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5月16日,由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组委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承办的“2012夏良交响音乐作品音乐会”在贺绿汀音乐厅举行。这场音乐会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原因之一在于这是夏良先生多年来辛勤耕耘、潜心创作,坚守追求的首次专场交响音乐会。这位83级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生,从上音(本科)——云南(工作)——上音(研究生)——美国(深造)——香港(工作)——上音(音乐会),构成五部回旋曲式的创作之旅,厚积薄发,令业内同行期待。音乐会引人关注的另一原因是,由师范院校学生交响乐团演绎本校教师的现代交响乐专场在具有国际声誉音乐节上的亮相实属罕见。音乐会由旅德指挥家、华师大艺术学院前院长侯润宇等执棒,共演出了六部作品,包括《庆典序曲》、《远山》、小提琴协奏曲《幻想协奏曲》、为大提琴与弦乐队而作《古林随想》、《民俗组曲二首》和声乐诗篇《无词歌》。这支年轻乐团在对现代作品的接受力与驾驭力以及对作品整体风格的把握与拿捏可圈可点,局部音色也不乏惊喜之处,譬如弦乐音色的细腻处理、整体结构的饱满与平衡感等。夏良先生认为:“乐队的演奏几乎完整地表达了我的音响期待。”当晚音乐会宾朋满座,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许舒亚、副院长徐孟东、杨燕迪及温德青、叶国辉、孙国忠等作曲家与知名教授,还有上海音协领导与国内大批音乐界同行和爱乐者共同临赏了这场音乐会。
一、情系“红土”的大自然礼赞与生命关怀
音乐会的主题以“红土”为名,画龙点睛,勾勒出夏先生艺术创作追求的内核。红土是云南的标符,云南红土高原彩虹般绚烂的色彩,自然、温厚、奇妙而气势恢弘,它赋予生长于这片红土地上的作曲家以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夏先生说:“这种情依附于红土之中,就像血与肉的关系,我要写出这片土地的色彩与生命。”为小提琴与管弦乐队而作的《幻想协奏曲》(1983)以红土高原地区所流传的民间音乐为素材,如彝族舞曲“阿细跳月”,苗族“飞歌”,以及火把节的舞蹈场面等,表现“自然、质朴、欢乐”的人文精神。作品中对民间素材的运用,注重保留其原汁原昧的核心音调与节奏,如彝族歌曲中的三音音调Do-Mi-Sol,与很有特点的5/4节拍,形成轻捷跳荡的动感旋律,以及苗族飞歌的大三度音程与活泼的3/4拍的节奏律动等;但在音乐内容与材料的发展上又突破原始民歌和特定民族音调的限制,比如全曲主部主题的三次再现,其线性旋律在音调、弦法、着色上富于灵动的变化,恰如登高远眺广衰延绵的红土地,锦绣织卷,由红色铺延梳理出的曲线层次分明、色彩斑斓。《幻想协奏曲》的音响效果给人以强烈的生活气息与亲和力,触手可及的民俗、乡情充斥其间,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蕴含的本民族音乐文化精髓和闪耀的人类智慧光芒进行了现代交融。这首作品作为夏良先生的本科毕业作品,轰动一时,曾荣获全国作曲比赛的头奖,并由当时蜚声国际的小提琴演奏家林昭亮先生在台湾、香港、日本等地进行了巡演,2010年该作品的新版入选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幻想协奏曲》在赋予当时这位年轻作曲家创作声誉之外,也悄然内化为他一生情系红土、关注自然与生命人文的创作主线。
为大提琴与弦乐队而作的《古林随想》,总体风格旨在借原始森林的古朴苍翠表达大自然悠长旺盛的生命力。由大提琴奏出的旋律气韵悠长,音幅辽阔,音色细腻润泽,在乐队凝重浑厚的音响衬托下,显得深沉而温暖,令人遐想到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百年古藤,千年老树,还有千秋的落叶,极富沧桑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再如《远山》(为交响乐队而作),曲目介绍这样写道:“这是一片遥远而神秘的土地,有雄奇多姿、苍翠挺拔的大山。土著山民以特有的风俗,表达它们对大自然恩赐的礼赞:那悠远的笛声、古老的民谣、粗犷豪放的号角、神秘的祭舞、佳节的庆典……”。这首作品与前两首作品的不同之处是,在追求音乐语言的人文特征的同时,融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在音乐语言、作曲技法、结构布局上显得更为复杂理性。在技法上,自由十二音音调特征、富有动感的节奏变化、频繁的节拍及速度切换,及调性游移等手法,都赋予这首作品更多的现代气息。整场音乐会折射出对人文精神的美学追求,即,视天地自然为生命,寄情“红土”所传达出的质朴感,表达关爱自然、关爱生命的人文呼唤,通过运用理性表现感性的音乐思维,使音乐充满能够通达人民大众心灵的艺术力量。
二、寄寓民间风俗画面的交响音诗叙事
音诗,又称为“管弦乐的诗”,意指将音乐之外的诗意画面传递给听众,引导听众按照作曲家所设计的标题“寓意”来获得对作品的听感体验。交响诗的标题可以来自一首诗、一本小说、一幅画或一种自然景象等,作曲家选择怎样的标题“故事”或“画面”,与他的生活经历、审美情趣是紧密相关的,而选择怎样的音乐话语有效地表达特定的标题内涵,则显现作曲家的创作功力与个性化的艺术修为。自李斯特以来,交响诗这一单乐章的管弦乐体裁形式一直是作曲家们施展才华的重要创作实验地,历史上许多作曲家在该领域辛勤耕耘,留下名垂青史的佳作精品,如柏辽兹的《罗马狂欢节序曲》、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理查·斯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雷比茨基的《罗马之松》、勋伯格的《升华之夜》等。中国作曲家在交响诗领域的探索肇始于上世纪30年代,代表性作品如江文也的《汩罗沉流》、辛沪光的《嘎达梅林》、杜鸣心的《秋思》、朱践耳的《百年沧桑》等。从夏良先生音乐会的曲目来看,对交响诗是情有独钟的,音乐会的六首作品显然有意以“音诗”为线索,串联起以浓郁民间风俗为标题意境的交响“诗画”,在国内当下音乐会专场演出中尚不多见。
六部交响诗对“民俗生活”的刻画在意境与旨趣上各有不同。《幻想协奏曲》、《民俗组曲二首》、《庆典序曲》以描绘少数民族丰富多姿的现实生活为“写生”画面,因此,作曲家强调对民俗精神活动典型特质、性格、意境的具象刻画。这种写法在音乐的表达上常常较多引用民间音调、通过特殊演奏技法的音色模拟来渲染特定场景,或采用民间的音乐体裁形式等。如《幻想协奏曲》中,为展现云南神奇红土地上的欢乐、粗狂与奔放的生活图景,作品以广为熟知的彝族舞曲“阿细跳月”为主部主题,并穿插以自然纯朴的原生态“苗族情歌”与豪放激越的“大三弦舞”等情境画面,形成ABA1CA2这样回返往复又富于幻想式变化的宏观结构。管弦乐在结构细节的着色更追求神行俱在,如在第二插部开始处用巴松管、黑管与双簧管依次叠置进入的音色线条,类似“三弦舞”中男子所弹拨的大、中、小各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竹笛,在竖琴琶音伴奏下营造出柔和清澈的月色山村,随后小提琴独奏声部在D/d交替调上奏出委婉抒情的旋律,似少女在林中梳妆青丝,又故意磨蹭时间,随着弦乐声部的节奏逐步拉紧,木管、打击乐和着节奏开始纷纷加入,此时草坪上的男女列队开始击掌欢歌、踏火弹跳,热烈而奔放,这或许就是“踏火跳月”的来源。交响诗《远山》、《古林随想》、《无词歌》则关注画面的抽象“写意”。中国画的写意重在“迁想妙得”、“缘物寄情”,“物我交融”、“神遇而迹化”,通过对自然万物的深邃体察,在心中积成的一种意识、一种精神和凝炼的感情,然后借助笔墨舒散而出。《远山》中,虽同是描写红土山民的风俗人情,却听不到熟悉的民间音调,也较少调性色彩。作品中半音化主导动机的贯穿发展,更注重在空间相位上的无形传递、碰撞和蔓延,那些听上去有些“粗糙”的音色或许更贴近山的粗犷质感与原始本质。音乐会的最后一首声乐诗篇《无词歌>中,所有的语言文字都化为虚无缥缈的默想,音乐在大片的静谧和绵宕中如书画里的墨色由远而近,渐次渗透、润泽开去。第一段,由木管清冷的纯色渐渐过渡到弦乐暖色,然后木管与弦乐散漫叠加成混合色,稍稍实现力量的聚积,后又归于清虚渺远。第二段,人声与竖琴悄然进入,保持在pp--mp的力度中,织体空旷舒放,虚韧中浮映几丝色彩。第三段,乐队聚敛力量,涌向高潮,音乐沉稳、祥和,绽放温暖的光泽。这六部交响诗从具象到抽象的刻画,丰富地展现从浓郁热烈与恬淡素雅的人间诗画。而音乐会以华丽的《庆典序曲》开篇,与沉思的(无词歌》收尾的曲目安排,则不难窥见作曲家从风华正茂,历经岁月积淀,并逐步臻于化境之音乐创作的心路历程。
三、关于现代交响音乐创作的“可听性”思考
从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以来,那种协和的和音,优美的旋律,与可触摸的乐曲组织结构等早已为各种不协和、非乐音、泛调性、无调性及令人“耳晕目眩”的音响所替代。虽说当代作曲家与听众在可听性问题上已有所认识:没有音乐是协和的也没有音乐是不协和的。其实从巴赫到勋伯格没有一位作曲家不被同时代人指责为不协和,只是评判价值标准的不一而已。然而,不管如何,音乐艺术因协和产生的美感问题却是现代音乐无论怎样都回避不了的。当代作曲家如勋伯格、施托克豪森、芬尼豪等在作曲技法创新上的巨大贡献令人折服,然而我们同时也看到,现代音乐作品与听众(包括很大比例的专业听众)的距离也日益拉大。音乐怎样才能可听?这如同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可读性”与美术领域的“可视性”一样,成为当代音乐创作中的难题。
听罢夏良先生的音乐会并研读其总谱后,笔者对作曲家的审美定位与音乐语言风格有了较多的认识。如作曲家所言:“希望现代音乐有更好的可听性,让广大观众易于接受。”对手夏先生而言,心中始终装着听众,直面大众审美习惯与情趣,表现可感知的音响画面是至关重要的。从创作观念上,夏良先生的音乐在尊重前卫音乐观念的同时,始终坚守浪漫主义的基色(如“音诗”中的优美旋律、协和和声及充满表现力的弦乐音色等),以务实的心态和清醒的思考对待各种观念与技法。这在当前谈及调性与旋律而“色变”的噪音音乐时代,夏先生的这台音乐会颇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果敢与自信,虽有保守与传统之批评,但他的音乐赢得听众却是不争的事实。
(责任编辑 荣英涛)
一、情系“红土”的大自然礼赞与生命关怀
音乐会的主题以“红土”为名,画龙点睛,勾勒出夏先生艺术创作追求的内核。红土是云南的标符,云南红土高原彩虹般绚烂的色彩,自然、温厚、奇妙而气势恢弘,它赋予生长于这片红土地上的作曲家以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夏先生说:“这种情依附于红土之中,就像血与肉的关系,我要写出这片土地的色彩与生命。”为小提琴与管弦乐队而作的《幻想协奏曲》(1983)以红土高原地区所流传的民间音乐为素材,如彝族舞曲“阿细跳月”,苗族“飞歌”,以及火把节的舞蹈场面等,表现“自然、质朴、欢乐”的人文精神。作品中对民间素材的运用,注重保留其原汁原昧的核心音调与节奏,如彝族歌曲中的三音音调Do-Mi-Sol,与很有特点的5/4节拍,形成轻捷跳荡的动感旋律,以及苗族飞歌的大三度音程与活泼的3/4拍的节奏律动等;但在音乐内容与材料的发展上又突破原始民歌和特定民族音调的限制,比如全曲主部主题的三次再现,其线性旋律在音调、弦法、着色上富于灵动的变化,恰如登高远眺广衰延绵的红土地,锦绣织卷,由红色铺延梳理出的曲线层次分明、色彩斑斓。《幻想协奏曲》的音响效果给人以强烈的生活气息与亲和力,触手可及的民俗、乡情充斥其间,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蕴含的本民族音乐文化精髓和闪耀的人类智慧光芒进行了现代交融。这首作品作为夏良先生的本科毕业作品,轰动一时,曾荣获全国作曲比赛的头奖,并由当时蜚声国际的小提琴演奏家林昭亮先生在台湾、香港、日本等地进行了巡演,2010年该作品的新版入选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幻想协奏曲》在赋予当时这位年轻作曲家创作声誉之外,也悄然内化为他一生情系红土、关注自然与生命人文的创作主线。
为大提琴与弦乐队而作的《古林随想》,总体风格旨在借原始森林的古朴苍翠表达大自然悠长旺盛的生命力。由大提琴奏出的旋律气韵悠长,音幅辽阔,音色细腻润泽,在乐队凝重浑厚的音响衬托下,显得深沉而温暖,令人遐想到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百年古藤,千年老树,还有千秋的落叶,极富沧桑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再如《远山》(为交响乐队而作),曲目介绍这样写道:“这是一片遥远而神秘的土地,有雄奇多姿、苍翠挺拔的大山。土著山民以特有的风俗,表达它们对大自然恩赐的礼赞:那悠远的笛声、古老的民谣、粗犷豪放的号角、神秘的祭舞、佳节的庆典……”。这首作品与前两首作品的不同之处是,在追求音乐语言的人文特征的同时,融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在音乐语言、作曲技法、结构布局上显得更为复杂理性。在技法上,自由十二音音调特征、富有动感的节奏变化、频繁的节拍及速度切换,及调性游移等手法,都赋予这首作品更多的现代气息。整场音乐会折射出对人文精神的美学追求,即,视天地自然为生命,寄情“红土”所传达出的质朴感,表达关爱自然、关爱生命的人文呼唤,通过运用理性表现感性的音乐思维,使音乐充满能够通达人民大众心灵的艺术力量。
二、寄寓民间风俗画面的交响音诗叙事
音诗,又称为“管弦乐的诗”,意指将音乐之外的诗意画面传递给听众,引导听众按照作曲家所设计的标题“寓意”来获得对作品的听感体验。交响诗的标题可以来自一首诗、一本小说、一幅画或一种自然景象等,作曲家选择怎样的标题“故事”或“画面”,与他的生活经历、审美情趣是紧密相关的,而选择怎样的音乐话语有效地表达特定的标题内涵,则显现作曲家的创作功力与个性化的艺术修为。自李斯特以来,交响诗这一单乐章的管弦乐体裁形式一直是作曲家们施展才华的重要创作实验地,历史上许多作曲家在该领域辛勤耕耘,留下名垂青史的佳作精品,如柏辽兹的《罗马狂欢节序曲》、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理查·斯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雷比茨基的《罗马之松》、勋伯格的《升华之夜》等。中国作曲家在交响诗领域的探索肇始于上世纪30年代,代表性作品如江文也的《汩罗沉流》、辛沪光的《嘎达梅林》、杜鸣心的《秋思》、朱践耳的《百年沧桑》等。从夏良先生音乐会的曲目来看,对交响诗是情有独钟的,音乐会的六首作品显然有意以“音诗”为线索,串联起以浓郁民间风俗为标题意境的交响“诗画”,在国内当下音乐会专场演出中尚不多见。
六部交响诗对“民俗生活”的刻画在意境与旨趣上各有不同。《幻想协奏曲》、《民俗组曲二首》、《庆典序曲》以描绘少数民族丰富多姿的现实生活为“写生”画面,因此,作曲家强调对民俗精神活动典型特质、性格、意境的具象刻画。这种写法在音乐的表达上常常较多引用民间音调、通过特殊演奏技法的音色模拟来渲染特定场景,或采用民间的音乐体裁形式等。如《幻想协奏曲》中,为展现云南神奇红土地上的欢乐、粗狂与奔放的生活图景,作品以广为熟知的彝族舞曲“阿细跳月”为主部主题,并穿插以自然纯朴的原生态“苗族情歌”与豪放激越的“大三弦舞”等情境画面,形成ABA1CA2这样回返往复又富于幻想式变化的宏观结构。管弦乐在结构细节的着色更追求神行俱在,如在第二插部开始处用巴松管、黑管与双簧管依次叠置进入的音色线条,类似“三弦舞”中男子所弹拨的大、中、小各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竹笛,在竖琴琶音伴奏下营造出柔和清澈的月色山村,随后小提琴独奏声部在D/d交替调上奏出委婉抒情的旋律,似少女在林中梳妆青丝,又故意磨蹭时间,随着弦乐声部的节奏逐步拉紧,木管、打击乐和着节奏开始纷纷加入,此时草坪上的男女列队开始击掌欢歌、踏火弹跳,热烈而奔放,这或许就是“踏火跳月”的来源。交响诗《远山》、《古林随想》、《无词歌》则关注画面的抽象“写意”。中国画的写意重在“迁想妙得”、“缘物寄情”,“物我交融”、“神遇而迹化”,通过对自然万物的深邃体察,在心中积成的一种意识、一种精神和凝炼的感情,然后借助笔墨舒散而出。《远山》中,虽同是描写红土山民的风俗人情,却听不到熟悉的民间音调,也较少调性色彩。作品中半音化主导动机的贯穿发展,更注重在空间相位上的无形传递、碰撞和蔓延,那些听上去有些“粗糙”的音色或许更贴近山的粗犷质感与原始本质。音乐会的最后一首声乐诗篇《无词歌>中,所有的语言文字都化为虚无缥缈的默想,音乐在大片的静谧和绵宕中如书画里的墨色由远而近,渐次渗透、润泽开去。第一段,由木管清冷的纯色渐渐过渡到弦乐暖色,然后木管与弦乐散漫叠加成混合色,稍稍实现力量的聚积,后又归于清虚渺远。第二段,人声与竖琴悄然进入,保持在pp--mp的力度中,织体空旷舒放,虚韧中浮映几丝色彩。第三段,乐队聚敛力量,涌向高潮,音乐沉稳、祥和,绽放温暖的光泽。这六部交响诗从具象到抽象的刻画,丰富地展现从浓郁热烈与恬淡素雅的人间诗画。而音乐会以华丽的《庆典序曲》开篇,与沉思的(无词歌》收尾的曲目安排,则不难窥见作曲家从风华正茂,历经岁月积淀,并逐步臻于化境之音乐创作的心路历程。
三、关于现代交响音乐创作的“可听性”思考
从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以来,那种协和的和音,优美的旋律,与可触摸的乐曲组织结构等早已为各种不协和、非乐音、泛调性、无调性及令人“耳晕目眩”的音响所替代。虽说当代作曲家与听众在可听性问题上已有所认识:没有音乐是协和的也没有音乐是不协和的。其实从巴赫到勋伯格没有一位作曲家不被同时代人指责为不协和,只是评判价值标准的不一而已。然而,不管如何,音乐艺术因协和产生的美感问题却是现代音乐无论怎样都回避不了的。当代作曲家如勋伯格、施托克豪森、芬尼豪等在作曲技法创新上的巨大贡献令人折服,然而我们同时也看到,现代音乐作品与听众(包括很大比例的专业听众)的距离也日益拉大。音乐怎样才能可听?这如同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可读性”与美术领域的“可视性”一样,成为当代音乐创作中的难题。
听罢夏良先生的音乐会并研读其总谱后,笔者对作曲家的审美定位与音乐语言风格有了较多的认识。如作曲家所言:“希望现代音乐有更好的可听性,让广大观众易于接受。”对手夏先生而言,心中始终装着听众,直面大众审美习惯与情趣,表现可感知的音响画面是至关重要的。从创作观念上,夏良先生的音乐在尊重前卫音乐观念的同时,始终坚守浪漫主义的基色(如“音诗”中的优美旋律、协和和声及充满表现力的弦乐音色等),以务实的心态和清醒的思考对待各种观念与技法。这在当前谈及调性与旋律而“色变”的噪音音乐时代,夏先生的这台音乐会颇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果敢与自信,虽有保守与传统之批评,但他的音乐赢得听众却是不争的事实。
(责任编辑 荣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