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起眼的第八章
《茶经》中很多篇章,常常被人忽略,第八章就属于这种情况。别看它字数不少,但认真读下来的人却不多。这一章名叫“八之出”,顾名思义是讲茶叶产地的问题。陆羽生活在唐代,《茶经·八之出》自然主要反映了唐代茶产地的情况。
正是由于这一章写的是唐代的情况,因此“时效性”过强,“八之出”仿佛成了《茶经》中最早过时的章节。茶经过了千余年的发展,格局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若拿“八之出”当一份茶叶分布图来看,那它确实用处不大了。
幸好,它的内涵远不止于此。
“八之出”中,一共记载了8个道、43个州郡、44个县的名称。有的地方描述得更为细致,甚至有某山、某村、某寺的具体名字。陆羽写这一章用功很深,用实地考察加资料收集的方式,将唐代大部分茶产区收入其中。虽然落下了像扬州、夔州、眉州等茶区,但那也只是白璧微瑕。
若是把“八之出”中记载的地方标出,那的确就是一份唐代茶产地分布图了。
因此,《茶经》第八章给人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全面”。
隐藏的排行榜
《茶经·八之出》的这种“全面”,也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如今我国可产茶的省市自治区已达到20个,产茶的县市则超过了1000个。这样的数量和广度,远非陆羽时代可比。但细读之下我们会发现,这一章又不单单列举了产茶地。此章开篇就写道:“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衢州下,金州、梁州又下。”
读这一句,我们可以获取两层信息:第一,山南道中有哪些地方可以产茶;第二,这些地方的茶孰优孰劣。
陆羽用“上”“次”“下”“又下”,将茶划分成四个等级。也就是说,即使在同一道中,茶叶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的。所以,“八之出”不只是分布图,更是排行榜。陆羽在《茶经》中,明确指出了茶叶产地与质量的关系,这才是“八之出”的真正意义所在。
如今中国茶的命名,大多采用“产地+品种=茶名”这一公式。像龙井前面,必加西湖二字。毛峰前面,则多是“黄山”二字。而买铁观音,则一定要问好是“安溪”还是“木栅”。产地,一方面表明了出处,更重要的是,它增加了这款茶的正宗性和优质感。
还拿龙井举例,一定要“西湖龙井”才可以卖到几千上万的天价。同为浙江产的“大佛龙井”,价格则只要四五百元一斤。通过这件事,不难看出消费者买茶是非常认产地的。喝茶的人不见得看过《茶经》,但却懂得茶的产地与质量密切相关。对于茶要讲究产地这一审美标准,是《茶经·八之出》首次提出来的。
不可复制的要素
现在普遍认为,茶的质量由三种因素决定,即品种、地域和工艺。对比着看,这三个要素也酷似天、地、人三才。其中,品种是天,地域是地,工艺则是人。若说三者谁更重要,很难有个明确的答案。应该说,优良的品种生长在理想的环境中,再配上巧夺天工的手艺,才能造就一款真正的好茶。
但这三要素之中,地域最难以复制。优良品种选育出来,可以推廣到全国各地。像龙井43号,现在在贵州也有大面积种植。浙江的制茶师傅,再将炒茶的技术教授给当地茶农。基因相同,手艺类似,贵州龙井现在的品质也很不错。但平心而论,若比起正宗的西湖龙井,还是有一定差距。贵州龙井与杭州龙井之间,就差在了生长环境不同上。树种可以移植,技术可以交流,唯有地域因素是难以完全复制的。
《晏子春秋》中说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不光是橘子,这一原则在茶上也适用。
像闽北的武夷岩茶,就非常讲究产区。到武夷山游览的人都会发现,它里面的地名分得特别细。像三坑两涧、九曲十八弯、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等等,听起来有点像绿林好汉的藏身之所。但这里面没有山大王,产的都是好茶。而且,这些茶之间的品质千差万别,价格也是有高有低。因此喝岩茶的人,讲究在产地上刨根问底。光说是武夷山的可不行,要说出更精确的地名。像马头岩、天心岩、九龙窠、燕子窠、水帘洞、三仰峰等地的茶,都极其昂贵。
如今,六大茶类争奇斗艳。单一个绿茶,也有炒青、蒸青、烘青等多种手法。陆羽时代,制茶工艺相对单一,因此,在“二之造”中并没有什么可排序的内容。但经过长期考察,陆羽发现了地域对于茶叶质量的重要性。于是他将茶质量优劣的排序,放在了《茶经·八之出》中。自《茶经》以后,爱茶之人开始从产地的角度品评茶叶。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都爱讲究“正宗”二字。产地是否正确,也成了茶叶正宗与否的重要标志。
可以说,“八之出”表面上是一份地图,仔细看是一张榜单,但回味之后发现,它其实是一则标准。
黔中茶味道极佳
贵州,不仅产茶,还产名茶。乾隆年间的内务府档案中,记载了当时贵州巡抚向朝廷进贡茶叶的清单。除去普洱,还有龙里、贵定、湄潭的各类芽茶。如今,“湄潭翠芽”“贵定云雾”都是享誉全国的名优绿茶。
这几年,贵州的茶产业发展很快。2006年,贵州的茶叶种植面积为100万亩,而浙江为260万亩。可见当时贵州的茶产业还不成规模。可到了2010年,贵州茶叶种植面积却超过了320万亩。据说,贵州最终希望把茶叶的种植面积发展到500万亩。在茶产业发展速度上,贵州这几年跑得的确很快。
别看贵州貌似一个“后起之秀”,其实它产茶的历史却很悠久。陆羽《茶经·八之出》一章中,就记载了“黔中茶区”。书中记载,黔地之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可见早在1300年前,贵州就有了茶叶生产的文字记载,而且被录入《茶经》中,已是名声在外。
茶圣陆羽治学严谨,他在书中承认自己并没有到过黔地。但他对贵州茶,却给出了“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的好评。也就是说,陆羽虽然没有到过贵州,但是别人曾将黔中茶带给他,他品尝后感觉味道很好。
陆羽一生品过的好茶无数,他说“其味极佳”,想必确实好喝了。 现如今,贵州茶区正在迅速发展。青山绿水,正在成为金山银山。在此,我也建议爱茶人士,多多关注这个既古老又新兴的茶区。
芈月与茶有奇缘
前两年,电视连续剧《芈月传》热播荧屏。其中孙俪扮演的芈月,脱胎于历史人物宣太后。这位太后本姓芈,是楚国公族之后,因在秦国后宫中身居“八子”之位(王后以下,嫔妃有夫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所以史称“芈八子”。
历史上多评价芈八子为秦国重要的女政治家。至于她与中国茶的一段渊源,倒是很少有人提及。
话说在芈八子生活的战国时期,茶还没有成为普遍的饮品。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更是没有一个国家会喝茶。《周礼·天官·膳夫》中记载:“凡王饮六清。”也就是说,周王平时要喝的饮料是“六清”。
后面的注解对“六清”做了详细解释。这六样东西,分别为水、浆、醴、?、医和酏。水,自然不用过多解释了。浆是米汁,醴是淡酒,?是凉汤,医是浊浆,酏是薄粥。很显然,“六清”里面并没有茶。可以说,茶在先秦时代还属于非主流饮品。估计芈八子小时候也没有喝过茶。但她可能没有想到,自己的丈夫却意外成了中国茶叶的“推广大使”。
春秋战国时期,真正流行喝茶的只有偏安一隅的巴国和蜀国。《茶经》开篇就指出,茶是“南方之嘉木”。这里说的“南”,准确地说是我国的西南地区。中国茶起源于西南,已经得到了生物学界的普遍认可。大致来说,以大娄山和横断山脉为主体的云贵高原以及江河纵横的巴蜀地区是茶叶的原产地。
晋代史学家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巴蜀人已经将茶叶作为稀世珍宝进贡给周武王了。所列贡单中特意提到:“树有荔枝,蔓有辛蒟,园有芳篛香茗。”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贡品茶已经不是野生,而是人工栽培的园中香茗了。由此可见,古巴国对于茶叶的开发和利用已经非常成熟了。
古巴国之西,是当时的蜀国,其境内也生产茶叶。西汉扬雄《方言》记载:“蜀人谓茶曰葭萌。”而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末代蜀王的弟弟就叫葭萌。后来,他所在的封地(今四川广元境内)也叫做葭萌了。蜀王的弟弟,放在清朝也是亲王级别了,他不仅以茶为名,还以茶名其封邑,可见茶在古蜀国是非常流行的。
蜀道,是出了名的艰险难走。战国以前,由于条件的限制,当时的巴国、蜀国同其他诸侯国的交往甚少。茶叶也还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阶段。除去偶尔进贡,茶这种美妙的饮品,几乎成了巴蜀人的专利。
没想到,巴蜀人对于茶叶的“垄断”,最终被芈八子的丈夫—秦惠文王打破了。
秦人取蜀推广茶
芈八子的丈夫,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惠文王。他是秦孝公的儿子,也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王的君主。秦惠文王一上台,就先车裂了大名鼎鼎的商鞅。由此可见,他绝不是甘于平庸的君主。其实,芈八子的丈夫即位之时,秦国的情况不容乐观。整个国家,正被强敌环视。东面,韩、赵、魏、燕、楚五国联军准备灭秦。西面,还有西戎义渠虎视眈眈。
秦惠文王为了打破僵局,采取了司马错的建议。他准备“先灭蜀,继灭楚,而得天下”,兵锋直指巴蜀。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用司马错之策攻蜀。结果,秦军大破蜀军于葭萌关。至此,古蜀国灭亡。不久后,秦军又灭了巴国。巴蜀两国,彻底划入秦国版图。
战争摧毁了王朝,也打破了文化壁垒。至此,流行于巴蜀一帶的饮茶习俗开始向外传播。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这里说的“秦人取蜀”,也就是芈八子的丈夫秦惠文王兴兵伐巴蜀之事了。
巴蜀国的覆灭,使得茶叶走出了蜀道,并逐渐走向全国。《茶经·八之出》中,已经列举了山南、淮南、浙西、浙东、剑南、黔中、江南、岭南等八个茶区。而当年最为古老的茶产区巴蜀,就属于其中的“剑南茶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秦惠文王也算是推广中国茶的有功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