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影视作品要达到与观众交流对话的效果,能够有较好的代入感,使观众能够融入影视作品中。电影作品的功能就是使用镜头语言来讲述故事,镜头语言的成功运用对于影视作品的成功与否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电影镜头;情感表达;色彩;色调;应用
1中国后现代主义电影镜头语言分析
中国后现代主义电影不仅在电影画面色彩有很强的辨识度,在场面调度和拍摄镜头的运用上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在中国,不乏有些导演敢于去打破传统和违反经典的,他们不满足于只塑造一个好的人物形象,而是主观的去尝试各种新奇的想法,给人一种视听上新奇感受,其中王家卫就是一个特别的例子。“形象”的元素在王家卫的电影中常常被组合和拼贴,增强其表现力和生命力。不管是人物的混沌状态,还是支离破碎的语言,或是阴郁简陋的房间,甚至是一罐凤梨罐头,他都在尝试着让这些元素跟观影者去对话,在思想深层的对话。从王家卫的角度看,用这些场面上的元素去与观众进行对话是再好不过的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些形象元素与观影群众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得到非常大的视听体验。同时中国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导演们不排斥传统,他们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在第六代导演中他们对长卷的空镜头的使用是非常多的,这种拍摄手法便是融合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像《苏州河》这样的影片,就是对小人的刻画,在电影拍摄中也常使用空镜头。冯小刚导演的作品《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方形构图的原理,影片绝大多数镜头都是圆形画面,这种构图和拍摄手法就是结合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进行创作的,影片将“潘金莲”一角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来讲述故事,这就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对于历史的编创,对于现代小人物心里的刻画,对于拍摄手法的创新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都是中国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精彩之处。
2镜头语言的应用对策
2.1选择观众进入的场面
在用镜头语言讲述故事的电影中,从主观和客观角度来看,所有镜头都可以分为三类:主观镜头、客观镜头和衍生的主观和客观变换镜头。这三种镜头语言的巧妙运用,给我们丰富的视觉体验和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所以,让观众进入场面的主客观镜头,是镜头语言应用的难点之一。客观镜头就是以客观视点为机位拍摄的具有记录叙事性质的镜头,用来讲述故事;主观镜头则是以剧中人的视点或是动物的视点为拍摄意图的镜头,多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结合使用,相辅相成,发挥各自的作用以表达整个影片的内容以及导演的主题立意。一部较经典的影片《末代皇帝》,其中就有镜头语言巧妙的转化。这一片段讲述的是溥仪同见过世面的皇族兄弟在花园聊天,首先采用中景平拍两人聊天的客观镜头,溥仪听着入神,抬起头来看着眼前的城墙,此时,一个移镜头,将镜头从他身上移开,到了高墙后又越过高墙,在蓝天上摇过,最后又慢慢摇过花园,落到了现实中的溥仪身上,中景结束这个镜头。这个长镜头就是由客观到主观,又由主观转化成客观的典型,客观上暗喻了溥仪无法摆脱神功的束缚,而主观镜头则是表现出溥仪对于外面新世界的憧憬,充满了对高高的城墙之外事务的强烈渴望。主观镜头,指的是摄影机的视点直接代表剧中某一人物的视点所拍摄的镜头,在银幕直观效果上可使观众以该剧中人物的角度去目击或臆想其他人物与场面的活动与发展,从而产生与该剧中人物相似的主观感受。而客观镜头则是摄影机采用大多数人在拍摄现场所共有的视点拍摄的镜头,在银幕直观效果可产生臨场感,使观众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判断能力,以客观的视角参与剧情发展。所以,导演会大量运用此种镜头,这种镜头也是影片镜头组成中的主要成分。主客观镜头的综合运用能较好地把控观众进入的场面。
2.2注重情感的突出
电影艺术的目的在于向观众传达某种情感,影视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往往就是导演想要表达的情感,而镜头语言就是用来讲述人物故事、观众体会影视作品中人物情感的一种媒介。陈凯歌的早期电影在题材内容选择上,多属富含历史内容题材,求多主题,亦求多元。《黄土地》中有个性解放与民族存亡。影片中,多次用到远景景别来呈现黄土地的景观,大量的空镜头表现了土地的贫瘠和靠天吃饭的农民的压抑、无奈。在土地、民俗与人物命运之间反思了中国文化和传统的民族特性。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是突出和强调的主要方式,通过人物的神态或动作行为来表达人物形象和情感,在斯皮尔伯格的作品《希德勒名单》中,在纳粹疯狂屠杀犹太人的夜晚,特写了高特弹钢琴的画面,这一镜头展示了高特平静甚至有几分享受的神态,表现了他的冷漠,更突出了作者对于纳粹分子的厌恶情感。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中,张国荣塑造了一代“不疯不魔不成活”的形象,其中,程蝶衣因为菊仙和小楼闹翻而独自演唱《贵妃醉酒》时,在倒地时的特写镜头中,表现了程蝶衣内心的痛苦与绝望,倒在台上的是玉环的身子,脸上却是虞姬的绝望。段小楼并不和他一样,到最后蝶衣才发现,分不清戏和人生的只有他一人。影片呈现出特殊大时代背景下,透过个体来表现历史,透过历史来塑造人物。这就是运用镜头语言来表达情感的巧妙之处。
2.3镜头语言与其他要素的综合运用
镜头语言是组成影视作品的重要元素,但其画面呈现以及整体的效果,并非几个镜头可以把控,而是要镜头与其他视听语言相结合,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镜头中的色彩、色调以及叙事效果都对其主旨的表达至关重要。顾长卫,这部电影的摄影师,用色彩来衬托画面的气氛。这部电影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人物的处境中使用不同的色调。影片开始时,主人公进入剧场时,以黑白色调为主要色调,目的是展示深刻而深远的记忆。同时,也暗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使人感到沮丧。然后,在程蝶衣和袁四爷讨论剑时,这部电影展示了蓝色的画面。蓝色给人一种孤独和沉默的感觉,这一镜头与色彩勾勒出人物的心灵,显示出程蝶衣内心的痛苦和无助。在小楼与菊仙相亲的场面中,鲜红的色彩铺天盖地,几乎照亮了整个屏幕,这是影片中最具视觉张力的部分,给人们带来了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程蝶衣和袁四爷调情时,对于程蝶衣的面部特写和蓝色基调也与大红色形成了强烈对比,展现了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使观众有较强的情感冲击。这部电影将色彩与人物的命运结合起来,很容易融入整个叙事环节,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视觉风格。在整部电影中,色彩的变化与对比不仅具有构成视觉的功能,而且表现出叙事者的叙事与组织功能。
3结束语
在影视作品中应注重镜头语言与其他种种要素的配合,通过不同的拍摄方式与景别,增强电影戏剧的氛围渲染与情感表达,流畅整部作品的衔接与转折,更好地表达主体思想,获得良好的视听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玛,朱丹.世界著名导演的镜头语言[M].北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卡茨.电影镜头设计[M].北京:成都时代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
关键词:电影镜头;情感表达;色彩;色调;应用
1中国后现代主义电影镜头语言分析
中国后现代主义电影不仅在电影画面色彩有很强的辨识度,在场面调度和拍摄镜头的运用上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在中国,不乏有些导演敢于去打破传统和违反经典的,他们不满足于只塑造一个好的人物形象,而是主观的去尝试各种新奇的想法,给人一种视听上新奇感受,其中王家卫就是一个特别的例子。“形象”的元素在王家卫的电影中常常被组合和拼贴,增强其表现力和生命力。不管是人物的混沌状态,还是支离破碎的语言,或是阴郁简陋的房间,甚至是一罐凤梨罐头,他都在尝试着让这些元素跟观影者去对话,在思想深层的对话。从王家卫的角度看,用这些场面上的元素去与观众进行对话是再好不过的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些形象元素与观影群众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得到非常大的视听体验。同时中国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导演们不排斥传统,他们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在第六代导演中他们对长卷的空镜头的使用是非常多的,这种拍摄手法便是融合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像《苏州河》这样的影片,就是对小人的刻画,在电影拍摄中也常使用空镜头。冯小刚导演的作品《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方形构图的原理,影片绝大多数镜头都是圆形画面,这种构图和拍摄手法就是结合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进行创作的,影片将“潘金莲”一角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来讲述故事,这就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对于历史的编创,对于现代小人物心里的刻画,对于拍摄手法的创新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都是中国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精彩之处。
2镜头语言的应用对策
2.1选择观众进入的场面
在用镜头语言讲述故事的电影中,从主观和客观角度来看,所有镜头都可以分为三类:主观镜头、客观镜头和衍生的主观和客观变换镜头。这三种镜头语言的巧妙运用,给我们丰富的视觉体验和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所以,让观众进入场面的主客观镜头,是镜头语言应用的难点之一。客观镜头就是以客观视点为机位拍摄的具有记录叙事性质的镜头,用来讲述故事;主观镜头则是以剧中人的视点或是动物的视点为拍摄意图的镜头,多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结合使用,相辅相成,发挥各自的作用以表达整个影片的内容以及导演的主题立意。一部较经典的影片《末代皇帝》,其中就有镜头语言巧妙的转化。这一片段讲述的是溥仪同见过世面的皇族兄弟在花园聊天,首先采用中景平拍两人聊天的客观镜头,溥仪听着入神,抬起头来看着眼前的城墙,此时,一个移镜头,将镜头从他身上移开,到了高墙后又越过高墙,在蓝天上摇过,最后又慢慢摇过花园,落到了现实中的溥仪身上,中景结束这个镜头。这个长镜头就是由客观到主观,又由主观转化成客观的典型,客观上暗喻了溥仪无法摆脱神功的束缚,而主观镜头则是表现出溥仪对于外面新世界的憧憬,充满了对高高的城墙之外事务的强烈渴望。主观镜头,指的是摄影机的视点直接代表剧中某一人物的视点所拍摄的镜头,在银幕直观效果上可使观众以该剧中人物的角度去目击或臆想其他人物与场面的活动与发展,从而产生与该剧中人物相似的主观感受。而客观镜头则是摄影机采用大多数人在拍摄现场所共有的视点拍摄的镜头,在银幕直观效果可产生臨场感,使观众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判断能力,以客观的视角参与剧情发展。所以,导演会大量运用此种镜头,这种镜头也是影片镜头组成中的主要成分。主客观镜头的综合运用能较好地把控观众进入的场面。
2.2注重情感的突出
电影艺术的目的在于向观众传达某种情感,影视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往往就是导演想要表达的情感,而镜头语言就是用来讲述人物故事、观众体会影视作品中人物情感的一种媒介。陈凯歌的早期电影在题材内容选择上,多属富含历史内容题材,求多主题,亦求多元。《黄土地》中有个性解放与民族存亡。影片中,多次用到远景景别来呈现黄土地的景观,大量的空镜头表现了土地的贫瘠和靠天吃饭的农民的压抑、无奈。在土地、民俗与人物命运之间反思了中国文化和传统的民族特性。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是突出和强调的主要方式,通过人物的神态或动作行为来表达人物形象和情感,在斯皮尔伯格的作品《希德勒名单》中,在纳粹疯狂屠杀犹太人的夜晚,特写了高特弹钢琴的画面,这一镜头展示了高特平静甚至有几分享受的神态,表现了他的冷漠,更突出了作者对于纳粹分子的厌恶情感。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中,张国荣塑造了一代“不疯不魔不成活”的形象,其中,程蝶衣因为菊仙和小楼闹翻而独自演唱《贵妃醉酒》时,在倒地时的特写镜头中,表现了程蝶衣内心的痛苦与绝望,倒在台上的是玉环的身子,脸上却是虞姬的绝望。段小楼并不和他一样,到最后蝶衣才发现,分不清戏和人生的只有他一人。影片呈现出特殊大时代背景下,透过个体来表现历史,透过历史来塑造人物。这就是运用镜头语言来表达情感的巧妙之处。
2.3镜头语言与其他要素的综合运用
镜头语言是组成影视作品的重要元素,但其画面呈现以及整体的效果,并非几个镜头可以把控,而是要镜头与其他视听语言相结合,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镜头中的色彩、色调以及叙事效果都对其主旨的表达至关重要。顾长卫,这部电影的摄影师,用色彩来衬托画面的气氛。这部电影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人物的处境中使用不同的色调。影片开始时,主人公进入剧场时,以黑白色调为主要色调,目的是展示深刻而深远的记忆。同时,也暗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使人感到沮丧。然后,在程蝶衣和袁四爷讨论剑时,这部电影展示了蓝色的画面。蓝色给人一种孤独和沉默的感觉,这一镜头与色彩勾勒出人物的心灵,显示出程蝶衣内心的痛苦和无助。在小楼与菊仙相亲的场面中,鲜红的色彩铺天盖地,几乎照亮了整个屏幕,这是影片中最具视觉张力的部分,给人们带来了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程蝶衣和袁四爷调情时,对于程蝶衣的面部特写和蓝色基调也与大红色形成了强烈对比,展现了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使观众有较强的情感冲击。这部电影将色彩与人物的命运结合起来,很容易融入整个叙事环节,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视觉风格。在整部电影中,色彩的变化与对比不仅具有构成视觉的功能,而且表现出叙事者的叙事与组织功能。
3结束语
在影视作品中应注重镜头语言与其他种种要素的配合,通过不同的拍摄方式与景别,增强电影戏剧的氛围渲染与情感表达,流畅整部作品的衔接与转折,更好地表达主体思想,获得良好的视听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玛,朱丹.世界著名导演的镜头语言[M].北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卡茨.电影镜头设计[M].北京:成都时代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