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任务导向的高中英语系统教学设计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roject部分的教学是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一个亮点,它突出体现了让学生“用英语做事”的教学理念。由于过去的教材中没有Project这样的内容,课堂上也鲜见类似的教学实践,不少教师面对这个教学内容时由于没有可资借鉴的、成熟的做法或经验,往往因不得要领而束手无策:要么将这个部分仅仅作为阅读理解来处理,要么只教学其中的语言知识点,要么干脆放弃。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设计者比较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了Project部分的设计意图,采用了系统的方法分析了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即教学目标或预期的学习结果——能用英语开展辩论),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工具的使用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都紧紧围绕这个学习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体现了广为认可的教学设计思想,即“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加涅,1992)。
  一、教学目标设计做到了“无中生有”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学目标就是预期的学习结果。通俗地说,就是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原有基础上“知道了什么,知道多少,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是学生本来没有的、通过学习要建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本节课的目标描述为:
  “1.知道辩论的相关程序和步骤;2.运用所学到的、与单元话题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用英语就单元主题相关内容开展辩论,分清观点与材料、主题与细节;3.进一步认识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个目标设计的指向是“用英语做事”,不仅体现设计的“无中生有”的特点,而且体现了教学目标设计的几个原则。第一,目标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如“知道”“运用”“认识与理解”等,其行为主体均为学生;第二,目标行为是表示结果的行为而不是表示过程的行为;第三,目标有具体的标准,如“用英语就单元主题相关内容开展辩论,分清观点与材料、主题与细节”;第四,目标行为有具体的条件,如“运用所学到的、与单元话题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二、教学方法设计做到了“有的放矢”
  在笔者见到的教学设计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学方法的设计往往是个摆设,随意列举几个大而不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很难看出是否真地使用了所选择的方法;或者选择的是一种方法,而实施中运用的是另外的方法。
  在这个“任务导向”的教学设计中,设计者根据“目标决定任务、任务决定方法”的思路,有的放矢地选择了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积累关于环境问题的感性知识,教师安排学生观看《The Day After Tomorrow》的片段,为学生提供了视觉冲击,引发心灵的震撼;为了让学习任务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联系,设计者安排了“头脑风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激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了提供辩论的技术框架,教师选择了“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阅读”后完成概念图;为了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辩论,设计者选择了“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让所有学生有机会表达,而且在表达中相互学习,充分利用了学习资源。
  尤其重要的是,设计者选择了“概念图”这个学习工具,为学生全面地、多层次地理解文章提供了支持,提供了表征自己阅读理解结果的工具,更为学生如何根据辩题组织自己的观点和材料提供了保证,是辩论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学习任务的设计促成了学习结果“从无到有”
  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是解决问题、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没有一个个有效的学习活动,目标就会落空。在这个Project教学设计中,设计者系统地考虑到了要学生能就“Economy or environment ”开展辩论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在Pre-debate阶段先后设计了“Video”“Brain-storming”和“Reading”三个学习活动,为学生开展辩论做了知识结构方面的铺垫;在Reading环节,设计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工具——“概念图”,并提供了“辩论”的步骤以及表达方式方面的语言支架,为学生有效开展后面的“辩论”提供了“脚手架”技术方面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选择辩题“Econom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nvironment”或“Environmen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conomy”,每一大组再分为4—5个小组(4人一组),可谓“有板有眼”,为预期学习结果的“从无到有”提供了保证。
  在While-debate环节,设计者首先安排的任务是“四人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围绕选择的话题陈述各自的观点,其他成员评论、补充。正如设计者所言,“小组内预演是为了让所有组员有更多的练习机会,也为后续的正式辩论增强信息”。然后,主持人按照辩论的程序组织辩论,正反两方从各自的小组中选择辩手,开始辩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辩手们开展辩论时,设计者安排其他学生“listen and prepare their questions”,并在后面安排了“argue with the debaters from the opposite sides”,这个安排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避免了少数人参与、多数人当观众的局面。
  在Post-debate阶段,设计中安排了3个任务,分别是“Comments from the other students”、“Summary by the host”和“Summary by the teacher”。3个任务的实质是师生共同根据活动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评价“用英语辩论”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师最后的总结为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反馈和矫正。
  由于学生的差异,学习结果的差异是必然的。设计者为了缩小差异,“Homework”安排了“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100 words on either Pro side or Con side based on the debate in class”。这个任务安排的好处是,在课堂上,大家已经就辩题开展了充分的口头交流,有了这个基础,学生笔头表达的难度大大减低,有利于提高作业的成功率,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口头表达中,学生关注的是意义的表达(focus on meaning),错误在所难免。在书面表达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多关注语言形式的准确性(focus on forms)。
  综上所述,这是个任务导向、系统思考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主张。整节课围绕目标形成了一个系统思考,既考虑到达成目标(辩论)所需要的信息和步骤的因素,又考虑到“用英语做事”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听、说、读、写)的因素,还考虑到了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因素;既考虑到教师的教,更考虑到学生的学。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用,逐步提高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学生已经知道什么、知道多少,已经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学生通过学习还应知道什么、知道多少、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是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归宿。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学,而不能生搬硬套。
  (作者单位: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其他文献
【摘 要】具备一定的3S应用技能是当代公民应具备的地理素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需要选择一套方便、灵活、易于操作且适合中学地理课堂的地理信息系统的软件,让学生参与GIS案例的分析与设计。本案例中使用ArcView GIS3.2软件,设计情境分小组活动,让学生尝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3S技术从课本的理论知识成为学生的地理素养,需要师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积累、改进与超越。  【关键词】3S;ArcView
【关键词】理解性地理课堂;地理学科素养;学力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0-0075-03  【作者简介】陈光林,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江阴,214437)教师。  一、背景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的教学设计。“工业地域的形成”是对前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
【摘 要】在课改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样态”的转型,对树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与水平有积极的意义。本文结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课的教学实例,对“271”教学模式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叙述与浅析。  【关键词】“271”教学模式;学生;主体地位;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6-0063-02
【关键词】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节录;教学反思;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2-0056-02  【教学节录】
[摘要] 遗传性耳聋是由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所导致的,是人类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在我国新生儿中,重度以上的先天性聋儿所占比例为0.1%~0.3%,其中90%以上的耳聋患儿出生于听力正常的家庭,因此对有耳聋家族史或已生育过耳聋患儿的家庭开展产前诊断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正常听力人群耳聋基因的筛查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人类发现的遗传性耳聋基因多种多样,其又具有人种及地区的特异性,本文将几种在我国常见
[摘要] 青年医务工作者是医院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未来保证,作为医院综合医务工作推进的主力军,必须首先抓好他们的人文素养培养,让他们懂得“行医之前先学做人”的基本行业准则。本文结合医改背景,从青年医务工作者人文素养培养的新要求与必要性入手,主要阐述了当前公立医院青年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培养重要性、必要性,并对公立医院青年医务工作者人文素养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通过设立实施“阳光青团健康成长教育”项
[摘要] 目的 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及对患儿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疝气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n=40)及实验组(腹腔镜手术,n=40),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手术情况等。 结果 两组患儿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禁食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对比,
【摘 要】以苏科版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教学实践为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材理解与分析、教学设计思路与说明、教学过程实录与点评,初步感悟活动经验的积累是发展学生几何直观的有效路径,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需下放“做权”和“学权”,方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七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教学实践;几何直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4-00
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确立,决定了当今的课堂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基于学科知识的传授”这一低起点上。化学课堂教学要走出“知识为本”的藩篱,加强思想方法的体验,理应抓住三个要点。一要明确知识的定位:知识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思想方法体验、学科观念构建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一,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全部。二要认识体验、体验性目标、体验性学习等概念的科学内涵,使自己能够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去审视当前课堂教学中的存
【摘 要】近年来,教育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学预设与课堂动态生成的问题,如何促进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命的活力,体现出课堂的真实性、成长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以开放的教学设计来促进课堂教学精彩的动态生成。  【关键词】动态生成;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