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这件“小事”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584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早晚刷牙已是深入人心的卫生习惯,市面上出售的除了各种配方的牙膏和各种款式、刷毛各异的牙刷外,还有诸如牙签、牙线、牙缝刷、冲牙器、漱口水之类的辅助清洁用品,那叫一个琳琅满目。可是古人是如何刷牙的呢?他们刷牙吗?电视剧《大宅门》里,年迈的七老爷每天早上都会端着一个盖碗漱口,还要边口呼“茶能明目”边用手指蘸着茶水在眼睛上抹一下。古人对口腔清洁都这么“随意”吗?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非常重视牙齿的整洁和美观了。《诗经·卫风·硕人》有云:“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其中“齿如瓠犀”说的就是美人的牙齿如同葫芦籽一样又白又整齐。不仅如此,《礼记·内则》中也记载道:“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笄总,拂髦冠緌缨,端韠绅,搢笏。”说的就是天亮之后起床要洗脸漱口。
  说到漱口,古人可没有什么“李施德林”之类多种口味的漱口水,穷人家里能用清水漱漱口已是不错;有条件的人家则会用盐水、茶水、酒或者明矾水。盐有消炎杀菌的作用,明矾可以去除口臭,古人的智慧当真不可小觑。
  当然,简单的漱口并不能满足全部护齿需求,于是刷牙也逐渐走进了古人的生活。早在隋唐时期,一种新型的“杨柳枝揩齿法”生活方式随着佛教一同传入。唐代的《南海寄归内法传》里记载道:“其齿木者……长十二指,短不减八指,大如小指。一头缓须熟嚼,良久净刷牙关。”这里说的“齿木”的用法就是把树枝嚼烂,用裸露的木纤维擦拭牙齿。这种方法在阿拉伯半岛等地区也一度盛行。医术《外台秘要》中也说:“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最后四个字,像不像一则活生生的牙刷牙膏套装宣传广告?
  但是,每次刷牙都要嚼半天杨柳枝,不仅麻烦而且费牙,所以在市民生活极为发达的宋朝,牙刷这个神器终于出现了,不过当时它的“大名”叫做“刷牙子”。最初的牙刷刷毛大多是用马尾巴制作的,宋人周守中在《养生类纂》中写道:“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不过宋朝马匹数量远不足够供给大批量牙刷制作,因此市面上的牙刷也可能是猪毛做的。如果你有幸穿越回大宋都城,别忘了按照时尚攻略《梦粱录》的指引去逛逛街,走过“讷庵丹砂熟药铺”“张家元子铺”“中瓦子前徐茂之家扇子铺”等名店,就能找到“凌家刷牙铺”和“傅官人刷牙鋪”等牙刷专卖店,保证你能挑到满意的牙刷!
  说完了牙刷,再聊聊牙膏。常见的牙膏当然还是我们生活中的老朋友——盐。《红楼梦》中就有贾宝玉青盐刷牙的记载——“紫鹃递过香皂去,宝玉道:‘这盆里的就不少,不用搓了。’再洗了两把,便要毛巾。翠缕道:‘还是这个毛病儿,多早晚才改。’宝玉也不理,忙忙的要过青盐擦了牙,漱了口,完毕。”还有一些成分复杂的牙膏,以药用居多,如《严氏济生方》记载的:“每日清晨以牙刷刷牙,皂角浓汁揩牙旬日数更,无一切齿疾。”还有《太平圣惠方》种记载的:“盐四两,烧过;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上件药都研成膏,每用揩齿甚佳。”
  原来,“呵气如兰”在古代有可能是真的存在的呢!看着古人在刷牙这件小事上长达千年的探索,不禁为古人的智慧点个赞。要知道,古代可没有什么窝沟封闭、修牙、补牙、种植牙之类的技术,一口好牙全靠自己养护。法国名著《悲惨世界》中还有芳汀因为没钱去卖牙的情节,牙贩从她口中直接生拔出一颗好牙,而这颗牙齿的最终去向可能就是以假牙的形式出现在某个富人的口中。因此,只有认真洁齿护齿,才能让牙齿陪伴我们一生。不说了,我也刷牙去了!
  编辑/徐   展
其他文献
何以为冬?对古人来说,无梅不成诗,无雪不成冬。未若柳絮因风起,初雪在静谧的夜里,飘落人间。凛冽的冬,因为这一点洁白的雪,平添几分柔软,仿佛那彻骨的寒意,也变得温柔。透过窗棂,豆大的火苗在灯烛上跃动,橘红色的光晕透过灯笼,和皎洁的月色相映成趣。  夜雪无言,四野静寂。华灯将熄,天光微明。贪婪吸收了一夜雪魄月魂的梅,抖擞着精神,绽放着傲骨,被诗人看痴了去——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
期刊
心問身云何泰然,严冬暖被日高眠。  放君快活知恩否,不早朝来十一年。  ——[唐]白居易《心问身·心问身云何泰然》
期刊
中国古代很多诗人似乎都对月亮情有独钟,诗词中咏“月”的佳句顺手拈来,细细品味起来,作者眼中的“月”早已不能用一两个词来概括说明了,“月”早已随着诗人那真挚丰富的情感而蕴蓄了多重含义,成了一个立体的情感寄托物:失意人眼中的“冷月”,正气者心中的“日月”,别离者泪中的“残月”,欢娱者笑中的“明月”……  如果仔细探究起来,我们发现古代诗人的“月亮情结”是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的,明白了这一点,对我们理
期刊
悠然,婉转,一片片漫舞飞扬,转瞬之间将萧索灰败的天地装点成玉树琼枝的冰雪世界,掩去的不仅是冬日的寂寥,也是心中的尘翳。在极寒的日子里,若有什么是值得期待的,那必是一场雪了。  三百多年前的西湖,接连下了三日大雪,西湖难得的静寂,既无人来人往也无飞鸟行踪。住在西湖边的张岱在初更时分,穿着保暖的毛皮衣裳,带着着火炉,乘船去往湖心亭看雪,素天锦地的西湖,树上结着雾凇,湖中白气弥漫,天光、云影、山形、水面
期刊
又是一年冬季到,随着时间的流逝,气温也逐渐降低,又到了翻箱倒柜找冬装的时候了。当然,我们也可以逛商场刷淘宝,随时都能买到款式靓丽又保暖的冬装。可对于古人来说,凛冬之季的滋味就不是那么美妙了。那么古人都以什么御寒呢?  先说说御寒的材料吧!  提起冬天,北方朋友脑海里率先出现的绝对是厚厚的大棉袄和五花八门的羽绒服,南方朋友可能想到的是各种毛衣和呢子大衣。但是在古代,且不说化纤面料的诞生是遥遥无期,就
期刊
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冬”,用以代指冬季。冬季三个月共九十天,于是冬季又别称“九冬”。民间还有十冬腊月的说法,盖农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腊月)这三个冬月的序数都带“十”。正如一个人会有乳名、姓、名、字、号、别号、斋名等多种称谓一样,冬天也有许多名字。有的名字来自文人墨客的雅称,便于写进诗里平仄押韵;有的名字与天文历法有关,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哲学观;当然
期刊
细篾编小薰笼,包瓦器以蓄火,有提无盖,名曰鸡囱。诗人笔下的“竹火笼”和“鸡囱”,其实都是熏笼,而式样均如宋代的烘篮,也便是闽北山区至今还在用着的竹火笼。  熏衣的习俗历史很悠久,而熏衣之器最常见也是最持久的一个名称,可以说是熏笼。此外它又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若干别名。比如先秦两汉,熏笼别名曰篝,曰,曰篮,曰墙居。  熏笼其实是炉和罩的合一  《方言》卷五:“篝,陈楚之间谓之墙居。”郭璞注:“今薰
期刊
沐浴对于古代的中国人而言算得上是一件大事。古人讲究“三日一沐,五日一浴”,由此可以看出,古人是将沐与浴给分开来进行,意思就是三天洗一次头,五天洗一次澡。据说,当年周公辅佐周成王时,为了不让人说他以权位轻待士人,洗一次头发竟然三次握发起身,因此留下了“握发吐脯”的成语。  中国人很早就知道清洁身体的重要性,它不仅是祛除自身疾病的一种方式,甚至被提高到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但凡国家有个大事小情,需要祭祀祖
期刊
晓日迎长岁岁同。太平箫鼓间歌钟。云高未有前村雪,梅小初开昨夜风。罗幕翠,锦筵红。钗头罗胜写宜冬。从今屈指春期近,莫使金尊对月空。  ——[宋]晏幾道《鹧鸪天·晓日迎长岁岁同》
期刊
严寒冬月。前日阳生几降雪。松柏凌霄。森耸庭中叹後凋。昔人犹豫。身入山林深靜处。今古同符。好趁笙歌且自娱。  ——[宋]张继先《减字木兰花·严寒冬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