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在言语教学中的落实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253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新课程理念观照下,语文知识的教学的必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可,修订版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也以多种形式引入语文知识内容。那语文知识如何展开教学?下面就以修订版的人教版七上语文教材中的汉语知识为例,粗浅地谈谈语文知识在言语教学中的落实。
  【关键词】语文知识;言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一、用教材建构语文知识
  “语文课程的实践活动应以语文知识为先导、为中介、为后辅,它贯穿读写听说的全过程。只关顾知识的后辅和中介作用,而取消知识的先导作用,是语文课改初期的严重教训。”新修订的《语文》教材对此进行改正,增添语文工具性内容,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所呈现的语文知识就需要老师留意、梳理。
  七年级上册汉语知识统计:解词的方法性知识、修辞(比喻、明喻、拟人),呈现于“研讨与练习”。七年级上册汉语知识统计:句式特点、词义和语境、词语的感情色彩、比喻、比拟、夸张,“句式特点”呈现于“研讨与练习”,其他五个以知识短文作为课本的补充内容穿插在各单元。这些陈述性的语文知识,教师不可忽略。
  二、用文本补充语文知识
  教材中呈现的语文知识不一定是全面的,课文往往综合运用各种语文知识。可以把教材中呈现的语文知识进行整合,用文本补充。
  七上知识卡片有“词义和语境”和“词语的感情色彩”。这两个都是与词语有关,可以进行整合。词语的感情色彩往往会随语境发生变化,我们可以适时补充“褒义贬用”和“贬义褒用”这两个语文知识。
  《散步》中“大词小用”有几处,“分歧”“责任的重大”“决定”“整个世界”这些词在语境中发生变化。“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的“密”在语境中是“词类活用”。“大词小用”和“词类活用”就可以随文补充给学生。
  这些文本中的句子无限丰富,彰显着语言的生动性、多义性、敏感性,既与教材介绍的语文知识相关,又可以作为补充,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语言的魅力。
  三、依学情筛选语文知识
  一册教材隐含的语文知识很多,七上语文教材中绝不止教材中明确呈现出的六种汉语知识。文本隐含的语文知识很多,教师选择教哪些,一个很重要的筛选标准就是依据学情。如对称句的句式,在《散步》“研讨与练习”第四题:
  课文中多处运用对称式的句子,如例句所示。请再画出两处这样的语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示例: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语文学习与评价》中对“对称句”这一语文知识进行了巩固训练。
  用正楷字体抄写下面的句子,说说句子的特点,并根据提示进行仿写。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特点:
  仿写:联欢会的现场,男生们 ,女生们
  学生练习时,出现了这两个仿写。例一:联欢会的现场,男生们高谈阔论,女生们认真作业。例二:联欢会的现场,男生们生龙活虎,女生们欢声笑语。这两个仿句从句式上初步看都符合对称句的要求,但细看都存在问题。针对学情,可以从语文知识中筛选出对联知识进行补充。对称句式要求没有对联严格,针对此题,“内容相关”“结构相应”这两个知识点再从对联知识中筛选出来,教给学生。
  四、用文本理解语文知识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语文知识,但若孤立地教学这些语文知识,就回到了课改之前。张志公先生曾说:“知识归知识,讲知识往往是提个名称术语、下个定义拉倒。学了明喻、隐喻、夸张、排比等,对于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又有什么作用?看来,这里需要一种过渡性的办法,把这两端连接起来。”这里所说的“桥梁性学科”,应该是指言语教学。我们的文本就是开展言语教学的主阵地,教学这些语文知识的载体。
  五、用训练落“实”语文知识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能够达到‘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在“语用观”下的言语教学,还应将语文知识落实于语用实践,这样才能落“实”语文知识。
  具体地说,就是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动口,就是进行各种形式的口头表达的语用训练;动手,就是进行各种形式的笔头表达的语用训练。口头语用训练和笔头语用训练,是言语教学中相得益彰、不可偏废的两项基本语用训练。只有坚持这两项基本语用训练,才能使学生达到“入耳能撮意,出口能达辞,提笔能成文”的语用水平。
  还是以《春》的比喻教学为例。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这一组比喻句每个老师在教学中都会提到。可以模仿一下钱梦龙老师教学《少年中国说》比喻修辞知识的片段,“边读边想法”。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把每一个比喻都想象成一幅优美的图画。再运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头脑中的一幅幅精彩生动的画面描述出来,与同学和老师一起分享。最后,用笔把自己所想象的画面用文字描述出来,记录整理在自己的课堂学习笔记上。
  这四步,由“读”开始,感受语言的诗意美感和文字背后作者充沛的感情;接着是第二步发挥想象,让学生逐步体会作家要把丰富的感情抒发出来,必须借助于丰富生动的形象,由“意”达“言”的表达过程。以上,以人教版七上教材中的汉语知识为例、以言语教学为例介绍了五种语文知识在言语教学中落实的方法。语文知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教学中不仅需要“实”,还需要“活”。后期的有效积累和有效整理也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践行“语用观”,实现语用知识、语用能力、语用实践的统一,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编辑:李艳松)
其他文献
【摘要】早期阅读教育作为新时期幼儿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随着对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得到教育者与家长们的重视。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建构了“乐、会、善”阅读教学模式:“环境创设——感受新知——亲身体验”模式和“情景创设——感受新知——自主探究”模式,旨在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增长对早期阅读活动的兴趣,开发潜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缩小城乡差距,来提
【摘要】初、高中文言文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试上有明显的差异,导致部分学生进入高一出现了学习的断层现象。笔者认为在新课标的思想指导下关注差异、敢于突破,通过诵读与断句、激趣与促学、写作与表演三个方面来有效寻找出衔接点。  【关键词】中学文言文;教学衔接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文言保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永远的根。高中教材选编的文言文
一、英语课堂活动的必要性  英语课堂活动是教师教学目标实施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重要方式。通过教学与活动融合,让课堂告别枯燥,使英语学习变得有趣,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二、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模式  1.提升兴趣的课堂活动  Role-play(角色扮演)  该课堂活动的实施有两种方式。其一,利用教材中的素材。例如,运用译林牛津版高中英语课本中的“M
【摘要】小练笔,大文章。在新课改、新视角、新教材下,充分挖掘教材,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既要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口,又要加强随文练笔的调控与指导,在水乳交融中实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指向不明,指导不力,过程粗糙,无病呻吟,是制约练笔效果的瓶颈与短板。打破瓶颈,弥补短板,是实施有效练笔的重点和节点。本文以《师恩难忘》一课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引导学生,以追求教学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情感;《师恩
【摘要】所谓“负性情绪”,是指人在心理上所表现出的焦虑、紧张、抑郁、沮丧、悲伤、恐惧、嫉妒、愤怒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每个人都会有,学生也不例外,作为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处理负面情绪。怎么处理,我想最重要的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春风化雨,雨露滋润。  【关键词】学生;极端负情绪;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新学期开学才两天,这是一批刚入学的孩子,他们新鲜、好奇,带着
【摘要】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作文教学,它既能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也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创新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创新作文能力,是目前中学作文的重中之重。笔者从教学环境、作文题目、思维能力、作文讲评等几方面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精神。  【关键词】作文;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语文学科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更
【摘要】本文通过对北京大学现代汉语料库中随机抽取的100个含有“见解”的用例进行分析,得出“见解”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偏移现象,并进一步研究了它偏向正极的原因,预测了“见解”一词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见解;语义偏移;原因  【中图分类号】H061 【文献标识码】A  一、“见解”的感情色彩  《辞海》语词部分(下)对“见解”的解释是:“对事物的看法;辨识事理的能力。例: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十弊
【摘要】 多年来,初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老师费劲心思讲解,学生觉得乏味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导致教和学的脱节,缺少探索与研究,缺少师生的互动,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如令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言大餐”(名篇),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造成了学生对文言
【摘要】虽然《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主角鲁提辖“粗”气冲天,但是《水浒传》作者摹形传神却很细腻,经冰炭同炉的熔铸,写出了人物粗中有细的特点,使豪情万丈、侠肝义胆的鲁提辖有了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这对指导学生写作有很大的启示,另外,唯有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方有如此精雕细琢的描摹。  【关键词】摹形传神;冰炭同炉;精雕细琢;艺术魅力;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篇优秀的记叙
【摘要】当堂点评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评价,能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行为和健康的学习心理。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表现出的高超的评价艺术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激活整个语文课堂。  【关键词】当堂点评;积极主动;评价艺术;激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当堂点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的作用