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小一班班主任(工业园区东港实验幼儿园教师 )、嘉嘉妈妈(某医院医生)、嘉嘉(幼儿园小班孩子)
嘉嘉妈妈:
徐老师嘉嘉最近很不乖,什么都不懂,在家喜欢乱扔东西,玩过的玩具不知道整理,教她也不听;有时还会莫名其妙的哭,乱发脾气;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还不允许别人吃,你若吃了一点,剩下的她会给你全扔掉等,真不知道怎样才能培养她的良好习惯。
徐老师:
习惯有时会成为阻碍人成功的障碍,使人扔掉握在手里的机会。孩子的成长过程很容易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包括学习的,生活的,待人处世的。任何一种习惯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好的会起到积极作用,反之,则会起负面作用。检视一下孩子生活和学习中的习惯,看哪些习惯会成为她学习和生活的障碍,然后改正它,切勿让孩子被不良习惯所束缚。
嘉嘉妈妈:
我们由于工作繁忙,孩子都是有爷爷奶奶看管的。嘉嘉到现在连吃饭都是爷爷奶奶一勺一勺地喂,馒头掰成一口一口的,睡觉也是爷爷奶奶要给脱衣服、盖被子、哄孙子睡着后才离开......老人忙前忙后不亦乐乎,根本不听我们的劝告。有一次幼儿园组织家长观摩半日活动,我看到自己的孩子不会洗手,不会用杯子接水喝,不会脱鞋子,不会擦鼻涕……总跟着别人后面拖拖拉拉,我难过的差点哭出声来。
徐老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对于孩子过于溺爱只会使他们成为温室里的花朵,一旦暴露于阳光之下,就难以适应和生存。因此,家庭成员应该积极为孩子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通过日积月累,让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这将让孩子一生都受用不尽。作为长辈要对孩子有足够的信心,让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使她开始时做得慢,做得不好,但是长期下来,家人的鼓励会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她也会慢慢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非常光荣的一件事。
嘉嘉妈妈:
徐老师,有件事情她把我弄得十分尴尬。有一次我的同事到我家来玩,嘉嘉非常懂礼貌的将一个大苹果送到我同事手里,我的同事还夸奖了明明一番。虽说同事不喜欢吃水果,但出于对嘉嘉的尊重,他还是接过了那只苹果。谁知,他刚咬一口就惹来了麻烦,只见嘉嘉生气地冲着我的同事喊:“你真贪吃!果真把我的大苹果给吃掉,你快走吧!不然你吃完苹果还吃其他的食物!”平时我们也都教育她要尊老爱幼,家里有好吃的她都知道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先吃,可是我们大人都会找出理由来不吃。
徐老师:
父母不能只教孩子在形式上做出某些动作,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意义。现在的孩子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在实际生活中,也要身体力行,而不单单是停留在口头,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的教育不仅会使孩子难得真谛,而且往往适得其反。
嘉嘉妈妈:
徐老师,嘉嘉在家喜欢把玩具、书、蜡笔等都撒在地上玩,弄得每个房间都乱七八糟,自己的玩具都不知道整理,教她也不听,常常和大人论理由。真不知道怎样才能培养她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徐老师:
针对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应该培养他们一些行为规则了。有些规则是一定要强制执行的,就像大人开车要系安全带一样必须遵守年,孩子再哭再闹也得贯彻到底。而有些规则可以通过彼此商量的民主方式来确定,让孩子参与这类规则的制定,如每天晚上几点睡觉、几点钟看动画片、吃什么食物等。孩子如果执行得好,就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如一个吻,一个拥抱,一句赞扬,竖起大拇指,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原来这样做是对的。当然,孩子对规则的履行不一定能一次性到位,而是需要反复练习,家长在这方面一定要持之以恒。如果一次、两次放松了,孩子就有空可钻,不好的习惯就这样形成。这么做需要花力气,要有耐心,特别是刚刚开始的时候,当你累了或者有事忙着,或者特别犟的时候,或者是为了避免发生争吵或出现难堪的场面,你可能会选择放弃。但是从长远来说,让你的孩子重视并遵守那些没有商量余地的规矩,不仅会减轻你的精神压力,同时也是培养他们自我约束力的有效途径。
所以我们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列宁曾说过:“假如你们将来不愿意悲——那就不要忽视你们孩子的任何一件细小的行为习惯,不要因为自己爱孩子就变成瞎子和聋子。”可见幼儿时期是人生征途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各种习惯、言语、思想,都要在此时期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根则强调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习惯是指人的行为倾向,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连接。
习惯就像是走路,人们如果选择了一条道路,就会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好的习惯是成就孩子美好未来的捷径,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健康成长;不好的习惯则像缠在身上的铁链,它无形地限制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阻碍着孩子每一步的发展。许多研究也表明,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
嘉嘉妈妈:
徐老师嘉嘉最近很不乖,什么都不懂,在家喜欢乱扔东西,玩过的玩具不知道整理,教她也不听;有时还会莫名其妙的哭,乱发脾气;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还不允许别人吃,你若吃了一点,剩下的她会给你全扔掉等,真不知道怎样才能培养她的良好习惯。
徐老师:
习惯有时会成为阻碍人成功的障碍,使人扔掉握在手里的机会。孩子的成长过程很容易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包括学习的,生活的,待人处世的。任何一种习惯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好的会起到积极作用,反之,则会起负面作用。检视一下孩子生活和学习中的习惯,看哪些习惯会成为她学习和生活的障碍,然后改正它,切勿让孩子被不良习惯所束缚。
嘉嘉妈妈:
我们由于工作繁忙,孩子都是有爷爷奶奶看管的。嘉嘉到现在连吃饭都是爷爷奶奶一勺一勺地喂,馒头掰成一口一口的,睡觉也是爷爷奶奶要给脱衣服、盖被子、哄孙子睡着后才离开......老人忙前忙后不亦乐乎,根本不听我们的劝告。有一次幼儿园组织家长观摩半日活动,我看到自己的孩子不会洗手,不会用杯子接水喝,不会脱鞋子,不会擦鼻涕……总跟着别人后面拖拖拉拉,我难过的差点哭出声来。
徐老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对于孩子过于溺爱只会使他们成为温室里的花朵,一旦暴露于阳光之下,就难以适应和生存。因此,家庭成员应该积极为孩子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通过日积月累,让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这将让孩子一生都受用不尽。作为长辈要对孩子有足够的信心,让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使她开始时做得慢,做得不好,但是长期下来,家人的鼓励会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她也会慢慢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非常光荣的一件事。
嘉嘉妈妈:
徐老师,有件事情她把我弄得十分尴尬。有一次我的同事到我家来玩,嘉嘉非常懂礼貌的将一个大苹果送到我同事手里,我的同事还夸奖了明明一番。虽说同事不喜欢吃水果,但出于对嘉嘉的尊重,他还是接过了那只苹果。谁知,他刚咬一口就惹来了麻烦,只见嘉嘉生气地冲着我的同事喊:“你真贪吃!果真把我的大苹果给吃掉,你快走吧!不然你吃完苹果还吃其他的食物!”平时我们也都教育她要尊老爱幼,家里有好吃的她都知道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先吃,可是我们大人都会找出理由来不吃。
徐老师:
父母不能只教孩子在形式上做出某些动作,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意义。现在的孩子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在实际生活中,也要身体力行,而不单单是停留在口头,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的教育不仅会使孩子难得真谛,而且往往适得其反。
嘉嘉妈妈:
徐老师,嘉嘉在家喜欢把玩具、书、蜡笔等都撒在地上玩,弄得每个房间都乱七八糟,自己的玩具都不知道整理,教她也不听,常常和大人论理由。真不知道怎样才能培养她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徐老师:
针对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应该培养他们一些行为规则了。有些规则是一定要强制执行的,就像大人开车要系安全带一样必须遵守年,孩子再哭再闹也得贯彻到底。而有些规则可以通过彼此商量的民主方式来确定,让孩子参与这类规则的制定,如每天晚上几点睡觉、几点钟看动画片、吃什么食物等。孩子如果执行得好,就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如一个吻,一个拥抱,一句赞扬,竖起大拇指,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原来这样做是对的。当然,孩子对规则的履行不一定能一次性到位,而是需要反复练习,家长在这方面一定要持之以恒。如果一次、两次放松了,孩子就有空可钻,不好的习惯就这样形成。这么做需要花力气,要有耐心,特别是刚刚开始的时候,当你累了或者有事忙着,或者特别犟的时候,或者是为了避免发生争吵或出现难堪的场面,你可能会选择放弃。但是从长远来说,让你的孩子重视并遵守那些没有商量余地的规矩,不仅会减轻你的精神压力,同时也是培养他们自我约束力的有效途径。
所以我们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列宁曾说过:“假如你们将来不愿意悲——那就不要忽视你们孩子的任何一件细小的行为习惯,不要因为自己爱孩子就变成瞎子和聋子。”可见幼儿时期是人生征途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各种习惯、言语、思想,都要在此时期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根则强调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习惯是指人的行为倾向,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连接。
习惯就像是走路,人们如果选择了一条道路,就会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好的习惯是成就孩子美好未来的捷径,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健康成长;不好的习惯则像缠在身上的铁链,它无形地限制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阻碍着孩子每一步的发展。许多研究也表明,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