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低碳电力系统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fuhai5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时下热点话题,而温室气体,尤其是CO2排放的不断增加正是引起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中国现已成为CO2排放最大的国家,其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在2010年发电企业排放的CO2占全国总排放量的50%。因此,建立一个有序的、运行良好的低碳电力系统对降低碳排放是有重要意义的。结合具体国情,本文探讨了中国建立低碳电力系统面临的各种各样的挑战,并进行了对策分析。
  【关键词】低碳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挑战及对策分析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的落幕,中国不仅要提供满足经济持续发展的能源需求,还要履行其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型的承诺,实现其到2020 年单位GDP CO2排放量比2005 年下降40%-45%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的目标,要实现这些承诺,能源部门,特别是电力部门的低碳发展和低碳转型无疑是关键,这就要求中国要加快建立低碳电力系统的步伐。
  1.低碳电力系统概述
  发展低碳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基于国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电力系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经之路。体现中国特色的低碳电力系统的建立是一个“1234”工程,即“1”是指一个低碳电力市场环境,让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及其他低碳发电技术积极地参与市场竞争;“2”是指两个智能化技术平台,通过智能电网和智能用电这两个平台优化管理模式及转变管理思路;“3”是指三类短期减排措施,具体包括关停高排放源、提高终端能效和政策引导三个措施;“4”是四项长效低碳机制,即构建低碳能源发展规划、低碳电力技术发展、智能电网运行和低碳智能用电等四个长效低碳机制。
  2.建立低碳电力系统面临的挑战
  随着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不断探讨及低碳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走低碳之路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
  2.1短期难以“低碳”,“强行低碳”降低减排积极性
  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中国各行各业的电力需求不断增加,很多地区都面临着电力短缺的现状,而解决这种短缺的最简单、最迅速、最经济的手段是发展煤电,煤电的长期使用决定了发电企业短期内难以低碳生产。此外,发电企业中存在很多近期才投产传统火电机组的企业,其机组基本都还有很长的服役年限。但是,这些在现有条件下仍具有高碳排放强度的传统发电机组无疑将面临各种节能环保的要求。随着各种减排政策的不断实施和碳交易机制的建立,这些发电企业的正常经营行为将受到较大冲击,迫使其不得不为了达到排放配额而减产或者从市场上购买缺额,这无疑在增加成本的同时也损害了供电的可靠性。因此,这也给这些发电企业在短期内同时实现“低碳”和进行可靠性供电提出了挑战。
  2.2引入低碳机制带来的风险
  在建设低碳电力系统的过程中,政策风险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主要包括:进行碳排放的总量控制,引入碳排放交易机制,是否应用低碳技术,为节能减排而采取的“上大压小”政策等,这些都要求电力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审时度势,考虑政府的政策走向,因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将对发电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盈利状况带来巨大的影响。
  引入低碳机制后,电力企业受排放配额限制有时不得不在低碳交易市场购买排放额度,这时就要面临最直接的风险——市场风险。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碳排放的交易量不断增长,但其交易市场体制建设还不完善,存在较大的风险。
  2.3低碳发电投资的不确定性
  建设低碳电力系统首先要完成的工作是引导发电企业加大对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低碳发电容量的投资。受国家政策、电力供需情况的多变、化石燃料价格、能源和产业结构变化及碳排放价格等因素的影响,投资回报率的变化也是不确定的。当对低碳发电容量的投资回报率不能达到发电企业的期望值时,企业便不愿意投资,由此引起的投资不确定将可能导致未来低碳发电投资被降低亦或者被推迟,这必然会延长建立低碳电力系统之路。
  3.应对挑战的战略及对策分析
  低碳电力系统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这也是由中国的现阶段的国情决定的。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要围绕“低碳”这个目标实施。
  3.1国家要对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给予大力支持
  从国外建设低碳电力系统的经验来看,中国要承担起节能减排的大任就必须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国家要出台相关政策,在鼓励低碳技术使用的同时大力激发低碳发电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国家要积极推进建立一个适合各种低碳发电技术特征的市场模式,鼓励企业公平竞争。在制定了一系列的低碳政策之后,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保障。
  3.2力争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碳排放纳入到成本核算体系
  当前的会计核算体系中没有纳入碳排放的核算,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没有反映在企业的成本中,导致企业缺乏减排的动力。要激发电力企业,尤其是发电企业减排的积极性,就要把碳排放造成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即力争将碳排放纳入成本核算中,因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渠道是降低成本。
  3.3以智能电网来支撑低碳电力系统的建设
  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的不稳定及其分布不均的特點决定并网发电面临许多技术困难,而智能电网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利用先进技术构建的坚强电网,它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 在建立低碳电力系统的过程中,应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瓶颈, 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此外,还有很多应对策略,例如利用CO2捕获和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 Storage,简称CCS)将其从排放源中分离出来,输送到安全的地点封存,并长期与大气隔绝。发展电动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等,无论是从根本上减少碳排放还是将产生的碳排进行捕获、封存,这些都是要为建立低碳电力系统服务的。
  4.结论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本文主要从供电可靠性、引入低碳机制的风险及低碳发电投资的不确定性三大方面探讨了建立低碳电力系统所面临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对相应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包括国家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合理地将碳排放引入会计核算,依靠智能电网的支撑等。 [科]
  【参考文献】
  [1]曾鸣,李海泉.国外低碳电力系统发展现状及经验启示[J].华北电力技术,2011(11):46-51.
  [2]F.Kahrl et al.Challenges to China’s transition to a low carbon electricity system[J].Energy Policy,2011(39):4032-4041.
  [3]田廓.我国低碳电力系统发展战略目标及实施路径研究[J].陕西电力,2010(10):6-9.
  [4]曾鸣,吕春泉,田廓等.智能电网对低碳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23:6-10.
  [5]孙耀唯.低碳电力战略的路径选择[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5):21-23.
  [6]张省,杜秋实.威海市发展低碳电力问题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20):87-88.
  [7]刘婷,黄国良.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成本内部化理论与实务探讨[J].会计之友,2010(5):68-69.
  [8]Narumitr Sawangphol, Chanathip Pharino.Status and outlook for Thailand’s low carbon electricity development[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1(15):564-57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逐渐地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重中之重,煤矿更是如此。现代的煤矿已经逐渐地从思想与行动两方面都加强了对人的重视,不再是只关注煤矿产量。而在煤矿安全的工作之中,矿井通风系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如忽视。本文对煤矿通风的重要性、我国煤矿通风的现状以及煤矿通风系统进行了讲述,希望在加强人们对煤矿通风的了解的同时,加强人们对煤矿通风安全的重视。  【关键词】煤矿通风系统;煤矿通风安全
【摘 要】在这个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社会里,实现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德育和美育的相互結合是一个相当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这一工程包括全新的教育理念的确立、多种模式的教育方法的运用、优秀教师队伍的建立和和谐育人环境的创建等诸多方面,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德育;美育;审美教育;道德教育  要想实现大学教育体系中德育和美育的结合,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是第一位的,大学德育和美育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