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GLE的一小段话

来源 :车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yses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LE虽然也是今年的年型新款,但畢竟已经是上半年的“旧人”了,最后居然在新闻稿里都没有混到个露脸的机会。
  不过,和GLS搭载了同样的M256 48V轻混动力总成,配有空气悬架,4MATIC智能四驱系统,包括整个内饰的设计都和GLS如出一辙。坐在前排,如果忽略掉GLS车内更多的高质量实木装饰,真的很难分清二者的差别。
  回程的路上有一段不短的山路驾驶,这时候GLE的感觉确实要比GLS更好一些,毕竟在山路上,重心低得一分是一分。空气悬架在运动模式下,也就能把车身再降低15mm而已。
  同时,在越野路段和山道驾驶中,多仿形座椅不断变化着对身体的支撑,这种系统在舒适性上没有按摩座椅好,但在驾驶感受上却更胜一筹。
其他文献
一天傍晚,我和儿子出去散步。看到前面围着一堆人,神情凝重,指指点点,正焦急地讨论着什么。于是,我拉着儿子紧走几步,也过去瞅瞅。  原来,一个约莫50多岁的老人,闭着眼,痛苦地蜷缩在人行道的树干旁。围观的人群自觉地离开他几公尺远,仿佛是孙悟空给唐僧画下的“隔离圈”。大家边议论边猜测着:“大概是心脏病犯了吧,真是可怜!”一位白发大妈皱着眉说:“谁做做好事,过去扶他坐起来,地下凉呀……”立马有几个人一起
宋雅迪等
星星妈:“女儿今年6岁了,整天没完没了地问‘为什么’,很多问题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总感觉很为难。请问,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该怎么办?”  提问是孩子学习知识、了解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心理特征。孩子2~3岁后开始喜欢问问题,6岁左右达到了高峰。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脑海里似乎有永远也问不完的问题。  回答问题是父母传授孩子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父母对待孩子“为什么
说起挫折教育,许多家长以为就是刻意让孩子吃苦、受打击。这是对挫折教育的曲解。其实,挫折教育完全可以融入孩子日常生活的点滴中。    ◎“等待”训练,练出宝宝好耐力  5岁的童童是个急性子,每次想吃什么、玩什么都要立即拿到手,爸妈动作稍微迟一点,他就大吵大闹,甚至赌气不理会父母。这让童童爸妈烦恼不已,不知道怎么去应付这个“急躁精”。  分析:“等待”是孩子生活中必须学会的,对孩子的“等待训练”需要从
点点今年4岁,平时最爱听故事,对自己翻书却没什么兴趣。想到“终身学习”已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点点妈总想让孩子早日养成自己阅读的习惯,也好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虽然妈妈花了不少时间、金钱,买回大量图书和画册,点点却似乎并不领情。妈妈陪着边翻书边给讲解时他还坐得住,但只要妈妈一离开,买回来的图画书就被扔在一边,有时还被他撕个稀巴烂。任凭妈妈怎么说,他就是不愿意自己看书。  爸爸见了说:“孩子还小
这是一场从敦煌出发,一直到持续到永昌,长达850km的拉锯战。为的只是验证,一辆排量2.0L、车重超过2t的中型SUV,在加入一套插电式混动系统后,它的实际油耗到底能有多低?  也许是因为从电池产业起家,在众多汽车品牌中,比亚迪绝对是最早拥抱新能源的,也是最热烈的一个。即使在几年前,面对丰田混动技术壁垒的高墙时,它就推出了自己的DM车型,并且始终不断探索、前进。现如今,新能源品类的车型,已经占据了
王安石在探讨方仲永这个“神童”最终失败的原因时总结道:是没有进学校学习导致他没有进步,最后变得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  那么,为什么方仲永的父亲没有让儿子学习,而是热衷于每天携方仲永到处表演?我们再进一步问:为什么这么多“神童”的家长都热衷于在媒体上露脸?其实,王安石在文章中已经将原因说明了:因为乡人对“神童”很器重,对“神童”的家长很礼待,还施舍钱财给他们。  原来,“神童崇拜”背后的驱动力是“
一天傍晚,爷爷从外面回来,草草地吃过晚饭便回房里独坐。7岁的孙女小梅不解地问妈妈:“爷爷怎么啦?”妈妈“嘘”了一声说:“爷爷心里不愉快,不要吵。”小梅点点头,早早地拿出功课来做。半小时后,爷爷出来了,妈妈端来一碗汤,叫小梅请爷爷喝汤。爷爷解释说,他今天碰到件不愉快的事,心情不太好,不过现在好多了,让大家不要担心,该唱歌的唱歌,该弹琴的弹琴。小梅说:“不,今天我们不唱歌,也不弹琴,让爷爷好好休息。”
一只不知来自何方的巨大鹰蛋,滚到了一个鸡窝里。过了一段时间,小鹰和小鸡都长大了。小公鸡会在早上啼叫,唤醒主人劳作;小母鸡则能下蛋,为主人增加收入。而鸡窝里的那只鹰呢,除了个头大,吃得多,什么也不会,只能在街上笨拙地来回挪步。  有一天,正当那只鹰跟随他的鸡兄弟姐妹,在鸡窝边上费力地啄食地上的米粒和小虫时,一个老猎人从旁边经过,并发现了这只健壮的鹰。“这不是一只鹰吗?怎么跟鸡一样生活?”猎人惋惜而又
很久以前,在美国的一所精神病医院肮脏的地下室里,关着一个从孤儿院送来的小姑娘,医生宣告她的病没有治愈的可能。  没人知道她经历了怎样的苦难。她10岁时和弟弟一起被送进孤儿院,由于房间紧缺,姐弟俩只好住进放置尸体的太平间,6个月后弟弟就夭折了,她的眼疾也越来越严重,几乎失明。  一位老护士却常常带着蛋糕和书籍去看望那个小女孩,为她梳洗,给她讲许多故事,向小女孩送去爱与关怀。  不久,奇迹发生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