建筑。宋《营造法式》日,阙在周代称象魏,“周官太宰以正月示治法於象魏”,也就是说,阙是公布政令法规的地方。阙也称门观,《说文》:“阙,门观也。”阙还有一些别的名称,如阙与大门相连,称作罘恩。阙的规格大小与位置,往往随着阙的主人地位高低而定,如《礼》:“天子诸侯台门。天子外阙,两观;诸侯内阙,一观。”又如《白虎通》:“门必有阙者何?阙者,所以释门,别尊卑也。”  阙的类型分多种,
期刊
徽道,概念中的“商贸之道”,当然没有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显赫声名。但是,其真正内涵不仅仅局限于“商贸”!自唐宋以来,它一直是中国南方商旅往来、文武张弛的咽喉要道。如今的故道遗珍足以再现当年的独特辉煌,也是多少年来旅人试图探寻徽州古民居、古牌坊之外的重要载体。然而,这条古道数百年沉睡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榉树、枫香、石楠等古木参天,荆棘、藤蔓等野生植物滋生,各种野生动物如野猪、豺狼、虎豹以及毒蛇、山
期刊
嵩山位于今天的河南郑州登封境内,其地理位置处于古代中国的“中心”,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最古老的都城——夏都阳城建立于嵩山东南。龙山文化晚期,从夏迄周,国家政治中心都位于距嵩山400公里范围内的区域,由此形成了在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文化区域概念——“中原”。  城邑、文字、青铜器是中国文明形成的主要标志,它最早出现于中原地区的嵩山文化演进过程中,成为中国文明形成的
期刊
一位满族的新娘,一个广州的富家小姐,一对福建的互相凝视的夫妻,三位表情各异的满清总理衙门的官员,北京街边的古董摊,香港照相馆里的画师,闽江夕阳西下的美景,厦门布满鹅卵石狭长阴暗的街道里破败不堪的民居,台湾土著平埔人建造的居所……他们离我们已有一百多年,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也许有些熟悉,抑或十分陌生,而这就是一位欧洲摄影师用照相机记录下的他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图景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
期刊
2008年12月12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怀来鸡鸣驿城抢修保护工程全面启动,国家将在三年内完成鸡鸣驿城的拆迁、文物维修等工作,预计总投资将达到4.6亿元左右。 《鸡鸣驿城文物保护规划》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2008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并由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作为国家重点文物维修项目,由河北省文物局会同张家口市和怀来县具体负责驿城抢修保护工作。河北省省委已将该工程列入省委领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