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壁画,韩休暗淡的墓室中仿佛有了光、有了亮、有了生气、有了一种直面生死的乐观。也许这就是墓主人韩休对待死亡的态度。
然而走进几乎空空如也的韩休墓室时,考古专家们也暗下决心:已经痛失了那么多珍贵的文物,这些壁画绝对不能再有任何损失。
由于壁画距今已有1000多年,长期处于地下,受地下水、微生物等影响,在所难免的出现了霉菌、空鼓、起翘变形、酥碱和剥落等,墓室已经无法保证壁画安全,专家们决定进行揭取,随后搬迁保护。
这是一个专业而复杂的过程,只有顶尖的专家才能做到。而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专家即使放在全世界也是这方面的翘楚。
杨文宗,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保护修复研究中心副主任专家,负责这次壁画的揭取。他已有30年从事壁画揭取的经验。
首先要让壁画容貌恢复清晰,简单说就是给壁画清洗。我们家中随便一幅国画脏了,都往往会手足无措,更何况这是历经千年画在泥墙上的画?难度可想而知。这是一个漫长而精细的过程,清洗的过程十分缓慢,用小棉签蘸上蒸馏水等液体,一点点将壁画表面的泥土、霉菌等清洗干净,这一切都是在对壁画无害的基础上进行的。
预加固是揭取壁画的第一步。杨文宗说,他们犹如医生,在看病动手术前,首先对壁画进行全面会诊,根据不同的病害拿出相应的治疗措施,之后采取物理、化学的方式为壁画“治病”。比如酥松的地方注入加固剂,使其表面稳固,对起翘、脱落的边缘进行填补等。
之后专家则拿来类似于浴霸的烘烤设备,对准备揭取的部位进行烘烤。壁画本体含水量大,会影响加固药水的吸收,所以要进行烘烤。烘烤后,还要给壁画喷洒药物,使壁画表面、色彩达到稳固。
揭取壁画都要先进行分割,专家们会先将壁画进行标号,再选择下刀部位,一般是从壁画的留白处进行分割,不影响画面整体,而单幅人物、单个屏风画,都可以进行单独分割,独立成幅。韩休墓甬道的人物都是单幅的。
烘烤壁画的同时,杨文宗开始熬胶,他说这种胶的名字叫“桃胶”,是植物的,对壁画无害。杨文宗的助手们将事先准备好的宣纸,按照要求逐一平铺在壁画表面,他则开始在纸上一遍又一遍的涂抹桃胶。由于涂抹了胶水,壁画被牢牢地粘在宣纸上。贴上的宣纸烘到干湿度适宜时,文保人员会在上面再盖上一层纱布,再刷一层桃胶,以便进一步加固。当这一道工序完成后,炭火炉子被抬到了墓室中,继续进行烘干。加固之后的壁画不论是保存完整的部分,还是碎块碎渣,都不会因为揭取而脱落。
从2014年7月开始壁画的揭取搬迁工作。考古人员将墓室打开并清理后,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保护部的文保修复人员即对韩休墓壁画进行了前期的信息提取、现状记录、病害调查研究、科学检测分析、环境监测等工作。
关于韩休墓壁画揭取先后开过3次专家论证会,计划分为两个阶段实施。根据该方案设计的技术路线、实施步骤,文保人员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使用传统的铲取法完成了第一阶段壁画的揭取工作,成功揭取包括甬道两侧壁画及墓室四幅高士图;之后根据安排又于2015年7月底对墓室内的玄武图及穹顶部位的日、月、星象图三幅壁画采取传统方法进行了揭取,两次揭取壁画共计18幅,总面积约30㎡,现已全部放置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中心修复室,并陆续开展后期加固、修复工作。
2015年8月初开始,分别对位于墓室东壁、北壁、南壁的乐舞图、山水图、朱雀图三幅壁画实施整体搬迁。“墓室的墙砖历经千年,十分脆弱,砖和砖之间只用松散的土来连接,一旦挪动位置就会给壁画带来毁灭性的损害。”杨文宗说。从2015年10月下旬至11月底,文保人员开始对墓室穹顶及墓室砖墙拆除,对拆卸下来的砖逐一进行编号,为日后的复原提供依据。随后对壁画进行表面渗透加固、空鼓灌浆、表面封贴,打石膏包等整体搬迁之前的保护工作。同时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合作,使用其研制的专利产品——延性混凝土材料填补壁画背面砖缝,加固整个砖墙体,实验室试验证明,经过这种材料加固后,即使墙体推倒,墙砖也不会散。最后再在壁画外围整体安装钢架固定,实施吊装。
“对北壁壁画吊装时,专家们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墓室东壁的乐舞图和即将吊起的墓室北壁的山水壁画呈一个直角,如何顺利地将其分离就是考古工作者首要解决的难题。”杨文宗说,专家们用木方撑住了山水壁画,总算有惊无险地把壁画吊起并装上了卡车。然而,在2015年11月27日吊装东壁最大幅的乐舞壁画的时候,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了。进入到11月底,寒冷的天气使大地已经开始上冻,太阳一出来,工地变得十分泥泞,以至于吊装壁画的车都无法进门。经历了几番周折后,吊装壁画的工作才恢复正常,打包好的壁画被吊起搬离了现场。
用了整整一年零四个月,韩休墓的壁画才被完全揭取,韩休的故事被完整地保存在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据说这是陕西省乃至全国首次整体搬迁体量如此之大的3幅大型壁画,很多技术和方法都在文保界开创了先河。
正是这些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保专家们,继承了韩休那种不达目的不休的精神,才能完成如此艰难而又复杂的揭取工程。这应该也是韩休精神复活的一种体现。
然而走进几乎空空如也的韩休墓室时,考古专家们也暗下决心:已经痛失了那么多珍贵的文物,这些壁画绝对不能再有任何损失。
由于壁画距今已有1000多年,长期处于地下,受地下水、微生物等影响,在所难免的出现了霉菌、空鼓、起翘变形、酥碱和剥落等,墓室已经无法保证壁画安全,专家们决定进行揭取,随后搬迁保护。
这是一个专业而复杂的过程,只有顶尖的专家才能做到。而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专家即使放在全世界也是这方面的翘楚。
杨文宗,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保护修复研究中心副主任专家,负责这次壁画的揭取。他已有30年从事壁画揭取的经验。
首先要让壁画容貌恢复清晰,简单说就是给壁画清洗。我们家中随便一幅国画脏了,都往往会手足无措,更何况这是历经千年画在泥墙上的画?难度可想而知。这是一个漫长而精细的过程,清洗的过程十分缓慢,用小棉签蘸上蒸馏水等液体,一点点将壁画表面的泥土、霉菌等清洗干净,这一切都是在对壁画无害的基础上进行的。
预加固是揭取壁画的第一步。杨文宗说,他们犹如医生,在看病动手术前,首先对壁画进行全面会诊,根据不同的病害拿出相应的治疗措施,之后采取物理、化学的方式为壁画“治病”。比如酥松的地方注入加固剂,使其表面稳固,对起翘、脱落的边缘进行填补等。
之后专家则拿来类似于浴霸的烘烤设备,对准备揭取的部位进行烘烤。壁画本体含水量大,会影响加固药水的吸收,所以要进行烘烤。烘烤后,还要给壁画喷洒药物,使壁画表面、色彩达到稳固。
揭取壁画都要先进行分割,专家们会先将壁画进行标号,再选择下刀部位,一般是从壁画的留白处进行分割,不影响画面整体,而单幅人物、单个屏风画,都可以进行单独分割,独立成幅。韩休墓甬道的人物都是单幅的。
烘烤壁画的同时,杨文宗开始熬胶,他说这种胶的名字叫“桃胶”,是植物的,对壁画无害。杨文宗的助手们将事先准备好的宣纸,按照要求逐一平铺在壁画表面,他则开始在纸上一遍又一遍的涂抹桃胶。由于涂抹了胶水,壁画被牢牢地粘在宣纸上。贴上的宣纸烘到干湿度适宜时,文保人员会在上面再盖上一层纱布,再刷一层桃胶,以便进一步加固。当这一道工序完成后,炭火炉子被抬到了墓室中,继续进行烘干。加固之后的壁画不论是保存完整的部分,还是碎块碎渣,都不会因为揭取而脱落。
从2014年7月开始壁画的揭取搬迁工作。考古人员将墓室打开并清理后,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保护部的文保修复人员即对韩休墓壁画进行了前期的信息提取、现状记录、病害调查研究、科学检测分析、环境监测等工作。
关于韩休墓壁画揭取先后开过3次专家论证会,计划分为两个阶段实施。根据该方案设计的技术路线、实施步骤,文保人员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使用传统的铲取法完成了第一阶段壁画的揭取工作,成功揭取包括甬道两侧壁画及墓室四幅高士图;之后根据安排又于2015年7月底对墓室内的玄武图及穹顶部位的日、月、星象图三幅壁画采取传统方法进行了揭取,两次揭取壁画共计18幅,总面积约30㎡,现已全部放置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中心修复室,并陆续开展后期加固、修复工作。
2015年8月初开始,分别对位于墓室东壁、北壁、南壁的乐舞图、山水图、朱雀图三幅壁画实施整体搬迁。“墓室的墙砖历经千年,十分脆弱,砖和砖之间只用松散的土来连接,一旦挪动位置就会给壁画带来毁灭性的损害。”杨文宗说。从2015年10月下旬至11月底,文保人员开始对墓室穹顶及墓室砖墙拆除,对拆卸下来的砖逐一进行编号,为日后的复原提供依据。随后对壁画进行表面渗透加固、空鼓灌浆、表面封贴,打石膏包等整体搬迁之前的保护工作。同时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合作,使用其研制的专利产品——延性混凝土材料填补壁画背面砖缝,加固整个砖墙体,实验室试验证明,经过这种材料加固后,即使墙体推倒,墙砖也不会散。最后再在壁画外围整体安装钢架固定,实施吊装。
“对北壁壁画吊装时,专家们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墓室东壁的乐舞图和即将吊起的墓室北壁的山水壁画呈一个直角,如何顺利地将其分离就是考古工作者首要解决的难题。”杨文宗说,专家们用木方撑住了山水壁画,总算有惊无险地把壁画吊起并装上了卡车。然而,在2015年11月27日吊装东壁最大幅的乐舞壁画的时候,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了。进入到11月底,寒冷的天气使大地已经开始上冻,太阳一出来,工地变得十分泥泞,以至于吊装壁画的车都无法进门。经历了几番周折后,吊装壁画的工作才恢复正常,打包好的壁画被吊起搬离了现场。
用了整整一年零四个月,韩休墓的壁画才被完全揭取,韩休的故事被完整地保存在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据说这是陕西省乃至全国首次整体搬迁体量如此之大的3幅大型壁画,很多技术和方法都在文保界开创了先河。
正是这些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保专家们,继承了韩休那种不达目的不休的精神,才能完成如此艰难而又复杂的揭取工程。这应该也是韩休精神复活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