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在幼儿园科学实验活动中的运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录是科学实验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培养幼儿 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与精神、促进幼儿知识经验的自我建构具有独特的作用。幼儿学习记录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与结果,对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科学实验活动强调幼儿亲自参加科学实验活动,亲历实验的过程,让孩子们面对事实,向事实发问,与真实接触。它们用自己的方式尽心实验验证,用适合自己并便于与他人交流的方式进行记录,得出自己的结论。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操作——记录描述——得出结论,共同串成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其中记录获得的信息作为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的重要一环,在科学实验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往往记录信息成了形式,为了记录而记录,也成了教师和幼儿的负担。我们在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中也发现记录没有起到它该起的作用,为了使记录真正发挥起作用,在实践中我们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灵活确定记录的方式和方法。
  一、明确记录的目的,如实记录实验内容
  明确目的也就是知道为什么记录,记录些什么、什么时候记录以及怎样记录等。例如:有的活动记录很随意,在实验结束后,给幼儿发一种纸,让那个幼儿将实验的结果画下来,告诉给其他孩子,不交代主要记什么,怎样记,不明确要求,这样记达不到培养幼儿尊重科学事实的目的。因此,在科学实验中记录,应该有目的,教师要交代清楚记录的方法、记录的内容。如在“沉与浮”的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幼儿在实验前,对所准备的东西谁会沉,谁会浮进行猜想,同时进行记录,试验过程中,看到的谁沉谁浮再进行记录,最后将记录的结果进行比较,这样孩子就会根据两次的记录,就会有新的发现。如果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记录,也不知道要记录什么内容,是的不到想要的结果的。
  二、记录的形式要形象化,多样化,同时为幼儿提供不同的记录工具
  记录的方式有许多方式,如:图画、符号、数字、表格、文字等,此外还可以用图片或事物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我们为幼儿提供不同的记录工具及形式,小班幼儿一般就用图画,中班幼儿就会用到表格,而大班幼儿就会使用数字、表格甚至文字。例如,记录天气,小班幼儿只要画出晴天、阴天、雨天等,大班幼儿就会加上数字,今天星期几,多少度然后画上符号。
  三、对不同年龄的幼儿的记录,教师介入的程度也不同
  不同年齡幼儿有关观察记录的经验与能力不同,决定了教师指导的程度要有差异。小班幼儿细致和持续观察事物的能力不足,自主性不强,他们离不开教师的直接引导。教师可采用直接参与式的引导方式,带动、启发、鼓励小班幼儿参与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记录经验和技能,有独立探索、自主学习的需求,教师可适当放手。鼓励中班幼儿地探索和记录,仅当他们出现问题和遇到难题时予以指导。大班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在记录方法上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師应提供给大班幼儿表现的机会,可阶段性地参与他们的实验验分享活动,帮助他们整理、提升经验,以引领他们进一步观察与记录。
  四、鼓励幼儿运用实验的记录结果分析解决问题
  在整个实验探究活动中,孩子们经过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操作——记录描述——得出结论等过程,或得了新的发现。此时教师更要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运用操作结果,依据所做的记录,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分享,让孩子明白一切说理都要有事实依据。
  科学实验活动中的记录是孩子们在实验探究中最初的表现,是对科学事实的尊重。以表现和记录为基础的交流和分享能培养孩子们对物体的客观描述,对事实的尊重,使结论和观点建筑在事实之上。逐渐地,孩子们会懂得科学的一条基本法则——说理要有依据。
其他文献
从事小学语文很多年,一直感觉学习古诗、寓言故事类型的课文,老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自己曾试图想办法解决这个困惑,但效果总不尽人意。前段时间,有幸走进山西省太谷县智美焰老师的课堂,聆听了她执教的寓言故事《滥竽充数》,让我看到了寓言故事教学的新境界——寓意在无痕中层递脱颖。智老师是把“读故事”与“明道理”完美结合,让寓意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层层悟现,润物无声,给了简单的寓言教学一个深刻的启示。  一、
期刊
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流程为:教师对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学生独立与文本对话→学生小组协作会话→小组代表交流学习认识→教师帮助学生对知识分析、归纳、概括→概念整合→评价反馈。  一、课程标准要求  鉴于细胞分化的重要性,課程标准从知识层面对细胞分化的学习内容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更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STS教育使得学生逐渐将生物科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从生物科学中体会科学的严
期刊
一、设计思想  学生是一个自然人,更是一个资源人,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认识,体验带进课堂,让学生在合作中博采众长,增添智慧之花,并且激发学生积极的合作探究欲望和竞争意识,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谈体会、说看法,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精神,激发创新意识。  语文和生活中涉及到的语文知识贯穿到课堂教学当中,给语文课堂教学增添色彩,使语文课变成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活泼的演练场,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期刊
多次听不同老师执教小学数学“圆柱体的体积计算”一节课,形式都大同小异。基本环节就是利用教具、模型把圆柱体转化成近似长方体,然后探究、推导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这里面有两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  问题一:圆柱体切割组合成近似长方体的观察角度单一。应让学生至少是有能力的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探究,全面认识圆柱体的体积探究方法,培养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每位执
期刊
一、帮助小学生丰富表象储备  小学生想象的水平主要是由他们表象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创造各种条件,采取各种手段,不断丰富小学生的表象储备,改进其质量,充实其数量,以提高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学生表象储备的方法很多,学校的各科教学对扩大学生的表象储备、发展想象力都有积极的作用。例如,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引导小学生阅读、欣赏文艺作品,增强学生对艺术形象的感受;自然常识教学可以引导学生
期刊
“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類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的问题。”  这是我从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感受最深的两句话。由此我想到了细节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教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来自教师方面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处理教育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处理方法方
期刊
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形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习惯是多方面的,包括道德行為习惯、社会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一个人一生的时间有百分之八十是由習惯来支配的。如果一个人一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将终身受用。中小学生正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阶段,可塑性比较大。在这个阶段里,道德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的教育培养,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学会学习”就是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
期刊
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日常生活中人们离不开数学,购物、估计和计算时间、确定位置等都与数学有关。可以说,数学在人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数学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成为公民素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有更多的领域需要数学的知识和技能。  作為一教育工作者,一个新课程的实施者,更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终生学习的基础,提供
期刊
一、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二、原子、离子的认识  (一)原子的结构  原子是由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与质子、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小,是质子质量的1∕1836。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分层运动  (1)分层运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
期刊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第一,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第二,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  第一,通过具体情境的观察、思考、类比、探索、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化归思想,使学生学会学习;  第二,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