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思维与法律语言规范化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zhai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律思维的核心是法律语言,法律语言的核心问题是建构法律的说理性。法律思维与法律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律人依靠法律语词,运用法律语言进行思维。法的质量优劣直接取决于表达并传达法的语言的优劣。法律语言按其特定的路线引导着我们的法律思维,塑造着我们的法律意义世界。
  [关键词]法律思维 法律语言 规范化
  
  法律思维是法律职业者的特定从业思维方式,是法律人在决策过程中按照法律的逻辑,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或叫思维方式。一切法律规范都必须以作为“法律语言”的语句形式表达出来。可以说,语言之外不存在法。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表达、记载、解释和发展法。在一切法律领域中,尽可能准确地运用语言是成功地完成与法律打交道的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立法质量的优劣直接取决于表达并传达法的语言的优劣。司法制度的种种设计和理想状态都应该从法律思维的特点出发,确立起完善的司法制度,专业化法律思维的所有素材是“法言法语”,因此在司法活动尤其是司法判决中,应当使用规范的法律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法律与语言”这个主题是法哲学的经典主题之一。
  
  法律思维与法律语言的概念界定
  
  法律思维的核心在于从法律的立场来说明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法律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即为法律语言的“在场”。对于从事法律职业的人而言,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是法律职业技能得以存在的前提。法律人的职业理性思维,表现为他们的意识、观念或态度的自主性,即思想上的自由,这种理性思维特点是经过专业训练才能获得的,所以它不仅十分特别,而且是区别于其他职业的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法律思维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根据法律的思维,二是关于法律的思维。前者是实践思维,即根据法律的既有规定处理案件和法律问题的思维形式;而后者则是抽象思维,通常为学者们所独享,主要思考法律文字背后的东西。
  关于法律思维的特征,概括起来说,其一,法律思维是一种重形式正义、重形式意义的合法性思维。其二,法律思维是一种规范性思维,需要依靠一系列的法律语词。其三,法律思维是一种程序性思维,注重活动過程以及标准的形式性和法定性。其四,法律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坚持三段论推理方法,冷静对待情感因素。其五,法律思维是一种判断性思维,非此即彼。其六,法律思维还具有保守性和经验性。
  “法律语言”这一术语源于西方。作为现今的法律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的法律语言,是指贯穿于法律的制定、研究和运用过程中的语言文字表意系统,包括立法语言、执法与司法语言、法律理论语言,是法律行业主要构成者所使用语言的全部。“法律语言”的出现是一种把国家权力有意识地绝对转变为适得其时的力量语言,是令人惊奇地绝对符合逻辑的语言,是准确的经过权衡斟酌的纯净语言。“法律语言”包括:立法语言、司法语言和司法口语(主要有辩护语言、交叉询问、司法问话、调解语言等)。
  
  法律思维与法律语言的关系
  
  法律思维的核心是法律语言。法律思维无不是在法律语言的世界中展现出来的,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内容、法律思维逻辑、法律的程序属性等,说到底就是一种从立法语言的言说、确定到司法语言的论辩、证成;法律从“纸面上的法”走向活生生的社会秩序的整个过程,说到底也是一个法律语言不断发生意义再现的过程。
  法律思维是以语言为依托的,例如当我们在法庭上进行论辩时,无论是民事程序中的原告、被告及其代理律师,还是刑事程序中的检察官和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他们在就案件争议的对话中均是以语言为中心展开的。法庭上论辩语言的上下峰基本上反映了权利主张力度的强弱及其诉讼胜败的可能性。语言的一般用处是将心理讨论转化为口头讨论,或把思维序列转化为语言序列。像这样做有两种用处,一种是记录我们的思维序列。这种序列由于容易遗忘,使我们必须从头进行构思,但通过作为标记的语词就可以重新回忆起来。所以名词的第一个用处就是作为记忆的标志。另一个用处是:当许多人运用同一些语词时,他们可以通过这些语词之间的联系与顺序互相表达自己对每一件事物所想象或想到的是什么,同时也可以表示他们所向往、惧怕或具有其他激情的东西。在这种用处方面,语言被称为符号。
  法律本身不是暴力,而是为了避免暴力的发生。我们当然不能够回避法律总是以暴力为后盾的事实,但是我们更不能够忘记法律恰恰是为避免、减少暴力而产生的事实。在一个民主的社会里,话语才可能具有权威;社会的民主化程度越高,话语就越具有权威。这也就是民主总是与法治联系在一起的原因。民主要求我们采用说服而不是压制的方式解决分歧。但是,需要注意:说服人可能依靠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一是凭借道理,即说理,通过讲道理来说服人;一是凭借话语技巧,通过巧妙的话语表达技术来说服人。法律人主要是通过讲道理来说服人,但也不排斥在说服人的过程中使用的特定的话语技巧。所以,法律人有时需要建构复杂的法律程序,需要特定的服饰,需要特定的诸如“法官大人”之类的纯粹形式化的套话和程式语言,需要营造一个能够充分展示“道理”的语言环境。问题在于,对于不同背景的人,道理可能完全不同。例如不同职业者,不同身份者,不同民族者,不同宗教信仰者,对科学持不同意见者,等等。在这些人之间,道理可能截然对立。民族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可能持有对立的价值观,民族文化背景相同的人也可能因为职业和信仰的不同而尊重不同的道理,例如商人看重的是效益,依据效益原则衡量一切行为的合理与否;政治家可能用稳定来要求一切行为;道学家则会采用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进行评价;法律人的评价标准则是以其是否公正执行法律为准绳。无论何种标准,都取决于一个“理”字,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道理;在相同背景的人群内部,道理很容易被相应的语言所阐释,达到沟通和形成共识;而在不同人群之间,则又很难达到相应结果。所以,法律人需要的是形成一套自己的话语系统,包括自己的行业概念和职业语言、职业思维、职业方法。不能指望用其他行业的思维方法从事法律工作,代替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
  
  法律思维与法律语言对法律制度的影响
  
  法律思维对法律职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借助于法律思维和各种法律思维方法才能把成文法和司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由法律规则到个案判决的转换过程。法治的实现需要借助法律思维和法律思维的方法用规则和法律处理纠纷,律师通过自己的说理、说法活动以及使用各种法律方法,可以有效克服法官的主观臆断,阻止法官成为司法领域中的专制者。而法官则可以通过法律方法论的运用增大行为(包括判决)的合理性、合法性。因而,法律思维改变着我们对法律的机械认识,使纸上法律变为现实生活中的活的法律,在赋予法律自身以鲜活的生命力的同时,还保证着法律不被曲解,维护着法律在司法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法律思维不仅直接主导着办案的全过程,也决定着司法制度究竟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以什么样的制度设计来满足法律思维运作的需要。司法过程在法律思维的指导下有机整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完全有别于其他任何行业的职业。因此,法律思维对于整个司法体制而言,作用和地位是根本性的,法律思维的特征决定了现代司法制度的模式。
  任何制度设计都必须依据一定的精神品格。现代司法理念和原则无疑是司法制度设计的直接要求和依据。但是归根到底,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司法理念和品格,一切都以法律思维的完美展开为目的。司法是思维的事业,法官是成熟的思考者。司法制度的种种设计和理想状态都应该从法律思维的特点出发,从而确立起完善的司法制度,让法律思维得以自由舒展。法律思维的自由便是法律知识的垄断,而只有法律知识的垄断才有真正的司法公正。
  法律人在其职业生涯的每时每刻均与语词、句子和文本打交道,可以说离开了语言,法律人将寸步难行。对于法律人,语言不仅是理解客体(无论是法律规范还是案件事实等)的当然使用工具,其本身也是法律人工作的核心对象——他要理解法律,描述事实行为,根据规范对案件进行推论。进一步说,法律人思考具体的语言产品如成文法律、先例、法律原理甚至是法律观念、寻找对应的事实行为、法律关系等。他必须不仅要架起从对象到语言的桥梁(在建构行为事实时),更要建立起他们之间的法律意义联系,从此联系中,实现从应然到实然,从规范到秩序的法律思维活动——法律的韵味全在这桥梁之架构中。没有任何其他的职业如此对待语言。在对法律案件的事实行为之或多或少的具体描述中,持续地在语言上对法律和教义学原理反复进行概念化的抽象,只有在语言中法律的概念才能根本地获得它的存在,并且反过来,依赖于语言中的法律概念是法律适用者的特性。可见,法律语言按其特定的路线引导着我们的法律思维,塑造着我们的法律意义世界。
其他文献
[摘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党的建设,必须在选干部、配班子、抓队伍、建组织等方面强化服务发展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关键词]地方院校 改革创新 党的建设    习近平在第十七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我们要紧紧围
[摘要]明人赵贞吉不仅是一位以诗文著称的文学家,也是一位非常有政治主见的政治家。在选才用人上,赵贞吉有如下主张:对人才要加以培养和督导;要以仁纯之心察人;要知其是否是能容天下之人;要能久任;所用之人是贤人真儒,是敢于执法的直臣,是有忠孝节义的人。  [关键词]赵贞吉 人才思想 人才培养 知人善用    赵贞吉(1508—1576),字孟静,号大洲,四川内江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1进士,选庶吉
【摘要】由于高校危机事件的频发,使得我们不得不正视当前高校危机的管理现状。民族地区高校更应结合自身实际,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科学危机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危机预防处置体系,着力把握好危机应急处置的政策法规尺度、程序操作尺度、稳妥渐进尺度、快速决策尺度、人文关怀尺度等。  【关键词】民族地区 高校危机 预防处置    民族地区高校突发危机事件诱因复杂、表现多样,只有深入分析、全面审视危机事件发生的各种因素
【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其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的问题十分突出,如何增强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 风险 抵御对策    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不断扩散,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很多问题愈发显现出来,尤其是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的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纷纷倒闭。如何增强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
【摘要】高校的就业工作应利用营销渠道理念提升就业市场意识,完善面向市场的就业运作格局,强化就业机构专业化和高效化,并通过渠道“拉动效应”促进高校就业的系统化和现代化。  【关键词】营销 大学生 就业     营销渠道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产品顺畅经由各个环节到达终端消费者的流通途径,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的不竭动力。企业只有构建顺畅而高效的营销渠道,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
近撰《香韵诗情——古典诗词与香道之缘》,留意到咏香诗词里,“博山”一词屡见不鲜,然多有误解,有待溯源辨流,正名求实。先从称引较多的《陈氏香谱》说起,宋人陈敬《陈氏香谱》卷四“博山香炉”一则,引《事物纪原》云:“《武帝内传》有博山炉,盖西王母遗帝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按,《事物纪原》为宋人高承所撰。其原文是:“《黄帝内传》有愽(博)山炉,盖王母遗帝者。盖其名起于此尔。汉晋以来盛用于此。”(《事
[摘要]实现企业的和谐管理,是现代企业长远发展势在必行,人心所向的课题。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中庸,将中庸思想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有助于在管理中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也有利于树立新的领导观,丰富和谐管理的内涵。  [关键词]企业和谐管理领导者    如何实现企业的和谐管理,是当今企业管理界正在兴起的一个热门课题。企业实现和谐管理,势在必行,人心所向。运用《中庸》的诚性,实现企业管
【摘要】法律界希冀通过简易程序的设计开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诉辩交易,从而变究问式开庭审理为控辩式审理,更加体现展示证据在诉讼中的地位。然而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简易程序与诉辩交易,从法律精神上有着巨大区别。正确理解刑事诉讼法的法律精神,对认识简易程序的实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 简易程序 诉辩交易 法律精神    诉辩交易概述  部分国家的刑事诉讼程序中存在诉辩交易,以美国最为典型。在美国
卓越的文学研究者不仅具有突出的发现問题、阐发问题、解释问题的能力,而且在长期研究中往往形成独特的个性。近三十年曾多次拜见杨承祖先生于海峡两岸唐代文学、文化研究会议,对其所发表的观点留下很深的印象。近期通读《杨承祖文录·唐代文学与作家研究论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不唯进一步了解了先生的突出建树,亦知其研究方法与学术个性。  一、 “追寻答案的乐趣”  对一个研究者来说,“兴趣”不但能
[摘要]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修养面临着挑战。大学生中存在着思想政治意识缺失及道德价值观念困惑。高校教育要面对现实,分析成因,找准对策,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道德修养    高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承载着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国家和民族兴衰的未来。大学生要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