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roject部分的教学是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一个亮点,它突出体现了让学生“用英语做事”的教学理念。由于过去的教材中没有Project这样的内容,课堂上也鲜见类似的教学实践,不少教师面对这个教学内容时由于没有可资借鉴的、成熟的做法或经验,往往因不得要领而束手无策:要么将这个部分仅仅作为阅读理解来处理,要么只教学其中的语言知识点,要么干脆放弃。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设计者比较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了Project部分的设计意图,采用了系统的方法分析了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即教学目标或预期的学习结果——能用英语开展辩论),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工具的使用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都紧紧围绕这个学习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体现了广为认可的教学设计思想,即“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加涅,1992)。
一、教学目标设计做到了“无中生有”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学目标就是预期的学习结果。通俗地说,就是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原有基础上“知道了什么,知道多少,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是学生本来没有的、通过学习要建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本节课的目标描述为:
“1.知道辩论的相关程序和步骤;2.运用所学到的、与单元话题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用英语就单元主题相关内容开展辩论,分清观点与材料、主题与细节;3.进一步认识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个目标设计的指向是“用英语做事”,不仅体现设计的“无中生有”的特点,而且体现了教学目标设计的几个原则。第一,目标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如“知道”“运用”“认识与理解”等,其行为主体均为学生;第二,目标行为是表示结果的行为而不是表示过程的行为;第三,目标有具体的标准,如“用英语就单元主题相关内容开展辩论,分清观点与材料、主题与细节”;第四,目标行为有具体的条件,如“运用所学到的、与单元话题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二、教学方法设计做到了“有的放矢”
在笔者见到的教学设计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学方法的设计往往是个摆设,随意列举几个大而不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很难看出是否真地使用了所选择的方法;或者选择的是一种方法,而实施中运用的是另外的方法。
在这个“任务导向”的教学设计中,设计者根据“目标决定任务、任务决定方法”的思路,有的放矢地选择了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积累关于环境问题的感性知识,教师安排学生观看《The Day After Tomorrow》的片段,为学生提供了视觉冲击,引发心灵的震撼;为了让学习任务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联系,设计者安排了“头脑风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激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了提供辩论的技术框架,教师选择了“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阅读”后完成概念图;为了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辩论,设计者选择了“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让所有学生有机会表达,而且在表达中相互学习,充分利用了学习资源。
尤其重要的是,设计者选择了“概念图”这个学习工具,为学生全面地、多层次地理解文章提供了支持,提供了表征自己阅读理解结果的工具,更为学生如何根据辩题组织自己的观点和材料提供了保证,是辩论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学习任务的设计促成了学习结果“从无到有”
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是解决问题、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没有一个个有效的学习活动,目标就会落空。在这个Project教学设计中,设计者系统地考虑到了要学生能就“Economy or environment ”开展辩论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在Pre-debate阶段先后设计了“Video”“Brain-storming”和“Reading”三个学习活动,为学生开展辩论做了知识结构方面的铺垫;在Reading环节,设计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工具——“概念图”,并提供了“辩论”的步骤以及表达方式方面的语言支架,为学生有效开展后面的“辩论”提供了“脚手架”技术方面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选择辩题“Econom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nvironment”或“Environmen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conomy”,每一大组再分为4—5个小组(4人一组),可谓“有板有眼”,为预期学习结果的“从无到有”提供了保证。
在While-debate环节,设计者首先安排的任务是“四人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围绕选择的话题陈述各自的观点,其他成员评论、补充。正如设计者所言,“小组内预演是为了让所有组员有更多的练习机会,也为后续的正式辩论增强信息”。然后,主持人按照辩论的程序组织辩论,正反两方从各自的小组中选择辩手,开始辩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辩手们开展辩论时,设计者安排其他学生“listen and prepare their questions”,并在后面安排了“argue with the debaters from the opposite sides”,这个安排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避免了少数人参与、多数人当观众的局面。
在Post-debate阶段,设计中安排了3个任务,分别是“Comments from the other students”、“Summary by the host”和“Summary by the teacher”。3个任务的实质是师生共同根据活动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评价“用英语辩论”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师最后的总结为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反馈和矫正。
由于学生的差异,学习结果的差异是必然的。设计者为了缩小差异,“Homework”安排了“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100 words on either Pro side or Con side based on the debate in class”。这个任务安排的好处是,在课堂上,大家已经就辩题开展了充分的口头交流,有了这个基础,学生笔头表达的难度大大减低,有利于提高作业的成功率,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口头表达中,学生关注的是意义的表达(focus on meaning),错误在所难免。在书面表达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多关注语言形式的准确性(focus on forms)。
综上所述,这是个任务导向、系统思考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主张。整节课围绕目标形成了一个系统思考,既考虑到达成目标(辩论)所需要的信息和步骤的因素,又考虑到“用英语做事”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听、说、读、写)的因素,还考虑到了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因素;既考虑到教师的教,更考虑到学生的学。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用,逐步提高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学生已经知道什么、知道多少,已经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学生通过学习还应知道什么、知道多少、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是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归宿。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学,而不能生搬硬套。
(作者单位: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设计者比较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了Project部分的设计意图,采用了系统的方法分析了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即教学目标或预期的学习结果——能用英语开展辩论),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工具的使用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都紧紧围绕这个学习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体现了广为认可的教学设计思想,即“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加涅,1992)。
一、教学目标设计做到了“无中生有”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学目标就是预期的学习结果。通俗地说,就是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原有基础上“知道了什么,知道多少,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是学生本来没有的、通过学习要建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本节课的目标描述为:
“1.知道辩论的相关程序和步骤;2.运用所学到的、与单元话题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用英语就单元主题相关内容开展辩论,分清观点与材料、主题与细节;3.进一步认识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个目标设计的指向是“用英语做事”,不仅体现设计的“无中生有”的特点,而且体现了教学目标设计的几个原则。第一,目标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如“知道”“运用”“认识与理解”等,其行为主体均为学生;第二,目标行为是表示结果的行为而不是表示过程的行为;第三,目标有具体的标准,如“用英语就单元主题相关内容开展辩论,分清观点与材料、主题与细节”;第四,目标行为有具体的条件,如“运用所学到的、与单元话题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二、教学方法设计做到了“有的放矢”
在笔者见到的教学设计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学方法的设计往往是个摆设,随意列举几个大而不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很难看出是否真地使用了所选择的方法;或者选择的是一种方法,而实施中运用的是另外的方法。
在这个“任务导向”的教学设计中,设计者根据“目标决定任务、任务决定方法”的思路,有的放矢地选择了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积累关于环境问题的感性知识,教师安排学生观看《The Day After Tomorrow》的片段,为学生提供了视觉冲击,引发心灵的震撼;为了让学习任务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联系,设计者安排了“头脑风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激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了提供辩论的技术框架,教师选择了“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阅读”后完成概念图;为了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辩论,设计者选择了“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让所有学生有机会表达,而且在表达中相互学习,充分利用了学习资源。
尤其重要的是,设计者选择了“概念图”这个学习工具,为学生全面地、多层次地理解文章提供了支持,提供了表征自己阅读理解结果的工具,更为学生如何根据辩题组织自己的观点和材料提供了保证,是辩论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学习任务的设计促成了学习结果“从无到有”
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是解决问题、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没有一个个有效的学习活动,目标就会落空。在这个Project教学设计中,设计者系统地考虑到了要学生能就“Economy or environment ”开展辩论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在Pre-debate阶段先后设计了“Video”“Brain-storming”和“Reading”三个学习活动,为学生开展辩论做了知识结构方面的铺垫;在Reading环节,设计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工具——“概念图”,并提供了“辩论”的步骤以及表达方式方面的语言支架,为学生有效开展后面的“辩论”提供了“脚手架”技术方面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选择辩题“Econom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nvironment”或“Environmen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conomy”,每一大组再分为4—5个小组(4人一组),可谓“有板有眼”,为预期学习结果的“从无到有”提供了保证。
在While-debate环节,设计者首先安排的任务是“四人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围绕选择的话题陈述各自的观点,其他成员评论、补充。正如设计者所言,“小组内预演是为了让所有组员有更多的练习机会,也为后续的正式辩论增强信息”。然后,主持人按照辩论的程序组织辩论,正反两方从各自的小组中选择辩手,开始辩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辩手们开展辩论时,设计者安排其他学生“listen and prepare their questions”,并在后面安排了“argue with the debaters from the opposite sides”,这个安排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避免了少数人参与、多数人当观众的局面。
在Post-debate阶段,设计中安排了3个任务,分别是“Comments from the other students”、“Summary by the host”和“Summary by the teacher”。3个任务的实质是师生共同根据活动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评价“用英语辩论”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师最后的总结为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反馈和矫正。
由于学生的差异,学习结果的差异是必然的。设计者为了缩小差异,“Homework”安排了“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100 words on either Pro side or Con side based on the debate in class”。这个任务安排的好处是,在课堂上,大家已经就辩题开展了充分的口头交流,有了这个基础,学生笔头表达的难度大大减低,有利于提高作业的成功率,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口头表达中,学生关注的是意义的表达(focus on meaning),错误在所难免。在书面表达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多关注语言形式的准确性(focus on forms)。
综上所述,这是个任务导向、系统思考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主张。整节课围绕目标形成了一个系统思考,既考虑到达成目标(辩论)所需要的信息和步骤的因素,又考虑到“用英语做事”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听、说、读、写)的因素,还考虑到了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因素;既考虑到教师的教,更考虑到学生的学。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用,逐步提高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学生已经知道什么、知道多少,已经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学生通过学习还应知道什么、知道多少、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是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归宿。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学,而不能生搬硬套。
(作者单位: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