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是基于对当前高中物理课堂互动合作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能改善现有课堂互动效果的策略,以期能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双向互动。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表现;有效互动
高中物理课堂上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由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互动来推动学习进程发展的,因此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否有效和科学是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于高中物理这一学科而言,实验项目比重较大,如果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有效互动,易导致学生无法更好去理解物理规律及相关定理。因此探讨高中物理课堂有效互动研究也成为了重要课题。
一、高中物理课堂互动合作教学中的问题
在高中物理学科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偏重于由教师主导的单一授课教学。模式,强调了教师的中心作用。但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标也在逐渐落实进程之中,其中教学模式的优化一直是教育改革的关注重点。改变传统的单一授课教学模式,促使教学形式向多样性的互动教学模式转变,这样的优化方向才能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式学习。在此,对当前高中物理课堂互动合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简要分析。
1.互动形式模式化现象严重。在目前的高中物理实际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往往以板书笔记,课堂提问以及教师巡视等单一形式,同时模式化现象严重,而且常常是以教师与整个班级互动为主,个体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较为匮乏,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并不常见,这往往会导致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也较容易对于高中物理课程失去自主探究的兴趣。
2.互动形式设置不合理。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为了互动而互动的误区,而非是秉持教学目标的贯彻而设置的互动形式。高中物理教学常会存在教师对于教材知识进行讲解的授课模式,在师生互动环节中,也常以封闭性的提问为主,学生正确回答出标准答案便实现了互动功能。这样的不合理互动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仅停留在知识吸收的表面层次,自身的深入探究能力无法得到开发,因此较难得到理想的课堂互动效果。
二、高中物理课堂互动合作教学目标
物理学实质上是一门自然科学范畴,它强调了以科学实验为基础,注重科学探究能力和物理实验能力的加强,同时还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论证,以得出相应的科学结论。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之中,学生对于教师而言存在较大的依赖心理,在遇到重难点时,依赖于教师课堂的讲解,而逐渐失去自身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因此针对物理课堂互动的优化是十分必要的。高中物理课堂互动合作教学目标的建立首先需要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专业的知识储备;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以及科学合理的互动环节设置,同时也需要遵循科学性、有效性以及实用性的原则。
三、高中物理课堂有效互动策略
1.营造轻松的课堂互动氛围。传统高中物理课堂中,学生对老师存在依赖心理,期待教师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以减少自身的学习障碍。这一模式一方面禁锢了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而针对高中物理课堂有效互动策略的构建,需要加强这种师生之间的信任感。高中物理的课程结构包括了必修课程以及选修课程,且都包含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以及物理实验等内容。而在这些物理知识结构中,以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为较为枯燥的理论性知识。学生也常会对此产生厌倦情绪,以至于产生不重视基本理论学习的情绪。但实际上物理概念及规律是解题应用的基础,因此需要教师营造轻松的课堂互动氛围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重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不同,会存在部分学生积极性不足,参与师生合作互动教学的热情程度不高,甚至会因为信心不足而产生畏惧情绪。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所谓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期望效应会产生激励性,如果期望学生能够学好高中物理相关课程,则需要教师在互动过程中传达积极的良好期望,这能帮助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因此需要加强教师的信任程度来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有效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思考作用。常言道,“物理”即是一个“悟理”的过程,因此在高中物理学习阶段,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定理的学习,需知其所以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设疑来引导学生将课本定理与生活实践中的物理现象相互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物理内在规律,增强课堂互动效果,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思考作用。在此以高中物理课本中的惯性定律为例,教师可以进行有效设疑,比如向学生提问“当一个羽毛球向自己飞过来的时候,会不会下意识去挡球以免砸到自己,但如果是和羽毛球同等飞行速度的铅球飞过来,是否还会去挡球。这当然是不会的,但这是什么缘故呢?”类似于这种问题,因为与日常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因此学生的参与程度会很高,也会提高其主体性思考作用。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之所以会去挡羽毛球却不会去挡铅球,是因为羽毛球和铅球两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区别?这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头脑风暴方式来激发学生进行自发性思考,羽毛球与铅球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两者的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羽毛球的运动状态相对于铅球而言,是较容易受到改变的,这是由于两者之间的惯性不同而导致的。而影响惯性大小的重要因素便是物体本身的质量。通过这样的实例,能够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物理定律跟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结合趣味性实验提升学生积极性。高中物理学习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是基于大量物理实验基础之上推导出相应的物理经验以及相关定理。首先需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讨论环境,将学生的座位打散,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布置开放的课桌摆放方式,比如“扇形”或是“马蹄形”等多样化的形式,以此来营造轻松的课堂讨论环境。其次可以摆脱物理实验必须在专用实验室进行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身边日常事物或是易于获取的资源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同时还能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行设计相关物理小实验以推导出相应的定理和规律。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摆脱对于物理学科难以掌握的心理障碍,真正能够沉浸在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之中。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与课堂互动往往停留在单纯的问答环节,这样不利于消除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课程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因此在探讨高中物理师生有效互动策略时,需要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作为优化方向,以促进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实现最优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耀峰. 高中物理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研究[D].鲁东大学,2015.
[2] 袁靖蔓.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3] 宋胜超,谢本亮,陈阳. 基于性别差异的高中物理课堂师生互动研究[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6):118-120.
[4] 吴海原. 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
[5] 熊艺.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表现;有效互动
高中物理课堂上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由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互动来推动学习进程发展的,因此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否有效和科学是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于高中物理这一学科而言,实验项目比重较大,如果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有效互动,易导致学生无法更好去理解物理规律及相关定理。因此探讨高中物理课堂有效互动研究也成为了重要课题。
一、高中物理课堂互动合作教学中的问题
在高中物理学科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偏重于由教师主导的单一授课教学。模式,强调了教师的中心作用。但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标也在逐渐落实进程之中,其中教学模式的优化一直是教育改革的关注重点。改变传统的单一授课教学模式,促使教学形式向多样性的互动教学模式转变,这样的优化方向才能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式学习。在此,对当前高中物理课堂互动合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简要分析。
1.互动形式模式化现象严重。在目前的高中物理实际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往往以板书笔记,课堂提问以及教师巡视等单一形式,同时模式化现象严重,而且常常是以教师与整个班级互动为主,个体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较为匮乏,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并不常见,这往往会导致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也较容易对于高中物理课程失去自主探究的兴趣。
2.互动形式设置不合理。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为了互动而互动的误区,而非是秉持教学目标的贯彻而设置的互动形式。高中物理教学常会存在教师对于教材知识进行讲解的授课模式,在师生互动环节中,也常以封闭性的提问为主,学生正确回答出标准答案便实现了互动功能。这样的不合理互动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仅停留在知识吸收的表面层次,自身的深入探究能力无法得到开发,因此较难得到理想的课堂互动效果。
二、高中物理课堂互动合作教学目标
物理学实质上是一门自然科学范畴,它强调了以科学实验为基础,注重科学探究能力和物理实验能力的加强,同时还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论证,以得出相应的科学结论。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之中,学生对于教师而言存在较大的依赖心理,在遇到重难点时,依赖于教师课堂的讲解,而逐渐失去自身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因此针对物理课堂互动的优化是十分必要的。高中物理课堂互动合作教学目标的建立首先需要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专业的知识储备;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以及科学合理的互动环节设置,同时也需要遵循科学性、有效性以及实用性的原则。
三、高中物理课堂有效互动策略
1.营造轻松的课堂互动氛围。传统高中物理课堂中,学生对老师存在依赖心理,期待教师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以减少自身的学习障碍。这一模式一方面禁锢了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而针对高中物理课堂有效互动策略的构建,需要加强这种师生之间的信任感。高中物理的课程结构包括了必修课程以及选修课程,且都包含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以及物理实验等内容。而在这些物理知识结构中,以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为较为枯燥的理论性知识。学生也常会对此产生厌倦情绪,以至于产生不重视基本理论学习的情绪。但实际上物理概念及规律是解题应用的基础,因此需要教师营造轻松的课堂互动氛围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重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不同,会存在部分学生积极性不足,参与师生合作互动教学的热情程度不高,甚至会因为信心不足而产生畏惧情绪。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所谓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期望效应会产生激励性,如果期望学生能够学好高中物理相关课程,则需要教师在互动过程中传达积极的良好期望,这能帮助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因此需要加强教师的信任程度来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有效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思考作用。常言道,“物理”即是一个“悟理”的过程,因此在高中物理学习阶段,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定理的学习,需知其所以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设疑来引导学生将课本定理与生活实践中的物理现象相互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物理内在规律,增强课堂互动效果,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思考作用。在此以高中物理课本中的惯性定律为例,教师可以进行有效设疑,比如向学生提问“当一个羽毛球向自己飞过来的时候,会不会下意识去挡球以免砸到自己,但如果是和羽毛球同等飞行速度的铅球飞过来,是否还会去挡球。这当然是不会的,但这是什么缘故呢?”类似于这种问题,因为与日常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因此学生的参与程度会很高,也会提高其主体性思考作用。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之所以会去挡羽毛球却不会去挡铅球,是因为羽毛球和铅球两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区别?这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头脑风暴方式来激发学生进行自发性思考,羽毛球与铅球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两者的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羽毛球的运动状态相对于铅球而言,是较容易受到改变的,这是由于两者之间的惯性不同而导致的。而影响惯性大小的重要因素便是物体本身的质量。通过这样的实例,能够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物理定律跟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结合趣味性实验提升学生积极性。高中物理学习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是基于大量物理实验基础之上推导出相应的物理经验以及相关定理。首先需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讨论环境,将学生的座位打散,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布置开放的课桌摆放方式,比如“扇形”或是“马蹄形”等多样化的形式,以此来营造轻松的课堂讨论环境。其次可以摆脱物理实验必须在专用实验室进行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身边日常事物或是易于获取的资源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同时还能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行设计相关物理小实验以推导出相应的定理和规律。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摆脱对于物理学科难以掌握的心理障碍,真正能够沉浸在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之中。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与课堂互动往往停留在单纯的问答环节,这样不利于消除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课程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因此在探讨高中物理师生有效互动策略时,需要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作为优化方向,以促进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实现最优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耀峰. 高中物理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研究[D].鲁东大学,2015.
[2] 袁靖蔓.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3] 宋胜超,谢本亮,陈阳. 基于性别差异的高中物理课堂师生互动研究[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6):118-120.
[4] 吴海原. 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
[5] 熊艺.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