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工程训练中心是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目的的实践性教学基地。从国内外工程教育出发,为我国的工程教育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工程训练 应用型 工程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我国已经是制造型大国,但科技实力还处于发展阶段,离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大力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发展更高水平的工程教育是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保障。从我国的大学教育发展来看,我国的工程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也许并不是工程教育本身造成的,而是和国家的宏观政策层面、社会、企业以及大学教育的执行者和管理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比如自从我国企业实行改制以后,企业的使命好像就是为了生产产品,增加效益,而对社会的责任感严重缺乏,不希望未毕业的学生实习等活动打乱自己的生产计划,因此学生的生产实习变的越来越形式化,都是走马观花似的进行参观,变了味的实习怎能达到预定的效果。学生的生产实习等又必须和企业联合才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就是我们目前工程教育中面临的问题之一,导致了工程教育中实践环节的薄弱。
1 国外高校工程教育情况
发达国家的高校近年来把回归工程和实践,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作为应用型高校的教学目标,受到世界范围的高度重视。其中如美国大力推行人才战略,从各国引进高科技的人才,不只是科研人才,也有大量的科技人才,从而为提升全球竞争力,其在工程教育的进步与成果值得各国借鉴。
在1993年,欧洲国家工程联合会(FEANI)启动了一项名为EUR-ACE的计划,旨在成立统一的欧洲大陆工程教育改革。由此欧洲国家掀起了工程教育的热潮,德国的高校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即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教学模式,从这里看也完全符合对事物认知的发展规律。企业与学校紧密结合为学生的学习及能力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得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例如纽伦堡技术大学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实行分段式教学,淡化专业界限。学生必须进入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从而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产品的制作及加工等环节,明确工程师工作岗位的职责,并且从企业的角度培养学生对技术、市场、效益等因素对企业影响的思维和集成创新能力。英国一些知名工程教育专家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的考察后得出的结论:“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最需要的不是科学家,而是有开发能力的工程师”。并认为“只有在充满活力的工业环境中,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工程师”。
2 国内高校工程训练情况
我国的工程教育也刚刚进入起步阶段,大多高校还是采用原有的教育模式,工程教育依然处于边缘化状态。在我国高校中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走在国内高校的前列,是我国具有代表意义的工程训练基地,拥有教育培训部、规划建设部、技术服务部、研究室、中心办公室和机械制造基础、电子电工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创新实践,先进制造技术等实验室。还有天津技师学院等部分以工程教育为目的的高校设备完善,目标明确,可以说在我国的教育界另辟奇径、独树一帜,为我国的工程界输入了大量的人才。
在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的学生不分专业,都需进行工程教育。即使是非工科专业的学生通过工程教育科目的训练,也了解机械制造的知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让他们掌握机床的操作技巧,而是让他们在这种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领会成功与失败,纪律、安全、质量、技术、经济、管理、群体和市场的真实含义及彼此间的相互联系。一般每个专业的学生都有一到两个月的实习时间,通过不同的训练阶段去不同的接触教辅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学会同他们共同学习和共同工作。同时事物的认知都是从点到面,由表及里这样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工程训练的内容广泛,其内容涉及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质量的检测,产品的管理,工艺的编排以及营销等管理知识和方法。希望培养学生具有一般的工程素质,树立“安全、质量、市场、责任、群体、环保、经济、管理、法制、创新”等意识,这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例如管理类学生拥有了一定工程素质,对于以后就职的企业以及个人的发展都具有较大的益处,对于管理必定会事半功倍。
3 应用型大学工程教育的方向
国内外工程教育的比较,能发现我国工程教育滞后,有比较才能自知,有比较才有进步,我国的现代工程教育应该说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但国外的模式不一定符合中国的国情,照搬照抄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在确立我国的基本国情下进行过程教育的改革。
3.1 加强应用型高校和企业密切联系和合作 应用型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企业,因此高校和企业的联合是首要条件。虽然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是应用型工科人才短缺,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所以国内应用型高校应该对自己进行立足定位,不要惟“863”、“973”、国家重点基金等为己任,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培养博士、研究生等高科技人才。从国外大学工程教育的目标来看,他们进行的工程实习、项目设计还是科学研究训练、实验等,都与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可用之才。因此加强产学合作,校企合作,不断提高高校自身办学实力,深入社会,深入企业,并增强与企业的适应性,创造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3.2 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 工程训练的时间如何安排,各国不一,以多少时间合适,也无法拿出一个科学的根据。但从各国工科学生参与工程训练的时间来看,虽然长短不一且连贯性各异,但都在工程教育改革中有所增加,同时工程训练的项目也有所增加。高校必须在有限的总学时量之下,重新分配各种类型的学习时间,增加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比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能力训练时间,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独立或者合作的设计过程中得到能力的训练。如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工程训练中心,要求工科学生要完成工作量较大的两个课程设计,在校期间还要完成长达将近30周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训练的项目上从原来的车、铣、焊等增加了刨、磨、数控等操作项目,工程机械专业的还要液压挖掘机的实习,同时参与训练中心的生产管理等科目。 3.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企业的行为不是个人行为,而是数百、数千乃至数万人的行为,每个人都是企业的一份子,都是为了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进行工作。从工程训练的组织形式看,许多的大学也采用了小组的形式,让队友之间进行协作互助。现代工程比较复杂。远非一个人的能力所能为,需要发挥每个成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这一点上,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普遍比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并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团队中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突出实现“个别化”、“协作式”、 “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从单一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融入到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去,在保持学生个性的同时,又树立积极的团队协作能力。
3.4 加强应用型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 科学研究能力不仅是工程科技人才的基础能力,也是加快科学技术进步的不竭动力。应用型大学也应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多种形式的科研活动,与教师、研究生一起,参加某个课题的实验和研究,利用假期到社会上去从事考察和研究,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培养研究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且学校应组织多种形式的创新比赛,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让大学生真刀真枪地从事科研训练。
4 总结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工程教育任重而道远,应用型高校更应该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为我国的科技人才培养探究一条可行之路,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普通高校的应尽职责。
参考文献:
[1]张维平,梁延德.建设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2):28-30.
[2]樊泽恒,张辉等.中外高等工程教育工程训练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76-80.
[3]徐建中.创建国内一流的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5):97-99.
[4]罗毅,吕念玲,等.加强工程实践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学生创新素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2):113.
[5]傅水根,严绍华,等.创建国内领先的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4):1-3.
[6]吴庆宪.高等工程教育发展与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功能定位[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68-71.
[7]傅水根,李生录.对我国工程实践教学的利弊分析与发展方向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1-3
[8]袁根福,姚燕生.关于地方工科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成才之路,2009(@):2-3.
[9]王沛民等.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需要整体反思J.中国高等教育.2001(5).
[10]缪宪文,左廷红.国内外高校工程训练现状及发展途径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7(6).
作者简介:黄磊(1975-)男,山东菏泽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液压传动控制。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KJ2012B045);(kj2011z0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5136)。
关键词:工程训练 应用型 工程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我国已经是制造型大国,但科技实力还处于发展阶段,离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大力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发展更高水平的工程教育是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保障。从我国的大学教育发展来看,我国的工程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也许并不是工程教育本身造成的,而是和国家的宏观政策层面、社会、企业以及大学教育的执行者和管理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比如自从我国企业实行改制以后,企业的使命好像就是为了生产产品,增加效益,而对社会的责任感严重缺乏,不希望未毕业的学生实习等活动打乱自己的生产计划,因此学生的生产实习变的越来越形式化,都是走马观花似的进行参观,变了味的实习怎能达到预定的效果。学生的生产实习等又必须和企业联合才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就是我们目前工程教育中面临的问题之一,导致了工程教育中实践环节的薄弱。
1 国外高校工程教育情况
发达国家的高校近年来把回归工程和实践,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作为应用型高校的教学目标,受到世界范围的高度重视。其中如美国大力推行人才战略,从各国引进高科技的人才,不只是科研人才,也有大量的科技人才,从而为提升全球竞争力,其在工程教育的进步与成果值得各国借鉴。
在1993年,欧洲国家工程联合会(FEANI)启动了一项名为EUR-ACE的计划,旨在成立统一的欧洲大陆工程教育改革。由此欧洲国家掀起了工程教育的热潮,德国的高校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即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教学模式,从这里看也完全符合对事物认知的发展规律。企业与学校紧密结合为学生的学习及能力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得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例如纽伦堡技术大学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实行分段式教学,淡化专业界限。学生必须进入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从而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产品的制作及加工等环节,明确工程师工作岗位的职责,并且从企业的角度培养学生对技术、市场、效益等因素对企业影响的思维和集成创新能力。英国一些知名工程教育专家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的考察后得出的结论:“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最需要的不是科学家,而是有开发能力的工程师”。并认为“只有在充满活力的工业环境中,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工程师”。
2 国内高校工程训练情况
我国的工程教育也刚刚进入起步阶段,大多高校还是采用原有的教育模式,工程教育依然处于边缘化状态。在我国高校中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走在国内高校的前列,是我国具有代表意义的工程训练基地,拥有教育培训部、规划建设部、技术服务部、研究室、中心办公室和机械制造基础、电子电工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创新实践,先进制造技术等实验室。还有天津技师学院等部分以工程教育为目的的高校设备完善,目标明确,可以说在我国的教育界另辟奇径、独树一帜,为我国的工程界输入了大量的人才。
在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的学生不分专业,都需进行工程教育。即使是非工科专业的学生通过工程教育科目的训练,也了解机械制造的知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让他们掌握机床的操作技巧,而是让他们在这种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领会成功与失败,纪律、安全、质量、技术、经济、管理、群体和市场的真实含义及彼此间的相互联系。一般每个专业的学生都有一到两个月的实习时间,通过不同的训练阶段去不同的接触教辅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学会同他们共同学习和共同工作。同时事物的认知都是从点到面,由表及里这样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工程训练的内容广泛,其内容涉及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质量的检测,产品的管理,工艺的编排以及营销等管理知识和方法。希望培养学生具有一般的工程素质,树立“安全、质量、市场、责任、群体、环保、经济、管理、法制、创新”等意识,这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例如管理类学生拥有了一定工程素质,对于以后就职的企业以及个人的发展都具有较大的益处,对于管理必定会事半功倍。
3 应用型大学工程教育的方向
国内外工程教育的比较,能发现我国工程教育滞后,有比较才能自知,有比较才有进步,我国的现代工程教育应该说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但国外的模式不一定符合中国的国情,照搬照抄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在确立我国的基本国情下进行过程教育的改革。
3.1 加强应用型高校和企业密切联系和合作 应用型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企业,因此高校和企业的联合是首要条件。虽然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是应用型工科人才短缺,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所以国内应用型高校应该对自己进行立足定位,不要惟“863”、“973”、国家重点基金等为己任,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培养博士、研究生等高科技人才。从国外大学工程教育的目标来看,他们进行的工程实习、项目设计还是科学研究训练、实验等,都与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可用之才。因此加强产学合作,校企合作,不断提高高校自身办学实力,深入社会,深入企业,并增强与企业的适应性,创造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3.2 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 工程训练的时间如何安排,各国不一,以多少时间合适,也无法拿出一个科学的根据。但从各国工科学生参与工程训练的时间来看,虽然长短不一且连贯性各异,但都在工程教育改革中有所增加,同时工程训练的项目也有所增加。高校必须在有限的总学时量之下,重新分配各种类型的学习时间,增加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比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能力训练时间,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独立或者合作的设计过程中得到能力的训练。如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工程训练中心,要求工科学生要完成工作量较大的两个课程设计,在校期间还要完成长达将近30周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训练的项目上从原来的车、铣、焊等增加了刨、磨、数控等操作项目,工程机械专业的还要液压挖掘机的实习,同时参与训练中心的生产管理等科目。 3.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企业的行为不是个人行为,而是数百、数千乃至数万人的行为,每个人都是企业的一份子,都是为了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进行工作。从工程训练的组织形式看,许多的大学也采用了小组的形式,让队友之间进行协作互助。现代工程比较复杂。远非一个人的能力所能为,需要发挥每个成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这一点上,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普遍比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并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团队中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突出实现“个别化”、“协作式”、 “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从单一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融入到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去,在保持学生个性的同时,又树立积极的团队协作能力。
3.4 加强应用型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 科学研究能力不仅是工程科技人才的基础能力,也是加快科学技术进步的不竭动力。应用型大学也应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多种形式的科研活动,与教师、研究生一起,参加某个课题的实验和研究,利用假期到社会上去从事考察和研究,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培养研究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且学校应组织多种形式的创新比赛,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让大学生真刀真枪地从事科研训练。
4 总结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工程教育任重而道远,应用型高校更应该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为我国的科技人才培养探究一条可行之路,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普通高校的应尽职责。
参考文献:
[1]张维平,梁延德.建设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2):28-30.
[2]樊泽恒,张辉等.中外高等工程教育工程训练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76-80.
[3]徐建中.创建国内一流的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5):97-99.
[4]罗毅,吕念玲,等.加强工程实践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学生创新素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2):113.
[5]傅水根,严绍华,等.创建国内领先的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4):1-3.
[6]吴庆宪.高等工程教育发展与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功能定位[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68-71.
[7]傅水根,李生录.对我国工程实践教学的利弊分析与发展方向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1-3
[8]袁根福,姚燕生.关于地方工科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成才之路,2009(@):2-3.
[9]王沛民等.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需要整体反思J.中国高等教育.2001(5).
[10]缪宪文,左廷红.国内外高校工程训练现状及发展途径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7(6).
作者简介:黄磊(1975-)男,山东菏泽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液压传动控制。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KJ2012B045);(kj2011z0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