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影响内容。但一味地、片面地追求形式,置实际效果于不顾,就成了形式主义。在课堂教学中,虚假探究、浅层理解、碎片化获取等形式化的活动并不能获得实际的教育教学效果,属于无谓的空耗。从深度学习的层面看,教师可以用真心验证、深度应用、整合性思考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真正产生作用。
【关键词】形式主义;深度学习;虚假探究;浅层理解;碎片化获取
虚假探究、浅层理解、碎片化获取等形式化的课堂活动,阻碍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本质的路径。为避免课堂教学进入形式主义的泥潭,基于深度学习理念,文章拟从真心验证、深度应用、整合性思考三个维度进行探讨,以期为教师教学提供一些借鉴,让学生的学习产生真正的 效果。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理解,通过符号运算、形式推理以及模型建构等方式理解和表述事物的本质、关系及规律。数学的学科本质决定了它是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但这种探究、发现必须基于学生内部的需要,必须是学生为解决某一个问题而自发、主动进行的智力性活动。它不该通过外力强加给学生,更不该是浮于表面的纯操作性活动。由于部分教师对探究本质的理解不透彻,导致一些教师在课堂中唯“探究”是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要靠探究,把探究摆到了无上的高度,似乎离开了探究,课堂教学就无法进行。“探究”只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不是唯一方式。不论实际一概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是寻真,还是就伪?是求实,还是就虚?这些问题都考量着教师教育的初衷及理想。
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一课为例,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下面三个课例体现出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追求。
通过对比三个课例可以发现,课例A中的学生被动且无奈地参加了探究活动;课例B中的学生被教师忽悠着参加了探究活动,而课例C中的学生主动且积极地参加了探究活动。圆锥体积知识点相对简单,在学习型社会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自主获取这一知识点,所以在进入课堂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把V13=sh作为结论进行了记忆,此时教师再安排探究已经没有实际意义。课例A中的教师却始终坚持“学习必须探究”这个理,所以学生在教师的强烈要求下也只能选择实验。课例B中的教师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没有直面现实学情,而是人为设置了一个非常规化的认知路径,让学生原本清晰的知识变得模糊起来,易引学生误入认知歧途。另外,这种方式舍近求远,利用倒摄抑制的机理获得正确结论,学生极易与先前干扰项产生混淆,教学效果不佳,效率也不高。课例C中的教师基于学情,以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为立足点,改“探究”为“验证”,调起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再现了圆锥体积公式的获得过程,探究、巩固合二为一,使模糊的认识清晰化。这种走向实效的、非形式化的探究活动,教师应当极力倡导。
建构主义认为,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即同化与顺应。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顺应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儿童通过同化与顺应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他能用现有图式同化新信息时,就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他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被破坏,就要修改或创造新的图式来达到新的平衡。由此可见,某一知识在具体情境中能被学生理解与应用,才是学习的真正所在,也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如果教学没有与情境(环境)相互作用,只停留在对知识点表层意义的识记,那么就走向了教学形式化。
调查显示,学生在课堂上走神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所讲授的这些知识,学生都会了,所以激不起兴趣;二是教师所讲授的这些知识,学生听不懂,所以无法持续专注。这两个原因都和浅层理解有关。太简单的知识如果不跟应用联系起来,就是一种空耗,因为没有这次教学,学生也是会的;太深奥的知识如果不跟应用联系起来,也是一种空耗,因为即便有了这次教学,学生也不会有新收获。基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应用,注重批判理解,强调信息整合,促进知识建构,着力迁移运用,面向问题解决,提倡主动,它是新时期提高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力抓手。
以“成正比例的量”一课为例,它是小学概念教学的难点。由于知识的高度抽象,学生不易掌握,因此教师教学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稍不注意就会落入了形式主义的漩涡。
师:请说说你的想法。
生4:同分母分数可以直接相加、减,所以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就可以了。
師:生4很聪明,能从学过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中找到办法。你们真不简单啊,居然自己想办法解决了问题。比一比,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对照两种课堂,课例F中的教师忙得不可开交,而课例G中的教师师却悠然自得,快乐地欣赏学生的每一个发现。课例G中的教师在呈现题目后让学生自己解决,他用“大问题”引领教学,调动起每一名学生的参与热情,体现了前瞻性的教学理念,是一个高明的组织者。在不同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精确的点评或引发思考的疑问,“你怎么想的?”“你怎么知道的?”“为什么会这样?”,一步步引领学生自己探寻知识的本质。在课例G中,学生开始了真正的思考,获得了知识,也习得了方法。
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也表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面对困境时自主地调用已有知识、经验,对情境进行编码”,没有这一步便谈不上问题的真正解决,学习也就无从谈起。但有些教师往往耐不住等待,一旦学生回答稍微慢了一点就觉得冷场,接着一个更直白的提示就冒了出来。在这里,热闹的表面掩藏的是学习的虚假,是好大喜功的形式主义;“尴尬”的冷场,彰显的却是学习的真实!在教学中,用一个整合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可以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的终级教育目标。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应向这个方向出发,呈现“板块式”结构,化繁为简,层层深入,让课堂更具思维的开放性,更具探究学习的挑战性,更具活动体验的丰富性,从而真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黄爱华,张文质,等.“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2]宋慧娴,刘荣.小学数学基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模式探索[J].小学数学教育,2016(17):26-27.
【关键词】形式主义;深度学习;虚假探究;浅层理解;碎片化获取
虚假探究、浅层理解、碎片化获取等形式化的课堂活动,阻碍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本质的路径。为避免课堂教学进入形式主义的泥潭,基于深度学习理念,文章拟从真心验证、深度应用、整合性思考三个维度进行探讨,以期为教师教学提供一些借鉴,让学生的学习产生真正的 效果。
一、虚假探究,不如真心验证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理解,通过符号运算、形式推理以及模型建构等方式理解和表述事物的本质、关系及规律。数学的学科本质决定了它是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但这种探究、发现必须基于学生内部的需要,必须是学生为解决某一个问题而自发、主动进行的智力性活动。它不该通过外力强加给学生,更不该是浮于表面的纯操作性活动。由于部分教师对探究本质的理解不透彻,导致一些教师在课堂中唯“探究”是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要靠探究,把探究摆到了无上的高度,似乎离开了探究,课堂教学就无法进行。“探究”只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不是唯一方式。不论实际一概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是寻真,还是就伪?是求实,还是就虚?这些问题都考量着教师教育的初衷及理想。
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一课为例,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下面三个课例体现出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追求。
通过对比三个课例可以发现,课例A中的学生被动且无奈地参加了探究活动;课例B中的学生被教师忽悠着参加了探究活动,而课例C中的学生主动且积极地参加了探究活动。圆锥体积知识点相对简单,在学习型社会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自主获取这一知识点,所以在进入课堂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把V13=sh作为结论进行了记忆,此时教师再安排探究已经没有实际意义。课例A中的教师却始终坚持“学习必须探究”这个理,所以学生在教师的强烈要求下也只能选择实验。课例B中的教师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没有直面现实学情,而是人为设置了一个非常规化的认知路径,让学生原本清晰的知识变得模糊起来,易引学生误入认知歧途。另外,这种方式舍近求远,利用倒摄抑制的机理获得正确结论,学生极易与先前干扰项产生混淆,教学效果不佳,效率也不高。课例C中的教师基于学情,以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为立足点,改“探究”为“验证”,调起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再现了圆锥体积公式的获得过程,探究、巩固合二为一,使模糊的认识清晰化。这种走向实效的、非形式化的探究活动,教师应当极力倡导。
二、浅层理解,不如深度应用
建构主义认为,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即同化与顺应。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顺应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儿童通过同化与顺应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他能用现有图式同化新信息时,就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他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被破坏,就要修改或创造新的图式来达到新的平衡。由此可见,某一知识在具体情境中能被学生理解与应用,才是学习的真正所在,也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如果教学没有与情境(环境)相互作用,只停留在对知识点表层意义的识记,那么就走向了教学形式化。
调查显示,学生在课堂上走神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所讲授的这些知识,学生都会了,所以激不起兴趣;二是教师所讲授的这些知识,学生听不懂,所以无法持续专注。这两个原因都和浅层理解有关。太简单的知识如果不跟应用联系起来,就是一种空耗,因为没有这次教学,学生也是会的;太深奥的知识如果不跟应用联系起来,也是一种空耗,因为即便有了这次教学,学生也不会有新收获。基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应用,注重批判理解,强调信息整合,促进知识建构,着力迁移运用,面向问题解决,提倡主动,它是新时期提高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力抓手。
以“成正比例的量”一课为例,它是小学概念教学的难点。由于知识的高度抽象,学生不易掌握,因此教师教学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稍不注意就会落入了形式主义的漩涡。
师:请说说你的想法。
生4:同分母分数可以直接相加、减,所以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就可以了。
師:生4很聪明,能从学过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中找到办法。你们真不简单啊,居然自己想办法解决了问题。比一比,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对照两种课堂,课例F中的教师忙得不可开交,而课例G中的教师师却悠然自得,快乐地欣赏学生的每一个发现。课例G中的教师在呈现题目后让学生自己解决,他用“大问题”引领教学,调动起每一名学生的参与热情,体现了前瞻性的教学理念,是一个高明的组织者。在不同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精确的点评或引发思考的疑问,“你怎么想的?”“你怎么知道的?”“为什么会这样?”,一步步引领学生自己探寻知识的本质。在课例G中,学生开始了真正的思考,获得了知识,也习得了方法。
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也表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面对困境时自主地调用已有知识、经验,对情境进行编码”,没有这一步便谈不上问题的真正解决,学习也就无从谈起。但有些教师往往耐不住等待,一旦学生回答稍微慢了一点就觉得冷场,接着一个更直白的提示就冒了出来。在这里,热闹的表面掩藏的是学习的虚假,是好大喜功的形式主义;“尴尬”的冷场,彰显的却是学习的真实!在教学中,用一个整合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可以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的终级教育目标。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应向这个方向出发,呈现“板块式”结构,化繁为简,层层深入,让课堂更具思维的开放性,更具探究学习的挑战性,更具活动体验的丰富性,从而真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黄爱华,张文质,等.“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2]宋慧娴,刘荣.小学数学基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模式探索[J].小学数学教育,2016(17):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