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带一路”背景下的 陕西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方向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一带一路”为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民间舞蹈文化能够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陕西民族舞蹈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民间舞蹈的发展要不断增强自身活力、提高传播影响力、提升创造力,充分利用好政策优势、位置优势、环境优势,促进陕西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陕西民间舞蹈;发展
  【中图分类号】J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9-0063-02
  基金项目:2019年陕西理工大学一般校级课题,课题名称:新媒体时代“一带一路”背景下汉中地区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策略(项目编号:SLG1923)。
  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2013年9月和10月提出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一带一路”不仅是陆上和海上商贸路, 还是一条文化交流路, 给陕西民俗舞蹈文化交流提供了重大机遇。陕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特别是在民俗舞蹈文化方面, 如西安大唐芙蓉园的大型歌舞剧《梦回大唐》、华清池的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等,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1]一带一路背景下,充分把握历史机遇,不断提升陕西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政策优势、位置优势、环境优势,促进陕西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是当下我们面临的重要论题。
  无论是“一带一路”背景为陕西民间舞蹈文化带来的发展潜能,还是陕西民间舞蹈自身特有的表达方式与文化语境,都昭示着以陕西民间舞蹈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民俗文化的繁荣,通过不断把握机遇,不断交流互鉴,引领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是“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的根本指南,在这一政策支持下,陕西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将会更加多元,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民间舞蹈文化的
  发展要不断增强自身活力
  民间舞蹈的自身活力,是我国民间舞蹈长期以来具有的来自中华民俗文化和中国悠久历史的珍贵矿藏。研究指出,“民间舞蹈是人类生活中最普遍、最活跃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是特殊地域环境造就的文化产品。陕西民间舞蹈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鲜明的地域特色成为中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一块瑰宝,值得珍视和保护。”[2]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陕西民间舞蹈文化,首先要不断增强陕西民间舞蹈的自身活力。
  增强自身活力的前提,是厘清陕西民间舞动文化活力与魅力的来源。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不同地域拥有着自身的地域、民俗文化,陕西民间舞蹈也正是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陕西民间舞蹈文化活力与魅力的来源,也正来自陕西地区的风土人情、民俗传统等因素。正由于陕西民间舞蹈的文化活力来源于此,我们在对陕西民间舞蹈文化发展路径的探索,就应当着重发掘和把握陕西民间舞蹈中蕴含的相关元素,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民俗地域特色,将其更具影响力和活力的一面展现出来。
  增强自身活力,要重视现有资源的探索、整理和加工。陕西民间舞蹈文化发展至今,已形成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和艺术规律,在各方面都已相对成熟,将现有的民间舞蹈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不断突出其特色,彰显其艺术魅力,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通过现有资源的探索,能够丰富陕西民间舞蹈的内容,对其进行整理和加工,能够更好地突出陕西民间舞蹈的特色,挖掘其亮点,有利于其进一步推广传播。
  增强自身活力,要兼收并蓄,兼容并包。“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更加便捷高效,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成为一种艺术形式不断发展革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民间舞蹈要利用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将外来优秀的舞蹈文化元素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参考,将自身优秀的民间舞蹈文化推广出去,在不断交流中实现陕西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
  增强自身活力,还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我国当前的教育资源,培养相关人才,将现有的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不断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将陕西民间舞蹈体系化、规范化,实现长期发展,为其注入持久的活力。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民间舞蹈文化的
  发展要不断提高传播影响力
  陕西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除增强自身活力,在自身发展上下功夫外,还需要不断提高其传播影响力。陕西地区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的关键地点,借机提高陕西民族文化的传播影响力,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要不断提升传播影响力,首先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政策、地缘优势。陕西地区作为“一带一路”的重压枢纽地区,是对外交流的前沿,充分利用政策和地缘优势,不断提升陕西地区文化走向世界,是提升陕西民间舞蹈文化传播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各项利好政策,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将陕西民间舞蹈文化真正打造成一个响亮的地域名片,利用便利的条件推广出去,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魅力,展现舞蹈艺术背后的璀璨夺目的中国传统文化。
  要不断提升传播影响力,还要不断增强和发挥新兴媒体的重要作用。研究指出,“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将近5年的进程中,陕西主流媒體紧抓机遇,通过构建日渐完善的对外传播渠道,侧重传播陕西与丝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等内容,为陕西开展对外合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目前,陕西主流媒体立足“人文陕西”的媒体定位,紧抓区位优势,精心策划“丝路”主题采访活动,创新报道方式、构建立体传播格局,呈现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传播中国故事、凝聚国际共识的成功的媒体外交范例。”[3]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制造一批网络文化产品,将陕西民间舞蹈文化搬上荧幕、搬上网络,形成纪录片、舞蹈表演、舞蹈教学、人物访谈等多位一体的宣传矩阵,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网络走向世界,使线上线下的传播并重,不断拓展传播渠道,增强影响力。   要不断提升传播影响力,要不断取长补短,实现自身发展。一种文化形式一定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增强其自身感染力,才能够永葆青春和活力,因此“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陕西民间舞蹈艺术,也需要通过不断的交流,提升自身活力,从舞蹈艺术本身出发,不断提升自身艺术水平,满足当下和未来的文化需要,继而提高其影响力和传播力。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民间舞蹈文化的
  发展要不断提升创造力
  提高陕西民间舞蹈文化的自身活力、传播影响力,促进陕西民间舞蹈文化的不断发展,归根结底是要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让其走向世界,实现二次繁荣,这就需要不断提升创造力,研究指出,“陕西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地域文化,陕西地域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展开,陕西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走出去’正当其时。陕西要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坚定文化自信,让本土文化‘走出去’,增强其对外影响力,为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推波助澜。”[4]只有不断提升创造力,实现不断创新,才能让陕西民间舞蹈文化真正意义上走出去,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异彩。
  提升创造力,必须以创新精神作为指导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陕西民间舞蹈艺术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让陕西舞蹈艺术在当前纷繁复杂的世界文化大潮中适应新变化、新形势、新喜好,从而占据一席之地。
  提升创造力,必须不断丰富和激发民间舞蹈艺术的内在活力,通过对现有舞蹈艺术作品的改编,对民间艺人的激励,不断创造出陕西民间舞蹈文化的内生活力,如前文提到的《长恨歌》等大型舞蹈作品,都是在陕西地区传统民间舞蹈艺术的基础上,与现代结合,与文化产业、旅游业相结合产生的,深受群众喜爱,具有一定市场价值的舞蹈藝术作品,这不仅能够丰富和激发陕西民间舞蹈艺术的内在活力,还能随着民间舞蹈艺术与社会各领域的不断结合,形成新的社会价值。
  提升创造力,还需要遵循艺术发展的规律。舞蹈艺术有其自身规律,作为一种艺术门类,自然也有其属于某一个时代的潮流,遵循艺术发展的规律,不断适应舞蹈艺术自身发展的潮流,打破不同形式舞蹈之间的藩篱,才能真正做到不断创新。
  “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要不断提升创造力,增强自身活力,扩大传播影响力,以创新精神为指引,让陕西民间舞蹈艺术不断走在时代的前列,实现其自身的繁荣。
  四、结语
  陕西民间舞蹈的发展要不断增强自身活力,提高传播影响力,提升创造力,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政策优势、位置优势、环境优势,促进陕西民间舞蹈文化的繁荣。陕西民间舞蹈文化背后是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陕西民间舞蹈艺术的繁荣,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象征,因此对陕西民间舞蹈发展的研究,将会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彭飞.“一带一路”战略下陕西高校民俗舞蹈教学改革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8(03):24+26.
  [2]马昱.陕西的地域环境与民间舞蹈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9.
  [3]马镜清.“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主流媒体对丝路沿线国家传播研究[D].湖南大学,2018.
  [4]张羽洁.“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地域文化的对外传播[J].今传媒,2018,26(12):51-54.
  作者简介:
  毕思文,女,汉族,山东威海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舞蹈学。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主要是对中国现代艺术文化的结构形态进行科学分析和阐述,从东西方的文化融合发展关系、殿堂与民间文化关系这两方面展开详细分析和阐述,同时结合不同领域的发展实况,对中国现代艺术文化加以总结,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中国现代艺术文化;结构形态;东西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9-0056-03 
期刊
【摘要】 民族舞蹈可以有效地提升社会的和谐氛围,培养人们艺术鉴赏能力,对于时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民族舞蹈是建设精神文明社会的有效手段,也是时代进步发展的重要体现。民族舞蹈可以充分挖掘人们的艺术细胞和艺术潜力,培养人们基本的艺术素养和艺术美感,完成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本文主要对当前民族舞蹈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不足,提出一些创新性的舞蹈理念从而促进民族舞蹈的进步发展,深入探究新理念下民族舞
期刊
【摘要】 文学语用学主要研究的是关于表达话语的相关内容,其中,表达话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意义。戏剧主要强调的也是有关于表达话语的相关内容,并且对话语的含义和意义以及语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文学语用学中的理论内容涵盖面非常广,同时,其中的部分内容更是和戏剧话语之间有着极大的关系。  【关键词】 文学语用学;戏剧话语;特点;文学话语模式;解读环境  【中图分类号】H030 【文
期刊
【摘要】 舞蹈是用于表达情感、强健身体的一种艺术形式,文化内涵厚重,除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之外,还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间舞蹈的节奏和动作是根据地域的发展历史和生活习俗演变而来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舞蹈的地域特点决定其是地域文化的传承载体,随着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民间舞蹈的传承迫在眉睫。文章先分析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必要性,之后探讨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依托地域文
期刊
【摘要】 中国故事,贯道之器也。通过引人入胜、循循善诱的中国故事启人入“道”、悟“道”:一要把握好中国故事的“载道”理路,促进科学理论武装人、正确舆论引导人、优质思政课程塑造人;二要把握好中国故事的“释道”理路,在回望历史借智慧中阐释好旧貌换新颜的故事,在直面现实汲养分中阐释好党和人民继续奋斗再出发的故事,在面向未来求共识中阐释好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故事;三要把握好中国故事的“传道”理路,提升传道
期刊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媒介和技术呈现出多样化、多功能的局面,美国教授尼古拉 · 尼葛洛庞蒂最早预见了多媒体领域真正的前进方向,是能够任意地完成从一种媒介到另一种媒介的转换,“媒介融合”由此成为传媒领域的焦点,跨媒介叙事是媒介融合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内容生产方式,即叙事者运用不同的媒介形态改编一系列故事,提供多元体验方式。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探讨,漫画和电
期刊
【摘要】 梅山木雕在机械化浪潮下早已面临传承的困局,这种传统手工艺如果保护不当则会丧失自觉意识,也就失去了它的文化精神。本文以梅山木雕传承人周永驰口述访谈的形式,对其个人学艺、木雕制作工序等过程的口述资料整理,思考梅山木雕造像艺术与梅山文化记忆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梅山文化;木雕艺人;口述史  【中图分类号】J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
期刊
【摘要】 相比华裔美国作家在异语写作以及无本回译中的关注度,非华裔的外国作家受关注程度要低于华裔美国作家。且在为数不多的相关研究中,作为案例进行研究的作品多为传统的经典作品,现当代的流行文学作品较少。本文以非华裔外国作家Fuchsia Dunlop的文学作品Shark's Fin and Sichuan Pepper及其汉译本《鱼翅与花椒》为例,拟借助目的论研究和探讨作品的无本回译现象以及其中的翻
期刊
【摘要】 历史文化街区研究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是联系往昔和现代的一段历史,是协调“经典”和“时尚”的城市名片,是衔接市区和广域的一块磁石,其自身多样、复杂,是具有多元价值的社会文化资源。因此,对长三角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挖掘亮点及特色,这不仅是对绍兴文化街区进一步转型升级的有益探索,也将开拓绍兴发展新思路,重塑高品位城市文化体系,优化高标准品牌建设,丰富绍兴新时代治理观。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民歌经常扮演着许多角色来丰富人们的生活,因此民歌具有许多的实际功能。如:表达人民心声的功能、教育与传承功能、人生礼仪和交际的功能、祭祀与驱邪功能、审美娱乐功能。通过对山东地区的民间歌曲的了解和分析,探究山东民歌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 民间歌曲;山东民歌;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