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要有效地阅读小说,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在“知要素,识技巧”的基础上进行蓄势
小说的三要素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其中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而小说阅读的难点,在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1 环境。(下面有详解)
2 故事情节,如《祝福》以倒叙的方法写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3 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如《荷花淀》中四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话,把她们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①“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机敏多智)
②“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虽然说得也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是找借口,但说有要紧的话跟丈夫说,直奔主题。(心直坦率)
③“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说明她谨慎、稳重,考虑问题比较周密。(心细周密)
④“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探夫心切,不顾一切,有点冒冒失失。(性急侥幸)
⑤“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寓有真情。(害羞忸怩)
短短几段对话,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4 典型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而具体的描写的一种手法。其作用主要是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关于林冲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份,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后来“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显得天衣无缝。
(二)环境描写的分析
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 暗示社会环境,揭示时代背景和社会的本质特征。如《荷花淀》中关于荷花淀正午风光的描写。那荷叶像铜墙铁壁,那粉色荷花箭是哨兵。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一场战斗即将开始。
3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人物周围的环境,包括室内外的装饰布置,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如《祝福》中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就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他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懒散,自私伪善,冷酷无情,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4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5 推动情节的发展。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它的作用有:①把这场越来越紧、越来越大的风雪的特点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小说中人物活动的一个特色鲜明的背景,烘托了人物感情,为人物活动渲染了气氛;②风雪的变化也层层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
6 深化主题。如《祝福》中最后一段景物描写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此外,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样式,也有着一般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如“对比、象征、想象”的表现手法,“悬念、照应、伏笔”的写作结构等。
二、在“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中整体感知
“写什么”是感知小说的情节内容及挖掘小说的主题,“怎么写”是探讨小说故事情节的安排、环境描写的作用、典型的细节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其他一些表达技巧。
以《荷花淀》为例。
(一)从“写什么”的角度概括。小说中通过叙述“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的故事,表明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迅速发展壮大,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展示抗日战争的胜利前景。
(二)从“怎么写”的角度思考。
1 小说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的: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2 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如“夫妻话别”中描绘白洋淀夜景的作用:①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烘托了水生嫂的勤劳纯朴、温顺善良。②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③为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3 简洁而传神的对话。如“夫妻话别”中水生嫂夫妻的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4 生动的细节描写。如“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中“震动”和“吮”的细节描写,分别把水生嫂复杂的感情和识大体、明大义性格特点表现了出来。
三、在“有比较,善联想”的意识中氤氲书香
小说阅读要懂比较、善联想。在比较中体现不同。感受作品魅力;在联想中迁移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1 比较阅读。如高中第二册《祝福》和《荷花淀》安排在同一单元,可以在详读《祝福》的前提下与《荷花淀》比较阅读,比较的内容紧扣小说的三要素进行。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例:①祥林嫂和水生嫂生活在不同的年代。社会背景不同。因此人物的命运也不同;②《祝福》运用倒叙的方法写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荷花淀》则淡化情节;③祥林嫂是以肖像描写尤其是眼睛的刻画为主,水生嫂等女人们则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体现个性;④《祝福》中细节描写不多,《荷花淀》中则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
比较中,两者的不同已体现。各自的亮点已清楚,作品的魅力也就从中得以感受。比较阅读还可以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甚至可以链接高考。通过课内阅读,学生懂得了方法,“得法于课内”。通过拓展延伸,学生尝到了好处。“得益于课外”。
2 联想阅读,主要是在学习新知时联想旧知。通过联想加深知识网络的巩固。如分析第四册《药》景物描写的作用时,可以联想到《故乡》中闰土小时候看瓜地时的景物描写的作用,从而加深景物描写作用的印象。巩固知识网络。
总而言之,只要掌握阅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结合阅读实际和阅读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那么,阅读的效果便会如愿以偿。
一、在“知要素,识技巧”的基础上进行蓄势
小说的三要素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其中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而小说阅读的难点,在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1 环境。(下面有详解)
2 故事情节,如《祝福》以倒叙的方法写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3 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如《荷花淀》中四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话,把她们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①“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机敏多智)
②“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虽然说得也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是找借口,但说有要紧的话跟丈夫说,直奔主题。(心直坦率)
③“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说明她谨慎、稳重,考虑问题比较周密。(心细周密)
④“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探夫心切,不顾一切,有点冒冒失失。(性急侥幸)
⑤“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寓有真情。(害羞忸怩)
短短几段对话,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4 典型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而具体的描写的一种手法。其作用主要是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关于林冲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份,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后来“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显得天衣无缝。
(二)环境描写的分析
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 暗示社会环境,揭示时代背景和社会的本质特征。如《荷花淀》中关于荷花淀正午风光的描写。那荷叶像铜墙铁壁,那粉色荷花箭是哨兵。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一场战斗即将开始。
3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人物周围的环境,包括室内外的装饰布置,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如《祝福》中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就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他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懒散,自私伪善,冷酷无情,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4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5 推动情节的发展。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它的作用有:①把这场越来越紧、越来越大的风雪的特点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小说中人物活动的一个特色鲜明的背景,烘托了人物感情,为人物活动渲染了气氛;②风雪的变化也层层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
6 深化主题。如《祝福》中最后一段景物描写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此外,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样式,也有着一般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如“对比、象征、想象”的表现手法,“悬念、照应、伏笔”的写作结构等。
二、在“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中整体感知
“写什么”是感知小说的情节内容及挖掘小说的主题,“怎么写”是探讨小说故事情节的安排、环境描写的作用、典型的细节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其他一些表达技巧。
以《荷花淀》为例。
(一)从“写什么”的角度概括。小说中通过叙述“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的故事,表明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迅速发展壮大,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展示抗日战争的胜利前景。
(二)从“怎么写”的角度思考。
1 小说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的: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2 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如“夫妻话别”中描绘白洋淀夜景的作用:①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烘托了水生嫂的勤劳纯朴、温顺善良。②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③为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3 简洁而传神的对话。如“夫妻话别”中水生嫂夫妻的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4 生动的细节描写。如“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中“震动”和“吮”的细节描写,分别把水生嫂复杂的感情和识大体、明大义性格特点表现了出来。
三、在“有比较,善联想”的意识中氤氲书香
小说阅读要懂比较、善联想。在比较中体现不同。感受作品魅力;在联想中迁移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1 比较阅读。如高中第二册《祝福》和《荷花淀》安排在同一单元,可以在详读《祝福》的前提下与《荷花淀》比较阅读,比较的内容紧扣小说的三要素进行。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例:①祥林嫂和水生嫂生活在不同的年代。社会背景不同。因此人物的命运也不同;②《祝福》运用倒叙的方法写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荷花淀》则淡化情节;③祥林嫂是以肖像描写尤其是眼睛的刻画为主,水生嫂等女人们则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体现个性;④《祝福》中细节描写不多,《荷花淀》中则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
比较中,两者的不同已体现。各自的亮点已清楚,作品的魅力也就从中得以感受。比较阅读还可以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甚至可以链接高考。通过课内阅读,学生懂得了方法,“得法于课内”。通过拓展延伸,学生尝到了好处。“得益于课外”。
2 联想阅读,主要是在学习新知时联想旧知。通过联想加深知识网络的巩固。如分析第四册《药》景物描写的作用时,可以联想到《故乡》中闰土小时候看瓜地时的景物描写的作用,从而加深景物描写作用的印象。巩固知识网络。
总而言之,只要掌握阅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结合阅读实际和阅读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那么,阅读的效果便会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