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学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目前,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以"探究性学习"为形式的做法很多,这种积极性是值得倡导的。
【关键词】中学数学 探究教学 思考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学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目前,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以"探究性学习"为形式的做法很多,这种积极性是值得倡导的。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对探究性学习有着很多的误解,这些应该值得我们去加以思考。
1.教师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
既然探究性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理解和发现世界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就应该是这种过程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探究性科学教学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堂课,教师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先后组织了学生的小组讨论和跨小组的讨论。学生真可谓"动"起来了。可是,学生是怎么"动"的?又"动"了些什么呢?我们看到的是小组讨论时,每个人都在高声地说,谁也听不清谁。而刚刚讨论不到5分钟,学生又要进行跨小组的讨论。这样,大量时间都花在了体现"小组之间也有交流"的形式上了。其实,探究性学习真正强调的是"动脑"。在探究性教学中,不能老是牵着学生的思维沿着教师预设的轨道行进,而应该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一个针对性强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提出后,课堂上可能很寂静,但此时学生的头脑也许"动"得是最激烈的。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缜密的思维生成问题,或者说发现问题的是怎样生成的;可以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可以引导学生对已选择的方法作可行性分析等等。总之,教师能做的是方法论的分析引导,而不能对解题方法作细致的引导,不能过多的参与学生的探究过程,否则,学生的思维会太多地被教师干预,失去了自主性。
2.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探究性教学
2.1 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理特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点,把教材上的知识点设计成需要学生探索的问题,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在设计《一元二次方程》教案时,我从生活中常见的"梯子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讨论,获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和近似解。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猜一猜,底端也将滑动1米吗?列出底端滑动距离所满足的方程,你能尝试得出这个方程的近似解吗?这个距离是比1大,还是比1小?在此基础上,再提供一些具体的数量关系,进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方程一般解法的愿望,并经历探索满足方程解的过程。
2.2 要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是一种有目的的探索,探究的过程及过程的真实性,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如教学《勾股定理》时,我提出问题后便引导学生探究:先做一做,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的正方形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的正方形面积;再想一想,1、你能用三角边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3、分别以5厘米和12厘米为直角边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请想一想(2)中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4,这里的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指的是屏幕的长吗?指的屏幕的宽吗?那它指的是什么呢?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手、眼、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过程。这样做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3 加强群体互动,提倡合作探究
教师要提供探索材料,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合作探究,集中群体智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平移"一课时,我让学生用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设计图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出了交通工具、动物、植物……等很多种图案,然后我把全班学生分成12个小组讨论:各小组成员的图案是怎样组成的?在讨论中,学生无所顾忌,畅所欲言,最后归纳出所有的图案都是由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向左、向右、向下或向上平移组成的。所以合作探究更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2.4 要注重迁移拓展,将探究性学习向课外延伸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自身生活经历、社会经验基础之上,综合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进行的研究活动。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探究活动的结束。这一活动在课外的延伸,让学生到更广阔的时空去探究,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课堂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例如学习了《公园有多宽》后我布置学生自己设计一个长为宽的3倍,面积为21000平方毫米(图上的数据),以环保为主题的公园,自编估算内容,并估算出结果。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检验探究结果,有助于强化搜集、处理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总之,探究式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是无比的财富,它教会了学生如何去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在探究教学中,创设了多元、动态、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有利于形成全面发展所应具有的综合素养,有利于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和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课堂改革中,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究式教学,把握教学规律,创造新形式、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学庄;符顺扬;;探究式教学的四个关键点[J];新课程(综合版);2010年11期
[2] 叶弘;;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意义[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梅元刚;;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年04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 探究教学 思考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学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目前,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以"探究性学习"为形式的做法很多,这种积极性是值得倡导的。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对探究性学习有着很多的误解,这些应该值得我们去加以思考。
1.教师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
既然探究性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理解和发现世界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就应该是这种过程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探究性科学教学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堂课,教师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先后组织了学生的小组讨论和跨小组的讨论。学生真可谓"动"起来了。可是,学生是怎么"动"的?又"动"了些什么呢?我们看到的是小组讨论时,每个人都在高声地说,谁也听不清谁。而刚刚讨论不到5分钟,学生又要进行跨小组的讨论。这样,大量时间都花在了体现"小组之间也有交流"的形式上了。其实,探究性学习真正强调的是"动脑"。在探究性教学中,不能老是牵着学生的思维沿着教师预设的轨道行进,而应该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一个针对性强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提出后,课堂上可能很寂静,但此时学生的头脑也许"动"得是最激烈的。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缜密的思维生成问题,或者说发现问题的是怎样生成的;可以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可以引导学生对已选择的方法作可行性分析等等。总之,教师能做的是方法论的分析引导,而不能对解题方法作细致的引导,不能过多的参与学生的探究过程,否则,学生的思维会太多地被教师干预,失去了自主性。
2.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探究性教学
2.1 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理特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点,把教材上的知识点设计成需要学生探索的问题,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在设计《一元二次方程》教案时,我从生活中常见的"梯子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讨论,获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和近似解。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猜一猜,底端也将滑动1米吗?列出底端滑动距离所满足的方程,你能尝试得出这个方程的近似解吗?这个距离是比1大,还是比1小?在此基础上,再提供一些具体的数量关系,进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方程一般解法的愿望,并经历探索满足方程解的过程。
2.2 要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是一种有目的的探索,探究的过程及过程的真实性,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如教学《勾股定理》时,我提出问题后便引导学生探究:先做一做,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的正方形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的正方形面积;再想一想,1、你能用三角边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3、分别以5厘米和12厘米为直角边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请想一想(2)中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4,这里的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指的是屏幕的长吗?指的屏幕的宽吗?那它指的是什么呢?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手、眼、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过程。这样做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3 加强群体互动,提倡合作探究
教师要提供探索材料,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合作探究,集中群体智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平移"一课时,我让学生用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设计图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出了交通工具、动物、植物……等很多种图案,然后我把全班学生分成12个小组讨论:各小组成员的图案是怎样组成的?在讨论中,学生无所顾忌,畅所欲言,最后归纳出所有的图案都是由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向左、向右、向下或向上平移组成的。所以合作探究更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2.4 要注重迁移拓展,将探究性学习向课外延伸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自身生活经历、社会经验基础之上,综合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进行的研究活动。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探究活动的结束。这一活动在课外的延伸,让学生到更广阔的时空去探究,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课堂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例如学习了《公园有多宽》后我布置学生自己设计一个长为宽的3倍,面积为21000平方毫米(图上的数据),以环保为主题的公园,自编估算内容,并估算出结果。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检验探究结果,有助于强化搜集、处理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总之,探究式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是无比的财富,它教会了学生如何去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在探究教学中,创设了多元、动态、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有利于形成全面发展所应具有的综合素养,有利于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和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课堂改革中,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究式教学,把握教学规律,创造新形式、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学庄;符顺扬;;探究式教学的四个关键点[J];新课程(综合版);2010年11期
[2] 叶弘;;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意义[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梅元刚;;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