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学业考试 探寻教改方向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cheng8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掌握试题的命题特点,有助于把握教改方向,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2017年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社会、思品试题具有注重基础,突出学科主干;强化能力,凸显思维过程;立足素养,凸现育人功能;多元评价,引领课改方向等诸多的亮点。这启示我们在今后教学中要做到固本强基,活化知识;归纳方法,注重能力;实践育人,提升素养。
  关键词:学业考试;试题评析;启示;核心素养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历来是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风向标,引领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2017年毕业生学业考试虽早已尘埃落定,但宁波市学业考试社会、思品试题的精彩却深深触动我们一线教师的心弦。认真分析试题,将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引领我们在学习思考中不断改进教学。
  一、亮点赏析
  2017年宁波市毕业生学业考试社会、思品试题遵循“稳中求变、变中出新”的原则,将学科理念与时代发展需求相融合,通过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素养的考查,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良好的教学引导和价值导向功能。
  (一)注重基础,突出学科主干
  整份试卷涉及近40个考点,知识覆盖面广。从知识内容看,考查的内容都是学科知识框架中最核心、最基础的主干知识。如“法律教育”专题考查了法律的特征和作用、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违法行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生命健康权等“国情教育”专题考查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政治权利、科教兴国战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生活的时空”专题考查了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区域经济发展原则等“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专题考查了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宋元时期的科技成果、中国的近代史、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新航路的开辟等“发展的选择”专题考查了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今世界时代主题、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而且许多是处于知识串和思维链“节点”处的迁移性和应用性的知识。如“河流”这一知识点,它是自然环境的关键要素,是厘清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揭示人地关系的纽带。本卷有两题考到了这一知识,第3题要求学生针对黄河不同河段的水文特征,去选择人们对黄河利用和保护的正确做法;16题第1小题从河流的水文特征角度要求學生推理出当地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特征。这样,延伸了知识生长的触角,生成了较为宽广的专业知识,也有效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潜质。
  (二)强化能力,凸显思维过程
  能力的考查着重于检测学生能否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核心是思维能力。本试卷许多题目利用新颖的材料,遵循认知规律,有层次地考查不同能力层级的学生。如第16题,从小明搜集家乡资料、分析问题、撰写报告等三个环节,考查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第17、18、19题,分别用“主题法”“年代尺法”“思维导图法”对历史人物、历史时期和法律相关内容进行梳理,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整理能力。17题第(4)小题“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重要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何作用”,18题第(4)小题“综观上述四个历史时期,概括我国1919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考查学生的历史评判和概括能力。试题考查的思维类型也丰富多样,有比较、推理、判断、分析、概括、综合等。例如,第9题通过对17世纪某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政治体制的比较要求判断是哪一个国家,考查比较、判断思维;第12题出示课名“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元主题名称,考查学生的概括思维;16题第(1)小题如前文所述,考查学生推理思维;19题第(2)小题用思维导图中相关法律知识来分析“共享单车使用问题”的原因,考查学生综合分析思维等,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达到区分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
  (三)立足素养,强化育人功能
  本试卷以多样、鲜活的题材为体,有机地渗透着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等一系列重要教育内容有机融合到试题中,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如第16题基于对宁波区域的案例分析,从小明搜集家乡资料、分析问题、撰写报告等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关注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渗透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有效考查了空间感知、人地观念和社会实践等素养。第11题以中国象棋“炮”字的演变和第16题阅读《宁波古丝绸之路遗址分布图》,引导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关注,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考查了国家意识等学科素养。第4~8题,通过《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和《网络安全法》的实施等素材,强化学生对权利的维护、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法律的敬畏意识,考查了法治意识等学科素养。17题第(4)小题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第18题通过年代尺梳理我国近代、现代的演变轨迹,考查了学生历史评判、时序观念等素养。
  (四)多元评价,引领课改方向
  试卷答案的拟定,看似微小,却牵一发而动全身,它直接影响着社会、思品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也关乎未来评价改革发展的方向。本试卷秉承了历来试题的开放性评价特点,如18题第(4)问“综观上述四个历史时期,概括我国1919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命题者不设绝对的标准答案,不强迫学生接受所谓的“正确答案”,而是采用开放性的多元评价,学生只要从国家独立、富强,民族解放、复兴等角度回答均可酌情得分。而且在延续了历来试题开放性特点的基础上给人有更上一层楼的感觉,首次进行了“SOLO分类评价法”,通过答案的层次结构来区分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的高低。如给19题第(2)问制定了评分量表(见表1),答案采用三个水平的等级量表,考查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达到的思维层次等。这种评价法既保留原有得分点,又使答案有伸缩度。它尊重学生的差异,能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对题目的理解水平与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地给出力所能及的答案,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了发挥潜能的展示空间,从而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为学业评价改革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方法。   客观地讲,2017年宁波市毕业生学业考试社会、思品试卷比较成熟,不失为一份好试卷。但在欣赏诸多亮点、品析精美之处后,也发现个别试题存在瑕疵。
  如: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2—3题。
  2.图中三个地点河水年均含沙量从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
  A.兰州>龙门>利津
  B.利津>龙门>兰州
  C.龙门>利津>兰州
  D.利津>兰州>龙门
  此题仅仅让学生根据《黄河流域示意图》中兰州、龙门、利津的位置,来判断这三个地点河水年均含沙量的大小,是经不起推敲的。笔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官网中对近几年中国河流泥沙公报的数据进行统计(见表2),从中可以看出:黄河的平均含沙量年际变化幅度很大,2012年和2014年利津的平均含沙量都高于龙门。命题者给出C这个答案,可能是认为黄河中游因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而下游流经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泥沙淤积,故中游含沙量大于下游。其实,影响黄河含沙量的因素很多,并不是黄河中游任何地方的含沙量都比下游多。所以,命题时切忌以个人的主观臆断作为定性的结论,否则,试题的信度、效度等几种参数都无从谈起,使评价失去了公正性。
  二、教学启示
  认真分析2017年宁波市毕业生学业考试社会、思品试卷的特点和风格,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作出相应的调整,可以更好地适应教改要求。
  (一)固本强基,活化知识
  本试卷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虽然大多都以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但“材料在外、答案在内”,问题的解决终究以教材为依托,能力的考查更要依托于学科主干知识的储备。因此,在教学时要结合考试说明,注重夯实学科基础,抓牢主干知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抓住两个关键字:“扫”和“整”。“扫”就是地毯式地扫一遍,当然是扫重点、扫盲点,要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每一个主干知识的各个知识要素,达到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的目的。“整”就是需要对教材内容重新加工、提炼,对零散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便于知识的迁移和生长,真正做到内化知识,活化知识,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二)归纳方法,注重能力
  本试卷能力考查形式多样,而且注重开放性,不限知识运用角度,鼓励创造性地回答问题。但学生答题往往感觉拿捏不定,题“活”缺“变”,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平时要认真研究不同题型的特点,归纳不同题型答题技巧及异同点,以便学生学会变通转换、触类旁通。同时要选取不同题型的典型试题进行分析,从如何审题、获取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组织答案等方面入手,切实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在教学方式上,要改变“灌输式”教学,適当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研讨辩论、合作探究等。要贯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精神,坚持能力至上,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三)实践育人,提升素养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是两门突出思想性、教育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课程。为此,在选取材料时,要多运用正能量的情景素材,通过依托这些素材的问题设置,体会不同知识点的比较、分析、判断和选择的辩证思维过程,从而形成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正确态度和鲜明观点。在日常教学中,要进一步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让学生在体验社会生活及自身的思维活动中理解理论的旨趣,在践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逐渐内化成自觉价值取向。
  总之,明晰学业考试试题的命题特点,有助于把握教学方向性,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提增教学实效,使学科教学走向更为广阔、更有活力与张力的新境地,进而推动教学改革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其他文献
=推理可以分为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但推理不等于证明,推测也是一种推理,即合情推理,然而合情未必合法,这个“法”即是演绎推理原则,即逻辑法则.所以演绎推理是一种“合法”推理,而证明、演算过程一般用演绎推理.在实际推理证明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结合实例加以剖析.  一、归纳的不完全性出错  A.第251行,第4列 B.第251行,第5列  C.第252行,第4列 D.第252行,第5列  
一、高考考情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是高考的热点,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的理解,要求同学们能计算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单独考查一般以客观题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利用公式进行计算,难度不大,若以解答题形式出现,一般不单独考查,常见命题方式有两种:一是与概率、分布列计算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二是与统计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难度中等.  二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要精准,因为评分点是明确的,按点给分。命题者基本上都会选择那些含有特殊文言语法现象的句子给我们来翻译,因此熟悉语言的运用法则对同学们来讲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结合近两年各省市的高考题来谈一谈翻译的技术要点。  一、锁定谓语,按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来确定谓语的词性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除了一个特殊句式——“倒装句”以外,文言文中
2020年,如此不同,又如此相似。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肆虐神州大地,甚至嚣张于全世界,我们只能居家线上学习。这,打破了我们原有的学习节奏,局限了我们放眼看世界的正常视域,之于我们备战高考十分不利。此时此刻,我们应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神游万仞,突破时空,才能决胜高考,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突破时空,决胜高考呢?  一、看到位:既能看到现在,也能看到过去,更能看到未来  1.202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引入“至简”理念势在必行。至简的课堂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好地达成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标。教师从教学导入、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总结、教学评价五个维度追求至简课堂,瘦身教学设计,可以给课堂带来别样的魅力。  关键词:至简课堂;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课  笔者作为教研员在听课中常常发现,道德与法治课堂普遍存在着教学设计“过度”的问题。过度的教学
一、根据英语和汉语提示完成句子,每小题只能写出一个单词的适当形式  1. Wind and ice were blamed for the (撞击) involving up to 12 vehicles.  2. At what age can you start drawing your p ?  3. As I ran up the stairs, my foot s and I fell.
【摘 要】 我国是重要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猪肉是我国国民最主要的肉食产品,养猪业是我国的畜牧业中十分重要的产业,因而猪肉价格不仅影响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更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密切相关。基于价格形成及产品供求的相关理论,分析供给、需求和成本因素,研究发现猪肉价格的上涨是供需矛盾和成本相关的多方面因素的相结合造成的。  【关键词】 猪肉价格上涨;原因分析;供需矛盾;价格弹性  中图分类号:TS2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与衔接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基础没打好,要想学好后面的知识就相当费力。因此,一些学生很容易掉队,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特别是到了九年级,两极分化情况更是特别突出。九年级数学总复习,是他们赶上补齐的最后时机,因而,如何卓有成效地进行总复习,是数学教师值得探讨的课题。分析我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因材施教,同班异步教学是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注重实际,
摘要:本研究在综合前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认真剖析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思想精髓,从教师应该树立音乐教育新理念、音乐教师应该具有责任感、音乐教师应具有准确的听辨能力以及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三个方面初步阐述了音乐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音乐教师;主导作用    一、教师应树立音乐教育新理念  奥尔夫所强调的音乐教育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与个性化
2019年9月2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亲手将“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奖章授予来自基础教育的杰出代表于漪老师。  从教68年来,于漪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信念如山、甘于奉献,肩担使命、奋斗终身”平凡又伟大精神的深刻内涵。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意思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