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处理:
【关键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1 捕捉“生活现象”让学生体会身边的数学问题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然而,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聯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体会身边的数学,重组教材内容。例如: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例4时,原题的内容是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这样一道例题学生感觉与自己生活太远与自己的关系又不是很密切,所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照着原例题讲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于是我利用课后的一道练习题为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延伸开来: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猜测,今年我国云南遭遇旱灾,正严重缺水,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的流掉多少千克水?同学们一听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类似的事情,于是兴致盎然,有的猜测5千克有的猜测10千克,还有猜测20千克的,有个别学生看到了课后的内容说出来是12千克,我紧接着问: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马上算出平年是4380千克,闰年是4392千克,随着计算结果的新出现学生不觉吃惊:哇,这么多呀!看着学生吃惊的样子,我又提出新的要求:周志超你家楼一共有多少户?如果按一家一个水龙头计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虽说是三四步的应用题,但因为他们感兴趣有来源于生活,所以他们感觉不难而且有趣,同时也收到了节约用水的教育。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
2 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 ……”。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我微笑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学生培养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在玩中可以受到一定的启发而提出问题。如在上“时、分、秒”之前,我布置学生回去自制一个钟面,上课时,学生提出不少关于时、分、秒的问题,如:“为什么时针走了,分针和秒针也跟着走?”“时针走1大格、1小格;分针走1大格,1小格各是多少时间?秒针呢?”“时、分、秒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解决自己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学生就对时、分、秒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另外,学生可以在玩中也有“问”。学生在玩电脑游戏—走军棋时,产生了一个问题:“四国军棋到底有多少颗棋子呢?”。还有在玩“找朋友,抱一抱“的游戏中,全班39人,按2人、3人、4人、5人、6人、7人、8人等等一组抱在一起,学生会问:“为什么除了3人一组之外,其余都有人找不到朋友?”“为什么3人一组就人人都有朋友?”“为什么2人一组时,每次都只多下1个人?”“而5人一组时,每次就都多下4个人?”从中玩出了数学 问题,并且明白了原来是“带余除法”在“作怪”,学生们豁然开朗,真可谓是不亦乐乎!
3 再现生活情景,在解决问题中培养问题意识。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例如《比和百分比的复习》教学片断。
创设新情景:多媒体显示生活化情景,同时出示讨论题:“五(1)班45名同学去科技馆参观,科技馆门票每张10元,如果买满50张打八折,五(2)班同学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师:这道题你准备怎样进行分析,如何给大家去买票?
(师的话还没说完)一学生抢着回答:这道题挺简单,45乘以10等于450,我用450元,45张票。
师:是啊,450元正好能买45张票。想一想:大家是不是还有其他想法?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交流后集体抽生交流)
生:刚才,花450元买45张票不合算。我把45人当作50人。买50张票。打八折,400元就能够买票进门了。
师:你能抓住题中的“打八折”这个关键问题,多买了票,却少花了钱,同样达到了目的,真是个好办法。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我用400元买了票以后,再把剩下的5张以10元一张卖掉,只要350元就能买到45张门票了。
师:你想到了如何处理多余的5张门票问题,不浪费每一张门票,这种想法很好,有经济头脑,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处理这多余的5张票,受到他的启发,你还有新的想法吗?
生:我同意,如果10元一张卖不掉,我就便宜点,9元或8元一张。这样就不到400元了,也能达到目的。
生:我不同意,8元买进,10元卖出不合法,属于票贩子,因此我们不能这么做。
生:那么我就8元一张卖掉,这样总可以了吧,我只要花360元就达到目的了。
师:是的,我们在处理多余的5张票时,要做到合情、合理,也要合法。使我们花的钱更少。那么这5张票除了卖掉外,还有其他的处理办法吗?
生:我把这5张票还给售票员,就出400元买45张票。
生:把这5张票送给其他参观的人,献出我们的爱心。
(还有许多同学纷纷发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由一道题引出许多思考。)
师:这道题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从我们的生活实际抽象出了数学问题,为此,就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这道题的研究、讨论,这道题,在解题过程中,除了抽象出所学的数学知识外,还涉及到其他实际具体问题。所以此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它可以是450元,400元,也可以是360元,350元等。涉及到数学理财问题。所以,我们任何事情都要做到合情、合理又合法。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差别,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予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 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作者单位
江西省乐平市镇桥中心小学 江西省乐平市 333300
【关键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1 捕捉“生活现象”让学生体会身边的数学问题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然而,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聯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体会身边的数学,重组教材内容。例如: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例4时,原题的内容是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这样一道例题学生感觉与自己生活太远与自己的关系又不是很密切,所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照着原例题讲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于是我利用课后的一道练习题为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延伸开来: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猜测,今年我国云南遭遇旱灾,正严重缺水,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的流掉多少千克水?同学们一听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类似的事情,于是兴致盎然,有的猜测5千克有的猜测10千克,还有猜测20千克的,有个别学生看到了课后的内容说出来是12千克,我紧接着问: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马上算出平年是4380千克,闰年是4392千克,随着计算结果的新出现学生不觉吃惊:哇,这么多呀!看着学生吃惊的样子,我又提出新的要求:周志超你家楼一共有多少户?如果按一家一个水龙头计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虽说是三四步的应用题,但因为他们感兴趣有来源于生活,所以他们感觉不难而且有趣,同时也收到了节约用水的教育。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
2 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 ……”。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我微笑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学生培养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在玩中可以受到一定的启发而提出问题。如在上“时、分、秒”之前,我布置学生回去自制一个钟面,上课时,学生提出不少关于时、分、秒的问题,如:“为什么时针走了,分针和秒针也跟着走?”“时针走1大格、1小格;分针走1大格,1小格各是多少时间?秒针呢?”“时、分、秒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解决自己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学生就对时、分、秒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另外,学生可以在玩中也有“问”。学生在玩电脑游戏—走军棋时,产生了一个问题:“四国军棋到底有多少颗棋子呢?”。还有在玩“找朋友,抱一抱“的游戏中,全班39人,按2人、3人、4人、5人、6人、7人、8人等等一组抱在一起,学生会问:“为什么除了3人一组之外,其余都有人找不到朋友?”“为什么3人一组就人人都有朋友?”“为什么2人一组时,每次都只多下1个人?”“而5人一组时,每次就都多下4个人?”从中玩出了数学 问题,并且明白了原来是“带余除法”在“作怪”,学生们豁然开朗,真可谓是不亦乐乎!
3 再现生活情景,在解决问题中培养问题意识。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例如《比和百分比的复习》教学片断。
创设新情景:多媒体显示生活化情景,同时出示讨论题:“五(1)班45名同学去科技馆参观,科技馆门票每张10元,如果买满50张打八折,五(2)班同学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师:这道题你准备怎样进行分析,如何给大家去买票?
(师的话还没说完)一学生抢着回答:这道题挺简单,45乘以10等于450,我用450元,45张票。
师:是啊,450元正好能买45张票。想一想:大家是不是还有其他想法?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交流后集体抽生交流)
生:刚才,花450元买45张票不合算。我把45人当作50人。买50张票。打八折,400元就能够买票进门了。
师:你能抓住题中的“打八折”这个关键问题,多买了票,却少花了钱,同样达到了目的,真是个好办法。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我用400元买了票以后,再把剩下的5张以10元一张卖掉,只要350元就能买到45张门票了。
师:你想到了如何处理多余的5张门票问题,不浪费每一张门票,这种想法很好,有经济头脑,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处理这多余的5张票,受到他的启发,你还有新的想法吗?
生:我同意,如果10元一张卖不掉,我就便宜点,9元或8元一张。这样就不到400元了,也能达到目的。
生:我不同意,8元买进,10元卖出不合法,属于票贩子,因此我们不能这么做。
生:那么我就8元一张卖掉,这样总可以了吧,我只要花360元就达到目的了。
师:是的,我们在处理多余的5张票时,要做到合情、合理,也要合法。使我们花的钱更少。那么这5张票除了卖掉外,还有其他的处理办法吗?
生:我把这5张票还给售票员,就出400元买45张票。
生:把这5张票送给其他参观的人,献出我们的爱心。
(还有许多同学纷纷发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由一道题引出许多思考。)
师:这道题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从我们的生活实际抽象出了数学问题,为此,就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这道题的研究、讨论,这道题,在解题过程中,除了抽象出所学的数学知识外,还涉及到其他实际具体问题。所以此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它可以是450元,400元,也可以是360元,350元等。涉及到数学理财问题。所以,我们任何事情都要做到合情、合理又合法。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差别,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予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 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作者单位
江西省乐平市镇桥中心小学 江西省乐平市 33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