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阶段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关键阶段。在幼儿教育中幼儿舞蹈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智力与艺术细胞,还能让幼儿的表演欲得以充分发挥,让幼儿健康茁壮地成长。要想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舞蹈的作用,就需要幼儿教师多花心思针对性地创编舞蹈,力求舞蹈创编符合幼儿的心理、生理和年龄等特点,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本文就对幼儿教师在上课中如何合理、有效地创编舞蹈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舞蹈创编;幼儿园;探索
幼儿在缺乏认知能力时,对于动作或事物的形态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因此,幼儿舞蹈与幼儿心理状态十分吻合,并且幼儿舞蹈具有生动、形象、有趣等特点,能够让幼儿在舞蹈学习中感受到满足,促使幼儿健康成长。所以,幼儿园需要对幼儿舞蹈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幼儿教师也要在教学中合理创编幼儿舞蹈,让幼儿舞蹈更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
一、 幼儿舞蹈创编的重要意义
(一) 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一个真正的舞蹈家一定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在创造舞蹈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让舞蹈表演能够兼具形体美和深刻的舞蹈意蕴。而创编幼儿舞蹈能够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幼儿参与到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幼儿对舞蹈的理解,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表达出来,使得幼儿舞蹈不仅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也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和热情。
(二) 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舞蹈意识
为艺术添加生命力最为关键的就是创新,创新能够让艺术的审美活动变得更为独立和纯粹。创新同样适用于幼儿舞蹈,只有对幼儿舞蹈进行不断地创新才能让幼儿舞蹈的魅力经久不衰。幼儿教师在创编幼儿舞蹈时,应结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审美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创编。创新幼儿舞蹈的形式,能够让舞蹈更加生动形象、丰富有趣,提高幼儿对舞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培养幼儿的舞蹈意识。
二、 幼儿舞蹈创编的方法
(一)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舞蹈题材
舞蹈创编应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舞蹈题材。幼儿舞蹈教师要想获取良好的舞蹈素材,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幼儿、掌握幼儿的生活状况,及时捕捉幼儿的心理变化。同时,创编幼儿舞蹈时应选择那些新颖别致、富有童趣的题材,这样的舞蹈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起到教育幼儿的作用。因此,幼儿舞蹈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幼儿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特点,需要主动走进幼儿群体,认真细致地观察幼儿在学习中和生活中的行为特点,并将有效的题材及时记录下来。通过观察幼儿的身心特征和生活习性,创编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舞蹈。以荷花杯舞蹈中的《茉莉情怀》《蝶儿》和《雨中花》为例,这些舞蹈作品的创作都源于生活中的灵感,对舞蹈创编而言,打动人心的最佳方式就是融入情感、贴近生活。在创编幼儿舞蹈的过程中,除了添加动植物等元素之外,还可以添加一些天气、任务等元素,对这些元素进行组合可以提高舞蹈感染力。此外,幼儿舞蹈教师在创编舞蹈时应结合情感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舞蹈的感染力。
(二) 构思恰当的舞蹈动作
在幼儿舞蹈创编中,舞蹈動作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幼儿舞蹈教师创编舞蹈时应构思恰当的舞蹈动作。幼儿舞蹈动作的创编应遵循“虎头、猪肚、凤尾”的原则,换句话说就是舞蹈动作的创编要有新颖、有童趣、有升华。在创编舞蹈动作时应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创编轻松便捷的舞蹈动作,因为幼儿缺乏良好的记忆力,所以舞蹈动作应以重复主要动作为主,舞蹈队形也要简洁好记,只要能够通过适当调整队形缓解幼儿的枯燥情绪就可以了。同时,创编舞蹈动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参考一些耳濡目染的民间舞蹈。除此之外,还要跟舞蹈、歌曲和语言有机结合在一起,在舒展的动作、优美的音乐和纯真的童语中激发幼儿舞蹈学习的兴趣,促使舞蹈质量的提升。以小荷风采舞蹈《向前冲》为例,大跨步转身踢腿这一重复动作在舞蹈的进场和退场中都能够看到,既有利于幼儿学习,也将舞蹈的主题生动地呈现了出来,既让观众对这群可爱的孩子有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幼儿的天性在舞蹈中充分地展露出来。
(三) 注重幼儿主动性的培养
目前,在幼儿舞蹈创编中,多数幼儿舞蹈教师没有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这完全违背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幼儿创造性表演能力的培养”的要求。虽然幼儿的身心尚处于发育阶段,但是幼儿却能够用自己的独特主张去看待外部事物。因此,在幼儿舞蹈创编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舞蹈的创编中,而不是将幼儿的主观表达意愿不闻不问。以小荷风采舞蹈中的《亲亲我的小树》为例,在开场阶段有一部分是发芽的动作,因此我在创编时,有意的忽略这一动作,要求幼儿在课堂上自己做出发芽的动作,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幼儿张开了双臂;有的幼儿踮起脚尖;还有的幼儿模仿蚯蚓的动作。在幼儿模仿发芽的动作中,我发现,幼儿在无意识中做出的动作都将种子发芽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这种让幼儿参与到舞蹈创编的方式,不仅让幼儿在参与中获取童真,也为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机会。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其想法千奇百怪,作为一名幼儿舞蹈教师,在幼儿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应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如果为孩子们提供参与的机会和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参与性,也许我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幼儿舞蹈创编过程中,幼儿舞蹈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实际情况,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在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寻找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和学习水平的题材,这样才能将浓郁的儿童趣味融入舞蹈的创编中。舞蹈动作的创编不应追求难度,而是要新颖别致,富有童趣。幼儿阶段的孩子年龄较小,缺乏足够的语言表达能力,往往需要借助自然的形体动作来表达自身的意愿。他们更热衷于欢蹦乱跳,同时,由于身体限制的因素,动作短促节奏快,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舞蹈能力,我在幼儿的活蹦乱跳中不断地认真观察,捕捉幼儿的动作变化,并及时记录下来,并在不断地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舞蹈水平与艺术气息,对舞蹈素材以及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积累,促使幼儿舞蹈创编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武小云.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重要性[J].当代音乐,2016(2):71-73.
[2]陈丹丹.论少儿舞蹈编创的重要性[J].音乐时空,2014(11):141.
作者简介:余满,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舞蹈创编;幼儿园;探索
幼儿在缺乏认知能力时,对于动作或事物的形态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因此,幼儿舞蹈与幼儿心理状态十分吻合,并且幼儿舞蹈具有生动、形象、有趣等特点,能够让幼儿在舞蹈学习中感受到满足,促使幼儿健康成长。所以,幼儿园需要对幼儿舞蹈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幼儿教师也要在教学中合理创编幼儿舞蹈,让幼儿舞蹈更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
一、 幼儿舞蹈创编的重要意义
(一) 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一个真正的舞蹈家一定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在创造舞蹈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让舞蹈表演能够兼具形体美和深刻的舞蹈意蕴。而创编幼儿舞蹈能够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幼儿参与到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幼儿对舞蹈的理解,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表达出来,使得幼儿舞蹈不仅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也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和热情。
(二) 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舞蹈意识
为艺术添加生命力最为关键的就是创新,创新能够让艺术的审美活动变得更为独立和纯粹。创新同样适用于幼儿舞蹈,只有对幼儿舞蹈进行不断地创新才能让幼儿舞蹈的魅力经久不衰。幼儿教师在创编幼儿舞蹈时,应结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审美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创编。创新幼儿舞蹈的形式,能够让舞蹈更加生动形象、丰富有趣,提高幼儿对舞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培养幼儿的舞蹈意识。
二、 幼儿舞蹈创编的方法
(一)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舞蹈题材
舞蹈创编应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舞蹈题材。幼儿舞蹈教师要想获取良好的舞蹈素材,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幼儿、掌握幼儿的生活状况,及时捕捉幼儿的心理变化。同时,创编幼儿舞蹈时应选择那些新颖别致、富有童趣的题材,这样的舞蹈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起到教育幼儿的作用。因此,幼儿舞蹈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幼儿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特点,需要主动走进幼儿群体,认真细致地观察幼儿在学习中和生活中的行为特点,并将有效的题材及时记录下来。通过观察幼儿的身心特征和生活习性,创编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舞蹈。以荷花杯舞蹈中的《茉莉情怀》《蝶儿》和《雨中花》为例,这些舞蹈作品的创作都源于生活中的灵感,对舞蹈创编而言,打动人心的最佳方式就是融入情感、贴近生活。在创编幼儿舞蹈的过程中,除了添加动植物等元素之外,还可以添加一些天气、任务等元素,对这些元素进行组合可以提高舞蹈感染力。此外,幼儿舞蹈教师在创编舞蹈时应结合情感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舞蹈的感染力。
(二) 构思恰当的舞蹈动作
在幼儿舞蹈创编中,舞蹈動作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幼儿舞蹈教师创编舞蹈时应构思恰当的舞蹈动作。幼儿舞蹈动作的创编应遵循“虎头、猪肚、凤尾”的原则,换句话说就是舞蹈动作的创编要有新颖、有童趣、有升华。在创编舞蹈动作时应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创编轻松便捷的舞蹈动作,因为幼儿缺乏良好的记忆力,所以舞蹈动作应以重复主要动作为主,舞蹈队形也要简洁好记,只要能够通过适当调整队形缓解幼儿的枯燥情绪就可以了。同时,创编舞蹈动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参考一些耳濡目染的民间舞蹈。除此之外,还要跟舞蹈、歌曲和语言有机结合在一起,在舒展的动作、优美的音乐和纯真的童语中激发幼儿舞蹈学习的兴趣,促使舞蹈质量的提升。以小荷风采舞蹈《向前冲》为例,大跨步转身踢腿这一重复动作在舞蹈的进场和退场中都能够看到,既有利于幼儿学习,也将舞蹈的主题生动地呈现了出来,既让观众对这群可爱的孩子有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幼儿的天性在舞蹈中充分地展露出来。
(三) 注重幼儿主动性的培养
目前,在幼儿舞蹈创编中,多数幼儿舞蹈教师没有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这完全违背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幼儿创造性表演能力的培养”的要求。虽然幼儿的身心尚处于发育阶段,但是幼儿却能够用自己的独特主张去看待外部事物。因此,在幼儿舞蹈创编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舞蹈的创编中,而不是将幼儿的主观表达意愿不闻不问。以小荷风采舞蹈中的《亲亲我的小树》为例,在开场阶段有一部分是发芽的动作,因此我在创编时,有意的忽略这一动作,要求幼儿在课堂上自己做出发芽的动作,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幼儿张开了双臂;有的幼儿踮起脚尖;还有的幼儿模仿蚯蚓的动作。在幼儿模仿发芽的动作中,我发现,幼儿在无意识中做出的动作都将种子发芽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这种让幼儿参与到舞蹈创编的方式,不仅让幼儿在参与中获取童真,也为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机会。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其想法千奇百怪,作为一名幼儿舞蹈教师,在幼儿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应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如果为孩子们提供参与的机会和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参与性,也许我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幼儿舞蹈创编过程中,幼儿舞蹈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实际情况,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在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寻找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和学习水平的题材,这样才能将浓郁的儿童趣味融入舞蹈的创编中。舞蹈动作的创编不应追求难度,而是要新颖别致,富有童趣。幼儿阶段的孩子年龄较小,缺乏足够的语言表达能力,往往需要借助自然的形体动作来表达自身的意愿。他们更热衷于欢蹦乱跳,同时,由于身体限制的因素,动作短促节奏快,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舞蹈能力,我在幼儿的活蹦乱跳中不断地认真观察,捕捉幼儿的动作变化,并及时记录下来,并在不断地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舞蹈水平与艺术气息,对舞蹈素材以及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积累,促使幼儿舞蹈创编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武小云.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重要性[J].当代音乐,2016(2):71-73.
[2]陈丹丹.论少儿舞蹈编创的重要性[J].音乐时空,2014(11):141.
作者简介:余满,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