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目标——即便只是寻求报复的想法都会给我们带来快乐。
知之甚少的复仇
毫无疑问,我们大多数人当中都曾经设想过对那些伤害我们的人采取报复行为,甚至会动了真刀真枪。复仇的情绪不只是让愤怒占满我们的大脑,还会促使我们真的行动起来。
复仇在人类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它是驱使人们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显示,高达20%的过失杀人和60%的校园枪击事件都与报复脱离不了干系。而一些政治事件也会受它影响。例如,据《华盛顿邮报》上的文章报道,唐纳德·特朗普能够当选美国总统,代表着白人工人阶级的胜利,是那些被快速经济全球化所抛弃的工人所进行的一场报复,而其他媒体也纷纷支持这一观点。
然而,虽然我们早已知道,醉酒、受辱或自恋等因素都容易诱发侵略性的行为,但是对于报复的伤害性,人们仍然知之甚少。暴力行为和报复行为实际上还是有区别的,只是它们很容易被混淆。从一开始的被挑衅激怒,到最后决定挥出反击的那一拳,这中间经历了怎样的内心挣扎是研究者非常好奇的。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这期间支撑人们的关键在于想要报复的欲望。
那么,在最初的时候到底是什么驱使我们寻求报复的呢?研究人员渐渐地得到一些答案,而且他们意外地发现复仇也会隐含一些好处。
复仇使人积极主动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戴维·切斯特最初研究的是侵略的本质,后来转而对复仇产生了兴趣。他和肯塔基大学的同事内森·德沃尔合作,研究关于它的起因。
古往今来,复仇是我们面对威胁和伤害作出的一种积极反应。他们发现,一个惨遭侮辱或是被社会排斥的人会感到非常痛苦,其与疼痛相关的大脑区域会变得极其活跃。这些遭遇不幸的人会发出咄咄逼人的回应,化悲愤为行动。在那一刻,复仇可以释放我们内心所受到的压力和积蓄的恨意,宣泄自我。
不管是哪个时代或者社会的人们,即使不赞同也能够理解这种报复行为。似乎自人类在地球上诞生的那一刻起,复仇就一直如影随形。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在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总能看到众多以它作为主题的作品。在西方,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到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再到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等都是经典的复仇名著;而在中国,也不乏一些耳熟能详的复仇故事,比如报仇雪恨的赵氏孤儿、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以及那些快意恩仇的江湖侠士,等等。
这些复仇的故事之所以吸引我们,其原因恐怕在于我们从那些背负仇恨的主人公身上看到了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因为复仇,而使他们更加鲜活。对于那些他们为了复仇而采取的不顾一切的血腥报复手段,我们不至于拍手称赞但也多少会觉得大快人心。
复仇让人尝到甜头
在后续的研究中,切斯特惊奇地发现,那种受辱后的情绪化痛苦是与快乐杂乱地交织在一起的。这也就意味着,虽然最初的抛弃会令人痛心疾首,然而一旦有了报复的契机,痛苦很快又会被快乐所掩盖——它甚至会激活大脑的奖赏回路,让被激怒的人的行为变得非常积极和精准,因为这会带来快感。复仇似乎可以让我们尝到甜头。
为了探究寻求报复在欲望中扮演的情绪角色,切斯特和德沃尔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在一个电脑抛球游戏中有意忽略其中一些受试者,让他们因此感到被排挤。然后告诉所有参与的受试者都可以在虚拟的巫毒娃娃上扎针,结果那些感到被排挤的人明显对娃娃扎了更多的针。
而后,他们给了部分受试者一种安慰剂,并让其相信这是能够抑制情绪的药物(而实际上那只是一种无害的维生素片)。不过,安慰剂的药效却意外地强烈,以至于那些吃“药”的受试者不再费尽心思地进行报复,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没有什么乐趣可言;而那些没有被给予安慰剂的人会表现得更具有进攻性。
将这些结果综合在一起,研究团队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人们之所以选择寻仇是因为预料到这会给我们带来快感,如果没有这点甜头,人们何必还要如此吃力不讨好?报复的想法能够成功调节我们的情绪,在得知有了报复的机会之后,被抛弃的人在情绪测试上快乐分值迅速上升。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寻求报复的人往往会对由此引发的灾难性后果不管不顾。例如,足球运动员齐达内·施丹,在2006年世界杯上用头撞击马尔科·马特拉齐的事件是他抹不去的污点。类似的还有,众所周知,理查德·尼克松有一串政敌名单,他对政敌打压的卑鄙手段后来导致他成为史上第一个引咎辞职的美国总统。
复仇有利人类生存
可是,难道仅仅是逞一时之快,就足以让我们把复仇这个破坏性很强的毁灭性行为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吗?不管是他人的劝说还是自己的认知,我们都知道寻仇并非是一个明智之举,比如它可能会破坏你的人际关系,破坏你的人生轨道。但事实上在某些时候它又是不可或缺的,它可以产生足够的威慑力,从而为我们的生存赢得明显的优势,所以这不是进化的疏漏,而是自然竞争选择的结果。好比如果你脑门上写着“报复心极强”几个大字,他人就基本不会去招惹或者利用你。
报复所产生的威胁可能会阻止一場伤害。与其忍受屈辱让坏人得逞还不如积极正面地进行反击。前段时间网络上备受争议的山东聊城“辱母杀人案”,山东聊城女民营企业家苏银霞因欠下高利贷,被逼债者当着她儿子的面以各种下流手段侮辱她,她儿子不忍母亲受辱,反抗中失手杀死了其中一个逼债者。大多数网民都选择站在了为母复仇的于欢那边,认为母亲受辱,儿子都不复仇,那还是人吗?
从这点上看,复仇确实也有可取之处,它能够阻止更多的伤害和侮辱。当然这并不是在鼓励我们沉迷复仇,我们理解复仇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但也要明白,我们可以选择不要沦为复仇欲望的奴隶。复仇是一种心理上的瘾,但是通过特定的控制情绪的方法也可以对其进行压制。你应该理智地告诉自己,报复只是一时爽快,并不会让你真正地永久得到快乐。尤其在法制越来越健全的现代社会,一切都可以用法律来解决,个人复仇越来越没必要了。
知之甚少的复仇
毫无疑问,我们大多数人当中都曾经设想过对那些伤害我们的人采取报复行为,甚至会动了真刀真枪。复仇的情绪不只是让愤怒占满我们的大脑,还会促使我们真的行动起来。
复仇在人类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它是驱使人们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显示,高达20%的过失杀人和60%的校园枪击事件都与报复脱离不了干系。而一些政治事件也会受它影响。例如,据《华盛顿邮报》上的文章报道,唐纳德·特朗普能够当选美国总统,代表着白人工人阶级的胜利,是那些被快速经济全球化所抛弃的工人所进行的一场报复,而其他媒体也纷纷支持这一观点。
然而,虽然我们早已知道,醉酒、受辱或自恋等因素都容易诱发侵略性的行为,但是对于报复的伤害性,人们仍然知之甚少。暴力行为和报复行为实际上还是有区别的,只是它们很容易被混淆。从一开始的被挑衅激怒,到最后决定挥出反击的那一拳,这中间经历了怎样的内心挣扎是研究者非常好奇的。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这期间支撑人们的关键在于想要报复的欲望。
那么,在最初的时候到底是什么驱使我们寻求报复的呢?研究人员渐渐地得到一些答案,而且他们意外地发现复仇也会隐含一些好处。
复仇使人积极主动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戴维·切斯特最初研究的是侵略的本质,后来转而对复仇产生了兴趣。他和肯塔基大学的同事内森·德沃尔合作,研究关于它的起因。
古往今来,复仇是我们面对威胁和伤害作出的一种积极反应。他们发现,一个惨遭侮辱或是被社会排斥的人会感到非常痛苦,其与疼痛相关的大脑区域会变得极其活跃。这些遭遇不幸的人会发出咄咄逼人的回应,化悲愤为行动。在那一刻,复仇可以释放我们内心所受到的压力和积蓄的恨意,宣泄自我。
不管是哪个时代或者社会的人们,即使不赞同也能够理解这种报复行为。似乎自人类在地球上诞生的那一刻起,复仇就一直如影随形。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在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总能看到众多以它作为主题的作品。在西方,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到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再到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等都是经典的复仇名著;而在中国,也不乏一些耳熟能详的复仇故事,比如报仇雪恨的赵氏孤儿、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以及那些快意恩仇的江湖侠士,等等。
这些复仇的故事之所以吸引我们,其原因恐怕在于我们从那些背负仇恨的主人公身上看到了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因为复仇,而使他们更加鲜活。对于那些他们为了复仇而采取的不顾一切的血腥报复手段,我们不至于拍手称赞但也多少会觉得大快人心。
复仇让人尝到甜头
在后续的研究中,切斯特惊奇地发现,那种受辱后的情绪化痛苦是与快乐杂乱地交织在一起的。这也就意味着,虽然最初的抛弃会令人痛心疾首,然而一旦有了报复的契机,痛苦很快又会被快乐所掩盖——它甚至会激活大脑的奖赏回路,让被激怒的人的行为变得非常积极和精准,因为这会带来快感。复仇似乎可以让我们尝到甜头。
为了探究寻求报复在欲望中扮演的情绪角色,切斯特和德沃尔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在一个电脑抛球游戏中有意忽略其中一些受试者,让他们因此感到被排挤。然后告诉所有参与的受试者都可以在虚拟的巫毒娃娃上扎针,结果那些感到被排挤的人明显对娃娃扎了更多的针。
而后,他们给了部分受试者一种安慰剂,并让其相信这是能够抑制情绪的药物(而实际上那只是一种无害的维生素片)。不过,安慰剂的药效却意外地强烈,以至于那些吃“药”的受试者不再费尽心思地进行报复,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没有什么乐趣可言;而那些没有被给予安慰剂的人会表现得更具有进攻性。
将这些结果综合在一起,研究团队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人们之所以选择寻仇是因为预料到这会给我们带来快感,如果没有这点甜头,人们何必还要如此吃力不讨好?报复的想法能够成功调节我们的情绪,在得知有了报复的机会之后,被抛弃的人在情绪测试上快乐分值迅速上升。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寻求报复的人往往会对由此引发的灾难性后果不管不顾。例如,足球运动员齐达内·施丹,在2006年世界杯上用头撞击马尔科·马特拉齐的事件是他抹不去的污点。类似的还有,众所周知,理查德·尼克松有一串政敌名单,他对政敌打压的卑鄙手段后来导致他成为史上第一个引咎辞职的美国总统。
复仇有利人类生存
可是,难道仅仅是逞一时之快,就足以让我们把复仇这个破坏性很强的毁灭性行为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吗?不管是他人的劝说还是自己的认知,我们都知道寻仇并非是一个明智之举,比如它可能会破坏你的人际关系,破坏你的人生轨道。但事实上在某些时候它又是不可或缺的,它可以产生足够的威慑力,从而为我们的生存赢得明显的优势,所以这不是进化的疏漏,而是自然竞争选择的结果。好比如果你脑门上写着“报复心极强”几个大字,他人就基本不会去招惹或者利用你。
报复所产生的威胁可能会阻止一場伤害。与其忍受屈辱让坏人得逞还不如积极正面地进行反击。前段时间网络上备受争议的山东聊城“辱母杀人案”,山东聊城女民营企业家苏银霞因欠下高利贷,被逼债者当着她儿子的面以各种下流手段侮辱她,她儿子不忍母亲受辱,反抗中失手杀死了其中一个逼债者。大多数网民都选择站在了为母复仇的于欢那边,认为母亲受辱,儿子都不复仇,那还是人吗?
从这点上看,复仇确实也有可取之处,它能够阻止更多的伤害和侮辱。当然这并不是在鼓励我们沉迷复仇,我们理解复仇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但也要明白,我们可以选择不要沦为复仇欲望的奴隶。复仇是一种心理上的瘾,但是通过特定的控制情绪的方法也可以对其进行压制。你应该理智地告诉自己,报复只是一时爽快,并不会让你真正地永久得到快乐。尤其在法制越来越健全的现代社会,一切都可以用法律来解决,个人复仇越来越没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